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早年的司馬懿低調做人救了他自己

    先回答問題,曹操一手建立的魏國為何被司馬懿家族剽竊?一向猜忌心很重的曹操在世時為何沒能覺察?我的回答是曹操知道司馬懿很厲害,也想殺了他,但是司馬懿太會做人了,曹操都不捨得殺他,最後成就了司馬家族。

    《晉書》司馬懿傳上說:司馬懿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司馬懿有雄豪之志,聽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想驗證這件事。於是就召司馬懿使他前行,然後命令向後看,結果司馬懿身體不動臉就扭到了正後面。又曾經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於是對太子曹丕說:“ 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狼顧之相”、“三馬同食一槽”,這種事不可信,大概是後來的陰陽術士編出來的。因為,古人的迷信心理遠比現在人要重。如果曹操真的看到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真的夢到“三馬同食一槽”,那司馬懿父子決不能倖免,畢竟江山至重。以曹操之聰明,以曹操之多疑,曹操怎能饒他。

    而且曹操確實對曹丕說了“ 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的話。從這裡可以看出曹操看出司馬懿不是等閒之輩了。

    那麼,司馬懿究竟幹了什麼讓曹操起了疑心?曹操又是從什麼地方看出司馬懿“非人臣”了呢?

    曹操打下漢中,司馬懿勸曹操趁機攻取益州,他對曹操說:“ 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

    應該講,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這時的劉備正準備和孫權爭奪荊州,聽到曹操攻下了漢中的訊息,才急急忙忙和孫權講和準備抵禦曹操的。結果,曹操不聽。

    不聽的結果是:劉備坐大,而曹操也最終失去了漢中。

    襄樊戰役的時候,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準備遷都避之。司馬懿向曹操建議說:劉備同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孫權必然不願也。可派人勸孫權從後方偷襲關羽,這樣,則樊圍自解。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結果關羽失敗,樊城圍解。

    他說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不可居邊,結果這二人後來就投降了關羽;他說孟達不可居邊,後來,就發生了孟達反叛事件。

    司馬懿在“漢中戰役”、“襄樊戰役”的上佳表現,都表明了他的遠見卓識、軍事才能、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曹操。能力顯露的太早,曹操有所懷疑。

    襄樊戰役後,孫權忽悠曹操,讓曹操當皇帝。曹操說:孫權小兒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呢!

    司馬懿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說:漢朝的命運快要終結了。現在,十分天下你有其九,還服事於漢朝。孫權稱臣,這是上天的意思。虞夏殷周他們都不謙讓,這是為什麼呢?畏天知命也。

    曹操想不想當皇帝呢?顯然是想當的。但他深知人言可畏,又不想背“篡漢”的惡名,所以,他不敢當。

    按理說司馬懿對曹操想當皇帝的心理還是把握的很準的,他的這番話好像也沒有太大的毛病。但司馬懿把這事說的如此的輕易、如此的理所當然,引起了曹操的猜忌。有實力就可以稱帝,這是典型的實力論。稱帝、纂位,曹操尚有心裡障礙,而司馬懿沒有,你說能不引起曹操的猜忌嗎?

    正是司馬懿的出色表現,引起了曹操的猜忌。史書上說曹操曾數次想除掉他,幸好他和曹丕關係處得不錯,賴曹丕相救才倖免於難。他為此不得不“夾起尾巴”小心翼翼。開始他的低調人生。

    史書上說他“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這才打消了曹操的懷疑,免於一死。

    所以,終曹操之世,司馬懿始終是一個參謀人才,直到公元 224年,即曹丕臨死的前兩年,才有了領兵五千的機會。司馬懿記住以前的教訓,有才不外露,終有一天會成功。

  • 2 # 魔方歷史觀

    魏國並非是由曹操建立,而是由曹丕建立,而曹魏政權最終“政歸司馬氏”,與司馬懿有著很大的關係,其一是司馬懿本身能力很強,其二是司馬懿能“熬”。在“三國最終歸晉,政歸司馬氏”中,司馬懿是起著很大的作用的,如曹丕建立魏國,其實就是在曹操的奠基上所建立的,而後來西晉的建立也是之前有著司馬懿的鋪墊。

    司馬懿本人是有能力的,在三國時期,與諸葛亮是針鋒相對,旗鼓相當,曾兩次率軍成功抵禦了諸葛亮的北伐,並且,諸葛亮逝世之後,司馬懿依舊生龍活虎;而司馬懿“熬”死的人並不只是諸葛亮,還有曹丕,作為魏國的建立者,曹丕本人不是好糊弄的,司馬懿在曹丕時期依然可以說是“老實本分”,在曹丕駕崩後,司馬懿被任為“輔政大臣”,這個時候司馬懿的權力就比較大了,後來也是先後擔任大將軍、太尉等實權職位。

