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芊芷玥
-
2 # 覃覃覃覃覃麻花
一年級正好跟幼兒園是接軌時期,然而兩者無論是從教學目標還是常規作息都大不相同,尤其是國家規定幼兒園不能小學化之後,差異就更大了。
一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出來,各種小學該養成的習慣都還沒有接觸,所以老師第一步肯定要教會他們學習規矩,改變在幼兒園時那種自由散漫的習慣,上課,上廁所,睡午覺,課間操排隊……一切都需要重新學,因為是過渡期,所以老師切不可操之過急,多加鼓勵,現在的孩子都挺聰明的,學懂很快。
其實幼兒園跟小學有個共同之處,家園共育,家校合作,在常規意識的培養方面,都是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的,所以這時候老師還是應該和家長去建立一個良好有效的合作。
常規以及道德普遍來說跟學習是成正比的,所以我建議第一步先著手常規道德教育,
對小學生,一個自控能力很弱的年紀,老師既要和藹可親也要適當嚴肅,做到恩威並施,就是常說的,該嚴肅時嚴肅,該活潑時活潑,做到讓學生既怕你又愛你,在原則範圍內親和。
-
3 # 龍寶VS兔媽
第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閱讀理解階段
第三,獨立自主培養
第四,聽話,服從是一年級必要的。
-
4 # 白日夢想家小哥
第一,培養日常行為規範,對於一年級這樣的低年級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很重要,如何遵守班級紀律,遵守校園規定,以及日常行為活動一定要培養好,從小樹立一年級學生的行為能力。
第二,培養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學習一定要“寓學習為遊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是強調刻板的學習,因為學習要源於興趣,在遊戲中學生有了興趣之後,才會真正意義的去了解去學習。
第三,樹立好對學生榜樣作用,在這個階段一年級的學生都會善於模仿,那麼不管作為老師還是家長,都要以身作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教育作用。
第四,多鼓勵多嘗試讓學生自己去做,曾經聽過一位專家說過,要學會對孩子多鼓勵,父母經常要保持弱勢,讓孩子去幫助父母,例如上公交車父母對孩子說:寶寶媽媽有些累你能幫媽媽把錢給司機嗎?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學會了這種獨立行為,而且要記住在,孩子交完錢給司機時一定要鼓勵他,達到教育的意義。
-
5 # 我是杜佩玉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入學,許多行為習慣都極其不成熟,這個時間只要老師給出標準答案,還是很容易遵守的。
比如說在上課的時候,如果老師說哪個同學做的最好,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給他一朵小紅花,這些都是很無窮的榜樣力量,很多孩子立馬就會投來羨慕的眼光,甚至回家之後都會開心上好幾個小時。
所以說在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正面的引導孩子,表揚孩子,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打擊和埋怨,打擊和埋怨,對孩子沒有任何引導作用,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錯誤,他們只知道正確的樣子是什麼。
家長可能由於自己的學識,不太知道教育行業上的一些要求,那麼家長朋友們可以自己學一點兒童心理學,瞭解一下孩子所在年級的心理特點,其實他們在一年級的時候,正處於道德形成的過程,他們對於道德的判斷完全依據與家長和老師的判斷。
如果家長在家庭中對孩子的要求都是一些正面的積極的,那麼孩子也很容易形成正面的積極的,舉個例子來講,明天早上離開家門之後要和家裡人說再見,明天回家的時候要和家裡人說好。
上面說的都是道德以及生活方面的,我們來說一下知識方面的標準。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當把知識看得稍微低於道德和生活習慣。
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對於孩子的知識接受能力一定要有一個心理預期,他們學東西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快,也可能沒有想象的那麼靈活,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上火,不要急躁,特別對孩子發脾氣,打孩子,罵孩子更不對了。
總之對於一年級的孩子還是重點加強道德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知識方面可以稍微放緩一點點。
-
6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擔任了多年的班主任。比起學習,我更注重孩子的品德和身體。作為一年級的孩子,我認為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養。
1、教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性。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從幼兒園時上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品德培養非常的重要。老師和家長都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品性。當然,品性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是隻靠一年級就能養成,這是我們一生都應該做的功課。
當然孩子小時候的成長,對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性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家長和老師得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讓孩子從小學會誠實,善良,勇敢,堅強,千萬不要讓孩子從小養成佔小便宜,自私自利,撒謊,拿別人東西,懶惰等不良習慣。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不良習慣,要及時給孩子講道理,糾正他的缺點。不然長大後是很難糾正的,不好好培養,孩子甚至可能走上歧途。
2、培養孩子對多種活動的興趣愛好,讓孩子學會鍛鍊身體,增長見識。
