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混元形意掌門人

    文學作品演繹的,你們還當真啊?難道你們真的認為石頭縫裡能蹦出孫猴子來?

    也許你會說,文學作品往往有原型啊。有原型不假,但是文學作品100%是要誇張虛構一下的。

    我個人認為,花木蘭的原型應該是這樣的:花木蘭父親當過兵,退役回家養老;花木蘭從小跟父親學過點功夫,後來有一天外族入侵,搶劫山村,花木蘭英勇出手反抗,殺死了幾個外族兵,帶領大夥把入侵敵人打跑了。於是花木蘭的事蹟被傳開,一個女兒家家的竟然比男的還厲害!再後來,就慢慢地演繹成了《木蘭辭》。

    真實歷史不可能存在《木蘭辭》裡描述的現象:花木蘭在軍中服役12年都沒被人發現!怎麼可能呢?

    1、聲音、身材特徵;

    2、來月經;

    3、古代低階軍士同吃同睡;

    4、上茅房;

    5、夏天;

    6、穿衣換衣

    ……

    有人說,也許花木蘭長得太醜,和男人差不多。好吧,如果這樣的女人放我身邊,我可能一眼兩眼看不出來,難道我12年都看不出嗎?

    如果對方是個女人,無論長得多麼像男人,再加上化妝等技巧掩飾,在我身邊久了,我僅憑感覺就能覺察出異樣來!

    別問為什麼,男女有別,體香不一樣。

  • 2 # 水榭畔花樓處

    花木蘭生在南北朝的北魏時期,北魏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以鮮卑人為主,花木蘭很有可能是鮮卑人,在鮮卑族內女性的地位並不低所以可以從小習武學習兵法等

    而且鮮卑族的女性身體結構和現在的歐洲女性差不多骨架比較大如果在加上長期訓練讓人分辨不出是男是女這也算正常,而且花木蘭立的軍功不少上升到軍官級別有自己的獨立營房,這樣被發現的風險就大大減小了

  • 3 # 遺產君

    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體現的不僅是一片孝心,精忠報國,更是一種名族精神。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扣人心絃,成為一方美談,毫不遜色的彰顯出巾幗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事蹟。然而花木蘭作為一個女兒身,代父從軍十年卻沒有發現花木蘭是女兒身也讓人大跌眼鏡,不禁為花木蘭的天資聰穎的智慧而折服,花木蘭從軍長達十年之久,卻並非幾天的事情,對於花木蘭是女兒身的事情也讓後人有不同的見解。 眾所周知,古代女子要求的無才便是德,講究的是三從四德,軍營更是嚴禁女子進入的,更有禁制說女子進入軍營是死罪。花木蘭從小就是一個聰明伶俐,志氣高昂的不尋常女子,花木蘭自幼便是出身軍人世家,父親是有名的武士,也是受到家庭背景的薰陶,木蘭自小便暗熟騎射,行軍打仗也是有所知曉。 北魏可汗徵兵時,花木蘭父親更是名列其中,由於家中尚無男丁,花木蘭得知此事,必須應徵,便強行代父從軍。古有《木蘭辭》寫到:“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由於北魏實行的府兵制(府兵制即要求軍戶必須世世代代服兵役),即使《木蘭辭》中寫到“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也難以逃脫徵兵的命令。 花木蘭入徵後十年內沒有發現是女兒身,首先:也是足以證明木蘭過人的智慧,十年世間每天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緊張,但是木蘭機靈聰明的本領不容小覷;其次:花木蘭自幼熟悉騎射,從軍之後,自備有弓馬,因此也很容易被編入騎兵,騎兵更是古代級別較高的特殊兵種,用於隱藏身份再好不過,一定程度上也會相應減少女兒身份被暴露的機率,也有說法士兵一般都是按照十人編制為“伍”,排開戰友其他士兵也沒有太多機會去發現。最後:從軍打仗完全是一場不知道明天是否還可以活下來的事情,每打完一次仗,戰士都會累的趴下,睡覺基本沒有脫衣服的習慣平時內務也是自己忙自己的,個人銀絲也是無人關心。這樣一來也從一方面掩飾了木蘭女兒身;另一方面,木蘭出身軍人世家,這也使得木蘭在戰場上有勇有謀,衝鋒陷陣,出謀獻策,憑藉自己智慧加上後天的發憤圖強,木蘭也很容易得到晉升,逐步升值為軍官,至此就可以享受獨處一個帳篷的待遇,這也以來更好的保護好了自己的生世。 同時,也有一些思想輕浮的人會去猜測,女子每個月的月假以及方便的時候還有洗澡的時候都很容易暴露女性的特性,其實木蘭既然敢選擇替父從軍,應付這些事也是小事一樁。 當然,後有野史記載木蘭在班師回朝的時候,坦然說出自己的女兒身,雖然免除死罪,但是欺君之罪還是讓木蘭無法留名青史。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讓花木蘭從軍十年還是沒有被發現是女兒身的奇人奇事,一代巾幗英雄的事蹟早就被廣泛流傳於民間,可見女子無才便是德或許也是偏見,其無論是孝心,還是報國的事蹟花木蘭都值得後人學習與敬仰。

