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ple囗
-
2 # 吾愛吾花
花花用他自己對這首歌的理解重新詮釋,用一種新的講故事的方式唱這首歌,現場好多人聽哭了,這是華晨宇的《爸,我回來了》
-
3 # 凡人居
個人覺得很好。本首歌主題是展現小孩子面對家暴的情感,而華晨宇版和周杰倫版是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周杰倫版有種外表故作輕鬆樂觀(形式),但內裡厭惡失望害怕(本質)。華晨宇版情感表達和情感內容一致,直面憤怒反抗略帶無助。我覺得兩者都很好的原因是:1.兩者的表現都很飽滿,唱的也很好;2.面對同一個事情,不同性格的小孩反應會不同,所以這兩首歌就像兩個性格不同的小孩一樣,表現方式不同是能夠讓人接受的;3.花花不愧是鬼才,敢於挑戰,而且改的也很到位,演繹的很投入很好;4.這首歌的華晨宇版可以當做歌劇來聽,雖然在綜藝節目裡很少見,就像劉歡演繹的《夜》,但這些作品不失為好作品,這也可以使觀眾可以欣賞到更多樣的音樂作品。
-
4 # karoshi900207
標題引戰!居心叵測!請喜歡這首歌的朋友記得每天 QQ音樂 搜尋“Teana之戰”點進榜單,給華晨宇的《爸我回來了》投票!
另外不要回黑,不要給黑評熱度。
-
5 # 一抹茶一世界
華晨宇的歌,有很強的現場感。下載下來作為音樂來聽,或許感觸不多,但是看著影片,或去現場,感覺就會大不一樣!
有些人說,這首歌讓人起雞皮疙瘩。我想說,那是因為你觸動了!華晨宇所散發的氣場,影響到了你!這已經不只是音樂,更是藝術!更像一場表現!華晨宇的改編,可以說既保留了歌曲原來的味道,又徹徹底底的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是音樂,但不只是音樂!
音樂,藝術,能夠帶給我們心靈震撼的,才是值得肯定的東西!很多人聽哭了,很多很多人都聽哭了!你的流淚,你的觸動,你的起雞皮疙瘩,都是給華晨宇的肯定!華晨宇是個不折不扣的才子,無論你承認不承認! 華晨宇的創新是值得肯定的!華晨宇的才華也是值得肯定的!
-
6 # 這部戲不錯
在開始唱這首歌前他就先跟觀眾們說了對於這首歌他用了一種不一樣的藝術方式來表達。果然他把這首歌改成了訴說的方式來演繹。就像在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而他在訴說的過程中也一直眼泛淚光。其實對於熟悉花花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他會選擇這首歌的原因吧。
小編是華晨宇的粉絲,從他比賽時就一直在關注他的動態。在比賽時他對歌曲的演繹方式和性格一直備受質疑。但在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從小父母離異,而跟隨爸爸生活的他卻很少有爸爸的陪伴,更多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在家。記得評委老師陶晶瑩曾點評過華晨宇說他之所以是現在這樣,一切都源於他孤單和缺少陪伴的童年。
在《Teana之戰》的舞臺上,華晨宇所演唱的歌曲幾乎首首歌曲都變成經典。從《我的滑板鞋2016》到《齊天大聖》再到《爸,我回來了》華晨宇所帶給我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驚喜,這個不善於語言表達的孤獨的音樂才子一直在用音樂訴說他的故事。
最近某節目歌手華晨宇改編了周杰倫的經典歌曲《爸,我回來了》。網上好評如潮,網友稱改編後的歌曲稱之為藝術。嚇得我趕緊去聽了原版壓壓驚。對此怎麼看?
回覆列表
說到《爸,我回來了》這首歌。周董無論是從旋律上。還是歌詞上都是在弱化他媽媽和他自己。讓聽者只會感覺到被家暴的他們是可憐的。不幸的。是希望周爸可以改變和善待他們的。整首歌除了悲傷憐憫聽不出半點憤怒之情。
反觀華晨宇版《爸,我回來了》,從一開始的鋼琴伴奏加自己旁白。語氣一步步的往上遞增,氛圍一點點被凝重和憤怒渲染。像是被黑化的小鬼心理產生扭曲。有種憤世嫉俗的感覺。把對父親家暴行為的憎恨、厭惡表現的尤為突出。我覺得這對於公眾聆聽來說。這是一種負面影響。尤其是青少年粉絲。
有家暴的家庭是不幸的。如果能夠讓一首歌使得家暴者有所覺悟。感受到被家暴者的悲傷痛苦。無疑。周董的《爸,我回來了》做到了。
華晨宇的改編的《爸,我回來了》聽覺上可以說成功的一個作品。但是本身的成熟度來說。恕我不能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