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嶺南通途

    舟橋部隊主要負責什麼都?有一句話我覺得總結舟橋部隊的作用很貼切,那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舟橋部隊,顧名思義,就是專職遇水搭橋的部隊!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

    一、舟橋部隊的主要使命任務是什麼

    舟橋部隊的主要使命任務是什麼?從他的名字當中就可以看出來,他就是負責在部隊開進當中,如果遇到河流沒有橋樑的情況下,負責在河流上面搭建橋樑的。不要小看搭建橋樑這個工作,想要建一條完全沒有基礎的河道上搭建起一座浮橋,還是需要很大的工作量的。

    但是部隊,對於時間的緊迫性可以說是非常嚴格的。所以說必須在最快的時間以內,在一座河流上面搭起一座浮橋,使得部隊能夠順利透過,這就是舟橋部隊主要的使命任務。

    二、舟橋部隊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是什麼

    有一句話說的好,兵貴神速。所以說速度和時間對於一支軍隊來說是事關重要的,有時候甚至時間可以直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如果能夠比較快速的或者說準時的到達戰場,這樣才有可能打勝仗,如果幹什麼都拖拖拉拉,或者在中途當中遇到困難和阻撓,導致最後沒有能夠按時到達指定的地點進行作戰,那麼很有可能會對整個軍隊造成非常重大的損失。

    並且在戰爭當中很有可能,陸地上面的橋樑都會被敵方的導彈炸燬,那麼如果部隊想要透過河流,裝甲裝備想要透過河流,必須依靠舟橋部隊搭建的臨時性浮橋。

    可以想象,如果沒有舟橋部隊搭建的臨時性浮橋,那麼我們的部隊可能望洋興嘆,可能要要上百公里甚至數百公里才能找到一座可以透過的橋,可以說非常影響整個部隊的機動性。

    所以說舟橋部隊是作戰部隊能不能按時投送到戰場的一個非常關鍵的一環,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

    三、在舟橋部隊工作怎麼樣才能留隊長幹

    那麼如果用五到舟橋部隊工作,怎麼樣才能夠在舟橋部隊長期留隊長幹呢?我在前面的很多問答和文章當中也多次強調,想要在部隊裡面長期工作,那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一定要走技術技能流。

    在部隊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如果能在部隊留到三期或者四期,他所從事的工作崗位肯定都是屬於技術技能比較強的崗位,可以說想要留到三期和四期沒有另一定的技術和技能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說想要在舟橋部隊留隊長幹,那麼在你新兵結束以後,或者說在一期結束以後,確實考慮在部隊長幹了,一定要轉向技術技能崗位去工作,不斷地向技術技能崗位靠近,不斷地錘鍊自己的技術技能,這個才是後期能長期留隊的根本,希望大家能夠清楚這一點。

    四、舟橋部隊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意義

    舟橋部隊除了在戰爭行動當中有非常重要的動作作用,在非戰爭軍事行動當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說某地遇到了洪澇災害,或者說是地震災害導致很多的橋樑倒塌,人民群眾急需轉移安置,那麼這個時候舟橋部隊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因為舟橋部隊可以在關鍵時刻,在關鍵的地點,架起一座生命的橋樑,透過這座橋樑,很多的救援物資能夠及時進入到災區,很多災區的群眾能夠及時轉移到安全的地點,可以說這是非常關鍵的。

    比如說在維和行動當中,在對外支援當中,舟橋部隊也是非常關鍵的基建力量,可以說舟橋部隊對於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擁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在維和行動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舟橋部隊立功機會比較多

    前面我也說了,舟橋部隊不僅僅在戰爭軍事行動當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非戰爭軍事行動當中可以說也是非常關鍵的。在和平年代,透過什麼方式立功最容易,第一個就是參加非軍事行動戰爭,在非軍事行動戰爭中,表現出色,做出重要的貢獻,那麼立功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第二個就是透過參加比武競賽,舟橋部隊可以說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單位,講究非常密切的配合,同時各種裝備也比較多,每年組織的比武競賽也非常多,只要參加比武競賽能夠取得名次,能夠取得好的成績,那麼在年底評功評獎的時候肯定是有希望。

  • 2 # 兵說

    舟橋部隊屬於工程兵,在戰爭中主要負責渡河工程保障任務,構築浮橋、門橋渡場。修築浮橋這樣的作戰任務在古代就有,在中國的夏朝時期,軍隊行軍打仗時就有架橋修路等工程作業。在兵書《六韜》中就記載了軍隊專門負責工程作業的專職官員的名稱和任務。

