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天寫意
-
2 # 腦攝狼圖事界
攝影藝術中,對於後期處理,有的攝影朋友說:無後期,不攝影;還有的攝影朋友說:攝影絕不後期。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贊成“無後期,不攝影”這種觀點。個人覺得,後期處理應該是攝影藝術中的一個部分,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那麼,我們拍攝出來的照片,是不是都需要後期處理呢?嚴格來說,拍攝出來的照片,應該是都需要後期處理。有朋友說,我是相機或手機直出的照片,沒有經過後期處理。事實上,不管我們用數碼相機拍攝,還是用手機拍攝,所看到的影象,都是經過後期處理過的,是拍攝機器系統自動對拍攝資訊進行了後期處理。手機就更不用說,看到的照片,手機已經對影象的色彩的飽和度、明暗度、色相、冷暖都有所處理。
很多人認為,後期處理就是對照片進行大幅度的調色、修圖,其實不是,我覺得後期處理,應該是對前期拍攝的不足,進行適當的彌補。如果過度的後期處理,甚至增添很多畫面元素,這就不叫攝影的後期處理,而是叫影象創意設計,不屬於攝影記錄範疇。
攝影中後期處理的主要內容如果我們在拍攝中,對質量要求高的作品,儘量儲存拍攝的原始資料,即運用ARW格式儲存,在後期處理中,調整的空間較大。如果對作品的質量要求不太高,一般就會用JPG格式儲存,這種格式情況下,相機系統對照片資訊進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處理,在後期處理中,調整的空間較小。
在後期處理中,一般情況下,要對照片的曝光進行增強或者減弱,照片的雜點雜物進行清理,鏡頭的畸變進行校正,照片顏色的色相、飽和度、明暗度、冷暖度進行適當調整,對照片進行二次構圖或者說是對照片進行適當的裁剪,以及對照片的清晰度加強,等等。
總之,後期處理,主要根據照片的需求進行合適的處理和調整,不同的照片,後期處理的重點不一樣,其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前期拍攝的不足。主張攝影中適當後期處理,反對過度後期處理。
-
3 # 里昂LONG
主要看用途
1 .如果是紀實類的,比如新聞攝影,體育競技等,不能ps,因為他相當於事實的記錄,不能更改。否則也就失去了紀實的意義。
2 .如果是藝術類寫真,二次創作能讓作品更加完美,自然是可以的。甚至有些拍攝只不過用於後期的素材收集,這樣的攝影自然是可以ps的。
3. 商品拍攝,電商攝影,這些按道理來說不應該ps修圖,讓顧客和消費者看到真實的商品質感才是正確的,但是你也知道如今的網購,基本都會修圖,賣的基本就是圖片了。。。
-
4 # 陳雄暉
只要前期拍攝得好,後期只需拉下對比度就行了,特殊要求除外,下面這些圖片,就是最近拍攝的,沒有做過多的後期。
-
5 # 老馬檢視312
第一,直出派。
很多攝影師釋出照片時都愛標榜一句:原片直出。以此顯示自己高超的攝影技藝。的確,攝影師有這樣的底氣和勇氣,說明對自己作品的自信。作為觀眾,看到原片直出的作品,自然欣賞的角度又有些許的異樣。畢竟人家是原片直出,沒有經過任何後期的修飾加工。即使有一些微小的瑕疵,大多也可以理解。
第二,後期派。
由於能夠熟練的掌握後期工藝,所以無論前期拍成什麼樣的爛片,都可以妙手回春。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我們看到一幅作品美輪美奐,可是當你看到最初的原片時,不經詫異,這和那張照片是一張底片嗎?的確是同一張。很多攝影師熱衷於後期,依賴於後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做後期的能力,他們能夠把前期沒有實現的設想,透過電腦完美的呈現出來。
第三,折衷派。
既注重前期拍攝的質量,也不放棄後期的修整。讓兩者相得益彰,相互彌補。這種狀態,可能是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的常態。畢竟受很多客觀條件的制約,不可能在前期拍攝時就完美無瑕,這時就需要通過後期的手段進行修繕。只要後期的調整在可容忍的範圍內,並不影響參加很多攝影比賽。
-
6 # 攝手zao小天
看個人習慣了,有的人喜歡原汁原味的,拍了就直接出圖。我算是基本都要後期的吧,自從第一次修圖以後一發不可收拾了,算是個完美主義者吧,不喜歡自己的照片有點瑕疵,另外也會根據場景調一下照片色調,這樣更能表達出照片原本的環境氛圍~
原片和ps後的
-
7 # 工程管理小哥
是不是都要做後期主要還是取決於您的用途;
有很多照片即使不做後期也是質量比較好的,一句話取決於您的用途。
真正好的照片不是單靠後期能做出來的,是身臨其境拍出來的,後期主要是完善,完美化。
