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凍網
-
2 # 豬病課堂
豬體寄生蟲的種類及防治措施
1、當前由於寄生蟲種類多且臨床發生率也在變化,依據寄生蟲的寄生特點及致病特徵分為以下三類:
①體外寄生蟲:包括跳蚤、蝨子、蟎蟲等寄生蟲。
②消化道寄生蟲:包括蛔蟲、鞭蟲、食道口線蟲及豬球蟲等寄生蟲。
2、防治措施:
①對於寄生蟲病較為嚴重的豬場體外和消化系統寄生蟲,應對全場所有豬隻進行一次驅蟲,可用多拉黴素或伊維菌素針注射驅蟲,也可以在飼料中按3g/t新增有效成份的伊維菌素粉劑,連喂1周,間隔1周後進行二次飼餵。 ② 母豬分娩前1-2周使用伊維菌素、阿苯達唑驅蟲一次,其目的是為防止蠕蟲的感染引起母豬泌乳下降和仔豬下痢。
④ 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後,飼餵按2g/t拌有效成份的阿維菌素粉的飼料連喂1周,連續2次飼餵每次間隔1周。 ⑤在氣候較為潮溼的高溫季節血液寄生蟲和原蟲發病率高且對豬群危害非常大,球蟲可引起仔豬腹瀉。附紅細胞體、弓形體可引起豬隻高燒不退、糞幹尿黃、呼吸快等症,甚至形成混合感染給豬場造成很大損失,因此每1-2個月應該對豬群投餵附優或磺胺類藥7-8天淨化球蟲、附紅體、弓形體等寄生蟲。
-
3 # 果然悠
驅蟲是規模化豬場的一個重要工作,可是目前存在驅蟲藥物的選擇,驅蟲模式的制定,驅蟲效果的考察等多種不足,也就導致驅蟲錢在花,但是效果不理想的困境。
一、驅蟲藥的選擇常見的驅蟲藥物有伊維菌素、阿維菌素、阿苯達唑、雙甲脒、伊維菌素阿苯達唑複合製劑。因為每種藥物都有自己的驅蟲譜,無法達到所有的寄生蟲都起效果,所以驅蟲藥建議選擇伊維菌素阿苯達唑複合製劑,互相補充驅蟲譜,達到更好的驅蟲效果。
二、驅蟲模式制定目前認為比較好的驅蟲模式要求母豬和公豬一年驅蟲4次,每次驅蟲時飼料中新增驅蟲藥物7天,停藥7天后再用7天。多數寄生蟲的發育週期為14天,所以這樣不僅可以殺死寄生蟲成蟲,還可以殺死幼蟲新發育成的成蟲。
仔豬一般是在斷奶一週後開始驅蟲,連用7天,待保育轉育肥後再驅蟲一次,連用藥物7天,停7天后再連用7天。
另外有些體外寄生蟲,在豬群使用驅蟲藥物後就會爬到地上而躲避傷害,所以單純口服給藥或者肌注給藥驅蟲是無法達到最佳驅蟲效果的。建議在口服給藥驅蟲期間,使用體外驅蟲藥物,如雙甲脒噴灑母豬體表和欄舍內,以達到更徹底的驅蟲效果。
三、驅蟲效果考察驅蟲效果考察主要還是透過豬群體表皮毛觀察,驅蟲比較好的豬場母豬面板光滑、背毛順滑,皮紅毛亮,而驅蟲不達標的豬場母豬體表面板粗糙,有結痂,背毛粗亂。
回覆列表
豬寄生蟲病的防治,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在實際生產中養殖者和獸醫應為豬場選定最佳的驅蟲策略,因地制宜的為豬場提供科學的清除寄生蟲的方案。做好驅蟲工作,一般應掌握以下幾個步驟。
1、科學選用驅蟲藥
目前,對豬場危害較大的寄生蟲主要有疥蟎、鞭蟲、蛔蟲、圓線蟲等寄生蟲,豬場應選用新型、廣譜、高效、安全,並且效果較好的驅蟲藥物,同時驅除豬體內外寄生蟲。雖然單純的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對驅除疥蟎等寄生蟲效果較好,但對於在豬體內移行期的蛔蟲幼蟲、毛首線蟲則效果較差,而芬苯達唑、阿苯達唑則對線蟲、吸蟲、球蟲及其移行期的幼蟲、絛蟲都有較強的驅殺作用,對蟲卵的孵化有極強的抑制作用,因此,應選用複方驅蟲藥,如科特滅。儘量避免使用左旋咪唑、敵百蟲等容易引起豬群中毒的驅蟲藥物,另外還要注意藥量不能過量或者不足,以免影響效果。
2、選擇適宜的驅蟲時間
仔豬在42~56日齡時進行第1次驅蟲效果比較好,如使用科特滅拌料混飼,連用7天。用藥後可將成蟲、幼蟲和若蟲殺死,但蟲卵不能殺死,疥蟎從蟲卵到幼蟲的發育時間約為12天,藥效過後蟲卵孵化發育成若蟲、幼蟲或成蟲,會造成再次感染。因此,應在第1次用藥結束後的7~10天,再投藥1次,連用7天,將由蟲卵孵化發育的幼蟲殺滅,才能徹底解決疥蟎問題。早期驅蟲可以明顯提高仔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仔豬感染寄生蟲的主要來源為母豬以及其接觸的環境,在母豬的產前驅蟲,可切斷母豬和仔豬間的寄生蟲傳播環節。在潮溼天氣(如春、夏季節)比較容易發生疥蟎病,應提前加以預防。育成豬也應驅蟲,可在4月齡時,按上述要求重複驅蟲1次。種公豬每年2、6、10月份分別使用科特滅進行3次驅蟲,引進種豬及後備豬轉入生產區前應進行驅蟲,喂驅蟲藥前應先停喂一餐,使拌有藥物的飼料讓豬1次全部吃完,以節省藥物並提高療效。
3、觀察驅蟲效果
驅蟲藥物對疥蟎的藥效並非立即起作用,一般需在投藥後的2個星期才有較明顯效果。給豬驅蟲時,應仔細觀察,若出現中毒,如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將豬趕出欄舍,讓其自由活動,以緩解中毒症狀,必要時可注射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進行解救。
4、除蟲
要撲滅寄生蟲,僅靠驅蟲是不行的,幾乎所有的驅蟲藥都不能殺死寄生蟲卵,驅蟲後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如果不及時無害化處理這些糞便,就會汙染外界環境,成為新的汙染源重複感染,導致豬場豬寄生蟲病年年治、年年防、但是年年仍會復發。豬驅蟲後應將糞便清掃乾淨堆積起來發酵,進行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驅蟲後排出的糞便最經濟的無害化處理方法是將糞便、墊草等集中倒入貯糞池內,表面鋪一層幹糞和雜草,最後上面蓋一層溼土封好,經1~3個月發酵後,糞便即可作肥料用。糞便在發酵的過程中,發酵池內的溫度可達到60~70℃,既能殺滅寄生蟲蟲卵又能殺死一般性病原體。舍內地面、牆壁、飼槽應使用10%~20%的石灰乳或10%~20%的漂白粉液消毒,以殺滅寄生蟲蟲卵,減少二次感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