-
1 # 木&桃
-
2 # 樂優夢然
話說,智伯瑤統領三家人馬,將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命令士卒只守不攻,每逢三家兵馬攻城,城頭上的箭就像雨點一樣落下來,致使三家人馬不能前進一步。就這樣雙方僵持不下,一耗就是兩年多。
一天,智伯瑤外出察看地形,看到晉陽城東北的晉水,忽然心生一計,引水淹城。他就吩咐兵士在晉水旁邊另外挖一條河,一直通到晉陽,又在上游築起壩,攔住上游的水。這時正趕上雨季,大壩蓄滿了水,在大壩上開了豁口,河水就順著事先挖好的河灌入晉陽城。大水淹了晉陽城,城裡的老百姓苦不堪言,但他們恨透了智伯瑤,寧死不降!
智伯瑤約韓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勢。他指著晉陽城得意地對他們兩人說:“你們看,晉陽不是就快完了嗎?早先我還以為晉水像城牆一樣能攔住敵人,現在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聽了他的話,韓康子、魏桓子都暗自心驚。原來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韓家的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旁邊各有一條河道。智伯瑤的話,恰好說到他們的痛處。
與此同時,面對越來越惡化的形勢,趙襄子急忙找來趙孟談商量對策。張孟談說:“我看韓家和魏家現在追隨給智伯瑤,也不是心甘情願的,我想辦法找他們兩家說說去。”
於是,當天晚上,趙孟談偷偷出城,先後遊說韓康子、魏桓子,三家很快達成一致,共同反攻智伯瑤。
第二天夜裡三更,伴隨著滾滾河水,三路人馬對智伯瑤形成合圍。這一戰,智伯瑤全軍覆滅,領地也被三家瓜分。至此,三家分晉的局面正式形成。
-
3 # 挑劍論古今這個原因主要出在智氏家族的首領智伯身上,韓、魏兩國之前就被其勒索過土地,這次隨其攻打趙國也是逼不得已,本來就心懷不滿,在大水灌趙的都城後,在宴會上智伯開玩笑說韓、魏兩國都城旁都有河環繞,也可水攻,引起兩國的猜忌。後來趙國過來策反,兩國早就不滿,所以一拍即合,調轉槍頭進攻智氏。
-
4 # 許願的泥菩
晉國三家大夫智、韓、魏聯合攻打趙氏,韓、魏突然調轉槍頭聯合趙氏攻打智氏,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個,智家勢力過於強大。當初在晉國有六大家族,分別是:智家、范家、中行家、趙家、韓家、魏家,後來范家和中行家被滅,智、趙、韓、魏幾家瓜分了兩家的勢力。之後四家中,智家的勢力最強,但是在晉國,一般勢力比較強的容易被滅,比如范家和中行家。
第二個,智家當代家主智瑤本人的原因。智瑤可以說在當時是很優秀的,但是其心胸狹窄,刻薄寡情。尤其是後來做了家主,掌握國家大權之後,更是忘乎所以,對其餘兩家咄咄相逼。至於攻打趙家也是因為趙鞅沒有像韓魏兩家一樣,答應他的要求。所以在攻打趙家的時候,其餘三家也是貌合神離。
第三個,趙鞅或者說趙家勢力不錯,擋住了三家的聯合進攻,陷入僵持階段。為什麼這個也拿出來說,很簡單,如果趙家一下被滅了,就不會有後來的事了。因為陷入僵持,所以可操作的空間就大了,尤其是對於本身就不和的勢力。
最後的結果頁證明了這一點,另外兩家被策反,韓趙魏三家聯合攻打智家,並且把智家滅族,瓜分了其土地。
-
5 # 漢風南
三家分晉是早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標誌性事件,趙、韓、魏三家最終由晉國的大夫替代分食晉國,歷史也從春秋時代進入戰國時期。
晉國是春秋老牌武林盟主,但發展到後期,晉國老大和周天子一樣大權旁落成了榮譽國君,實權在掌握土地、人口、軍隊的智氏、趙氏、魏氏、韓氏四大集團手中。其中智氏實力最強,而且把持著名義上的晉國中央,所以就起了歪心眼,提議大家都自廢武功拿出土地交給中央,實際上不就是交給他智氏掌管嗎?請看當時勢力分佈圖。
韓氏和魏氏迫於無奈交出一部分土地和人口,但心裡不平,趙氏比較強硬不交,於是智氏聯合韓魏打趙氏,智氏看起來聲勢浩大三國聯軍,其實走了一招臭棋,唇亡齒寒大家都明白呀,你老大帶著老三老四要滅老二,他們又不傻,老二死了,老三不就是老二?老三死了老四不就是老二?還不如我們仨合起來幹掉你老大,我們還能平衡一些,於是一拍即合一哄而上,智氏就完蛋了。
要說歷史不會重複,到很有借鑑意義。當今社會老大也是這個德性,下面小弟看誰不順眼就制裁你,大家是敢怒不敢言呀!但現在老二好像也有脾氣,不是那麼好欺負的,和老大硬剛,結局如何,且看歷史重演!
-
6 # 江雨燕
“三家滅智”是發生在“三家分晉”前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導火索,韓、魏、趙透過建立政治和軍事同盟,成功消滅了一家獨大的智氏,從而把持晉國朝政,又在前376年瓜分了晉國土地,那麼“三家滅智”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來梳理一下這段久遠的歷史。
智氏什麼身份,為什麼要求三家獻地?起初,晉文公設三軍六卿官職,每軍設將、佐各一名,又分別為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其中的中軍將為正卿,而六卿又採用世襲制,這即是先秦時代的世卿世祿制,故而從晉文公開始,晉國軍政大權悉皆被六卿掌握。及至晉平公時,發生了“欒氏之亂”,原本的十一家世卿家族只剩下六家。
晉定公時期,又發生了“晉鄭鐵丘之戰”,六家只剩下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六卿也取消中軍改為四卿,而“三家滅智”實際可以說世卿家族繼續鬥爭的延續。“三家滅智”中的智氏是姬姓,智氏,有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有點懵懂,其實“姓氏”最初的定義是指“用姓代表族別,用氏表示分支”,譬如秦始皇是贏姓,趙氏,他和趙國屬於同宗同族。
這位智伯瑤在晉國執政時間長達22年,所以又是四卿中最具有實力的一位。而這段時期已經步入春秋晚期並向著戰國時代過渡,齊、楚、越相繼崛起,而晉國卻以為常年的內戰導致國力大減,已經不復春秋霸主的實力。
智伯瑤有心恢復晉國春秋霸主的地位,於是向另外三卿提出一個建議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晉公,你們呢?
