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人們眼裡,諸葛亮無疑是厲害的,因此很多人喜歡把蜀漢沒有最終統一天下的責任歸到諸葛亮身上,你是怎麼看的?
9
回覆列表
  • 1 # 負重堅持

    古時候戰爭糧草是大事,在諸葛亮北伐的路上,糧草缺乏嚴重,並在因為糧草原因訓斥將領,如用木牛流馬獲取魏軍糧草,打苟安、斥李嚴等,都是因為糧草不足。軍糧不足,將士難以溫飽,士氣自然就會下降,糧草不足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統一天下的梟雄,都是超級賭徒,敢於冒險,敢於豪賭。無論劉邦也好,還是後世的趙匡胤、朱元璋,作為統帥,作為一統天下之人必須具備的。而之所以諸葛亮未能憑藉自己的才華實現統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諸葛亮只是一個投資者,而不是一個賭徒,不敢冒險。就像公司的股東一樣,從這一點出發,就很能理解諸葛亮的行為。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穩紮穩打,從不冒險,而且拒絕了魏延的奇襲之計,畏首畏尾,而這種人是不可能取得天下的。諸葛亮貪戀權位,什麼事都自己一手抓,生怕大權旁落,這對國家來說,一方面,培養不了後繼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諸葛亮身體透支,英年早逝,所以到後來,蜀國無可用之人。

  • 2 # 草廬夜談

    拋開《三國志》,單單以《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來分析。

    諸葛亮沒能幫助劉備和劉禪統一天下,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我就逐一聊聊。

    先說諸葛亮自身原因:

    1,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諸葛亮為報劉備知遇之恩,殫心竭慮鞠躬盡瘁,事無鉅細親力親為。雖然看起來很敬業,但這樣拼命工作,也就是個“勞模”。把自己的身體也搞垮了。最後司馬懿說:“孔明食少事煩,豈能久乎?”

    2.諸葛亮不是個合格的領導。合格的領導懂得放權,知人善任,有慧眼能發現人才,創造機會提拔人才,找準機會鍛鍊人才。馬謖本是個人才,相當於軍事顧問高階參謀。但是因為缺少鍛鍊,一直就是紙上談兵的段位。最後把街亭丟了。而諸葛亮並沒有給他機會,直接來個“揮淚斬馬謖”。魏延也是個人才,蜀漢時期獨守一方,治軍嚴謹。就因為諸葛亮看不慣他,一直說他有反骨,竟然在自己垂危之際,也沒忘記安排人手除掉魏延。

    3.急於求成。做事情,欲速則不達。能把一件事情做成功,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有人為因素,也有運氣的成分。諸葛亮為了實現“恢復漢室”的理想,急於求成,連年征戰,致使國力根本沒時間恢復,說他窮兵黷武不算過分。

    再說外部因素:

    1.蜀漢和盟軍東吳並非鐵板一塊,關係有點微妙。借荊州一事是個定時炸彈,也是個導火索。東吳一直想要回荊州,但是劉備政權就是找各種藉口不還。而東吳也為了盟約,不好意思撕破臉。但是不代表以後就不要了,這孫權心裡是有疙瘩的。蜀漢每次與曹魏交兵,其實也暗暗提防東吳偷襲。

    最後呂蒙白衣渡江,奪回荊州。打破了孫劉聯盟。

    2.曹魏方面,巴不得孫劉聯盟趕緊瓦解,自己假天子之命封孫權官位,雖然孫權不稀罕,但也是個名頭。曹魏實力較大,文臣武將人才濟濟,不用細說。就算死了一批,第二梯隊候著呢。不像蜀漢後期,“軍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曹魏人才多,地域廣,物產豐富,國力強盛。無論東吳和蜀漢,根本不是對手。而身為蜀漢“黨政軍”一把手的諸葛亮,並沒有認清形勢,把眼光放長遠。哪怕韜光養晦,哪怕以待時變,都可以。可他沒有,就是一門心思的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恢復漢室的光榮使命。以卵擊石,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都不是。

    你說,諸葛亮該不該負這個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老輩人講過哪些奇異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