有了健康才會擁有一切。好的身體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我們要讓孩子養成愛運動的習慣。老師和家長可以培養孩子對各項體育運動的愛好,教孩子跳繩,踢毽子,拍皮球,打乒乓球,跑步等。當然,興趣愛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培養的。不過如果有愛運動的家長和老師,孩子往往也會喜歡運動。
就像我們班的孩子,因為我經常和他們一起打乒乓球,打籃球,很多孩子們都喜歡 這兩項運動。
週末和假期家長應該陪孩子多去接觸大自然,還可以帶孩子出去旅遊,看電影,逛書店、去遊樂園和公園玩等。
3、讓孩子學會生活和交友。
一個人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關係著孩子一生。一個人交什麼樣的朋友,孩子與未來走什麼樣的路,有著很大的關係。
我們要教孩子學會生活,而且這項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只會讀書的書蟲。 一年級我們可以教孩子收拾自己的書包、書桌,整理自己的小房間;還應該教會孩子自己穿衣服,梳頭,疊被子;教會孩子掃地,擦桌子,收垃圾,洗簡單的衣物,整理衣櫃等。
我們要教孩子怎樣友好地與別人相處,學會寬容、理解、體諒,能夠大方的與人交流。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和老師還要教孩子正確的選擇朋友,讓孩子樹立是非觀念。
4、讓孩子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但是我們可以讓孩子有學會學習的意識,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回到家後,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及時完成作業。這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要注意以正確的方式進行陪伴。一年級可以給孩子讀題,但是千萬不要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當孩子遇到不會的,家長要予以點撥、講解。不能一味的訓斥、責怪。
在一孩子一年級時,不管是老師和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閱讀習慣。首先要按正確的筆順、筆畫來寫,要把字寫工整,規範,爭取寫漂亮;然後每天要和孩子進行閱讀。在學校,可以是師生共讀、小組合作讀,在家裡一定要有親子閱讀。這兩個習慣尤其重要,這是可以讓孩子終身受益的習慣。
孩子上一年級,不管是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投入更多的心思,只要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孩子以後的成長之路就變得平坦多了。
-
7 # 小學漲知識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的身心發展比較快,他們的身體雖然進了學校,準備接受校規校紀的約束,進入正規的學習生活中,但心理還依戀著幼兒園裡的自由自在的玩耍生活。這樣的孩子正處於兩個發展時期之間,他們的心理特點主要是:一是好奇多問,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二是活潑好動,喜歡玩耍;三是行動自由,缺乏目的;四是思維形象,善於機械記憶;四是注意力不集中,知覺發展不夠充分。
鑑於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分析,我們可以透過下面的四個方法幫助教育他們快樂健康積極向上學習成長。
一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學習在學習中找到快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多給他們講動物、童話、寓言等故事,和他們一起看繪本,一起畫畫,一起玩遊戲,在活動中灌輸知識,灌輸思想教育,讓孩子知道要好好學習。
二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有良好的習慣。剛上一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習慣可以讓他學會健康快樂積極成長。家長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勞動習慣。讓孩子在學校要遵守紀律、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寫字要端正工整,樂於助人,尊重他人等;孩子在家裡也要給孩子立好規矩,回到家先完成作業,寫作業時不要說話等。
三是有意喚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在幼兒園時,孩子都是在玩中成長,而剛上小學,孩子就要接受正規的學習和有約束的訓練。家長要有意喚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幫助他順利過渡到小學生活。要告訴孩子:你長大了,要上小學了;在學校裡會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等等。家長要讓孩子意識到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意識到自己要好好認真改變自己。
四是要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帶孩子參加活動 。家長每天要多和孩子說話,多問他在學校生活情況,和誰交了朋友,做了什麼事,從而讓孩子多說話,鍛鍊口頭表達能力,豐富他們的詞彙,發展他們的思維。 節假日或週六日,多帶孩子出去玩,多帶他們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增加他們的見識,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社交能力。
-
8 # 阿壹聊教育
一年級的孩子,我覺得不僅僅是學習知識啟發思維,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習慣,一種學習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01、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很多小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總是沒有按照時間送孩子去幼兒園。家長比較忙的,就比較早送去幼兒園。家裡有老人照顧的孩子就姍姍來遲。我記得,我家的侄兒從以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特意培養他準時上學的習慣。當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之後,孩子能準時起床,到點就立馬去上學,從來不拖拖拉拉。上了小學之後,孩子的時間觀念已經很強了,到點應該做什麼事情,孩子都很自覺地去做,主動去做。有強大時間觀念的孩子,對學習就很有計劃和責任感。學習起來也是特別地捉緊時間。