智伯瑤的真正目的和三家的態度但智伯瑤要三卿獻出土地是否真的要為晉國復興做準備史料並沒有記載,不過卻能從《史記·趙世家》的記載看出一點蛛絲馬跡。
出公奔齊,道死。知伯乃立昭公曾孫驕,是為晉懿公。知伯益驕。請地韓、魏,韓、魏與之。請地趙,趙不與,以其圍鄭之辱。知伯怒,遂率韓、魏攻趙。智伯瑤在晉國權勢滔天,在他主導下發生的“六卿之戰 ”不僅逼死了晉出公,也讓他得以在晉國進一步做大,不可否認智伯瑤執政期間透過攻打齊鄭、消滅周邊小國,從而使晉國的實力得到提升,但是他要求三卿獻地的行為誰也不敢保證他究竟打的是什麼主意。
隨著智伯瑤在晉國的權力達到位極人臣的巔峰,其為人也越來越驕縱,甚至還發生過侮辱韓氏、魏氏的事情。《資治通鑑·周紀》記載:
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於藍臺。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可見當時的智伯瑤已經猖狂到了極點,認為他不為難別人就算萬幸了,別人怎麼還敢為難他,而面對智國的勸諫,他也不以為然,結果卻最終應驗了智國的擔憂:
智國對曰:“不然。《夏書》有之曰:‘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夫君子能勤小物,故無大患。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興難,無乃不可乎!蜹、蟻、蜂、蠆,皆能害人,況君相乎!”弗聽。所以,當智伯瑤向三家要地的時候,三家又是什麼反應呢?讓我們從史料中來探尋一下三家的態度:
智伯請地於韓康子,康子欲弗與。段規曰:“智伯好利而愎,不與,將伐我;不如與之。彼狃於得地,必請於他人;他人不與,必向之以兵。然則我得免於患而待事之變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萬家之邑於智伯,智伯悅。又求地於魏桓子,桓子欲弗與。任章曰:“何故弗與?”桓子曰:“無故索地,故弗與。”任章曰:“無故索地,諸大夫必懼;吾與之地,智伯必驕。彼驕而輕敵,此懼而相親。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長矣……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於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資治通鑑·周紀》從這段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韓康子、魏恆子面對智伯瑤的非難都選擇了忍讓,雖然他們已經看出了智伯瑤嬌縱跋扈,巧取豪奪的本性,但是在謀士的建議下都選擇了暫避鋒芒,卻只有趙襄子選擇了拒絕,所以智伯瑤很生氣,就聯合韓、魏兩卿一起攻打趙襄子。但實際上韓、魏兩卿早已經對智伯瑤產生了不滿,這就為後來韓、魏反水埋下了伏筆。
韓、魏反水,與趙建立政治同盟,消滅智伯瑤韓、魏的反水實際上建立在智伯瑤壯大後愈發驕縱跋扈的基礎上,從當年智伯瑤侮辱韓康子、魏桓子時就已經埋下了禍端,而智伯瑤索取土地這件事不過是觸發了這個禍端。迫於智伯瑤的權威,韓、魏一起出兵包圍了趙襄子的土地。
不過智伯瑤身邊有人看出了韓、魏的必反之心,因此還勸說過智伯瑤,但是智伯瑤沒有采納,甚至還把這個人的勸說之言告訴了韓、魏,可見這時候的智伯瑤囂張到了何種地步,也可以說是利令智昏,竟然無視即將來臨的巨大危險。
這時候的趙襄子也沒有閒著,他派使臣張孟談悄悄的去見韓康子和魏恆子,密謀共同推翻智伯瑤,韓康子、魏恆子早就對智伯瑤非常不滿,加上智伯瑤又告訴他們有人說他們要謀反,這讓韓康子和魏恆子十分害怕和擔憂,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和趙襄子建立政治同盟的關係推翻智伯瑤。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而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末遂而謀洩,則禍立至矣”。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陰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資治通鑑·周紀》於是,囂張一世的智伯瑤在三卿的密謀下被滿門滅族,唯有一支分支得以倖免,其實韓、魏最後之所以會反智伯瑤,其原因很簡單,就是智伯瑤過於囂張、蠻橫,最終應驗了知國的擔憂,“蜹、蟻、蜂、蠆,皆能害人,況君相乎”,老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韓、魏作為四卿之一,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可見智伯瑤之敗是敗於忘乎所以。
以至於他被殺後,頭骨還被趙襄子做成了喝酒用的飲器,而智伯瑤一族被滅後,趙、韓、魏三家在前376年正式廢除晉國國君,瓜分了晉國土地,這就是“三晉”的由來,同時也標誌著戰國時代的來臨。
-
7 # 文史愛好者
春秋末期,越國滅亡吳國,越王勾踐率軍北上舉行諸侯會盟,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晉國智家宗主智伯瑤執政後,打著復興晉國實力的旗幟,要求韓趙魏三家向晉公獻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韓、魏兩家懼怕智家的威力,都把土地和戶口都獻出了。趙家宗主趙襄子拒絕了。於是智伯瑤威脅韓、魏兩家一起出兵攻打趙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率領中軍,韓家的軍隊擔任右路,魏家的軍隊擔任左路,三隊人馬直奔趙家。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帶著趙家兵馬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趙家死守晉陽兩年多,三家兵馬始終都沒能把它攻下來。
智伯瑤察看地形時,突然想到利用晉陽邊上的晉水作為攻擊的手段。他吩咐士兵在晉水旁另挖一條河直通晉陽,又在上游攔壩蓄水。恰逢雨季,水壩上的水滿了。智伯瑤又命令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個豁口。這樣,大水就直衝晉陽,灌到城裡去了。
