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揣摩靈魂
-
2 # 華葉風水
陽曆為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即陽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屬西方古羅馬的節日;
十二生肖也稱屬相是中國和東亞地方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的岀生的十二種動物。生肖的週期為12年。每一人在其出生年都有一種動物作為生肖。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分配於十二地支,是中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法,亦稱十二生肖。因為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屬於我的東方的傳統重大節日。
透過以上的瞭解,十二生肖是中國的傳統記年法,每個生肖都有嚮往美好的生活的寓意。中國現在在世界上無論人口或者是經濟上都有很強大的形響力。在文化自信和民族情懷下過陽曆年給別人用傳統生肖祝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正明我們的傳統文化被世界便多人認同和祝福。特別是今年2020年立春後用六十甲子紀年法就是庚子年,子在十二生肖屬鼠,庚五行屬金,所以傳統五行文化把今年稱金鼠年,也有很好的寓意。在新年的開始,見面或者問候岀現鼠的生肖很正常的,也有很美好的祝福!
-
3 # 易學名家張永紅
陽曆新年雖然是民國才開始啟用,但是人們習慣上還是過陰曆年,農曆陽曆融合後,為了更好的記憶流年,所以陽曆新年也同樣用到了屬相,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影響!
-
4 # 明理致用
這樣的問題回答很簡單:
一、現代少數年輕人對曆法的掌握度問題,現代教育中傳統曆法知識學習基本為零,全靠課外吸收。不僅僅表現在這方面,很大一部分人對屬相都不瞭解,尤其是出生在農曆新年和立春之間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屬啥,屬相應該嚴格以立春之時劃分;
二、提供素材的製作人對文化的不嚴謹,為了喜慶、為了新增文化因素,甚至是他自身也不懂,只是為了新增而新增、傳播而傳播;
三、東西方文化的相容,傳統和現代的融合。不乏穿短裙唱京劇者,也不乏穿漢服講英語者。
-
5 # 那時情節
陽曆新年為什會出現鼠的圖片和文字?因為,我們國家雖然表面上用的是公曆,但老百姓日常生活還是採用的陰曆和陽曆混合的農曆。
農曆又分為陰曆和陽曆。
因朔望月(古代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時候稱為“朔月”,把月亮最圓的時候稱為“望月”)較之迴歸年易於觀測,遠古的歷法幾乎都是陰曆。因為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個陰曆月只有約三百五十四天,故古人以增置閏月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的歷法自古就是一種陰陽曆。因為每月初一為新月,十五為圓月,易於辨識,使用方便,所以通常稱這種曆法為陰曆。直到今天,由於曆法中有節氣變化,跟農業種植活動密切相關,故“陰曆”在華人尤其是農民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的傳統曆法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它是陰陽曆。現被叫做“農曆”,這是文革期間所謂除四舊的結果,其實這個叫法也很不妥,它在季節上的日期遊移可達一個月,並不是很適宜農業生產。準確說應該叫做“漢歷”。(此稱呼,是根據此歷是漢武帝時議造的這《漢歷》規則,以及清康熙御製《漢歷大全》對此歷的稱呼,而得出的此歷自古就稱為“漢歷”。)漢歷運用了設定閏月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得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迴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曆的成分。這個角度上說,漢歷有了其優勢。它比較好的協調了太陽、月亮的週期,實現了陰陽合一,是世界上科學的天文日曆之一。
所以,我們翻開日曆可以看到,上面的某年某月某日,那是陽曆是看二十四節氣的。而日曆裡面又有其它資訊寫明陽曆的某年某月某日,對應的陰曆會是某年某月某日,那是看初一、十五的。
在陰曆中月的平均日數以朔望月為基礎,一個望月的長度為29.5306天。一年12個月,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
在陽曆中,月所含的日數是人為規定的,一年12個月,大月31日,小月為30日,平年的2月是28日,閏年是29日。中國於1949年普遍採用陽曆。
回覆列表
我也覺得,生肖是我們特有的吧,應該按照農曆年來更新的。不過現在已經國際化了,元旦也算新的一年,所以把我們的屬相放一起了,反正時間也相差不太多。
而且元旦到農曆年之間我們就把,年會,送年禮等提上日程,開始為除夕新年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