02、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小孩子的專注力並不是與生帶來的,而是通過後天逐漸培養起來的,特別是對於剛剛進入一年級讀書的小朋友來說,更需要逐漸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也是很多老師不願意接一年級的班的原因。課堂上的絕對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講紀律上面。但是對於進入系統學習階段的小孩子,我們家長也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03、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在逐漸地長大,我們家長不可能隨時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可是,良好的習慣卻可以一直培養著孩子。例如,堅持做到預習新課,做好課堂筆記,閱讀的習慣等。合理安排做作業時間和娛樂的時間。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地培養起來的習慣。
04、樂觀的心態。無論是現在的讀書和以後的生活,都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情。人之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覺得從小培養孩子樂觀的精神,開朗的個性。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以一種淡然處之的心態來面對,比起成績和榮譽更加有價值。
-
9 # 泥鰍裡的香草
老生常談了。我簡要說下面幾點,能做到就很不錯了。
一,教育孩子要勤奮
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校園了,要經常在孩子耳邊鞭策,讓孩子意識到上小學是自己成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不能再像幼兒園那樣存在很大的依賴性了。要知道自己上學和放學的時間,做到不賴床讓大人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師的話要自己記下來等等。
讓孩子有勤奮的意識,從意識上轉變自己。如果你還縱容每天早上三催四請的喊孩子,怕他遲到,每天晚上還遲遲不肯睡覺,不自己收拾書包的話,無形中縱容了孩子,這不是一個好的開頭。所以家長要先轉變孩子之前的一些拖拉,催促,懶惰的局面。
二,良好的作業習慣
一年級作業很少,放學後,可以允許孩子先放鬆休息30分鐘。這30分鐘可以在小區活動一會,可以看喜歡的課外書,也可以自己安排。30分鐘後,要求孩子開始完成今天的校內作業。每天如此,制定規律嚴格的計劃,作業完成後再玩。讓孩子知道作業是自己要交給老師的,不能拖拉,先完成學業再去玩,會玩的更加開心。
三,帶著孩子複習和預習
可以按一定的學習節奏,適當的給孩子進行課本知識的複習和預習。例如語文學科,每學完一課,可以讓孩子用生字組詞,一開始不會沒關係,有的孩子還不懂組詞,後面就悟出來了。也可以讓孩子讀讀課文,默寫一些生字。然後帶著孩子預習下一篇課文,主要是讀通文章,初認生字等。
從小養成良好的複習,預習習慣,對低年級很重要。
四,關心孩子在校的生活
父母不管上班再忙,也要關係孩子的校園生活。因為對於孩子而言,老師是第一次見到,同學是第一次接觸,很多都需要去適應。適應班級老師的管理方式,適應課堂作業的快節奏,適應同學之間相處的小問題等等。
父母要多和孩子聊聊,可以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或是晚飯後,關心孩子在校遇到了什麼事情,或者經歷了哪些有趣的事,認識了哪幾個同學,同桌是什麼樣的孩子,老師今天提了什麼新要求,學校有哪些活動等等。
五,積極鍛鍊身體
一年級課業不是太繁重,不要在一年級就把孩子逼迫的太緊。只要孩子學習態度是好的,認真對待就可以了。如果發現有不足,不要心急帶著孩子慢慢改正薄弱部分。一年級內容單一,題型簡單,相信很快就能追趕的上。
所以既然如此,多給孩子安排一些如打球,跳繩,游泳等體育運動專案,根據孩子的年齡或喜好,多進行有益的運動,讓孩子愛上運動,對促進生長髮育也很有好處。
以上,簡單描述了下,其實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家長去關心自己的孩子,善於發現問題,帶著孩子一起克服。
回覆列表
1.從老師的角度回答:一年級不管是否是班主任,一堂課下來,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用來強調紀律的,至於強調什麼紀律,老師就看辦唄,交頭接耳這個情況是最多的,還有吃東西,個別囂張的還帶玩具,生活檢查:玻璃水瓶,有鞋帶的鞋子,有刀片的轉筆刀等等,發現有要和家長第一時間溝通及時整改。
2.從家長的角度回答:一年級的小朋友回到家和幼兒園回到家,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年級開始有作業了,有的家長會說學前班也有,這是好事,說明您的孩子對接下來的學習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作為家長,這個時候要著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主要是上課聽講和按時完成作業這兩個方面, 上課聽講這個家長是很難去驗證的,但可以不定時的問孩子老師今天教了什麼,或者教到哪裡,引導孩子去回憶,孩子心裡會怕你抽問而去留心,也可以從作業完成質量推斷。完成作業這個就寫作業,說起來簡單,做好卻很難,我發現小朋友在寫作業是很容易開小差,(他們的小手剛剛接觸書寫不久,寫一兩行會累,便停下來,然後就原地玩去了,桌面上有什麼他們就會玩什麼)這個方面家長要督促可以休息,但不能玩得太歡,桌面減少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一年級的小朋友對於作業的讀題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他們讀題,他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教他或者引導他找課本,不能讓他感受到挫敗,覺得作業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從而抗拒寫作業。總之孩子寫作業發呆的時候一定要觀察孩子為什麼發呆,並及時地幫助他很多時候他不是故意的,一定不能讓發呆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