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次方物語

    絕大多數動物並不知道自己的樣子,沒有自我意識。

    有一種測試,叫做鏡子測試,是一個自我認知能力的測試,它基於動物是否有能力辨別自己在鏡子中的影像而完成。已經透過鏡子測試的動物包括:所有類人猿種(侏儒黑猩猩,黑猩猩,猩猩,大猩猩)、獼猴、瓶鼻海豚、逆戟鯨、大象和喜鵲。

    這個名單囊括了大部分人們認為聰明的動物,比較另類的是喜鵲。事實證明,喜鵲確實通過了,當它透過鏡子發現喙下有彩色紙條時,喜鵲會試圖弄掉它。

    狗、貓和人類嬰兒都無法透過測試。人類往往直到18個月大時——精神分析學家所謂的“映象階段”——都無法透過鏡子測試。

  • 2 # 林業傑o00o

    大部分動物可能並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的。

    科學實驗能暗示這一點。前面也有朋友提到了鏡子測試,這確實是一個檢驗動物能否認知自己的一個方式。實驗中,科學家將動物麻醉後用顏料在他們身上做個標記(因為被麻醉了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等他們醒來之後便給他們一面鏡子,觀察他們的行為。一些有自我意識的動物就會意識到這個顏料存在於自己的身上,它們會試圖去觸碰自己身上的標記,隨後甚至會在鏡子面前做鬼臉、搞怪(就像小孩子在鏡子前面做的一樣)。這些行為說明它們確實能瞭解鏡子裡面的是自己,它們也是知道自己的樣子的。

    而另外一些動物則不行。家裡養過貓狗的朋友可能會有經驗,很多寵物照鏡子的時候可能會好奇甚至驚恐。這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鏡子裡面呈現出的,就是家裡突然來了一個同類。

    明顯狗子就不太能理解

    已經透過鏡子測試的動物包括:所有類人猿種(侏儒黑猩猩,黑猩猩,猩猩,人類,大猩猩),獼猴,瓶鼻海豚,逆戟鯨,大象;非哺乳動物中只有喜鵲和蝠鱝(一種軟骨魚)通過了測試。

    蝠鱝。沒想到魚類也是有自我意識的

    不過對於很多動物來說,自己的相貌如何並不重要,因為他們很多時候都是依靠氣味或者聲音等非視覺訊號進行識別甚至交流。比如狗雖然沒法在視覺層面產生自我認知,但是卻可以在尿液上了解的自我的存在。

  • 3 # 故事客棧

    本人只說一些自己的看法,現存的動物能透過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存活下來,肯定是演化出了更好的適應所處生存環境的能力,這一點應該動物自己最清楚,而有的人認為的部分動物沒有產生自我認知的意識,只是站在人類的角度去看待它們。其實我們理解為:動物知道自己的樣子,只是沒必要知道而已。

    有朋友提到了透過“鏡子測試”測試動物的自我意識,經過測試:狗、貓和人類嬰兒都無法透過測試。人類往往直到18個月大時——精神分析學家所謂的“映象階段”——都無法透過鏡子測試。

    一直以來,對於“鏡子測試”的價值和對結果的詮釋,存在著一些爭論。雖然已經對靈長類動物廣泛地進行了這個測試,但對於將這一測試應用於那些主要依賴視覺以外的知覺的動物,仍然存在爭議。也有一些基於其他模式的鏡子測試的變體,例如使用氣味的測試等。例如,生物學家馬克貝科夫發明了一個用狗尿測試自我意識的範例。

    另外,即使是視覺導向的動物,也可能因為對鏡子不夠熟悉而無法透過測試,或無法被激勵而去(為了無論什麼原因)碰觸其前額的標記。因此,蓋洛普的鏡子測試被批評為邏輯無效的,因為否定結果是無法詮釋的。例如,面容失認症患者可能會無法透過鏡子測試,雖然他們有著自我認知的能力。

    所謂鏡子實驗被廣泛用來說明貓沒有所謂的自我意識,但這個實驗本身就讓人很費解,無論是鏡子這個道具,還是透過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來證明“有自我意識”,都讓人感覺很片面。

    在我們日常觀察中,細心的鏟屎官們可以發現貓完全能理解鏡面反射的原理,能透過鏡子觀察人或者事物並做出反應,也並不會認為鏡子裡的貓是“其他貓”。只是他不一定會透過照鏡子這種方式去“觀察自己”,這就能說明他“沒有自我意識”嗎?

  • 4 # 崑崙飛雪

    從和寵物的接觸過程,我感到動物對自己的身體是沒有概念的。

    所以動物應該不知道自己的樣子。

    因為養貓,就以貓咪為例。

    貓咪最常做的一個動作,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尾巴,抓尾巴玩,自己轉得快,尾巴轉得快,常常抓不著,偶爾抓著了,狠狠咬一口,疼了,才知道是自己的尾巴。

    還有就是,常常和鏡子裡那個貓咪玩得很嗨,看樣子並不知道鏡子裡那個喵,就是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身體健康,睡前洗澡好還是早晨起來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