  • 4 # 應如是

    詩歌創作不會顧及那麼多細節。

    如果非要找理由,那最好的解釋就是古代男子和女子都是長髮,男子束髮,女子批發,女扮男裝只需束髮即可。

    有一點很重要,花木蘭肯定不是漢族姑娘,可能從小生長的環境練就了她的幹練,裝扮起來更似男兒。

  • 5 # 715457390177張建軍

    花木蘭作為巾幗英雄,多少年來一直被人們傳頌,的確,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裡,能有女子參軍,並且因為戰績突出而成為將軍,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替父從軍,多少男兒都做不到的事,卻被巾幗英雄輕鬆完成,實在是可歌可泣。

    不過在感慨的過程當中,很多人還是會有質疑,那就是,花木蘭的女兒身,在古代真的就能一點都不被人察覺嗎?畢竟男女的生理環境是有很大區別的,真的就能偽裝到滴水不漏的地步?

     

    其實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畢竟誰也不可能偽裝到天衣無縫,花木蘭的故事,在史料中記載的並不多,只有在《木蘭辭》中有一些記載,從中可以看出木蘭的整個人生軌跡。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從這句話中,可以推測在軍營裡木蘭其實從事的應該是通訊一類的工作,這種工作是有好處的,那就是獨來獨往,不與人交接,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花木蘭的身份,起到了保護的作用,所以她才不至於很快就露餡。

     

    第二個原因就是民族的原因,花木蘭是北魏人,北魏是遊牧民族,因此所有人的身材都很魁梧,包括女子也是一樣,所以在身形上花木蘭並不存在明顯的短板,因此很難被人察覺。

    再加上北魏的軍服也特別的寬大,因此這更是提供了隱蔽的功能,穿上軍裝後誰也不知道你是男是女。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第三個原因,我們都知道花木蘭在軍營中是有官職的,從小軍官到將軍,他其實一直都是有身份的。

    軍官的待遇是有著明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軍官擁有獨立的空間,是自己一個人居住,所以花木蘭根本就沒有暴露自己的可能,只有在參軍的最開始一段時間,需要保護好自己,其餘時間其實是非常保密的。因此,一直隱藏到最後也不足為奇。

  • 6 # 歷史名將錄

    花木蘭是南北朝時期的女英雄,花木蘭的父親是一位軍人,花木蘭從小就跟父親學習,父親也是把畢生絕學傳授給了花木蘭,花木蘭他父親把花木蘭當做男孩來養,後來因為戰爭,要每一家出一位壯丁去參軍,花木蘭家中只有年邁的老父親,中國自古就又“民以孝為天”所以花木蘭就代替父親從了軍,一直在軍隊中12年。花木蘭是女兒身,怎麼可能不被發現。小編分析了幾種原因,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這個理。

    首先就是花木蘭容顏長相。歷史並沒記載花木蘭長相的描述,包括《木蘭辭》也沒有記載,以此推斷花木蘭的長相應該屬於一般長相吧,也可以想象花木蘭長相和男人長相一樣。不像一個女人。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個漂亮的女子,再如何化妝成男人,也不會在軍營長達12年之久,沒有被任何人發現,也可以判斷花木蘭的容貌比較醜陋。想要識別花木蘭是不是女人,可能只有花木蘭換上女裝後才能分辨,小編大膽推想認為當時花木蘭的長相屬於偏男性的容顏,只有花木蘭穿上女裝,打扮之後才知道他是女人,這也就有可能是在軍營12年沒被識別出來的原因其中之一。

    根據《木蘭辭》中(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這四句中可以看到,花木蘭只有一個姐姐沒有哥哥,以此推斷當時花木蘭父親沒有兒子,所以花木蘭是家中老二,父親才把花木蘭當做男孩來養,花木蘭的一身武藝也是父親親傳,花木蘭替父從軍這個事實,就很清楚了,姐姐在家照顧年邁的父親,花木蘭有一身武藝替父從軍12年這個原因就很明確了。由此可見花木蘭當男孩養,花木蘭身上散發出來的,肯定少不了有男性身上的野蠻和粗狂,在戰場上也和男將士一樣,表現出奮勇殺敵的英勇,所以這也是花木蘭從軍12年沒被發現的原因之一吧。