城裡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頂上去避難,灶頭也被淹沒在水裡,人們不得不把鍋掛起來做飯。可是,晉陽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瑤,寧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瑤約韓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勢,得意忘形地對他倆說:“你們看,晉陽不是就快完了嗎?早先我還以為晉水像城牆一樣能攔住敵人,現在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
韓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順從地答應,心裡暗暗吃驚。原來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韓家的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旁邊各有一條河道。智伯瑤的話正好提醒了他們,晉水既能淹晉陽,說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陽也會遭到晉陽同樣的命運呢。
韓康子、魏桓子兩個人暗暗吃驚,因為在他們的封邑各有一條河,說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陽也會遭到晉陽同樣的命運呢。
晉陽被大水淹了之後,城裡的情況越來越困難了。趙襄子派門客張孟談去遊說韓康子和魏桓子,成功策反他們一起去攻打智伯瑤。
趙魏韓三家在半夜三更掘了大壩,讓水淹到智家的軍營,三家計程車兵駕著小船、木筏一齊衝殺過來。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裡的不計其數。智伯瑤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抓住殺了。
韓康子和魏桓子為什麼反水呢?原因有三:
1、韓家和魏家獻出土地、戶口,以及後來追隨智伯瑤一起攻打趙家,都是被脅迫的,並非心甘情願,並非與智家是一條心。人心本不齊,所以三家聯盟很脆弱,一有風吹草動就很容易分崩離析。
2、智伯瑤平時飛揚跋扈,韓康子和魏桓子平時對智伯瑤心生怨恨,只是礙於威力不得不屈服而已。且水漫晉陽時,智伯瑤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國也,乃今知之”,也讓他們心驚膽戰,擔心智伯瑤以後會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他們。
3、晉國四卿智家、趙家、韓家、魏家中,智家的勢力最大,如果趙家滅了,以現下形勢,很可能韓家和魏家也會陷入被滅的危機中。趙家已在晉陽之圍中大傷元氣,如果三家合夥滅了智家,趙魏韓三家力量則不相上下,反而能取得一個相對平衡,三家利益均分。
所以,出於以上考慮,韓康子和魏桓子反水了。
-
8 # 不是一隻好鳥
這要從晉國的一項管理制度說起,晉國實行的是六卿制,晉文公建立三軍,每軍設將、佐各一名,依次為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其中中軍將為正卿,執政晉國(這些職位的設定有些變動就不詳述了)。這些職位由十一個家族世襲把持。
這十一個家族或被迫逃亡、或被驅逐、或因家族首領被殺先後有五家退出了晉國朝堂。後來智氏、韓氏、魏氏、趙氏四家聯合滅亡範氏與中行氏,四分其地。當時智伯是正卿把持著晉國的朝政,智氏從範氏和中行氏得到的土地最多。由此助長了智伯的野心,名為增強晉國實力,視為把韓趙魏三家的土地一部分至於自己的掌控之下,變相的削弱韓趙魏三家的實力,最後使得智氏吞併全部的晉國土地。
智氏、韓氏和魏氏圍困趙氏時,哪怕是智伯嘴上許諾三家共分趙氏的土地,但是韓魏兩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即便是打敗趙氏得到了趙氏的土地,智伯還是會向韓魏動手的。因為智伯的目標是“欲盡並晉”,而韓魏的初衷目標是發展壯大自己的實力。所以韓魏隨智伯伐趙迫於智氏的實力和晉國正卿的身份。
智伯的目的與韓魏兩家的目的有本質的區別,韓魏兩家明白趙家倒下了就輪到他們了,能找到打敗智伯的機會,所以韓、魏調轉槍頭聯合趙氏攻打智氏。
-
9 # 心不動隨事行
智氏一味以強權欺凌趙、魏、韓等勢力,對自身實力過於自信,在圍攻趙氏的關鍵階段,魏、韓在可以預見趙氏若被滅,緊接著就是自身的滅亡情況下接受了趙氏的聯盟,反攻智氏得到自身的生存空間
-
10 # 大家不知道的歷史
為什麼智伯要攻打趙襄子,而韓,魏為什麼會跟從
智伯是晉國正卿執掌國政,實力在四家中最強,智伯野心很大,想吞併全晉,但是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消滅其他三家,當時正好勾踐滅吳稱霸,智伯以重振霸業為名,讓其他三家各出100裡土地和戶口給與晉君,協助晉君來攻打越國,實際上智伯是想乘機霸佔其他三家的土地。韓和魏答應了,但是趙襄子斷然拒絕。智伯以晉君名義聯合韓、魏出兵攻打趙,答應事成之後,趙的土地和戶口由三家平分。
為何韓、魏突然調轉槍頭聯合趙氏攻打智氏韓軍從右路、魏軍為左路、智伯率中路軍包圍了趙地。趙襄子看見來了這麼多敵人,只好撤到根據地晉陽(今山西太原)堅守。晉陽是趙家經營多年的老巢,城垣堅固,倉廩充實,百姓擁護,雙方在晉陽僵持了三年之久。到了第三年,智伯居然引晉水淹晉陽,晉陽城內人心惶惶,形勢危急。趙襄子派相國張孟連夜出城,遊說韓、魏,向他們講述唇亡齒寒的道理,趙被消滅後,智伯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韓、魏了。韓、魏本來就是懾於智伯的威脅來參戰的,所以為了自身利益,決定背叛智伯,與趙軍聯合,用水反攻智伯,把智伯的軍營淹了。最後智伯被趙襄子活捉,韓、趙、魏三家平分了智伯的土地和人口。
接著韓、趙、魏國廢除晉國的最後國君,最終完成三家分晉的歷程。古代歷史從春秋時代進入戰國時代。
-
11 # 士說新語
春秋中葉以後,晉國早已經不是晉文公晉景公稱霸中原的那個晉國了,雖然晉國還是霸主,但公室衰微,六卿專權,各種矛盾錯綜複雜。鬥爭日益尖銳。
晉國的四卿之爭屬於什麼性質?
六卿輪流執政的時代,實際上是晉國封建化的開始。隨著生產力不斷的提高,晉國的封建生產關係也日趨發展。執政的六卿在其領地內不斷開闢大量私田,並且將百步為畝的舊畝制改成一百六十到二百四十步為一畝的新畝制。以利於鐵農具的使用和畝大賦輕,極大調動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他們還廢除了舊的采邑制,實行新的郡縣制。
這麼改的效果是什麼呢?
