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治療師程曉芳
-
2 # 平心育兒
從提問者中瞭解到,表哥比表妹大2歲,但沒有說明具體的年齡。從他提供的情景來看,我估計表妹是6歲左右,表哥是8歲左右。表妹拿了表哥的課外書當毽子踢,表哥不肯就要拿回。表妹說,這本書表哥已送給自己,然後搶過來把書弄破,表哥氣不過,推表妹一下。爺爺不分清紅皂白就打表哥。媽媽說,書其實是沒有送給表妹的,她認為爺爺太偏心。家裡的玩具是自家孩子的,保護自己的東西有沒有錯?連自己的東西都保護不了,以後不就容易被欺負了嗎?
針對以上情景,平心老師建議:
1.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很重要,自己的東西可以自己做主。
2.處理衝突是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很重要的功課,孩子的事情儘量由孩子處理,如果不出現危險的行為,其他成人建議不干預。
3.讓孩子學好用語言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動用武力。
4.提升媽媽的自我價值感,媽媽害怕孩子被欺負,請問媽媽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否被別人欺負過?是否覺得自己不值得,自己不夠好。當媽媽內在更有力量的時候,同時媽媽也學會表達,比如:可以嘗試跟爺爺溝通,對爺爺打自己兒子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感受。
5.孩子和父母都學會,允許自己當下情緒的表達,而不是評判自己陰暗。
-
3 # 小菜往往
不不不,從你描述來看,你一點也不陰暗,反而你的話語中看出,你的教育非常好。1、你教小朋友自己的東西自己保管自己處理。2、你教他學會分享。3、學會分享但是根據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不強迫他。這件事情,很明顯是你侄女不對,爺爺肯定也不對,但是爺爺肯定也是因為侄女是女孩,爺爺也沒有什麼文化,還有侄女不經常在身邊,很久見一次,對男孩也稍微嚴厲一些,在或許是有些許偏心。但是偏心是每個老人多少都有點,只要不是特別特別嚴重。你一點錯誤也沒有,你還出來問,會不會陰暗,證明你是一個經常檢討自己,會用辯證眼光看問題的,有文化的人。不過這件事,發生在小朋友身上,小事一樁,過去了就算了,你也別太放在心上,你要做的就是安慰一下兒子給他講一下他沒錯,下一次遇到這樣想的事情該怎麼做,也好好補償他的委屈。而爺爺那邊,我覺得你不必理會他,老頑固跟他說也沒用,像他這樣慣孫女,以後也是孫女吃虧,所以放下,你不陰暗,人之常情。你已經很好了,真的很好了。
-
4 # 懶懶的神仙
你做的很對呀。這件事上,你三觀很正的。
首先看年齡,如果外甥女年齡小,要提醒一下小男人力氣大,需要注意力度。
然後孩子維護自己的東西本身就是對的不能再對的事情,更何況還弄破了課外書。所以應該很堅定的語氣跟孩子說,你是對的,很棒。
然後可以再進一步跟孩子溝通,爺爺是因為“大的要讓小的”的這種觀點責怪孩子,而且爺爺看到的是外甥女哭了,以為小男孩欺負他,後來爺爺搞清楚了,知道錯怪他了。我們善意背鍋,代替爺爺,替小男子漢道歉。
其實特別是男孩子,一定不要怕麻煩,男孩子的思維偏理性,我們說的越多,孩子以後情商越高!加油,你很棒,你的孩子一定會更棒!
外甥女因為疫情在家裡住了3個多月了,她比我女兒小4個月,比我兒子小2歲。
今天是她非要把兒子的一本課外書當毽子踢,兒子不肯就要拿過來,她就立馬說,這本書是你送我的(其實沒送),然後搶過來把書給弄破了,兒子氣不過就推了她一下。然後他爺爺就不問青紅皂白把我兒子給打了!
說實話,我心裡不舒服的,首先他爺爺太偏心,理由都不問就直接打人還罵的很難聽。
其次,家裡的書本玩具都是小朋友自己的,保護自己的東西沒有錯吧。我雖然教育他要學會分享,但是也不能強迫他吧,我覺得如果連自己的東西都保護不了,以後不就容易被欺負麼?是我太小心眼了麼,因為不是自己的孩子就舒服麼?
回覆列表
您好,自己的孩子因為保護自己的物品被打。做為父母心理不舒服是正常的。您的處理也很好,沒有當場和爺爺爭執誰對誰錯。這個時候您兒子應該比您還不舒服還要委屈,此時他更需要您的陪伴。這時您可以告訴他,我看見了你的委屈,是爺爺錯了,他沒有問清楚事實就動手打你了。媽媽(爸爸)看到了你並沒有做錯什麼,你保護自己的物品是對的。等您兒子情緒恢復了後,你可以和您兒子討論這次為什麼會被爺爺揍,還有沒有其他更好更安全的辦法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重要物品等。對於孩子來說,這世上只有媽媽和爸爸的態度和行為才是他們最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