    司馬懿的“奪權”是在魏國的第三位皇帝曹芳時期(司馬懿還是很能熬的),當時,司馬懿與同為託孤大臣的曹爽有了權力之爭,司馬懿被曹爽排擠成了一個沒有什麼實權的“太傅”,司馬懿對此肯定不會是忍氣吞聲,他要反擊,要把失去的權力加倍的奪回來,於是,就有了“高平陵事變”,司馬懿發動兵變,最終結果就是“曹魏軍政大權歸於司馬氏”。也是有了此時的鋪墊,使得最後“三國歸晉”,司馬家建立了新的政權。

    曹操在世時並非對司馬懿沒有猜忌,曹操也想過對司馬懿動手,但第一是沒有理由,因為司馬懿在曹操時期始終是低調做事,第二就是司馬懿屬於曹丕一方的人,曹丕對司馬懿很是看重,所以常常在曹操面前為司馬懿美言。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又是一方勢力之雄主,對司馬懿這樣的人物自然不會是沒有猜疑的。因為曹操發現司馬懿此人有“狼顧之相”,又做夢夢到“三馬同槽”,就是三匹馬在一個槽中共食,這樣曹操很是心驚,覺得司馬懿會壞了他曹家的大事,所以就想要找機會除掉司馬懿。

    但是司馬懿非常的小心謹慎,曹操曾經對司馬懿進行過“刺客試探”、“言語試探”,而司馬懿的表現可以說是影帝級別的,滴水不漏,這讓曹操對於司馬懿,多多少少放下了些戒心。

    而曹操沒有動司馬懿,除了司馬懿做事滴水不漏之外,還有就是曹丕,曹操曾告誡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但曹丕聽聞後,不以為然,反而常常在曹操面前說司馬懿的好話,為司馬懿開脫。

    就這樣,曹操雖然對司馬懿有猜忌,但終歸是沒有動司馬懿。

  • 3 # 藍天802532

    從宏觀上來看,不管哪家天下都只不過是個人的一廂情願而矣。實質上,天下永遠是天下人之天下。秦到漢,漢到三國直至魏、晉、南北朝、隋唐等歷史的更迭和演變無不說明天下總是歸屬於有能力駕馭它的人去撐控,這是自然規律,不會因人的意志去改變。所以魏歸晉並不算是司馬氏對曹氏天下的剽竊而是兩家能力較量的結果。司馬氏建立晉朝的事實只能說明司馬氏具備了撐控天下的能力。致於曹操為什麼不殺司馬懿,其實個人認為即使殺了司馬懿也會有其它的人來替代曹魏,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問題的關鍵其實在於曹氏自身的後續發展,而不在於其它。

  • 4 # 長弓視野

    曹操處心積慮一手建立起來的魏國為何會被司馬懿家族剽竊?應該有這幾點原因。

    一、天道輪迴,曹魏國運衰退。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曹魏的皇道運氣似乎已被前人提早用光了,傳了三、四代,國運漸衰。而此時司馬懿家族根基已固,遂露出了猙獰之勢,吞併曹魏已如探囊取物。

    二、魏國後繼乏人,難掌大權。國運衰弱的大魏,也是曹民一族家運的衰退。所以繼承者一個比一個短命,也一個比一個弱。這樣的狀況下,大權必然旁落,不免讓有心者產生覬覦之心。

    三、司馬懿伺機而動,一擊即破。高平陵之變,司馬懿一舉擊滅了曹魏最堅銳的力量,魏國日漸孱弱的政權變得更加風雨飄搖,滅亡指日可待。

    曹操是個殺伐果斷的人,猜忌心也很重,但要說能看破司馬懿的心思,似乎不可能。因為曹操曾多次想殺掉司馬懿,但最後都好像無從下手。並非是司馬懿狡猾能裝,而是曹操覺得司馬懿真有大才,準備留給子孫用的。曹操也怕以後君弱臣強,所以對司馬懿恩威並施,極其嚴苛。當時的司馬懿確實也不敢生出絲毫不軌之心,即使曹操到了知其將死的時候,還把希望寄託在司馬懿的身上,希望他幫助曹丕穩定其死後動盪的曹魏政權。所以曹操再世時根本沒有察覺到司馬懿隱藏在靈魂最深處的一顆野心。

    司馬懿家族剽竊了曹魏的政權,就猶如曹氏家族剽竊了漢朝的政權一樣。歷史的車輪永遠是滾滾向前的,從來不曾為誰停止,它反覆地向天下蒼生演義著什麼叫著天道輪迴。正是“前人田地後人收,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入在後頭”。

