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邊一個菜
-
2 # 寧武愣頭青
每到秋冬季節,臨江的市場上一種還沒有巴掌大的小魚就上市了,這種小魚非常奇特,沒有一般魚都有的魚腥味兒,卻渾身散發著一股黃瓜香,清爽淡雅,很受臨江人的喜愛,買回家去,無論煎炸、清燉、生炒、做湯,都香美可口。臨江最常見的做法是香煎,撒上薄薄的一層鹽,不新增其他多餘的調料,吃的就是食材的本味,食之滿口餘香,令人回味無窮。
這種散發著黃瓜味的小魚,臨江人叫它春生子魚,它的學名叫做池沼公魚,屬鮭形目,胡瓜魚科,公魚屬。俗名“黃瓜魚”。
池沼公魚為小型魚類,一般成魚個體只有8-9釐米,喜歡棲息於水溫低、水質清澈的水域中,它在冬天的時候仍然很活躍,還會不停的進食。在每年的初春,成魚開始大量的叢集產卵,產完卵後就會死亡,魚卵孵化後以其它魚類的魚卵和浮游動物為食,來年冬季就會長到10多公分然後繁殖,以此往復,又被戲稱為一年魚。目前主要分佈於黑龍江、圖們江下游以及鴨綠江中下游。
池沼公魚體細長稍側扁,頭小而尖,頭長大於體高。口大,前位,上、下頜及舌上均具有絨毛狀齒。上頜骨後延不達眼中央的下緣,眼大。鱗大,側線不明顯。背鰭較高,其高大於體高;脂鰭末端遊離呈屈指狀;胸鰭小;尾柄很細,其高度僅等於眼徑,尾鰭分叉很深。背部為草綠色,稍帶黃色;體側銀白色;鱗片邊緣有暗色小斑;各鰭為灰黑色。
池沼公魚個頭不大,一般來說,這種小個子的魚身上都會有很多刺,那麼池沼公魚也是如此嗎?池沼公魚別看個頭長的小,可是它們身上的刺還真不多,只有一條軟軟的主刺,只要抓住尾巴輕輕一拉,整條骨頭就可被剔出,剔除刺後的魚肉晶瑩剔透,最適宜整體食用,是魚中的上品,美味中的精華。
池沼公魚鱗細、骨酥、刺軟、肉嫩,甘甜香糯,口感獨特,香味特殊,所以就連孩子都很愛吃,特別是雌性的池沼公魚,它們的肚子裡面往往包裹了一肚子的魚籽,高蛋白,低脂肪。幾乎沒有肚腸,不用開膛破肚。營養豐富,美味又補鈣,特別適合兒童和老年人,骨質疏鬆的人群食用。對婦女及孕婦也極為有益,為進補佳品。
池沼公魚不僅咱們華人愛吃,如今池沼公魚可是成為了日本人的最愛,日本人每年會從中國進口大量的池沼公魚,走出國門的池沼公魚有了一個不一樣的名字,在日本人們稱之為“香魚”,被視為一種高階的日料食材,烹飪技巧也非常講究,日本人稱將這種烹飪技術為“鐵板”,一小隻的售價便是幾十元人民幣,一般人可是吃不起的。
-
3 # 江油小王
這種魚俗稱“黃瓜香魚”,學名池沼公魚,也叫小公魚、黃瓜魚,在北方的各個水庫中較為常見。黃瓜香魚一般長不大,個體在6-8釐米左右,渾身佈滿銀白色的細鱗,在Sunny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它們的背部能分泌一種特殊的黃瓜清香,雖然長得像小白條,但聞起來卻沒有絲毫魚腥味,味道也極其鮮美。
回覆列表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在看似平靜的冰面之下,卻有著你感受到的澎湃熱情。它們才是這片純淨湖泊的主人,是這冰冷清冽的湖水中跳動著的舞者!它們就是“黃瓜香”,一種不起眼卻很珍貴的小魚。“黃瓜香”學名是池沼公魚,東北地區叫它黃瓜魚 。只生長在水質清澈的江口鹹淡水區或者是大江的下游水域中,喜在岸邊遊動,當水溫升高時便遊向支流。因為此魚有一種清香黃瓜味,故產地居民稱之為“黃瓜香”。這種魚在我們這裡很常見,屬中上層魚類,和白條有幾分相似,但是小白條是趨暖性魚類,天兒越熱越多。而黃瓜香正相反,趨冷,天兒越冷越多,越活躍。
湖面封凍以後,是黃瓜香最多的時候,它們就象歡快的精靈在冰層下水皮上竄遊。冰釣,北方釣友並不陌生在。冰面上鑿出一個個冰洞,把魚餌從冰洞下到湖裡,其咬鉤瘋狂且猛烈,常群威群膽,見鉤就咬,往往提鉤即得魚,起的時候,銀光閃閃!
若在餌料中加入蚯蚓粉或在餌料中滴入羊血或雞血,揉而拌之,裹餌上鉤,拋竿垂釣,效果更加顯著。黃瓜香這種小魚很有意思,雖然個兒小,但肉厚刺軟,無小刺,多脂。
口感筋道,最省事的地方就是腸子和內臟很小,小的跟針尖相似。免摘!不像別的小雜魚,收拾起來太費事。爆炒或油炸,均為飯桌佳味。
當然個人最喜歡的吃法就是紅燒了,感覺這樣做出來的“黃瓜香”味道會更足。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