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OYO情感
-
2 # 翟鄉平
即便是處於親密關係中的男女雙方,也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所以首先要承認和接納彼此的不同,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讓對方變得跟自己一樣,其實這便是痛苦的開始。其實,正是你們本來的不同,讓你們產生了吸引,這種互補和不同讓你們的生命變得更加圓滿。
-
3 # 嚴春華Nancy
1. 明確你們彼此的原則或價值觀。如果一個喜歡物質,另一個看重情感,就要坦誠交流,明確哪些事情是彼此的底線,做到求同存異,相互尊重,遠離禁區。
2. 主動營造新鮮感。如果一個人不斷成長蛻變,另一個人止步不前,遲早會損毀高質量的親密關係。不僅是共處的時光,還有獨處的日子,都要多讀書,勤鍛鍊,為社會創造價值,贏得他人的尊敬與愛戴,這樣一來,婚姻絕不會埋葬真愛,反而會讓感情不斷昇華。
4. 自我反省。從飲食、鍛鍊、思考、表達等各方面檢討自己。利用一切機會自我完善。只要是對方的意見有道理,就應該見賢思齊,坐言起行,這樣良性迴圈建立,一個有活水滋潤的高質量關係就蓬勃生長起來了!
-
4 # 張德芬
親密關係好的人,越走越順利
我們幾乎都不自覺地把生命早年的創傷在親密關係中複製出來,這是潛意識的善意,想給我們機會去療愈老舊的傷痛。
但是如果不帶著覺知,我們很可能會在親密關係中再度遭遇滑鐵盧,以失敗告終。在同一個地方一再跌倒,對我來說,真的是不想接受的事實,因此只有努力的修自己。
首先來說說,哪些人比較不容易犯這樣的錯誤。
第一種,就是好命的人。對有些人來說,親密關係不是他們的功課。我觀察到的一個例子,他本身非常霸道強硬,所以他找的就是要唯命是從、聽他話的人,當然也如願以償地找到了。
所以,他小時候被控制、遺棄、羞辱、不被愛的痛,不會在親密關係中呈現。也許有人會說這不公平(我就這麼覺得,哼!),但是顯然他的人生功課不是在親密關係,所以他能夠找到合適的人,舒舒服服地享受親密關係。
第二種親密關係中不會重蹈父母模式的人,是德性比較好的人。他們情商比較高,有情緒的時候,不會脫口而出一些不中聽的話傷人。有情緒的時候,也能夠自我消化、涵容,不會立刻要找出口發洩。
另外一種是非常理性的人。他們遇到挫折衝突的時候,會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麼,會去理性溝通,不會被情緒帶跑。
比方說,一個太太在結婚紀念日的時候,準備了一桌的菜等老公回來吃飯,想給他驚喜。而且還故意不提醒老公,認為老公“應該”會記得他們的結婚紀念日。結果,那天老公臨時有重要會議,無法回家,甚至因為事情發生的突然,連打電話回家的機會都沒有就開始激烈的商業會談了。老婆在家一個人守著一桌菜,愈等愈不是滋味。
親密關係裡命好的人,都怎麼做?
