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huai為愛停留

    “鋤禾日當午”,只是提起這一句,很多人都能夠把整首詩都背誦下來,可以說這首詩已經是深入人心了。不過,我們在學習一首詩的時候,經常會了解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蹟,才能更加有助於我們理解這首詩,然而幾首《憫農》的作者,我們頂多只知道一個名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做過什麼事情,我們卻一概不知,這是為何?作者李紳他到底是個什麼人,為什麼書中從來不提呢?

    從小父母就用《憫農》來教育我們要好好節約糧食,小時候每每看到這些詩。總覺得這一定是一個憂國憂民,能夠體恤民間疾苦的人,甚至於很地方的食堂也都掛著這樣的標語。提醒人們要節約糧食。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李紳在才學上面確實算得上大才子,很輕鬆的就考中了進士,而且到最後官至宰相,但是或許和大多數人一樣,在他當上宰相以後,掌握的權利越來越多,基本上就變成了一個只知道貪圖享樂的人,可以說李紳算得上是一個吃貨。

    比如在他當官的時候,為政苛爆嚴厲,因為於此很多村民都吃不上飯,不得不逃離自己的家鄉,按理說李紳身為一個父母官應該以百姓的疾苦為主,應該將百姓當做自己手心裡寶,但是他卻將自己治下的百姓稱之為麥子,逃走的百姓的呢稱之為秕糠,而將留下的留下的百姓稱之為飽滿的麥子。可以說相當殘暴,不把自己的百姓當人看。雖然他做到了宰相的位置,但是人品完全抵不上這個職位應該擁有的品德。

    而且發跡以後對自己的朋友更是十分的無理,李紳在沒發跡以前和李遠將關係很好,他把李元稱之為自己的叔叔,但是等後來李紳發跡以後,就讓李遠將自稱為孫子,雖然是李遠將自稱自己是李紳的孫子,但是李紳也沒有拒絕。而且正是因為在吃上面講究,可以說極盡奢華,據史書記載他特比喜歡吃雞舌頭,每餐都要吃一盤雞舌頭才能下飯,而畢竟一個雞隻有一個舌頭。可以說算得上浪費。

    當自己貧窮的時候自己還寫粒粒皆辛苦,但當自己發跡可以後卻奢侈到浪費糧食,可以說真的是非常尷尬,當然這還沒有完事。李紳性情苛急在他鎮淮南道當政的時候,也就是現在的揚州,那時候學生們要坐船來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往往這個時候船家們都想漲點錢,畢竟大部分考生都著急趕路,漲一點錢也無關緊要,但是這一次他們碰到了李紳,可能是當年李紳也被這些船伕欺負過,正好新賬舊賬一起算只是船伕沒想到這一次提價竟然就把自己的命不明不白的扔到揚子江裡面去了。即是是坐地起價也用不著用人命來抵償。從此也看出了李紳性格的激烈。

    雖然說李紳後期頑劣的事蹟有很多,雖然吃雞舌這事也考證不得,但是劉禹錫曾經寫過一首詩,就是說李紳看習慣的事情,劉禹錫卻看不慣,講的是李紳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李紳了,不再是當年那個能夠憐憫百姓的好青年。而且李紳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在冬天收蛤,在大冬天的下水去抓可以說是和送死沒有區別,他的手下說我們的命也是命,把李紳說慚愧了才讓這件事就此作罷。

    李紳再後來紳構陷揚州江都縣尉吳湘,找個理由將他殺死可以說無論怎麼來看李紳發跡以後都算是一個殘忍的人,雖然他寫的詩歌能夠貼近自然,具有社會特點,能夠通過幾行詩就能反映出社會現實,而且選材經典,僅僅只是選擇了鋤禾這樣幾個小點,就能夠帶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可以說能夠把內涵隱藏在自己的詩句中去。可以說李紳最光輝的時刻都在他還沒有發跡之前的時候,但是發跡之後和發跡之前作對比,相差甚遠。

    可以說李紳是大部分人都有很大誤解的人,大部分人對他的理解大概都是因為憫農這首詩的影響,認為他是一個能夠體恤民情的好官,而且是一個能夠和民眾同樂的好官,但在歷史上實際上來說,他魚肉百姓,不把百姓當成自己衣食父母,可以說他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人,而且兩極分化嚴重。但這也給與我們從側面教育孩子的機會,不光要教育孩子節約,還要教育孩子做人要厚道。