    史書中也記載有,花木蘭在從軍中屢獲戰功,應該在當時屬於有什麼官職,打仗時有自己的營帳,不用和其他士兵混在一個營帳,花木蘭自己住就減少了和其他士兵的的接觸,所以花木蘭在軍中12年的女人身份,才能隱瞞的如此只好,還有當時女人是不能從軍的,如果被發現那是大罪,可能還會連累家族,所以花木蘭在軍中也是非常小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可想當時花木蘭當時的處境。

  • 7 # 步雲登高識過往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首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412-502)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虞城縣)人。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因此從小就把木蘭當男孩來培養。木蘭十來歲時,她父親就常帶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舞棒。空餘時間,木蘭還喜歡看父親的舊兵書。 時值北魏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的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

    但是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多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請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華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木蘭辭》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北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並無確載。

    綜上,我的結論是,我們推崇花木蘭,是因為從花木蘭身上看到了,孝敬,忠義,勇敢,善良,探究她為何十二年都沒被發現實在有些劍走偏鋒,討論意義不大。如果一定要說為什麼的話,一是當年兵荒馬亂,士兵互相不認識,有可能早上還一起吃個飯,晚上就收屍,部隊流動性大,沒人注意她。二是在熟悉部隊作息習慣以後,她已經能夠有利掩蓋自己女性的一面。三是有一定功績以後,她就會有自己的隱私,有自己的私人營帳,不會再需要跟普通士兵一起同吃同睡,可以更好的隱藏。

  • 8 # 小喇叭的歷史觀

    一首《木蘭辭》把花木蘭的故事傳的家喻戶曉,而且近幾年根據這個題材改編了不少影視劇,每一次看的時候總在想,一個女子從軍12年為什麼會不被人識破,這個問題確實困擾了許久,究竟是古人比較眼拙還是木蘭偽裝技術好?

    (一)木蘭的體型相貌性格決定她不容易被發現

    木蘭出生於鮮卑少數民族,從身體素質上來說會比江南女子健壯,而木蘭的父親從小培養她舞刀弄槍當成男孩子去養,所以性格上自然會比一般女孩子爽朗,行為舉止大大咧咧,如果再穿衣打扮類似男子,進入軍營混在人群中也不會有人聯想到她是一個女子。現在影視劇一眼能看出來女扮男裝事為了達到藝術的渲染,而且我們對這個故事也非常熟悉,所以會覺得辨別男女很容易,但是放在古代社會,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木蘭的兵種決定她不容易被發現

    我們學習《木蘭辭》的時候有一句叫“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這就說明木蘭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來回奔跑,而古代能夠在軍營中來回奔波的只有傳遞資訊的通訊兵,這樣的兵種就意味著可以和很多人分開,經常會獨來獨往,所以這也是她能夠不被人發現的又一個原因,畢竟不多接觸人。尤其裡邊”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又一次說明,行軍打仗的過程中根本就不會有人注意到身邊人是男女的問題,大家關注的焦點是怎麼才能在戰爭中保命或者取勝。

    (三)木蘭升職加薪地位提高後決定她更不可能被發現

    《木蘭辭》中有一句”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這是木蘭打仗凱旋歸來後,面見天子時得到的賞賜,說明她當時立過軍功,如果是一個普通計程車兵立功後不可能隨意能見到天子,說明當時的木蘭應該是已經有了一定的官職才可能得到這樣的殊榮,在古代如果軍營中有官職,那就可以跟普通士兵分開居住,至少會有自己的宿舍,所以這是她不被發現的重要原因。

    總的來說,花木蘭之所以能夠不被人發現是綜合各項因素決定的,而她能夠忍受軍營的艱苦生活足以證明她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女子,這樣的精神是值得後人去學習的,也是我們當代人應該去發揚的品德。

  • 9 # 想打人的小白

    不被發現那是不可能的!

    要做到這麼久不被發現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長得像男人

    2.聲音粗獷

    3.其它如性格剛烈、極力掩飾身份等等就不多說了。

    上邊的第一條顯然是可以推翻的,小學課文《木蘭從軍》中最後一段是這樣描述的:木蘭勝利回鄉後,脫下戰袍換上心愛的女裝,這才發現,昔日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位文靜俊美的姑娘。

    但是,從軍12年確實沒被“發現”,為什麼呢?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古代女人參軍是重罪(應該是欺君之罪之類的),有可能禍及全軍,對木蘭自己更是重罪;

    二是木蘭本人德才兼備,與戰友及領導相處融洽,而且她確實驍勇善戰,立了不少戰功。

    所以木蘭的上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戰友更是情深意重,不會揭發。

  • 10 # 七追風

    十天半個月不被發現,還是有可能的。十二年不被人發現,你們真相信啊?