結果就是原本的分封制平衡被打破。只剩下公室到六卿這兩層,下面的全部都被六卿整合了。如此一來,公室的稅源按照原來的一百步一畝的公田向六卿徵稅,而實際上“一畝”所徵收的賦稅遠遠小於六卿所能獲得的稅收,由此極大的加強了六卿的經濟實力。改郡縣制以後,六卿建立起相對完備的官僚行政體系,加強了地方的控制,解放了生產力,由此一個個開始強大起來。
到了這一時期,六卿與晉國的關係,就跟周天子與晉國的關係一樣,晉國在外面爭霸,而六卿在晉國內部爭霸。
但晉國的地盤就這麼大,向外擴張顯然不能滿足六卿增強實力的剛需,所以為了發展勢力,擴大地盤,增強實力,六卿之間的鬥爭劇烈化實屬必然。
公元前514年,六卿首先把矛頭對準了晉公族的祁氏、羊舌氏,把這兩家的采邑分為10縣,然後各自瓜分了,晉公室衰弱至此,再沒有任何主導晉國的可能。
六卿顯然不滿足區區10縣之地,為了擴張,他們把屠刀舉向了彼此。前497年,中興氏、範氏向趙氏進攻,趙簡子依託新建堡壘晉陽城,擊敗中行氏、範氏,而成為晉國權卿。公元458年,趙氏聯合智、魏、韓一同攻擊中行、範氏,瓜分了他們的領地,於是六卿只剩下了四卿。
四卿肆無忌憚地挑起內戰,一步步專權晉國,使得晉公室再難以容忍,晉出公於是跟齊、魯結盟,打算共伐四卿,然而四卿先發制人,聯合進攻出公,出公兵敗,倉皇出逃,死於亡齊途中。
在這場戰爭中,獲益最多的是智氏,其在晉國的權力、封地、聲勢已經超過了趙、魏、韓三卿,到了想要廢掉晉室自立的程度,只是恐趙、魏、韓三卿不服,只能先立新君哀公,勉強保留著一個“晉國”的政權,實際上,四家之間跟諸侯已無區別。
綜上,四卿的本質是春秋以來社會封建化,生產關係改變的代表,他們不斷朝著集權封建化過渡,打破采邑分封,使得土地不斷私有化,在其封地上基本完成了地主經濟的轉型,在此種社會制度之下的四卿之間勢必遲早要分道揚鑣,決一勝負。
晉陽之戰的魏、韓反戈原因
弄清楚了上面所說的四卿性質之後,再來探討晉陽之戰魏、韓臨陣反戈,就比較清晰了。智氏的最終目的,是不斷壓縮韓、趙、魏三家的生存空間,然後廢晉自立,最終再徹底消滅三家,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從卿到諸侯的華麗轉身。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辦方式,那就是四家獨立出晉室,然後再以諸侯的身份一決雌雄,但這種方式是智氏,以及其他三家不可能採取的方式。因為,他們之間的封地犬牙交錯,彼此之間相互割裂。在這種地緣環境下,使得他們不可能立即就宣告獨立出去,因為這樣一來,只會成為諸侯逐一擊破的物件。
所以,最強的,也是相對其他三家封地集中的智氏打算內部消化三家,完成政治轉型。而以當時擴張的結果,以及地緣環境來看,智氏的首要勁敵就是趙氏。執掌晉國政權的智氏,為了達成目的,在公元前455年,藉口與南方越國的爭霸,對三卿以“食果去皮”之計,一點點蠶食三卿,要求3家各獻地百里,相對弱小,封地也被割裂得七零八落的魏、韓迫於強勢的智氏,獻出了百里之邑,唯有趙襄子對這種無理要求斷然拒絕,因而智氏挾魏、韓兩個小弟對趙氏發起了進攻,晉陽之戰開始。
這一戰的結果是最強的智氏,被水淹大軍,又被小弟反叛,最終智伯被趙襄子所殺,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地盤。
魏、韓為什麼中途變卦,臨陣反戈呢?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強大的智氏太過強勢,他們迫於形勢獻地,出兵,是因為自身實力不足,為圖自保,但在智氏主導下的晉陽之戰,即便勝利了,兩家所獲得之封地也不如智氏多,何況就地緣環境而言,智氏拿下趙氏後,其封地主版塊遠遠大過了其他兩家,到時候,再轉過頭來把槍口對準韓、魏,兩家即便聯手,也不是智氏的敵手,韓、魏的無奈出兵,已然完全喪失了對獨霸晉國的可能性。
但這個時候,趙國提出了另外一種方案,即三家聯合共滅智氏,然後平分晉室。顯然這個分配方案要比智氏的挾迫更符合韓、魏的利益。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不是不懂,如今加上趙國,似乎對上智氏,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於是一拍即合,臨陣反戈,自然在情理之中。
題主言及智氏是為了增強晉國勢力,才要求三家獻地,以及發動對趙氏的戰爭,這麼說並不是沒有道理,只是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其他三家,因為四卿本質上一樣的,都想取晉而代之,強者脅迫弱者擊殺反抗者,沒有什麼正義對錯可言,魏、韓出兵,以及反水也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總而言之,晉國當時的局面,等約於戰國末年,秦對六國的態勢,只是智氏還沒有達到秦單挑6國的實力,也不具備秦國那麼良好的地緣環境,同時三家的聯合也不是鬆散的六國伐秦聯盟。
-
12 # 妖火說歷史
晉陽之戰當中,原本是智家聯合韓家與魏家,一起針對趙家。但經過趙家的策反之後,韓家和魏家忽然就調轉了矛頭,轉而聯合趙家,一起進攻智家。
韓家和魏家,之所以會忽然反水,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唇亡齒寒。因為這兩家知道,如果趙氏被滅了,那他們兩家恐怕未來也撐不了多久。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趁智家毫無防備的時候,在背後捅上一刀,優先解決智家。
歷史上真實的晉陽之戰,不光決定了晉國內部,四個卿大夫家族的結局,同時也決定了戰國七雄格局的出現。想要說清楚這場戰爭,我們還得從晉國的歷史開始說起。
