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瀟湘閣
-
2 # 阿瑞映視
宋江的人物形象刻畫的很複雜,經得起大家探討,他具有孝心,在他去梁山的時候,有人送信來知道自己的父親已經身亡的訊息,然後他痛苦不已,一邊大哭自己,一邊把頭使勁往牆上幢,最後導致昏迷。醒來後他一個人快速趕回家中,他恨自己沒有盡孝道。直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在華人眼裡,盡孝這件事很是重要,如果一個人能做到對待父母用心盡孝,那他這個人肯定也是極好的。
宋江他呢為人很仗義。所以才結交了很多好朋友,凡是有人來投奔他的,他都接納。不收取任何錢財來為他們解決生存問題,在劇中,宋江做押寺的時候,平時就喜歡舞刀輪棒,喜歡交朋友,只要有人來投奔他,他都收留,把自己能給於他們的哦都給,要錢便給錢,要住便給他們住,他也經常去扶貧,所以人們都稱呼他為及時雨。總是為別人著想,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他都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幫助別人,這就是他的為人處事之性。
他的才智過人,由於他的家庭背景是他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還有領導能力比較強,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性格豪邁,善於交友,能慧眼識英雄,能重視大局,其實這些大將中,都是有能力的,但是偏偏沒有領導能力。這也就是眾兄弟都聽宋江的。
-
3 # 匠人工坊小助手
有文化遇事就會有方法,善於處理問題無疑是人群裡的智慧者,容易服眾;有財富仗義疏財有能力樂於助人,這就是呼保義及時雨宋江,義薄雲天名聲在外,深得義士尊重。如此宋江就具有了服眾而領導群雄的實力,這就是宋江能做老大的原因!
-
4 # 夜話民間故事
宋江之所以能當上老大,主要有兩個原因!
1:情商高、揮金似土!
此人說話辦事十分老道!說話辦事總能照顧到別人的感受,所以和他相處過的人沒有不喜歡他的!再加上他又很有錢(不知道他的錢從何而來),真得可以說是揮金似土,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江湖好漢,他總愛給別人送錢,他的錢好像大風颳來的似的,送起來一點都不心疼!
書中受過他錢財的人如下:唐牛、閻婆母女、武松、李逵、花榮手下人、薛永、押送他去江州的防送公人、江州牢城營的差撥管營牌頭甚至軍健人等,此外在鄆城縣他也曾許過賣湯藥的王公一幅棺材板!
由此可見,宋江情商又高,又到處送錢給別人,那麼誰會不喜歡他這樣的人呢?正因如此,他才能四處籠絡人心,將很多好漢納入麾下!這位他謀取梁山老大的位置打下了堅實的鋪墊!
2、善於玩弄權謀!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這是宋江在潯陽樓題的反詩中的其中兩句,這兩句顯然是他的自述,他說自己長成亦有權謀,這句話真對!他的權謀之術果然很高超!
宋江上梁山後,憑藉高超的權謀之術如溫水煮青蛙般一絲絲架空了晁蓋的權利,逼的晁天王去打了一場必然失敗的戰爭,最終他中箭身亡!讓宋江順理成章得當上了梁山老大的位置!可以說如果宋江不善於玩弄權謀之術的話,晁蓋就不會死,晁蓋不死他是無論如何也當不上梁山老大的!
回覆列表
宋江之所以能當梁山泊的領頭人,主要便是此人的社交能力與發展眼光;
序言宋江上梁山泊的時候,資歷並不高,甚至於林沖都要比其強上一截。然而,縱觀整個梁山的將領,跟隨宋江的卻佔了一大部分;不論各路山中好漢,還是像秦明、花榮、呼延灼那些朝廷將領,無不欽佩宋江。難道是宋江長得帥?有錢?出身好?都不是,之所以能讓眾人放棄原來的身份投效,看中的便是,宋江帶來的前途。
案例一、宋江在潯陽樓上吟詩,之後不但被黃文炳陷害成了“反詩”,甚至還差點搭上了自己生命。幸好梁山眾人來的及時,經歷了一番與官兵的廝殺,就下了宋江。然而,就在分批次返回梁山的路上,遇到了一夥“劫路”的人馬,宋江二話不說,走上前去直接就跪了。後續才知道,鬧了一場烏龍,這些人也是打算救他去的。
二、梁山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宋江發現總是靠擷取一些財主度日,也不是長久之事,便開始暗中籌謀讓朝廷招安。經過與宿太尉、燕青等人相繼運作一番之後,終於把梁山願意招安的訊息,直接傳遞到了宋徽宗的面前,從此梁山泊眾好漢,徹底“洗白”。
分析透過上述兩個案例,不難看出宋江是個做大事的人。
當時宋江下跪的時候,晁蓋就在身邊,可兩個人的做法卻完全相反,晁蓋選擇了“不服就幹”;最終宋江不但擴大了隊伍,甚至還跪來了幾位投效自己的將領,值嗎?肯定是非常值的。
所以說與宋江相比,晁蓋的社交能力明顯差了很多,縱觀整個梁山的108位將領,真正屬於晁蓋心腹的,也就“智取生辰綱”的那幾個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投靠宋江的。為什麼吳用會倒向宋江,因為軍師已經瞧出,晁蓋的眼界有限,此生難有大作為。反觀宋江,在不知道對方是誰、想幹什麼的情況下,直接就下跪了。從表面看,乃是失去了大丈夫的尊嚴,可從追隨者的層面看,能為了兄弟,將“男兒膝下有黃金”的古訓都拋棄了,這不就是明主嗎。梁山要發展,必然需要此等人物,使人信服!
在朝廷招安這件事情上,說明宋江的戰略眼光長遠。
不招安難道要做一輩子強盜?梁山泊上萬人馬,整天的吃喝用度細算下來,絕對稱得上“驚人數字”,吃完了就打家劫舍?也不長久。況且等到自己這一輩人老了怎麼辦?打不動了怎麼辦?宋江都得考慮在內。再者那幫朝廷的將領,為何會痛快的納降?主要原因便是宋江承諾過招安,早晚還能迴歸朝廷的懷抱,梁山泊勢大,不亞於一次“鍍金”。所以眾將領才甘心為“自己”的前途打拼。晁蓋、魯智深等人顯然想不了那麼多。結語所以宋江的走向才是最真實的,也是真正的為了梁山所有人考慮。梁山泊上不光只有108位將領,還有萬千個普通的升斗小民,這些人需要的是個能縱觀大局的領導者,宋江無疑是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