    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舟橋部隊都在戰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在戰爭中,什麼樣的複雜地形都會遇到,往往需要逢山開路、遇水疊橋。軍隊行軍打仗可以翻山越嶺,但一旦遇到深水,那是一點而辦法都沒有。在野戰、攻城作戰中,遇到河流深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沒有相應的工程保障部隊進行橋樑的架設,那可真的一點兒轍都沒有,畢竟不是誰都有劉備的的盧馬。

    舟橋部隊最重要的還不是僅僅保障士兵的透過,水淺了可以游過去、或者乘坐簡易的木筏。但是輜重部隊就不行了,古代的輜重主要就是糧草,這玩意兒可不能沾水呀。兵馬不動糧草先行,為了後勤保障能夠跟得上,也就不得不在河上架橋。等技術發展到今天,軍隊機械化的程度大大提高,所需要的橋樑工程保障也大大超出以往的規模。解放軍現在的舟橋部隊都是在建國後成立的工程兵部隊中一步步發展出來的,大多數為旅及編制,直接歸集團軍管轄,可見現代戰爭中這方面的工程作業的規模和難度遠超古代。舟橋部隊專業程度超強,其它的任何部隊都幹不了這事兒。在之前的演練中,我軍某舟橋部隊在長江上架設一座一公里長的鋼鐵浮橋僅僅需要不到半小時的時間,那個場面看上去絕對震撼。

    在古代打仗時,架設橋樑最多也就是走走騾馬,而現在走的可都是坦克、裝甲車以及各種作戰和後勤保障車輛。舟橋部隊需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架設如此巨大的浮橋,除了技術裝置之外,這對於部隊的組織、協作都是非常巨大的考驗。舟橋部隊在任何時期、任何情況下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3 # 詩云歷史

    很簡單,有舟有橋,那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我十八歲就開始看戰爭論了。裡面有一部分章節專門來說,軍隊怎樣克服大江大河的阻礙。

    成建制的作戰軍隊遇到江河的阻礙,怎麼辦?

    無非是四種辦法,一種繞道,二種過橋,三種乘船,四種徒涉。

    然而,第一種辦法,如果面臨敵方追兵三面合圍,則不過河,必然失敗當俘虜。

    第二種辦法,那就需要找到合適的橋樑。這種情況下, 迅速奪取大橋就成為決定戰局的關鍵了。一方要過橋,一方要守橋,於是雙方就圍繞著大橋開始死磕。不是有部南斯拉夫電影就叫橋嗎。

    而抗戰時期,中國為了防止日軍利用錢塘江大橋進逼,果斷炸掉了這座剛修好三個月的大橋。

    有的時候,沒有橋,條件合適,也可以臨時搭建橋樑。比如四渡赤水戰役中,就曾經在河流上搭橋。還有那個著名的十人橋的故事,還有飛奪瀘定橋,都是此類。

    第三種辦法,乘船過河。這點,最著名的莫過於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了。

    第四種辦法,徒涉。如果水不深的情況下適用。水深自然沒用。而且這種情況,大炮過河非常困難。

    隨著軍事裝備的發展,現在的軍隊都是機械化,坦克,汽車,步戰車,各種特種車輛這些是標配。那麼,戰爭狀態下,假如大橋被炸,怎樣順利透過大江大河?於是,舟橋部隊應運而生。

    這個部隊,運用的裝備是模組化的鋼結構舟橋裝備,就好像搭樂高積木一樣,可以在幾十分鐘之內,造成一架浮橋,供人員和車輛裝備透過。

    有輕型舟橋,載重十幾噸。主要是供人員透過。

    也有重型舟橋,載重幾十噸。這個坦克可以直接過。

    中國是一個多山多河流的國家。所以我們的舟橋部隊經過幾十年建設發展,現在已經可以在幾十分鐘之內,在長江這種大型河流之上搭建重型舟橋,供裝甲部隊透過。很了不起!

  • 4 # 講故事的攝影師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中,黃百韜自言自語:“為什麼我這麼愚蠢,在新安鎮等了足足3天,竟然沒想到在運河上架上幾道浮橋”。

    帶來的結果是黃百韜兵團十幾萬人,僅靠一座隴海鐵路橋,擁擠混亂地從運河撤退過去,導致貽誤戰機,華東野戰軍13個縱隊趁機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黃兵團在碾莊全軍覆沒,身經百戰的黃百韜兵敗身死。

    如果黃百韜從新安鎮向西轉進的時候,能夠儘早在運河上架上三道浮橋,那麼可以肯定黃兵團即便不能全身而退,決不會那麼快的被包圍。

    歷史是不能假設的,就像生命不會重來一樣。

    幾座浮橋,竟然決定十幾萬人的生死,你說,舟橋部隊是幹啥的?