  • 5 # 追記歷史

    曹操不是沒有察覺,反而是曹操一直對司馬懿都不放心。曹操對司馬懿這個人才是即愛又恨,曹操第一次邀請司馬懿出山,司馬懿利用裝病巧妙的拒絕了曹操。曹操是個愛才之人,知道司馬懿的能力和才學很不簡單,作為司馬大家族出身的司馬懿當時也非常有名氣。曹操是個征服欲很強的人,所以他第二次請司馬懿出山的時候就不那麼客氣了,直接放話要麼出來,要麼進看守所。司馬懿畏懼曹操的權勢,好漢不吃眼前虧就不情願的進入曹操帳下了。劉備是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曹操第二次恐嚇就把司馬懿拿下了。

    司馬懿深知曹操是個生性多疑的人,在曹操帳下工作的很多人都因為他的古怪脾氣而被拿下,所以在曹操手下工作非常謹小慎微儘量不出錯。就算這樣曹操也非常的不放心司馬懿,曹操認為司馬懿和他一樣是有雄心大志的人,不會甘於一直屈於人下為臣,所以曹操對司馬懿的疑心一直沒有停止過。但低調的司馬懿將自己儘量的偽裝的很好,以至於曹操一時間也挑不出來司馬懿什麼大毛病,但司馬懿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偶爾司馬懿也會恭維曹操一下來緩和雙方的關係,就這樣司馬懿在保全自己的情況下,慢慢的經營著和曹操的關係。

    後來曹操讓司馬懿輔佐曹丕,曹操的這個決定讓司馬懿看見了曙光,司馬懿非常的用心幫助曹丕,有句話不是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嘛!曹丕就是司馬懿的大樹,只要將曹丕這個稻草抓死抓牢,曹操就不會順利的對他痛下殺手。這時候的曹操並沒有對司馬懿放鬆警惕,經常時不時的敲打提醒曹丕要提防司馬懿,但每每曹操對司馬懿提出質疑時,曹丕都會及時的幫司馬懿開脫,這樣一來二去曹操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了。總體來說曹操最多的是對司馬懿的不放心,也許他沒預料到司馬懿真能篡奪他曹魏江山,畢竟司馬懿在曹丕和曹叡兩任上都沒有大的動作。後來曹叡去世後,由於不靠譜的曹爽亂來,才讓司馬懿最終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 6 # 春秋正義

    首先,司馬篡魏的時代背景是:漢室式微,原本用於選拔官吏的世襲制和舉孝廉日漸腐朽。

    東漢以後,大地主世族日漸崛起,代表則是劉秀集團的上位。但後期外戚專權,農民起義軍四起,面對亂世,大地主世族各自站隊,選出了各路諸侯以保全自己的利益,在這個背景下,曹操打敗袁紹,為獲得穎川等世族大家的支援,廣羅人才,司馬家號稱“本諸生家,傳禮來久”,而“少有奇節”的司馬懿便在這時成為輔佐曹丕的謀士。

    當然,對於司馬家,曹操並不是全然放心,一面是尊崇漢室的諸公,另一面又是勢力龐大的世族,曹操唯獨用權威和謀略在兩者之間制衡,對二者均不放心。

    主要表現是司馬懿裝病拒絕察舉,無奈出仕後一直猥瑣發育,但一次曹操召見之後,閱人無數的曹操還是從其面相中發覺其有“鷹視狼顧”之相,歷史上還有一人得此評價的便是我們熟悉的袁世凱。曹操當時便稱: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結果一語成讖,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

    另一個表現便是“三馬同槽”,曹操是個疑心很重的人,在夢裡對司馬家同朝為官,並且逐漸染指核心權力,防範之心早已有之。因此告誡曹丕“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誅之。但曹丕需要藉助司馬懿的智謀上位,以抗衡楊修,並且深信自身足以壓制司馬家的勢力。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司馬懿練五禽戲,三朝元老,曹氏一代不如一代,最終壓制不住司馬家。

    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曹操對司馬懿早有防範。但鑑於三國並立、曹丕曹植爭權,曹操需要司馬懿與楊修相互制衡,以輔佐兒子的成長。而曹植、曹睿壯年病逝,留下年幼的曹芳,給了司馬家可乘之機,司馬懿利用託孤重臣的權威及多年的軍功,開創九品中正制、屯田制,在文武大臣和世家大族間建立了很高的人望,但也終身做魏臣。

    不過他為兒子掃清了障礙,透過發動“高平陵之變”架空魏室,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終於在司馬炎一代篡位成功。