晉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當時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而周武王一共有五個兒子,這其中老大後來繼承了天子之位,也就是那位被周公輔佐的周成王。而這其中的老三,就是晉國的初代國君。
不過,周武王滅了商朝之後,僅僅過了三年就沒了。所以他去世的時候,幾個兒子也都比較年幼,還沒來得及分封。直到周成王在位的時候,當時周王室恰好滅了一個叛亂的諸侯國唐國,這個唐國是上古那位堯帝的後裔所建立的國家,國家一直不小。而唐國被滅之後,這麼大一個諸侯國,周成王自然要找一個信得過的人去管嘍,所以就把這個國家分給了自己的三弟。
之所以要把唐國封給這個老三,除了周成王和他這位三弟感情不錯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個老三的外公,就是歷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所以相對來說,老三他媽那邊的勢力也比較強,周成王就算為了籠絡自己兄弟,也必須得拿出足夠的本錢,所以唐國被滅了之後,才歸了老三。
老三在世的時候,大概是為了照顧唐國國民的感情,一直都沒改名。但是到了老三兒子那一代,就把唐國的名字給改了,改名為晉國。
晉國,就是這麼來的。
因為這種特殊歷史原因,導致晉國從建立的那天開始,就比較強大。放眼當時所有的諸侯國,晉國的地盤和國力,都算是一流的。而在整個西周時代,晉國雖然沒有透過戰爭進行大規模擴張,但因為一直緊跟周王室的腳步,得到的實惠也不算少,所以國力一直都在緩步提升。
而到了西周末期,因為西周最後一位天子,周幽王,在位時期搞出了很多亂子,最後導致西周都城直接被犬戎給攻破了,西周也就此覆滅。西周覆滅之後,正是晉國聯手其他幾個強大的諸侯國,派兵護送周平王遷都到了洛邑。
更為難得的是,因為周平王登基的手段比較特殊,當時還有另一撥諸侯,擁立了周幽王的一個弟弟,也就是周平王的叔叔做天子。所以周平王登基之後,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當中,周王室一直都是兩王並立的局面。直到二十年之後,晉國主動插手,幫助周平王滅了他叔叔,這才結束了兩王並立的局面。
一次幫周平王遷都,一次幫周平王平定內亂。這兩次出手,讓晉國的地位開始迅速提升,開始成為一流的諸侯國。與此同時,春秋初期其他幾大強國,比如秦國、鄭國、齊國等國家,也開始用各種手段,不斷壯大自身。
就這樣,經過春秋初期的混亂之後,這些諸侯國開始脫穎而出,逐漸甩開其他諸侯國,國力越來越強。經過這次分層之後,這些諸侯國和其他諸侯國,就徹底成了兩個世界的國家。所以後來在整個春秋歷史上,基本上也都是這些國家做主角,其他國家只能作為陪襯。
不過,作為先行者的優勢,並沒有讓晉國在東周初期的時候,完成稱霸的目標。因為在東周最開始的一百年裡,晉國需要面對兩個巨大的問題。一是如何合法擴張,作為當時的大國,晉國如果想透過戰爭,來對外進行擴張的話,很容易會引來其他諸侯國的圍攻。如果真的引來其他諸侯國的圍毆,最後極有可能對外沒佔到半點便宜,自身反倒被人家給滅了。
這個問題,不光晉國要面對,其他大國其實也需要面對。
直到幾十年之後,到了齊桓公時代,這個問題才被真正解決。當時的齊桓公,選擇打出了一杆‘尊王攘夷’的大旗,打著幫周王室平亂的大旗,討伐那些小國,然後吞併他們的地盤。後來齊桓公的這個做法,也成了其他所有強國的選擇。而這個過程,就被稱之為‘爭霸’。
除此之外,晉國當時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內亂問題。
當年晉國幫周平王搬家,以及幫周王室平亂的時候,正是晉文侯在位。晉文侯在位期間,晉國一直是蒸蒸日上,國力穩步提升。但是等到晉文侯去世之後,晉國就開始圍繞著國君寶座,開始內鬥。
簡單來說,晉文侯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登基,他的弟弟被封到了曲沃。此後,這兩脈圍繞著晉國國君的寶座,常年廝殺。這場內亂,延續了三代人,持續了67年的時間,最終以曲沃一脈的勝利而結束。而這場近七十年的晉國內亂,後世便史稱曲沃代晉。
這場曲沃帶晉的內亂結束之後,新上任的晉國國君,生怕晉國宗室其他支脈,有一天再搶了自己的位置。所以,這位新國君掌權的時候,乾脆直接向自己的同族,揮動屠刀。經過這位新國君的清理之後,原本枝繁葉茂的晉國宗室,幾乎被殺得一乾二淨,再也無法威脅國君了。
幹掉了自己的同族之後,接下來這位瘋狂的國君,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兒子。雖然中國古代一直認為多子多福,但在這位瘋狂的晉國國君眼裡,兒子多了似乎也不是什麼好事。誰知道這些兒子的後代,未來會不會再次壯大,然後再次威脅主脈的國君寶座呢?
恰好在這個時候,這位國君有個寵妾,為了給自己兒子爭奪繼承權,就陷害了國君其他的兒子。所以最終,這位晉國國君的幾個兒子,有的被殺,有的逃離了晉國,反正是不敢在晉國生活了。
經過這位晉國國君的瘋狂殺戮之後,晉國宗室的力量,迅速衰落了下去,這就為後來晉國卿大夫世家的崛起,埋下了伏筆。而接下來,這位瘋狂的國君去世之後,晉國又發生了很多事情。總之到了最後,有個一直在外流亡的公子,在秦國的幫助下,返回了晉國,並且重新奪取了國君的寶座。
這位被秦國擁立的晉國國君,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晉文公。
晉文公登基之後,依靠自身智慧,再加上晉國強大的國力,很快就完成了稱霸任務,成了繼齊桓公之後,第二位公認的春秋霸主。不過,晉文公掌權期間,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用人的問題。
當時晉國宗室,已經被晉文公他爹清理得差不多的,所以晉文公根本沒有什麼宗室可用。況且因為之前的複雜歷史,晉文公也不信任自己的那些同族。誰知道這幫同族壯大之後,未來會不會再搶自己的國君寶座呢?