    高遠攝於河南

    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一舉渡過黃河天塹,發動魯西南戰役,拉開了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

    從此劉鄧大軍的名號開始叫響。

    組織渡運劉鄧大軍的是冀魯豫軍區黃河河防指揮部。

    1949年4月,黃河指揮部組織人力物力,在當年劉鄧大軍渡黃河的地方架起了浮橋,7天7夜,渡運了林、聶首長率領的四野百萬大軍南下。

    這也算是人民解放軍裡面最早的地方舟橋部隊了吧?

    這支部隊,解放後轉交地方,1959年成立了山東省交通廳黃河航運局。

    1969年黃河航運局實行軍管,1970年歸屬山東省交通郵電局直接領導,下屬單位按照海軍的建制進行管理。

    1989年,黃河航運局利用自行設計建造的雙體承壓舟,搭建起來黃河山東段第一座不間斷通行的黃河公路浮橋,1990年濟南濼口浮橋黃河正式通車執行。專案也作為軍地兩用戰備舟橋科技成果,進京展覽並獲獎。

    1995年,採用新型雙體承壓舟搭建的黃河浮公路橋,是當時全黃河唯一雙向通行最大規模公路浮橋,並圓滿完成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封閉維修交通分流任務。

    黃河航運局資料

    2000年,華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濟南軍區、山東省交通廳戰備辦公室、黃河航運局等單位聯合在濟南舉行“軍交2000”戰備軍事演習,演練科目是在黃河上迅速架設公路浮橋,並透過車輛和坦克進行模擬通行。

    現在解放軍的舟橋部隊已經發展成了全機械化、全天候的保障部隊,戰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保障軍隊及時順利通行。

    抗戰救災、抗洪救災,在地震塌方、洪水阻斷、橋樑崩塌的時候,人民解放軍的舟橋部隊大顯身手,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架設軍地兩用的橋樑,保障人車通行,保障物資供應,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及時保護。

    黃河航運局資料

  • 5 # 誰的青春不迷失

    這個影片可以告訴你舟橋部隊肩負的責任!舟橋部隊也是工程兵的一種,就等同於戰爭中的先鋒部隊,先鋒部隊的職責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為保障大部隊順利快速透過,能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目的地,掃清路障和架設通道。現代的舟橋部隊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現在的舟橋部隊反應迅速,靈活多變架設浮橋速度以分秒計算,快到讓你難以想象,並且能夠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下做出快速反應。

    更能適應現代戰爭舜實萬變的特點。他的主要責任就是保障作戰部隊在最短時間內能迅速順利的透過路障。

    舟橋部隊一直在努力提高實戰化水平,就是為了在戰爭中,或者災難來臨的那一刻,確保萬無一失,每快一分鐘,甚至一秒鐘,就可能挽救無數的生命!

    所以說舟橋部隊也是現代化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先鋒保障部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 6 # 小約翰

    介紹舟橋部隊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1950年11月長津湖戰役,美軍第十軍一個師被我一個兵團包圍。

    為了切斷敵軍的退路,我軍出動爆破小組,將敵人南逃的陸上唯一退路——黃草嶺山口一座橋橋面炸塌。

    沒有料到,敵人一夜之間就將橋修好。

    我軍爆破小組再次趕到,用了數百公斤烈性炸藥再次將橋墩炸掉,這次大橋完全垮塌,出現橋8米多長的缺口。

    他們估計,沒有十天八天這座橋難以修復,敵人插翅難逃。

    於是我軍戰士放心地回去了。

    可是僅僅過了24小時,這座橋就奇蹟般通車了,被困美軍得以脫險,煮熟的鴨子飛了。

    原來,美軍第314軍事運輸機聯隊8架C-119運輸機從後方運來了便攜橋元件,空投下去。

    美海軍陸戰隊的工兵們和美國陸軍第58工兵舟橋連在極短的時間內組裝成一座臨時橋,讓無數美軍化險為夷。

    因此,美軍稱它為救命橋。

    這個工兵舟橋連,就是舟橋部隊。

    由此可見,舟橋部隊多麼重要。

    舟橋部隊不光是現代有,在古代就存在了。

    那些描述古代戰爭的文學作品,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句話:遇水架橋、逢山開路。

    那些開路、架橋的部隊,就是舟橋部隊。

    兵法有云,兵貴神速。

    要想把握戰機,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擊,完成作戰任務,必須要抄近道。

    所以如果前進道路上沒有橋樑,或者橋樑被沖垮的時候,不能繞道,那樣會貽誤戰機。

    兵法還說“兵者 詭道也”,要敢於不按常理出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在戰爭中,要不走尋常路,以達到神兵天降的效果。