親密關係命好的人的反應會是什麼?不好的會是什麼?顯而易見。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不是人人能做到呢?就是因為,有些人小時候期望落空時,他受傷比較嚴重,怨恨比較大,埋藏在心中。當成年以後,再度碰上同樣情境的時候,他hold不住內心激動澎湃的痛苦感受,一定要發洩出來,讓別人為他承擔。
如果這個太太願意和自己內在那種極度不舒服的感受待在一起,願意承認這是小時候留下的創傷,老公雖然辜負了她的一番美意,但總的來說,男人還是愛她而且負責任的,那麼她就會願意好好的把自己的一番苦心、準備以及期待落空之後的感受,用不責怪的口氣和自我承擔的態度告訴晚歸的老公。
老公雖然開會很緊張、辛苦,但是看到太太的付出,並且坦誠自己內在的脆弱和創傷,自然會心疼她,願意給她一個緊緊的擁抱,表示歉意。
這樣一來,即使太太煞費苦心準備的晚飯都涼了,沒有人享用,但是兩個人的心卻是溫暖的,這也達到了太太策劃這頓浪漫晚餐的目的了。
所以,想要走出小時候的魔咒:
第一步就是要為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
第二步就是溝通的時候,一定不能用責怪對方的方式,而是要如實的陳述自己的痛點和感受。這樣歸於中心的坦誠溝通,是夫妻雙方之間感情摩擦時候的最佳潤滑劑。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還是覺得把情緒丟在對方身上,責怪對方,讓對方負責是比較爽的一件事情。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親密關係就會愈來愈有隔閡,種種問題就會浮現。
-
5 # 辣媽教你讀懂男人
想要讓親密關係長久、有質量,我覺得滿足彼此真正的需求很重要。什麼是真正的需要?在關係裡不僅需要物質、性、愛的滿足,還要有對“匱乏的愛”的滿足,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會缺失很多東西,以至於在成人世界裡過度補償,那會在親密關係中過度要求對方,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受傷,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我們說的“作”。那又該如何破解“作”呢?就是看到彼此語言背後的表達,比如她說不想理你,可能是我想抱抱,當看到對方的真實語言的時候,會回饋對方的可能是彼此內心深處的需要,時間久了,他(她)會越來越依賴你,因為只有你才會真正懂他(她)。(此為趙小明心理團隊專家諮詢師焦振芳原創,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回覆列表
幸福長久的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讓我來告訴你
幸福長久的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
【摘要】把愛情順其自然走到婚姻,再把婚姻順其自然走成友情、親情和愛情,長久的親密關係就是這樣的。
---START---
於千萬人中遇見,彼此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有莫名的激情和心動,暗自竊喜自己的幸運和對方的有眼光,感謝一切剛剛好。這樣的日子持續個把月,慢慢讓激情褪去,開始細細品讀這個人的優缺點。
其實,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就是同一性格特徵的正反面。剛開始,都喜歡看一個人的正面,因為戀愛的幸福能彌補所有缺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習慣了彼此,也許孤單的感覺沒有了,卻也折射出了很多彼此存在的問題。這個時候開始覺得對方好煩,和這個人在一起還不如一個人自由和舒服,怎麼在對方眼裡我就那麼差,說好的“有了彼此我們覺得自己更好了”這樣的感覺哪去了?
人都善於遺忘,忘掉了一個人的時候有多孤單,多像個浮萍,有進步的時候也沒人可以和你分享,也忘掉了自己的生活也的確需要另一個人給的關照。爭吵和嫌棄越來越多,不止一次想到分手和情感止損。有人因為自己年齡不小而忍了,有人因為對方條件還可以而忍了,也有人因為別人都覺得很好而忍了,這並不是什麼好的理由,甚至埋下了禍根。即使建立了表面的長久親密關係契約“婚姻”,也不一定能真的遇見幸福。戀愛期的爭吵是正常的,因為在親密中彼此需要對方成為自己幻想中的“完美伴侶”,有訴求就會有摩擦。而且雙方的要求單獨講出來,都是合情合理的,為什麼彼此要求就變得那麼難?親密關係最容易一不小心走成“共生”模式,而“共生”就是要對方放下自我被控制。所以不論雙方誰提出這種控制慾的“共生”訴求,對方的自我都會不舒服會有情緒,有的當時爆發,有的忍很久爆發。那如何處理呢?最簡單直白的方法“不忘初心”,所謂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我當初為什麼喜歡你,不忘那第一眼的激情。共生說白了,不過就是你在對方身上看到你不想接受的弱點或者缺點,也是你最不能接受自己的。所以,你拼命想給對方改過來,改成你要的樣子。那怎麼可能,這就是自己的自戀在做鬼。解決方法最快的就是,提醒自己:我是我,他是他,每個人都是自己過去體驗的總和,他不會是我能控制的樣子。這個世界沒什麼事是聽我的而運轉的,不是也都挺好,別那麼自戀。然後回憶一下你見到Ta,第一眼喜歡Ta時那種心動和激情的感覺。就會放下執念,看清現實,對方也很舒服自在。其實,那些你不接受的人和事,都是你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點。對方不改變的現實後果根本沒什麼,是你的頭腦幻想把一切想的太可怕和複雜了。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放下了這些“自擾之”,把愛情順其自然走到婚姻,再把婚姻順其自然走成友情、親情和愛情,長久的親密關係就是這樣的。考量一段婚姻質量有一種奇特的標準,就是多角度無防備的情誼,因為所有的條條框框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打破,只有不設限的無為而治才是時間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