  • 2 # 吉祥如意75109

    至少他種過地,懂得農民辛苦知道每一粒糧食來之不易,因此他寫出了這首五絕,道出勞動人民心聲。我認為至少是個有良心的人

  • 3 # 笑笑歷史館

    李紳出身在唐朝一個書香世家,祖上也做過高官,到了李紳這一代,開始沒落,這是因為李紳父親在他6歲時候就死了,留下孤兒寡母,生活甚是辛苦,因此李紳對農民的勞苦有很深的體會,在他青年時代他就寫出了上面那首《憫農》。

    後來李紳因為才華,考中進士,從國子監助教最後做到了宰相,可以說他的仕途是比較順利。可是也是在這段時間,他的一些揮霍、小心眼的故事被很多野史記載。我們下面就取一些故事來看看:

    又說李紳當上大官後,生活開始漸漸奢靡起來,最誇張的是說他很喜歡吃雞舌,一餐要吃一盤,因此每頓飯基本上就有三百多隻雞要遭殃,真是人見人怕,雞見雞亡。其實這個故事很大機率是編排的,因為真要每天吃三百多隻雞那估計全唐朝的雞都要被李紳吃完了,不過李紳當上大官後,生活上有一些揮霍應該也是事實,畢竟有錢了,過一點享受的生活也是無可厚非的

    還有說李紳年輕時有個好朋友叫李元將,

    後來他發跡了,李元將為了巴結他,自稱為“弟”,李紳都不高興,後來自稱為“孫”,李紳才勉強同意。這故事要是真的,那真的就是一副暴發戶的嘴臉了。可是事實是這樣?

    我們看看另一個故事,李紳年輕時候由於參與黨爭,被敵對的一個叫張又新彈劾。後來這個張又新也因為黨爭被罷官,在還鄉途中遭遇翻船兩個兒子都被淹死了。這時候正好李紳在他的家鄉當官,他怕被報復,就給李紳寫了信表示自己的歉疚。李紳很同情他,後來還如好朋友一般接待他。

    所以李紳這個人也是相當複雜,我們看《憫農》覺得他是一個好的詩人,但他更多的是一個政治家。他有美名也有惡名,他年輕時候很同情農民,當官後也很揮霍,他有時候很刻薄,有時候卻也很大度。這或許才是一個人的真實面貌。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唐代詩人李紳寫下的兩首《憫農》,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啟蒙唐詩。而作者李紳悲天憫人,敢於為農民發聲的可貴品質,也向來為人們所稱道。

    不過,當後來李紳官至宰相,已經有能力改變農民生活狀況的時候,他似乎成了一名殘酷的剝削者,不再奉行“憫農主義”了。李紳這樣的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呢?

    (憫農)

    要搞清楚這件事,就得從李紳的《憫農》說起。

    李紳出身官宦世家,其曾祖父是中書令李敬玄,地位顯赫。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隨著後來李氏家族漸漸遠離權力中心,等李紳出生時,他的父親李晤已經只能擔任縣令這樣的小官了。

    李紳自小便有再次振興家族的志向。他勤奮學習,終於在後來中了進士,成為了當時的翰林學士。

    有一年夏天,李紳回到亳州探訪親友,恰好碰見了同年中榜的浙東節度使李逢吉。兩人作為文人詩友,又是多年不見,自然免不了要交流一番。

    當二人踏上亳州城東的觀稼臺後,李逢吉眺望遠方,心有所感之下,當即吟詩一首,詩的最後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這意思是說,假如升官就像登臺一樣簡單就好了。

    而李紳則將目光投到了田野中忙碌的農夫身上,在看到他們汗如雨下、辛苦耕耘莊稼的情景後,一時感慨萬千,於是他便吟出了流傳千古的《憫農》兩首。

    (李紳)