既然同族不能用,也沒人可用。那接下來,晉文公能用的,就只剩下當年陪他一起流亡的那些大臣,以及晉國內部一些有才能的忠臣了。
在晉文公的安排下,很快,一批新的掌權者開始出現。這些在晉國內部擔任要職的大臣,要麼就是當年陪著晉文公一起流浪,要麼就是本身特別有才能。這些人,就是後來那些瓜分晉國的卿大夫世家的祖先。比如後來瓜分晉國的魏家和趙家,先祖當年就都曾陪晉文公一起流浪諸國,算是晉文公心腹當中的心腹。
當然,晉文公在世的時候,這些人還是比較忠誠的,估計也沒想過他們的後代,會瓜分了晉國。所以在晉文公時代,這些人和晉文公團結一致,共同對外,所以才締造了晉國的霸主國地位。
而隨著晉國稱霸,接下來的歷史,就屬於晉國和其他幾大強國的爭霸史了。在接下來的上百年時間裡,晉國在西邊擋住了秦國,死活不讓秦國東出;東邊壓制齊國,再加上齊國內部的鬥爭,齊國也逐漸衰落了下去;在南方則是拼命壓制楚國,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晉國和楚國直接開戰的次數,就有十三次。除了楚莊王在世的時候,楚國稍稍佔了一點上風之外,楚國基本上就沒贏過幾次。
正是因為對外戰爭的節節勝利,晉國也被稱之為春秋第一霸主。相比之下,其他幾個強大的諸侯國,或許在某個時期,非常強大。但是相對而言,晉國卻是一直都很強大。
在晉國對外節節勝利的同時,那些卿大夫家族的勢力,也在飛速膨脹。春秋時代和後世不同,基本上還是執行分封制。不光周天子需要分封諸侯,在諸侯國內部,如果某個大臣立下了大功,也是需要被國君分封的地盤的。
這種分封,在晉國快速擴張的時候,倒也不算太難。畢竟,晉國在上百年的時間裡,地盤一直在不斷膨脹,不斷吞併其他諸侯國。光是吞併的這些地盤,就足以分給那些卿大夫家族了。而地盤的誘惑,則會讓這些卿大夫家族,拼命為晉國效力,這也是晉國得以快速擴張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問題是,當這種上升勢頭逐漸停止,對外戰爭得到的地盤越來越少,情況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以往的情況是,晉國把吞併其他諸侯國的土地,一部分留給自己,另一部分分給那些卿大夫家族。但隨著幾個霸主國的勢力範圍,開始逐漸劃定,晉國對外擴張的腳步開始停止。到了這個時候,這些卿大夫家族再想分地盤的話,就只能從晉國宗室那裡分蛋糕了。
用現代話來說,晉國就是因為內卷而垮掉的。
尤其是到了公元前546年,因為晉國和楚國常年打仗,雙方都撐不住了。於是在宋國的調停下,兩國簽訂了停戰協議。隨著兩國簽訂停戰協議,春秋時期的幾個大國,基本就劃分了各自的勢力範圍。所以接下來的四十年裡,晉國基本上沒有對外打過什麼大仗。
沒了對外擴張,自然就只能吃老本了。所以接下來,每次晉國的那些卿大夫世家,立下了大功之後,晉國國君都得拿出自己管轄的地盤,去分給其他卿大夫家族。如此一來,此消彼長,那些卿大夫世家自然越來越強,而晉國國君這一脈的力量,也就越分越弱了。
更要命的是,因為之前內亂的歷史,導致晉國後來一直有驅逐宗室的傳統。這就導致晉國宗室的力量,特別弱小,根本無法和那些卿大夫世家對抗。所以,等到春秋末期的時候,晉國作為一個整體,非常強大,甚至還扶持吳國,差點滅了楚國。但這樣的晉國,卻不屬於晉國國君,而是基本被那些卿大夫世家瓜分了。
另外,最開始的時候,這些卿大夫世家,還是一起瓜分晉國宗室,彼此之間的利益比較一致。但隨著晉國宗室的土地越來越少,這些大世家之間,也開始出現競爭。為了爭奪地盤,彼此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逐漸從單純的朝堂鬥爭,轉變為實際意義上的戰爭。
就這樣,晉國卿大夫世家之間的內戰,開始了。
在瓜分晉國的盛宴當中,先後有十一個家族的人,擔任過晉國的高層執政者。而晉國的高層執政者,被稱之為‘六卿’。而這十一個家族,分別是智氏、中行氏、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韓氏、魏氏、範氏、趙氏。
這十一家當中,狐氏、先氏、郤氏、胥氏這四家,早在卿大夫家族之間還沒撕破臉的時候,就已經逐漸消失了。狐氏是因為執政期間,和趙氏分別支援不同的繼承人,而趙氏支援的那位最後登基了,所以狐氏就只能逃離晉國,自此從晉國消失。
先氏是因為勾結戎狄,打算在晉國內部發動政變,而後政變被粉碎,不得不逃離晉國。郤氏是因為在戰爭中立下大功,過於驕狂,然後被當時執政的欒家陷害,最後被清理掉了。而胥家則是因為幫晉國國君滅了郤氏,然後又被欒家偷襲,從此退出了晉國高層。
在這四家消失的過程當中,晉國國君這一脈的力量,其實還比較強大。而這四家消失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國君覺得某一家過於強大,然後開始聯合其他世家去打壓,然後讓這一族消失。在這個階段,因為晉國國君這一脈的實力比較強,所以還輪不到卿大夫世家之間,相互征戰。
而這個階段當中,最後的勝利者,便是欒家。而欒家消失的原因,就比較離譜了。據說當時欒家的家主,在晉國內部已經掌握了很大的權力,引起了其他家族的嫉妒。恰在此時,欒家家主的母親,和外人通姦,被欒家家主發現之後,反而誣告自己的兒子想謀反。
就這樣,欒家家主被迫逃離晉國。離開晉國之後,這位欒家家主又不甘心,所以就去了齊國,打算聯合齊國,回晉國一起發動政變。在齊國的支援下,這位欒家家主最終回到了晉國,也確實成功發動了兵變。但結果,在晉國國君以及其他幾家的圍攻之下,這位欒家家主最後還是失敗了,就連齊國也順便吃了一個不小的敗仗。