    (影視劇中太凸顯美女屬性了)

    影視劇裡的女扮男裝比較“魔幻”,明明是膚白貌美婀娜多姿,就因為穿了男裝,身邊人立刻智商下線,完全看不出來……這種操作只能在電視劇中,現實世界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一下花木蘭沒有被發現的原因。

    《木蘭辭》創作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後世關於她的民族、姓氏以及出生年代爭論很多,我們這裡就不去考證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木蘭是因為她爹要被徵召,才毅然替父從軍的。

    他爹年齡很大了,弟弟又很幼小——按道理說,這個家庭不是最佳徵兵物件啊!為什麼還會出現“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很簡單,因為當時已經是府兵制,是兵農合一的軍事制度。

    (平時為農,戰時為兵)

    也就是說,花木蘭家平時種地,農閒時參加訓練,打仗時要隨時參軍。府兵制從西魏時期開始,最初的“鄉兵”也指的是府兵,也就是各地的民團,基本上以血緣為紐帶,組成人員大多有親屬關係。

    當然,這也是古代農村的最大特色,宗族性很強,一個村子很多人都沾親帶故。徵召入伍之後,也基本上是同鄉同族在一起戰鬥。這樣的軍隊因為血緣關係強,易於管理而且戰鬥力也強——從三國時期的丹陽兵,到清末曾國藩的湘軍,都表現的很明顯。

    所以我們細想一下,木蘭從軍,她的鄰居同鄉難道不去?

    木蘭在從軍前的準備很複雜:“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說明什麼?說明她並不是一般計程車兵,而且家庭條件也不差。在宗族關係複雜的古代鄉村,木蘭必然也會有同族兄弟姐妹。

    這樣的話,木蘭參軍之後,身邊有一大群人都是認識的,甚至有一大群親戚。

    (木蘭的身邊應該大多都是同鄉)

    雖然木蘭的爹沒來,但是她的叔叔舅舅之類的,完全有可能也參軍了——這就意味著,身邊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女孩。

    既然是同鄉同族,甚至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還有親戚長輩,互相幫著隱瞞一下豈不是很正常?這可能才是木蘭能隱瞞身份的最重要原因。

    當然。木蘭也絕不是膚白貌美,可能會偏男性化一些。那些電視劇裡表現的大美女形象,不可信。

  • 11 # 趣談唐宋元明清

    答案:府兵制幫了花木蘭的大忙,換句話來說,花木蘭的老鄉在無形當中幫助花木蘭度過這一次次危機。

    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花木蘭的年代是哪一個時代呢?答案是北魏。

    那麼北魏又實行的是什麼兵制呢?答案是府兵制。

    這個府兵制差不多在8年前我有過研究,如果做出一個學術性的論文來,沒有30萬字是搞不定的。我們簡單來講,府兵制最大的優勢是老鄉可以和自己在一起,也就是說招兵的時候你是哪個屯子的,那麼你就可以和哪個屯子計程車兵待在一起。

    好了,我們繼續來說,花木蘭從軍12年,如果想要不被別人發現是女兒身,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上廁所、第二洗澡。

    關於洗澡可以排到最後面,因為古代行軍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條件,往往人往堆裡面一紮也就是這樣了,頭上長跳蚤,全身都是蚊子包,也不稀奇。

    但人有三急,上廁所怎麼辦?一旦上廁所,花木蘭就必然會暴露自己的女兒身,對不對?

    這個時候府兵制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我們會發現當時招兵的時候是按區域徵召的,而且與花木蘭在同一支隊伍當中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花木蘭的老鄉。

    而根據當時的行軍作戰制度,又會發現士兵們上廁所絕對不是遍地亂上的。那所謂的推門一看遍地是廁所,純粹是有點虛妄之談,畢竟在軍營當中,如果某一天大將軍四處巡視的時候,一不小心踩了一坨,那是多麼尷尬的事情。

    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是有著一個固定的坑位,這個坑位可以供應一部分士兵來上廁所,這一部分士兵只能在這個坑位當中上廁所。

    這就為花木蘭提供的條件,而之後花木蘭愈戰愈勇,官職也越升越大,慢慢的就有了自己的特權,有了特權之後就不再需要自己的老鄉幫自己打掩護了。

    沒錯,這就是事實

    其實這個題目還是有些尷尬的,尷尬之處=在於前一段時間,一個非常著名的搞笑喜劇藝人,在一檔非常著名的搞笑舞臺上飾演了花木蘭這個角色,而且是以純粹的喜劇出發的,然後被告了。

    好在咱們人微言輕,說一些不打緊的話應該也不會被告。

    哦,順便說一下,花木蘭所在的朝代因為是北魏,所以他們當時的政權是屬於鮮卑族政權。在鮮卑族政權當中,擁有著對於士兵的特殊制度。他們不會睡在一起,而是單獨睡的覺,因為他們需要時刻和自己的戰馬在緊挨著。

    當然,至於歷史這是什麼情況是什麼樣子的,好像咱也不曉得,只能透過現有的資料進行分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文作家有中年危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