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徐談茶
-
2 # 說茶網
“紅酒論酒莊,普洱論山頭。”近年來,普洱茶製品在消費市場上多以“山頭茶”的趨勢見長。就我們所熟知的一些高階消費群體中以及發燒友圈內,在選購或收藏普洱茶製品,以及與投資普洱茶產業時,愈來愈器重或是看好普洱茶中的“山頭茶”製品或“山頭茶”茶企茶商,與此同時,普洱茶的生產商和茶企也為了迎合“山頭茶”風味的消費者,欲將具有“山頭茶”風味的茶製品推向了普洱茶市中的高階市場。那麼,在老班章、易武茶系中,誰的後期轉化潛力最大?
南方有嘉木,嘉木出普洱。在普洱茶界內,目前相對較茶友熟知的普洱茶產區中,以西雙版納茶區、普洱茶區為主產區。在這兩大主產區內,相對熱門、頗受青睞的“山頭茶”,西雙版納江外茶區以布朗山見長,江內茶區以易武山頭的小產區為主流;
在兩大茶區中,崛起時間最短也是最快的山頭,要數布朗山山頭,僅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其“勢”必壓矩陣中的易武山頭和冰島山頭,但這只是表象。布朗山山頭的興起,相對熟知普洱茶行情的業內人士可知,這一山頭多以惡劣的商業手段推波助瀾“炒作”而起。就日前來看,布朗山山頭可“炒作”的價值已經挖掘到了頂峰,在未來可挖掘的“山頭”價值又有多少呢?
早年間尋茶時,我們在布朗山所見的古茶樹,多是生長在古木叢林的森林周圍以及其間,大多數古茶園經過上百年自然生長,為零人工干預管理,生態指標非常客觀。現在呢?隨著普洱茶茶價上漲的趨勢,茶農茶商因“利”而為,人工管理、干預古茶園過於頻繁,嚴重破壞了茶園的生態系統,以致昔日“霸氣”的老班章淪為江湖傳聞,以致那些曾是“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班章風骨今不見!
-
3 # 林樹夏的茶
脫離了一定框架前提的問題。好像本身就是問題。
從目前的行情來看,各大名山工藝很多。估計遠比早幾十年的工藝要更多。普洱茶熱了,人多了,熱鬧了也就有了江湖。老班章也好,易武也好。只要工藝到位,個人認為後期都是可以存放。至於說,存放後,轉化出的效果誰勝一層。真不好說。
工藝同樣可以存放的情況下,後期的倉儲承擔了半個後續的責任。儲存得當,個人認為應該各有風格。都挺好喝的。
我曾經有在一個東莞藏家手裡喝到陳年老班章。個人認為那口感確實也挺好的。當然陳年易武茶,也同樣好喝。(風格各不同)
說一個題外話,前段時間喝了一泡倉儲非常特別的老鐵,十八年陳,但香氣依然保留有新茶的香氣型別疊加了“陳蜜香”,茶色看似不變,但口感已轉。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突然想,若老班章/易武,有些不同的儲存方式,未來也許會打破很多“認知”總。工藝到位,存放得當。老班章與易武茶各有千秋。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老班章和易武茶的後期轉化誰會更好?從一般人的認知上來說,老班章的後期轉化應該會更好一些,這是因為老班章的茶氣足,茶味飽滿厚重,層次感更加豐富。這種認知是沒有問題的,根據過去的經驗來看,我們挑選一款適合長期存放的茶會根據茶味的飽滿度、厚重度,以及韻味是否好,茶氣是否足等來判斷。易武茶“湯甜水軟”,基本屬於較為柔和的型別,與老班章屬於兩類不同的茶。是不是因此就可判定易武茶的後期轉化不如老班章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理由:
第一、實踐,現在有據可考,並且也可以找到實物證據的儲存最久的茶就是易武茶。比如出自倚邦的金瓜貢茶距今約200年的歷史,當然這種上百年曆史的茶,我們肯定是沒有嘗過的。歷史上有名的茶號基本上都出自於易武茶區,比如“陳雲號”“宋聘號”“同慶號”“車順號”等等, 這些歷史事實從一方面印證了易武茶的品質以及它後期轉化的優良。
第二,從我個人親口嘗過一些比較老的易武茶來看,易武茶的後期轉化也是很優異的,比如說大紅印,車順號,順時興號,綠大樹之類。
第三,從茶性、茶理上看,易武茶也是非常適合長期儲存的。它的茶氣也很足,茶味也很飽滿,層次感也豐富,關鍵是它的湯水軟、滑潤,儲存後這個特徵更為明顯。
所以說我們絕對不能輕易的下結論說老班章的後期轉化就比易武的好,還是要讓時間來說明一切,畢竟老班章作為一個單獨品種出現在市場上才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