欒氏家主失敗之後,欒家自然也就此出局。隨著欒家出局,晉國的頂級世家,還剩下智氏、中行氏、韓氏、魏氏、範氏、趙氏這六家。
到了這個時候,晉國內部的勢力劃分,已經逐漸定型。而且剩餘六大世家的實力,也已經強大到了一定程度,不再是晉國國君能夠輕易消滅的。更重要的是,就在欒家被滅四年之後,晉國和楚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此後四十年時間裡,晉國對外戰爭基本停止。所以在接下來的四十年當中,原本晉國宗室和世家聯合對外的局面,開始轉變為六大世家瓜分晉國宗室的局面。
因為晉國最高層的執政席位,恰好是六個。所以接下來的四十年裡,基本上就是這六家各自佔一個席位。
在這六家當中,實力最強的其實是范家。在那四十年的和平歲月當中,范家從晉國宗室這一脈瓜分的地盤,也是最多的。四十年之後,因為南方的吳國,已經被晉國徹底扶持了起來,而且把楚國削弱到一定程度。所以到了這個時候,晉國就撕毀了之前的和平協議,再次舉行諸侯會盟,一起去進攻楚國。
而在這場會盟當中,晉國這邊主持會盟的,並不是晉國國君,而是范家的家主。作為晉國內部一個卿大夫家族的家主,卻能夠把持大權,主持諸侯會盟,聯合十幾個諸侯國一起滅楚。由此可見,當時的范家,到底有多強了。
而且,到了這個時候,因為六卿家族已經過於強大。所以自此之後,晉國的內鬥,就開始從六卿世家聯手瓜分宗室,變成了六卿內部的互毆。
六卿家族當中,首先出手的,就是實力最強的范家。
當時恰好趙家內訌,主脈和分支因為人口問題內訌。而范家的家主,當時和趙家的分支有親戚關係,所以就以此為藉口,插手趙家的內鬥。非但如此。范家還拉上了和自己交好的中行家,一起圍攻趙家主脈。
原本這只是趙家的內訌,但是隨著范家和中行家插手,性質就徹底變了。接下來,晉國國君這一脈,也開始出手,和范家中行家一起聯手圍攻趙家。但這場圍攻,卻引來了魏家和韓家幾家參戰,魏家和韓家一起聯手支援趙家。
於是,一場簡單的趙家內訌,就變成了晉國內部的整體內訌。而且,在這場內訌當中,晉國的所有大家族,幾乎都下場參戰了。
至於說為什麼會演變成這個樣子,原因其實也不復雜,簡單來說,就是其他幾家本著唇亡齒寒的態度,怕范家做大之後,會徹底滅了其他幾家。當時的范家,聯合中行家之後,實力已經可以站到晉國的一半,完全有能力徹底滅掉其他幾家。這個局面,顯然是其他幾家不能容忍的。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范家的貪婪,徹底毀了范家。眼見自己勢大,范家竟然乾脆直接反叛,從國外拉上了鄭國,打算徹底獨霸晉國大權。
但這樣一來,原本國內的內訌,就變成了鄭國插手晉國內政。這樣的范家和中行家,顯然是無法得到晉國百姓的支援。所以最終,這兩家戰敗,范家和中行家也就此除名了。
至此,六卿只剩下了四家,也就是智家、韓家、魏家以及趙家。
在之前的混戰當中,這幾家的實力,其實都不算強。但晉國似乎有一個傳統,那就是一直喜歡挑個頭最大的打。所以之前的混戰當中,不管哪一家最大,都會被其他幾家聯手圍毆滅族。隨著范家和中行家消失,接下來的四家當中,個頭最大的,就要數智家了。
而智家開始執政之後,倒也沒有像之前幾家那麼傻,不願意再做那個出頭的椽子。此後幾十年裡,智家一直謹小慎微,一直牢牢把持著晉國的最高執政大權。然後藉著晉國國君的名義,開始打壓其他三家。
如此,過了幾十年之後,智家徹底羽翼豐滿。所以當時的智家家主,就提出了一個新的理念,叫做強化宗室。具體來說,就是各家各自送一塊地方,還給國君,以此來強化國君的實力。但另外三家也不傻,顯然,三家交出地盤之後,名義上是歸國君所有,但智家家主作為最高執政,肯定是實際控制這些地盤。如此一來,就等於是三家交出地盤,歸智家控制。
面對智家的逼迫,韓魏兩家先慫了,所以就交出了一部分地盤。而趙家則是堅決反對,所以智家就以此為由,逼迫韓魏兩家,以此圍攻趙家。
這就是晉陽之戰,所有的歷史背景。
至於接下來開戰的過程,反倒是相對簡單了。面對三家的進攻,趙家自然是抵抗不住,只能回到晉陽老家堅守不出。而這三家則是趁勢圍困晉陽,把趙家徹底圍了起來。為了攻破晉陽城,智家家主甚至還掘開了河堤,水淹晉陽。
如此,被圍困了一年之後,趙家終於扛不住了。晉陽雖然是趙家的老巢,糧食充足,城池堅固,但是也扛不住一年的圍城戰。所以到了這個時候,趙家家主就開始想辦法,去聯絡韓家和魏家的家主,用唇亡齒寒的道理來說服他們。
韓家和魏家的家主也不傻,知道趙家被滅了之後,下一個被滅的,肯定是自己。所以,兩家當即決定,和趙家聯手,背刺智家。在這之後,在一天深夜,趙家忽然指揮最後的精銳殺出,幹掉了防守大堤的智家人,然後掘開堤壩,反過來把智家的軍隊給淹了。與此同時,韓魏兩家則是指揮軍隊,從側面進攻。
在三家的圍攻之下,慌亂之中,智家幾乎沒能組織起什麼有效的抵抗,就被平推了。戰後,智家全族被誅殺殆盡,智家家主的頭顱,更是被那位趙家家主做成了酒杯。
這就是晉陽之戰的全部經過。
在晉陽之戰當中,作為晉國真正主人的晉國國君,基本上已經沒了任何發聲的機會。因為到了這個時候,晉國國君已經被徹底架空了,根本沒人在乎他說什麼。而隨著晉陽之戰結束,韓趙魏三家成了新的執政者。三家之間,自然也不會真的團結一致,也想著要弄垮對方。但問題是,三角形一般都是最牢固的形狀。不管三家任何一家有異動,另外兩家都會聯手。所以,三家之間,誰也吃不掉誰。
既然誰也吃不掉誰,那就只能徹底聯手,繼續瓜分晉國嘍。
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晉國最後的一點領土,被三家徹底瓜分。而隨著三家徹底瓜分晉國,並且逼迫周天子,冊封自己做諸侯,歷史上的春秋時代,這一篇也就算是徹底翻過去了,自此之後,歷史進入了戰國時代。