    在聽得這兩首詩後,李逢吉不禁在一旁拍手叫好,並且他還希望李紳能將這兩首詩寫下來送給自己,以留存今日同遊的情誼。

    實際上,李逢吉在聽到“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一句後,心中就已經打好了算盤。這句詩表面上是在悲痛農夫,但其實是在暗指朝廷無能。像這種大逆不道的詩句,正好可以成為李逢吉高升的墊腳石。

    於是在回京之後,李逢吉當即將李紳的詩句呈給武宗,告發李紳寫反詩。不過,武宗在見到詩句後,卻認為自己“久居高堂,忘卻民情”,反而李紳的詩是一種適時的提醒。李紳由此而得到了晉升。

    或許是這一個險惡的朝廷傾軋,讓李紳心驚膽戰,從此他性情大變。開始變得為官暴戾,常常提升稅目,魚肉百姓。而當日那位憫農傷時的那一份“初心”,已然早已記不得了。

    (劉禹錫像)

    李紳在擔任淮南節度使期間,當地百姓整日擔驚受怕,很多人甚至背井離鄉,選擇奔逃向外地。而當下屬向李紳稟報此事之後,李紳卻反而說:“用手捧麥子,飽滿的總會在下面,而那些秕糠隨風而去,根本不值得在意。”

    除此之外,《云溪友議》中記載,李紳在發跡前,常常到一個名叫李元將的人家中做客,並且稱呼李元將為叔叔。而後來當李元將想反過來巴結他的時候,哪怕李元將自降輩分,稱自己為“弟、侄”,李紳都是不屑一顧。一直到李元將把自己稱作“孫子”,李紳才終於接受。

    而劉禹錫的《贈李司空妓》一詩中,也表現出了李紳生活奢侈的一面。這個故事是說,劉禹錫受邀到李紳府上做客,李紳的歌伎將劉禹錫深深吸引。因此劉禹錫希望李紳將歌伎賜給自己,於是他寫下了“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這樣的詩句。意思是說,李司空見慣了這些排場,心中毫無波瀾,而我這個蘇州來的刺史,卻早已經被吸引得斷腸了。後來詩中的“司空見慣”,則成為了一個漢語成語,形容看得多了不足為奇。

    李紳背叛了自己的“初心”,最終也沒有得到好下場。最終,在朝廷傾軋中,李紳受到“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懲罰,也算是報應吧。

    (參考資料:《舊唐書》《云溪友議》《唐才子傳》)

  • 5 # 有書共讀

    說起李紳這個詩人,或許有人覺得陌生。但是提起“鋤禾日當午”這首詩,可以說是無人不知。

    李紳生於官宦之家,曾祖父李敬玄早期是唐高宗李治的侍讀,後官至中書令,封趙國公,父親李晤曾擔任金壇,烏程,晉陵等地的縣令。可以說李紳是地地道道的官二代,但是在他六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於是李紳就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但是在李紳15歲時,她的母親也去世了,李紳從此過上了流浪的生活。

    也許是李紳曾經流浪的經歷,讓他有機會接觸底層百姓,有了深層的感受。所以李紳寫下了《憫農》這首詩,並被後來的唐武宗讀到。唐武宗很受感動,便封李紳未尚書右僕射。但是李紳在這個位置還沒坐熱乎時,就被小人給陷害,被貶到瑞州做司馬。李紳也許是在這個時期受夠了冷眼和漂泊,後來他的心思有了變化,他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他想往上爬。所以最後李紳投靠了李德裕門下,成為了李黨頭馬。

    也就從這個時候,李紳一步步地走向權利的高峰,並且變得和以前就像是兩個人似得。

    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真的就像這首詩給我們的印象一樣嗎?今天就讓有書君帶大家一起走進李紳。

    一、李紳士是一個貪圖享樂,在生活上非常奢靡的人

    李紳做了大官後,奢靡享樂之心就騰騰地升起。什麼節儉啊,簡樸啊,統統都拋到腦後了,享樂才是他人生的追求。

    他將自己的府邸修的非常的華麗,而且他還在府中養了很多歌女供他享樂。

    劉禹錫有一次參加李紳的宴會,酒喝到酣處,李紳就把歌女叫出來起舞弄樂,供大家欣賞。其中一位美女和劉禹錫確認了眼神,劉禹錫就當場給姑娘寫了一首詩。“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其中司空見慣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司空是李紳的官名,司空見慣渾閒事,就是李紳對這種香豔紛奢的場景見的太多了。可見李紳平時的生活有多奢靡。

