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桐寶幼兒詩詞故事
-
2 # 盼盼媽媽談教育
一味關注孩子成績的家長比比皆是。孩子的教育從小抓起,我們的教育宗旨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排在第一位,可見,教育以德為先。古人都懂得德才皆備才可以得人心。所以教育孩子,眼光不能緊盯著分數。
現在未成年犯罪現象很多,這和父母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有很大關係。普通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思想品德的關心程度還是很高的,說明他們已經充分認識“德是為人之本”的道理。只重視成績的教育觀念,使孩子在成長的歷程中很容易誤入歧途,栽了大跟頭,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而道德教育又是教育的源頭。孩子是一張沒有汙染的白紙,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中度過的,他的品德個性的形成,與自己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絡。而父母則承擔了這一任務的重要角色。
-
3 # 平凡練家人
孩子需要全面發展是義務教育觀對孩子的基本理念,培養孩子的過程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如果一味的只關注孩子的成績,那就不符合義務教育對孩子的培養。回到了之前的傳統教育,只注重成績,孩子只要成績優異,評價標準就很單一。
缺失德育教育會影響孩子成才:
評價標準不能單一孩子個體之間是有差異性的,因此,孩子的發展具有順序性、階段性、發展性、不平衡性、差異性,每個階段孩子所接受的知識點快慢、多少都有差別。
德育教育在每個階段都需要介入,並且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的正確引導孩子美德的養成。以親身實踐的方法給予孩子德育的教育。
因此,義務教育期間,對孩子的評價不能單一,應該是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綜合分析。不能單靠成績來評定孩子其他方面的標準,特別是德育評價不能確失
只有這樣綜合性的評價,才能真正有益於孩子成才。
從小應該培養德育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孩子既然要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現在的德育教育在其中佔比較小。學校雖然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課程,但是很多沒有作為主要課程去學習。
因此,作為父母在孩子德育方面更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培養這方面品德的養成。學校多數以理論知識為主,家庭教育就應該結合其理論知識,創造合適條件以及平時最基礎的禮貌開始進行實踐。幫助、引導孩子德育思想的養成。
孩子需要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和學校更要注重孩子的德育教育培養與養成,這樣才更有益於孩子成材!
-
4 # 飛哥聊侃
教育孩子家長應從德智體全面考慮;不能一味的追求成績。每個孩子發育在不同階段,俗話說“大腦還沒有開竅”。建議:首先,家庭環境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如:父母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不在孩子面前玩遊戲,常看看書;給孩子時刻輸入正能量,孩子做錯事不能一味責怪,應分析原因給他聽,下次怎麼做!)。二、每天要有體育鍛煉(籃球、跑步、跳繩等我孩子現在每天1000個繩)。三、鍛鍊孩子獨立能力(一定要樹立自己的事自己解決的思想)四、作息時間一定要規律(任何事情要限定時間包括洗面刷牙,人有惰性)。網上也有很多,可以借鑑的。最主要就是不能一味慣著孩子,一定要說道理!相信你可以成功✔
-
5 # 樂媽趙菊英
這是家庭教育的事。學校教書,家庭育人。分工很明確。學校一節課40分鐘,教書不能育人,育人不能教書,每一學科有嚴格的教學計劃,每週有周教學計劃,一週幾節課,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清清楚楚,哪有時間育人啊!一週一節班會,學校各種任務處理不了,所以,孩子的教育一定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完美結合!缺一不可。但是,一般家長忽視了育人,只看分數!
-
6 # 霧悟人生851
以錢為大的社會風氣,成就了有錢走遍天下,無錢萬事不能的概念。把有德之人視為萬般無用的老實人,在滾滾潮流裡道德幾乎被金錢拋棄甚至淹沒。在某些人眼裡德不值錢,不值錢的東西肯定就少有顧及了。照此下去,只能培養出自私自利,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之廢材。
回覆列表
能不能成材,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只重視成績,忽視品德,是肯定不對的。做不到全面發展,但品德不能丟。以前流行一句話,高分低能!大概就是說這個吧。成績好,但是情商太低,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無法獨立生活,無法融入集體,在社會就是個低能兒。我認為,成績可以忽視,重視過程吧,品德必須首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