回顧晉陽之戰的全部經過,我們不難發現:真正讓韓魏兩家背刺智家的原因,其實並不是趙家的說服力,而是這兩家早就想背刺智家了。因為這兩家很清楚,一旦趙家被滅,自己肯定也撐不了多久。
歸根到底,這兩家會有這種想法,還是因為之前上百年曆史當中,其他幾大世家的混戰和覆滅。在潛意識裡,韓魏兩家都明白,趙家被滅的結果是什麼,所以才會聯手滅了智家。
以當時晉國的情況來說,智家最明智的選擇,其實並不是主動出擊,而是等其他幾家犯錯誤,然後找機會出手。只有這樣,或許才能避免被其他三家圍攻的結局。
-
13 # 月亮槐7z8w
智、韓、魏聯合攻趙,韓、魏出工不出力,智氏威脅韓魏說:再不出力就水淹韓魏。而這時趙派人遊說韓魏,說趙若亡了,下一個將是韓魏,不如韓趙魏聯合,滅了智氏,可三家分智。韓魏同意,掉頭水淹氏。
回覆列表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
解讀:1.趙襄子為什麼這個時候覺得出使韓魏ok,難道他不怕韓魏不落落他,反而搞死他麼?
晉陽之圍僵持了三年,如果三家真的齊心協力,滅趙難道不是分分鐘的事麼,趙襄子感覺到韓魏不是真心打他,真正想他嗝屁的只有智伯,所以主動使韓魏。這不僅源於之前韓趙魏三家有過合作的經驗,更有趙無恤善於察言觀色,能揣摩出對方的心理活動。而這也反映出智伯狂妄,不注重細節,為什麼感覺不到韓魏的虛與委蛇,不早加防範,以致行百里者半九十,終被滅!
解讀2 趙襄子為什麼派趙孟談出使說服,而不派別人?
這是趙襄子識人用人,知道什麼人該幹什麼事,能幹什麼事,而不是即使有對策,卻沒有能夠貫徹實施執行的人,那豈不是空談,畫餅充飢,憋屈死了。
解讀3為什麼不是韓魏去使趙:
韓康子不知道魏的想法,會不會私底下已有約定,魏趙聯合打智,如果成功,分其人財地,然後對付自己?同樣魏也搞不清韓的想法。而虛附智伯,風險小於利益。目前危險最大的是趙襄子,分分鐘的滅頂之災,而魏韓即使有難,也不會是當下,可能是幾年後,不是燃眉之急。
解讀4 趙孟談在三家圍晉陽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在不被智伯發覺的情況下見到韓魏的大佬?
三家圍晉。不能韓魏智計程車兵一個挨著一個,手牽著手,繞晉陽三個圈,哈哈。而是分而攻之,每家負責一塊區域。這樣就給了趙孟談機會,他可以悄默聲的進入韓魏的陣營,又或者來個聲東擊西,一小搓人在智氏那搞搞聲勢,實際上乘機進入韓魏,再一次說明趙襄子用對了人,不然有天大的機會,連韓魏的boss都見不到,還有個屁用!
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以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解讀:張孟談上來說的就是恐懼,而不是說利益,沒有說我們打贏智伯後分肥肉,把智氏的家底一分為三,豈不快哉。說的是唇亡齒寒,滅頂之災。人們在死亡,滅族的恐懼面前,利益是要讓步的,存活下來才是根本!
晉國六家執政,中行、範氏被滅,獨省智、趙、韓、魏,以智家獨大。而趙襄子之父趙鞅期間,趙韓魏聯合共同制衡智氏。所以,張孟上來就把局面挑明,韓魏聯合起來也不一定對付的了智家。等趙氏被滅之後,韓魏兩家被滅不過是時間問題。韓魏兩家聯合對抗不了智家的確如此,但是此時智瑤並沒有表現出對韓魏兩家的吞併意圖。韓魏兩家是擔心智瑤將來可能會這麼做,是一種對未來可能性的猜測。而張孟這直接把這種猜測說成可能,讓韓魏兩家意思到嚴重性和結果的必然性。
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謀洩,則禍立至矣。”張孟談曰:“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遣之。解讀:韓魏二人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孟談解憂。凡事以密成,語以洩敗,情報工作相當重要。而此時,韓趙魏算是達成的口頭協議。只不過從成事的角度,是否保密和這件事是否成功,只能說是一個必要而不充分的條件。即就算保密做到位了,也可能失敗。而韓魏兩家也知道這個道理,因為決定成敗的是實力。張孟談這番話,不過是給韓魏吃了一顆心理暗示作用的定心丸,讓他們覺得事情會成。當然最後事情也成了。
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唯輔果在。解讀:資治通鑑》說的是趙襄子晚上讓人把看守大堤的人給殺了,然後放水反灌智瑤。這個水攻晉陽的關鍵,他趙襄子看得出,智瑤也看的出。能放水淹晉陽,自然也能放水淹智瑤。因此,智瑤在這裡必定會安排重兵,而且還不會讓韓魏兩家的人看守。可是為什麼依然能夠殺守堤之吏?一方面智伯在此事上必有疏漏,沒有做好充分的風險管理與備案。
另一方面,如果趙襄子能夠讓人做這件事,為什麼早不做,現在才做?所以,“襄子夜使人殺守堤之吏”更大的可能是,韓魏兩家在裡面起了協助作用,利用友軍身份,發動突然襲擊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這兩方面都告訴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風險意識,要有預案與應對措施,不然就會功虧一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