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璐然
-
2 # 筆不意馳
你認為脆弱的指揮單位應當率先暴露在對方火力範圍內?
預警機起飛的前提,必然是獲得了部分制空權,而預警機和隱身戰鬥機的組合,也是優勢互補的典範。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作戰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先派預警機當然有優勢,但這不代表預警機就走在前面,通常情況下,航速慢、目標大、擁有巨大探測範圍的預警機也沒必要跑前面,非要說個所以然的話,預警機、戰鬥機是作為任務整體調配的,不存在誰先誰後。
1.不存在萬無一失的戰爭
戰場是殺人和被殺的地方,而且從未有任何人類活動比戰場更容易出現意外,所以哪怕你有完全的準備計劃,真臨到上場的時候,也會發現它很快就會成為漏洞百出的廢紙。很多時候,戰場只能考驗雙方誰反應快,誰能犯更少的錯,以及誰的容錯率高。
2.預警機的行動模式只存在調配部署,不存在先後出動
當今任何一支高階空軍的任務,實際上都離不開預警機的支援,有無預警機的差別相當大,它能讓戰鬥力上升好幾個檔次。
所以,如果真有預警機參與的空軍任務,那麼它必然是先就被部署好的,不存在什麼“先-後”的問題。也正因為預警機的重要性,它不可能被部署到“前方”,而是更謹慎的為己方提供指揮支援,也會有專門的護航機隊為預警機提供專門的防衛。
真正的預警機搭配的空戰,大多數戰機都會圍繞在預警機的資訊圈內活動,相互有機結合並支援作戰,它們可以算是一個整體,也可以理解為一個陣型或一種戰鬥模式,不存在前後區別。試問陸軍打仗時會讓總司令部跑到正前方嗎?海軍打仗驅逐艦護衛艦敢把旗艦扔一邊嗎?
3.預警機並非毫無防衛能力的弱勢群體
某些情況不太明瞭的小規模空戰,確實會有預警機充當偵察機前出的情況,但還是那句話,預警機也不是瞎打無準備的仗,必要的護航機是不會缺少的。一個國家預警機數量相當稀少,而戰鬥機卻多的很,這點起碼的配備是不會缺的。
預警機也並非孱弱的沙包機,這種機型從高功率探測到電子戰無一不精,不管對方是不是隱形戰機,其天然就存在極大的探測劣勢。假設兩機是個蹲草叢的人,預警機1000米就能靠意念搜到對方,而隱形機的雷達則30米都只能探測一個狹窄的方向,你憑什麼說最後倒黴的會是預警機?
雖然預警機為了兼顧穩定的偵搜能力,在干擾技術方面下的功夫不多,但偶爾玩玩電子壓制也不是不能,比如美國的E-2D預警機,它已經可以透過專用的電子防禦系統,實現對敵方的攔截、誤導,甚至混淆對方導彈的正確鎖定。
有些預警機還可透過資料鏈接管導彈的攻擊,附近戰機甚至都不需要護駕,僅需發射超視距導彈,便可以經由預警機的引導對來敵進行殲滅。
4.空中任務偵察機才是最優先的
在預警機和主力戰機一同上場前,最需要出動的其實是偵察機,無論是無人偵察機,還是有人偵察機,或者武裝偵察機、電子偵察機,沒有對戰場的提前探索就進場,在現代戰爭中可能會死的很慘。
以美軍的常用戰術為例,他們會在戰前或戰時採用RC-135電子偵察機進行偵查,完成一切戰略和戰術偵查任務,通常RC-135的任務就三項:1.標示對方部隊動態 2.對戰局和臨近威脅進行廣播通告 3.為地面防空提供目標靶向。
這三種任務至少有兩項是需要透過E-3預警機不同程度轉接和輔助的,同時它也直接對所有的己方戰團資訊負責。
當然,RC-135也不是真就去送死的,它也有電子戰飛機、戰鬥機、導彈的輔助壓制,以及己方先期就已經做好的戰場深度偵查和參謀研判,偵查範圍也控制在己方戰團觸鬚內,以避免攻擊脫節,電子偵察機負責開眼,預警機負責指揮,戰機負責打架,三位一體。
總而言之,現代空戰是有機結合的整體,沒什麼讓某種戰機去單幹的說法,只要進行了戰鬥準備,那就不分彼此。
回覆列表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情況非常複雜!不一定預警機出動就萬無一失!特別是現代戰爭電子化數字化資訊化非常先進!空天立體作戰。所以應該全方位判斷戰場形勢,做到有備無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