    不過李紳也沒有辜負劉禹錫,直接把這個歌女送給了劉禹錫。這樣隨意地轉送歌女,可見他家裡當時養的歌女不少,他平時的生活有多奢靡。

    而且李紳的奢靡還表現在他的飲食上,他的每頓飯基本上都要花費幾百貫錢,多的時候會上千貫。而且他還喜歡吃雞舌頭。但雞舌頭就那麼一點點,所以為了讓他吃的爽,每次廚子都會殺很多隻雞,以至於一吃雞舌頭,他家的後院的雞就堆積如山。而且這樣的奢靡,還真是讓人無法想象。

    所以,那個寫出千古名句讓我們珍惜糧食的李紳,真是讓人看走了眼。而他本人卻因為高官厚祿,被奢靡享樂矇住了眼。

    吃好的,住好的,每天花天酒地的肆意地享受著他的人生,肆意地浪費著糧食,金錢。

    李紳終究是抵不過享樂主義的誘惑,忘記了自己曾經的初衷,忘記了勤儉節約的美德。而他也在享樂主義中一點一點地淪陷了自己。

    二、李紳驕傲自大,當官後目中無人

    年輕時李紳因為還沒有登上仕途之路,他和一個叫做李元的人關係很親近,並且李紳經常到他家裡去吃飯。

    李元呢,因為年齡比李紳大,而且混的也比李紳好,所以李紳經常稱呼李元為叔叔。當然李元也是沒少接濟李紳,給了李紳很多的幫助。

    可是李紳當官後,架子馬上就起來了。臉是說變就變,比翻書還快呢。

    李元因為李紳發跡了,也就上門來找李紳。而且李元因為想巴結李紳自降了身份,謙卑的稱呼李紳士兄長。

    李紳擺起譜來是沒完,他官職高了,可比李元不知高出多少,所以他對這個兄長這個稱呼不滿意。

    而李元把自己降到侄子輩,稱呼李紳為叔叔,李紳還是不滿意。那臉拉的長的,那說話的語氣,一直逼著李元將自己降到孫子輩,稱呼李紳為爺爺,李紳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對自己的同窗好友也是如此,一次他朋友的奴僕跟其他市民在街上發生了衝突。結果他把奴僕和市民都給處死了,但是事還沒完,他把那個奴僕的主人也就是他的朋友也給抓來了。抓來之後,他厲聲問道為什麼來到此處卻不來拜見我。這樣的場面和態度,把李紳的好友嚇得直給他磕頭饒罪。不過李紳還是不解氣,最後把他同學給一頓好打,放了回去。

    由此可見李紳這個人真是心胸狹窄,當了官之後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他驕傲自大,目中無人,恨不得把地位比他低的人都踩在腳下,讓他們臣服自己,巴結討好自己。李紳的醜惡嘴臉可以說一步步地顯露出來,真是一個心胸狹窄的小人心態。這樣的人會是一個好官就怪了。

    三、李紳為官時非常陰狠,濫殺無辜

    李紳又奢靡又自大,他能是一個好官嗎?接下來看看他的所做所為。

    在李紳在淮南道當政時,學生們參加科考都是坐船來的。一般這個時候,船家都想漲船價,畢竟學生都急著趕路,漲一點錢也無關緊要。可是這次碰見了李紳,可能當年李紳也被船家欺負過,正好這次就來個新賬舊賬一起算。

    可憐的船家,就因為一次提價,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扔到揚子江裡淹死了。就算是坐地漲價,也罪不致死呀,李紳這個官當得也真是陰狠了點。

    李紳曾經經手了一件大案“吳湘案”。因為當時他正巴結李德裕,而李德裕與吳湘有過節。所以在接到有人舉報吳湘貪汙受賄,強娶民女時,李紳是審都不審,找個理由直接將吳湘抓入監獄,並判處死刑。

