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海拾貝1965
-
2 # 冬日暖陽121
我本60後,也是聽力殘疾人,十一歲才上學,當時還沒有初中三年制,初中畢業後再也沒有繼續讀高中,僅讀這七年書。
感想就是,感恩我的父母,沒有因為我是聽力殘疾而放棄讓我讀書,讓我從書本里獲得大千世界的精神食糧。
-
3 # 阿奇愛剪輯
本科學歷,從3歲讀幼兒園,4歲學前班,6歲一年級,12歲上初中,15歲高中,18歲上了大專,21歲大專畢業同年考取專升本,23歲本科畢業。
-
4 # 愛享生活6995
這有啥不敢說的,70後沒有幼兒園,小學5年,初中3 年,師範3年,累積上過11年學。我的最高學歷是本科,專科,本科都是在職自考的,嚴格意義上講,沒上學!沒上大學一直是我最大的遺憾!
-
5 # 河南老劉
我現在是本科學歷,其實,我原始學歷是中技,1990年09年畢業,學了三年地質專業。畢業後到了1995年開始了函授大專學習,到1998年才大專畢業。為了再次充電,我2012年又開始了中央黨校本科函授學習,於2014年12月拿到本科學歷,屈指算來,包括中技3年,大專3年,本科3年,一共學習了9年,這就是我的真實學歷時間!
-
6 # 抄表人敲門
本人,小學六年級正正規規讀的,成績一流,絕對不是混出來的,初中時,飛來橫禍,老爹死了,初中讀了一個月,本人認為,文化有學歷一方面,也有閱歷一方面,除了英語不懂,普通用用,寫寫什麼房子租賃合同,兄弟分家合同等從沒出過分岐,差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農村廣闊天地,也大有作為,偶爾想想,如果本人大學畢業,那就如虎添翼,因為學歷的限制,對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建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現在許多的高科技受制於美帝,本人心有餘,力不足……
-
7 # 改變一切不容易
現在都憑證據說話,哪有不敢說的。我是本科,但學信網上查不到,因為官司還沒結束(被故意推遲半年畢業),庭審筆錄和判決書書就是證據。
-
8 # 袁聰
我是上世紀八零屆文科高中畢業生,讀過九年書,其中小學五年,初中兩年,以優秀的成績考入高中,高中兩年。對比現在跟初中生的水平相差甚遠。
可查可訪,問心無愧,有什麼不敢公示於天下。
-
9 # 1338825438
有學歷,一定有知識了嗎?有文憑一定有文化了嗎?不一定!不會分析問題,不會思考問題,沒有創造力,再高文憑與小學畢業差不多!更何況有些只考60分畢業出來的!有些是………?
-
10 # 樂樂樂4984
夲人1961年8月初中畢業,62年6月入伍,部隊是個鍛鍊學習的大學校,66年4月退伍,68年至78年在機關,得到老前輩和老同志很大幫助知鍛鍊,78年調企業單位至退休,但我只有初中畢業。
-
11 # 靜雪冰心
敢說,就讀到小學,小學五年制,經常留級,十年以後小學才畢的業,一畢業,如同重獲新生一般,一蹦三尺高,到處炫耀,說自己小學畢業了。
然後就去種地,頭年種的苦瓜,太苦買不出去,爛了一地,接茬又種甜瓜,甜瓜太甜,甜汁沾在牙上,刷也刷不掉,因為太甜損壞過別人牙齒,遭人投訴。
在接而連三的打擊下,放棄種地,去餵雞,餵羊,喂牛,和那些不上學的孩子一起跑步到幾十公里以外,摘別人家的桑椹吃,被人從樹上撥拉下來打了一頓,至今胳膊還有傷。
-
12 # 城鄉處
我什麼學歷也沒有,嚴格意義上也應該算是初小畢業吧。只是那時小學斷斷續續讀了近三年,但沒興發什麼畢業證。但我後來也愛看書,愛鑽研,可以說初中,髙中甚至大學專科本科的理科教材全都學完,最明顯的就是學懂沒有主要以做作業來衡量,可以說沒有做不對的題,當然那時的作業題都比較簡單。後來去某地打工,自告奮勇地去當地一所大專院校當教師,培養了不少大專優秀學生。再後來,也就是現在,回到自己家鄉任髙中教師,目前任初中數學教師,快退休了。可以肯定地說,我是現在學校的絕對骨幹,還兼任學校教導主任。
回覆列表
本人六零後,十二歲入學,入學前在家放了三年豬。從入學到小學畢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初二去鎮上上學住宿生,一間三十幾平米的宿舍住學生四十多人,擁擠不堪。因家裡窮,每週一上學從家裡帶五六個苞米餅子和一坨鹹菜,別人吃熱湯熱飯,我天天肯涼餅子,已經結冰的深秋,腳穿著涼鞋。父母沒念過書,一個大字不識,對上學的事從不支援,星期天還要到生產隊幹活,心一橫,只讀了兩個月初二就輟學了。
八四年秋當兵去了,到部隊之後才知道讀書少了,假如再多讀一年多書就可考軍校了。五年軍營生活,寫了幾十本日記,有時間就愛練字,現在拿出當兵時的日記自己都不認識了。
退伍後,在部隊駐地成家,因沒正當職業,各種苦力活都幹到了,但喜歡讀書寫字的習慣始終保持著。十幾年前有幸看了一本雜誌《特別關注》,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逛舊書攤時看見沒讀過的《特別關注》就買回來,現在家裡有幾百本。書中的錦句、警句,富有哲理的警世橫言等都摘抄下來,閒著品讀別有一番情趣。
如今已步入網路時代,如今的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小孩玩手機都比中老年人強,我經常去求教他們,我認為,為獲取知識求教誰都不是件磕磣事情。
有文憑的人不代表說話、論事就有水平,沒文憑的人,透過自己努力也會掌握說話、論事技巧,任何時代,知識就是開啟生活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