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古論今時

    林語堂的生長在一個基督教家庭,一直就接受著西方式的思想理念尤其是基督教文化,而且求學期間也一直上的教會式的學校,後來也到了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會大學)。他任教期間也一直在外文系,後來又出國去了美國哈佛大學文學系,後來由於資金問題又轉去了德國的萊比錫大學。他的求學經歷均是以外文為主,主修的也是語言學。所以,他的外文水平足可以運用自如,這也是英語寫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本人也說過,自己在進清華大學任教前接觸的關於中國文化的東西很少,遠遠不及西方。後來他便發奮讀書,去補充欠缺的知識。只能說他是個語言天才,很多東西即使學的比別人晚,但卻很快能夠理解並融會貫通。所以他的文章即使用英語寫,裡面關於中國文化內容還是很獨到精闢的。

    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美國創作的,例如《京華煙雲》。而這部作品的很大來源是他想翻譯《紅樓夢》卻又顧慮頗多,所以決定自己寫一部反映那個時代中國變遷的宏大規模的小說。其創作的主要針對外國讀者,他的身份也偏向於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樑。所以英文的直接寫作更利於此,畢竟中西方思維模式以及語言感覺是有差別的。例如,他的《蘇東坡傳》和《武則天傳》裡面內容就將很多關於中國歷史的具體細節以及人名一筆帶過,只是輪廓式的勾勒大體歷史背景。這樣寫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外國讀者更流暢的閱讀。就像我們在閱讀外華人物傳記時,如果一直出現不認識的人名,肯定會打斷閱讀思路並且很煩躁。因此,其作品的受眾面更多在國外,所以採用英語寫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經常與大人對著幹,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