    從這可以看出李紳這個人還真是很殘忍陰狠的人,真是濫用職權,濫殺無辜。他有著一個非常極端的性格,處事不分青紅皂白,只是由著自己的性情。

    就像前面他朋友的家僕和市民起衝突,他也是直接處死。當官不為民做主,況且李紳這種陰狠的性子,在他管理範圍的百姓也是很受罪的。可以說李紳為官,是沒有百姓不痛恨他的。

    李紳奢靡,自大,陰險,這樣的他是不會留青史的。在歷史上他只是留下淡淡的幾筆,而且還是不好的評說。後來吳湘的案件又被重審了,發現吳湘並沒有強娶民女,雖然貪汙,但是款項也並不多,所以罪不致死。

    雖然李紳那個時候已經去世了,但是朝廷依然對他追究了責任。削了他的官,並且讓他的子孫不能進入仕途之路。這樣的懲罰,對於李紳來說其實也是自作自受。

    雖然李紳這首詩影響很大,我們也經常會用它教育孩子要勤儉節約。

    但是我們還應該教育孩子,做人要厚道,要清清白白守住道德底線,有時候可能一念之差,就變得貪婪驕橫。偏離了初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紳的這種兩面性人格,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同時也警示著我們每一個人,要謙虛踏實,不要被權力和利益迷失了那個原本的自我。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6 # 輕讀經典

    唐憲宗即位的時候,浙西節度使李錡主動提出要來京城覲見。但緊接著,一會兒說要來,一會兒又藉口不來,這是找樂子找到皇帝的頭上了。憲宗火大,命令他速來。李錡裝不下去,索性硬來,起兵造反。朝廷也不是吃素的,一個月就滅了這個亂來的戲精。

    李錡原可以不走這條不歸路,如果能聽得進別人的勸。那個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當時正在他的幕府裡,擔任主管文案的掌書記。此人的才氣,李錡很欣賞,所以重用。

    李紳卻是有苦說不出。boss越來越橫行不法,其他人都不敢進言,自己苦口婆心地再三勸說,也都做了無用功。左思右想,這份工資不好掙,有把性命玩脫的危險,於是打辭職報告,誰知老闆不批。

    憲宗派使者傳旨,催促李錡履行諾言進京,他耍賴裝病。留後(節度使副手)王澹不想對抗朝廷,為他張羅啟程,竟被兇殘的李錡暗中唆使士兵剁成了肉醬。

    可能覺得作死還不夠徹底,李錡又威脅使者幫自己糊弄皇帝,並讓李紳起草一份奏表,說弟兄們捨不得,地方上離不開,實在沒辦法啊,以後有機會再去京城自由行。

    李紳坐在殺人魔王面前,一半是真,一半是裝,渾身亂抖如篩糠,寫字好像鬼畫符,浪費了好幾張紙。

    李錡冷眼看他表演,陰森森地問:“你不怕死嗎?”用刀架著脖子,命令換紙繼續再寫。

    結果還是鬼畫符。

    生死關頭,有人出來做和事佬,說李紳不行,該換個真才子來寫這篇高難度應用文。李錡從善如流,把李紳這個“假才子”關進監獄,另找了一個不知死的文人寫表戲弄皇帝。

    李錡的下場是造反失敗,沒去長安覲見皇帝,去了閻羅殿覲見閻王。李紳獲得自由後,有人想要替他揚名,他卻一臉愚忠:“我就是被內心強烈的正義感所驅使,不是圖名利。”

    真是個聰明人,火坑堅決不跳,但又講究方式,以害怕減弱李錡的殺心。事後也不沾沾自喜,用偉光正的形象給自己加分。

    這個聰明人的成長經歷,簡直是唐朝版的勵志故事。

    李紳六歲喪父,全靠母親撫養長大。知書識字的李母不是普通的家庭婦女,不僅僅看《育兒寶典》,還親自教導兒子讀書。多少個耳提面命的春秋,多少個苦學不輟的日夜,慈母傳授得法,孝子領悟有道,終於學問大進。李紳身材短小精悍,當時號稱“短李”,“短李”會寫詩的名聲,漸漸遠近聞名,父母官蘇州刺史當然樂見自己的轄地出了一位少年俊傑,少不得沒口子地亂誇。