真正獲得大獎的照片也沒有一個是靠後期來做出來的
-
8 # 新勢力大P
這個不一定,主要是看你的照片的整體感覺,如果用手機拍攝的話可以不用後期製作,因為手機現在已經有了智慧的調顏色功能。如果是單反相機拍攝的照片的話,如果有想要的特殊效果,可以後期用ps來製作一下你喜歡的感覺。現在的數碼照片基本上都會使用ps來後期製作一下。這樣會使照片更完美,因為單反相機拍出來的人像照片基本上都會把人顯得很胖,拍景物的話,大廣角很容易出現畸變這個不是角度的問題,是鏡頭構造的問題。所以說很多人用單反相機拍完的照片都會後期加工一下,人像的話會把人修瘦,風景的話會把顏色調一下,調整一下畸變。
-
9 # 張雨瀟贏環球旅行家
不是所有的照片都要後期修片。如果前期準備的充分,拍攝過程中做到了完整。細節部分也做的好,後期可以不修。
如果你的照片,還想進一步的完美或者說達到你自己的滿意度,可以做個微調。除非是要改變照片的風格構圖,這樣需要後期完全的改變原來的面貌。一張照片最後是看你要什麼的風格,如果前期已經確定明確,拍攝時近乎做到位後期完全不用修
-
10 # 手機攝影手冊
嚴格的說每張需要展示出來的照片都是需要後期調整的,因為我們用相機拍出的照片不可能完全符合我們的表達,一定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可能是受拍攝現場的限制,也可能是器材本身的侷限。
這就好比我們出門前總得打扮一下吧,即便是男生至少也得洗個臉刮刮鬍子,配一件得體的衣服吧。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用的器材不管是相機還是手機,你拍出來的照片就已經被器材後期過了。
比如相機中的風光模式、人像模式等,其實差別就是對比度、銳化、飽和度等引數的不同組合。包括手機的AI模式。這些都屬於後期的前置化,內建化。
所以具體到每個人來說,是否照片都要做後期會有不同的選擇。
如果你對拍出的效果很滿意,那就不用做。
再有,後期調整也是需要一定的審美和技術的,如果技術不到位或者審美跑偏了,可能調出的效果還不如不做呢。
一張照片哪些地方需要加強,哪些地方需要弱化,以及調整到什麼程度,都應該以正確的審美作為引導才行。
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平時多看好作品,這樣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另外,如果有機會有精力,也可以多看一些繪畫、雕塑的作品。甚至是音樂和舞蹈,多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會對我們的拍攝和後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
11 # BRUCE007
做了後期就只能自已欣賞了,不能登大雅之堂!參展時相機攝照引數需全列出,後期加工一看即知,凡經後期的均不能入圍!
-
12 # 小福氣蛋兒
不一定所有的照片都需要後期啊~個人覺得因情況而定,照片質量考驗攝影師水平!個人不太喜歡後期修圖~以下展示莊子攝影的幾張照片,原片…
-
13 # 雲尚圖社
拍出來的照片是不是都要做後期?為什麼?
無論拍什麼照片,拍攝出來的基本都有做後期。我是人像攝影師,在平時的拍攝過程中,前期的工作很難做到位,只能靠後期。比如有時要拍比較夢幻的照片,但是沒有煙餅,只能靠後期去加,但是要加的自然。再比如人像類的照片,每張照片都得靠後期去處理面板質感,不然顯得特別髒,有時也會二次構圖,把不應該出現、多餘的部分去除。
回覆列表
拍攝後所有的照片都需要後期嗎?
攝影后期處理照片不說所有也要九十九,對於攝影人來說後期已經成為常態,如果不後期好像就缺點什麼似的,的確照片經過後期處理後會增加照片的完美程度,使得照片不論是色彩還是層次都提高了檔次,可以說後期是攝影人不可缺少的內容。
拍的照片就算你細緻構圖優選光線也不見得盡善盡美,有些雜物躲不過,有些光線尋不著,還需要坐下來細細觀看,“去偽存真”。
下面讓我們去體驗一下:
此張照片看上去還可以,主題是小屋風車,但是整體畫面有些凌亂,主題不突出,對於攝影人來說是必須要後期處理的。首先要對照片進行剪下:
去掉了左邊的燈杆和右邊的樹杆,現在看上去是不是簡潔了許多,可是畫面中的垃圾桶、燈杆、小石球還是顯得整體畫面不夠幹靜,去掉看看效果:
(使用手機app_retouch去掉雜物電線)
現在整體畫面顯得幹靜多了,把小球留下可以增加視覺上的層次感。可是照片的色彩還是顯得單薄一點,所以我們還要修正一下,用大家熟悉的手機app_Snapseed“調整圖片”,適當調整就好,過度後期不是美,而是俗套。
現在整體畫面已經很不錯了。所以說攝影后期就是錦上添花,化腐朽為神奇。攝影后期不說所以也要九十九。
下面是後期前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