  • 7 # 農民工歪說古今

    人的腦袋永遠是隨屁股下面的椅子走的,任何一個野心家都不是生來就野心勃勃,只有到了一定的地位,才會生出野心。即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年少之時也曾經有過忠臣情節!一句“若無孤,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足以倒出曹操的心境。時易則事易,司馬懿的野心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曹操何許人也?如果司馬懿野心畢露,他還能活到“高平陵政變”?從史料的記載來看,司馬懿早期似乎並沒有改朝換代的野心,但是他的城府、能力和見地倒是著實讓曹孟德有所擔心,曹操在他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但是,擔心歸擔心,畢竟司馬懿是曹丕的人,牽一髮動全身。曹操起初本就在曹丕和曹植兩個兒子之間猶豫不定,處置司馬懿勢必會影響到曹丕。後來曹植逐漸處於劣勢,曹操就更加不可能去處置司馬懿了,總要給兒子留下點兒自己的可用之人吧?更何況,彼時的司馬懿並沒有表現出任何過分的舉措,相反還曾經極力擁戴曹操稱帝。而且,兒子曹丕完全有能力控制司馬懿,曹操真心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提前除去司馬懿。

    曹丕受漢獻帝“禪位”之後,對於臣下權力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司馬懿雖然是舊臣,但依然是受到嚴格的控制,其職權範圍主要以文職和軍隊後勤保障為主,司馬懿並沒能形成自身的龐大勢力,尤其是軍中的勢力。這時候司馬懿基本上還是本分為臣的,即便有野心,恐怕也只能隱藏在內心深處。要說司馬懿真正生出野心,恐怕還是在魏明帝曹叡時期。曹丕臨終前將宗室曹真和司馬懿留給了兒子曹叡作為輔政大臣。在曹叡手下,因為對外作戰的需要、曹魏戰將的凋零與青黃不接和司馬懿出眾的軍事才能,使得司馬懿的軍職步步高昇,先後擔任了大將軍、太尉等軍職,這對其培養軍中勢力是至關重要的。正式因為有了軍中班底,司馬懿的野心才真正開始膨脹。

    曹叡和他父親曹丕一樣,也比較短命,去世前因為過繼兒子曹芳年幼,只得向宗室曹爽和司馬懿託孤。這個時候的司馬懿雖然有野心,但還沒有過度膨脹,或許和當年的曹操一樣,多少還有那麼點兒忠臣情節吧,總體上還是在為曹魏政權鞠躬盡瘁的。但是,同受託孤的宗室曹爽似乎早已發現了司馬懿存在的威脅,又或許是擔心司馬懿威脅到自身的權力,上臺不久便開始各種排擠司馬懿,最後對他明升暗降,以太傅的高位剝奪了司馬懿的軍職。曹爽此舉直接將司馬懿逼向了對立面,司馬懿如果不先發制人,很可能將自身難保。這時候,司馬懿已經不是曹丕當政時的司馬懿了,他的勢力在軍中早已經根深蒂固、無法撼動。不久之後,司馬懿利用曹爽陪同新皇帝曹芳祭祀高平陵之機,發動了“高平陵政變”,一舉清除了曹爽勢力。自此,曹魏的軍、政實權全部歸於司馬氏之手。因為地位變了,成了一家獨大之勢,此後司馬懿的野心也急劇膨脹,逐漸成為了架空皇帝的權臣,成為了第二個曹操。而此時距曹操去世已經過去了近三十年!

    三十年滄桑鉅變,曹操就算是神,恐怕也無法預測三十年之後的事情。司馬懿之所以能成功,有幾個重要原因:一、他比曹操小二十四歲,而且很能活,活到了七十二歲。如果他和曹操差不多歲數,估計就是有野心,也只能吞進肚子裡去了。二、曹魏後來的皇帝普遍短命,這也從另一個方面成就了司馬懿。試想,如果曹丕活到了七十多歲,還有司馬懿什麼事嗎?他只能老老實實當文官!三、曹魏戰將凋零、青黃不接。如果是曹操時期,戰將如雲,什麼時候輪到他司馬懿領兵上陣?正是因為戰將凋零,老一輩將領死得差不多了,新一輩將領又青黃不接,這才有了司馬懿發揮的空間。而正因為此,才使得司馬懿有了培養軍中班底的機會。如果沒有軍中班底,司馬懿一介文臣想要翻天,幾乎是不可能的。當然,說到底,還是司馬懿能活、長壽,如果他和曹丕一樣短命,後面的一切也就無從談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個月寶寶身上出類似紅疹的疙瘩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