    有了才學的資本,又有了大佬的慧眼加持,後面的路就好走了。李紳沒有辜負母親的心血,如願考取進士,踏入仕途。

    李母去世的時候,李紳為她送葬,有隻烏鴉銜著靈芝飛落到靈車上,新《唐書》這樣記載。

    皇皇史書收錄這種奇聞異事,也足見史官對於這個光榮媽媽的敬意。真假不論,偉大的母親當得起一切天賜的殊榮。

    李紳的兩首憫農詩,幾乎婦孺皆知。“鋤禾”一詩著眼於農人的艱辛,另外一首則是抨擊了世道的不公: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他貴為高官,能夠在當時寫出這種具有強烈現實意義的文字,說明不乏對於弱者的同情心,然而,傳統士大夫往往有著兩面性,一方面,關注底層小民的苦難;另一方面,不妨礙自己起居豪奢。李紳這樣計程車大夫,往往有兩面性,不能簡單地以好壞來蓋棺論定。

  • 7 # 青山居士說

    李紳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個對底層的農民心懷同情,滿懷深情計程車大夫。

    讓李紳名垂千古的是他寫的兩首《憫農》詩:其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紳幼年時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在青少年時期便經常目睹底層農民日夜耕耘而不得溫飽的疾苦,內心深受刺激。這為他後來寫作《憫農》埋下了伏筆。

    那麼,李紳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寫作《憫農》的呢?傳說有一年夏天,已經是翰林學士的李紳回家鄉亳州探親,恰遇同科進士兼朋友的浙東節度使李逢吉進京述職。兩人久別重逢,很是高興。於是二人在一起玩了起來。

    這天,李紳和李逢吉一起到家鄉城東觀稼臺遊玩。二人馳目遠眺,美景盡收眼底,不禁心潮澎湃,詩興大發。

    李逢吉看到眼前的美景,又聯絡到自身的處境,便吟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臺。”說的是,如果做官像登臺階一樣就好了。

    李紳沒有表態,那時的他被另外一種景象吸引了。田野中,他看許多農夫在辛勤地耕作,這一幅景象瞬間就擊中了他的靈感,從小就目睹了這樣的情景,李紳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脫口而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過了一會兒,感覺還沒有說盡,又說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在一旁的李逢吉聽到後直讚歎妙不可言。由此,在那個唐詩繁榮昌盛的時代,作為士大夫的李紳憑藉這兩首詩名垂千古。李紳也一直被作為憫農詩人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中。

  • 8 # 過去即歷史

    其實李紳除了這個“鋤禾”的詩句,還有一個姊妹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那首,二者皆以《憫農》為題;

    網路配圖

    李紳這個人,並沒有我們想的那樣,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他生活並不簡樸,反而十分的奢侈;據說李紳愛吃雞,他只愛吃雞舌,一次吃一盤,這得需要多少雞,才能湊夠一盤雞舌呀?!這兩首詩也不是他從事勞作有感而發的,而是跟別人把酒言歡的時候,看見遠處的農夫在勞作,有感而發寫下來的。

    李紳這個人生於官宦之家,擁有良好的教育;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但總的來看,李紳的仕途並不順利,起起跌跌;

    李紳生活的時代是唐朝晚期,牛李黨爭非常厲害的時期,李紳跟李黨黨魁李德裕關係好,他的仕途也跟李黨的得勢和失勢,程正相關。

    李紳任職地方,政績還是不錯的,口碑也有;可是壞事就壞在他的臭脾氣上;行事霸道,完全不考慮別人感受;這麼著,李紳得罪了不少人;可最要他命的是死後,也被清算。就是他在任淮南節度使任上,江都尉吳湘受賄一案,但被行事果斷的李紳匆匆把吳湘判處死刑,並執行了;後來牛黨得勢,吳湘受賄案又被翻出來,認為吳湘罪不至死,牛黨成功把案子翻過來了;李紳已死,但仍然被削去官職還有諡號,還規定李紳後人不得入仕為官。懲罰相當嚴厲。

    在今天我們教科書中的《憫農》二首,很少詳細說它的作者;這完全與這兩首詩的意思背離。漸漸地我們對李紳瞭解少,只知道這兩首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讀者把墨香銅臭的《天官賜福》叫花城花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