    這樣的路肯定是困難重重,就需要舟橋部隊就地取材將天塹變通途。

    因此,舟橋部隊在戰爭中是必不可少的。

    根據中國古代兵書《六韜·虎韜》記載:早在周朝時期,軍隊就備有“渡大水”用的“飛江”“天潢”和“越溝塹”用的“飛橋”等器材,負責運輸鋪設這些器材的部隊就是最原始的舟橋部隊。

    三國時期,在赤壁之戰中,為了克服北方士兵不習慣水戰的困難,曹操曾經將自己戰船首尾以鐵索連線到一起,使士兵在船上行軍作戰的時候跟在陸地上一樣。

    那些連在一起的船,跟浮橋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滅南唐之戰中,趙匡胤曾經下令在長江上架設由竹子、龍舟製成的浮橋橫渡長江,這大概是中國古代舟橋部隊的大手筆。

    到了近代,清末的湘軍和淮軍中已經有專門負責架橋的分隊,他們已經是比較正規的舟橋部隊。

    由此可見,舟橋部隊在中國的起步很早,發展也比較快。

    中國如此,國外的舟橋部隊也毫不遜色。

    在歐洲,公元前五世紀之前,歐洲各國軍隊就出現了舟橋部隊。

    公元四世紀,馬其頓在對波斯的戰爭中,就曾經用隨軍攜帶的氣囊和可分解的木舟架設浮橋。

    在十七世紀爆發的歐洲三十年戰爭期間,荷蘭和法國等國的軍隊都有舟橋部隊,他們出征的時候,都攜帶有舟橋器材。

    現代戰爭中,舟橋部隊更是必不可少,舟橋裝置也與時俱進。

    因為隨著炸藥、炸彈和作戰飛機的出現,戰爭中橋樑、道路被破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而且現代戰爭中,重型火炮、汽車、坦克等紛紛走上戰場,軍事裝備重量越來越大,對道路橋樑的承載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為保證這些軍事裝備能順利通行,原有的道路橋樑就不能指望。

    即使是和平時期,舟橋部隊同樣不可或缺。

    因為在遇到自然災害如洪水、地震的時候,道路交通設施就可能被老天破壞。

    沒有舟橋部隊,抗震救災就是一句空話。

    在救災的時候,時間就是生命,只有舟橋部隊才會爭取寶貴的時間。

    所以各國都會自力更生,攜帶高載重量裝備以備不時之需。

    如日本的百式舟橋器材、美國的鋁質舟橋和蘇聯的“恩2波”舟橋、中國的63式/GZQ310型輕型舟橋等。

    舟橋部隊只是一個泛稱,確切的叫法是工兵部隊。

    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期間,埃及軍隊的舟橋部隊(工兵部隊)為了渡過170公里長的運河,假設了10多個浮橋,使埃及5個裝甲師強在短時間內渡過蘇伊士運河,突破了以色列修築的“固若金湯”的巴列夫防線。

    伊拉克戰爭期間,為了阻止美軍前進的步伐,伊軍炸掉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所有的橋樑。

    為了保障美軍快速向巴格達推進,美軍舟橋部隊(工程兵部隊)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巨型浮橋,數萬美軍得以迅速透過,打了伊軍一個措手不及。

    在自然災害發生時,舟橋部隊也可以大顯身手。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通往災區的橋樑道路受損嚴重,救援工作無法及時展開。

    緊要關頭,舟橋部隊出現了。

    原成都軍區某工兵團在極短時間內,架起了重型舟橋,讓一批批救災物資和機械裝置得以順利透過運到災區,為搶險救災作出了突出貢獻。

    進入21世紀,隨著材料技術和資訊科技突飛猛進,舟橋裝備不斷更新換代。

    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運用自動控制技術,實現了舟橋機電一體化作業。

    可以這麼說,現代戰爭和搶險救災中,舟橋部隊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耕機市場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