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曾國祥早在2010年就憑《戀人絮語》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2016年憑《七月與安生》獲金像獎及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2020年,憑《少年的你》獲金像獎最佳導演。曾國祥的電影風格獨具一格,您如何評價曾國祥的電影?
7
回覆列表
  • 1 # 風之颯9

    曾國祥將自己奉獻演戲,埋頭苦幹,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最有魅力,兢兢業業,廉潔行醫,清清白白,熱誠做人,對待工作應一絲不苟,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形容謹慎勤懇,認真負責,他有今天的成就也不為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所以為有夢想的人加油,為夢想而高飛

  • 2 # 遊看天下事

    曾國祥一開始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的父親——曾志偉,他的姐姐是曾寶儀。

    作為一個演員時候,雖然也出演過很多的電影,但是並不成功。直到當了導演,嘗試自己拍戲以後,首部執導的作品《戀人絮語》,就使他獲得了第47屆金馬獎的“最佳新晉導演”提名。

    後續又推出了《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等多部熱映影視作品,斬獲多個獎項,票房與名利雙豐收。

    但這裡最著重要說的是曾國祥導演的眼光。熱播影視劇《七月與安生》誕生了兩個金馬影后,主演馬思純和周冬雨性格相契合,合作默契十足,這也說明了導演選人眼光獨到,所以才能和劇本碰撞出火花。

    同樣,對於看過小說《少年的你》的人來說,北野這個角色細膩又豐富,男女主之間的感情讓人動容,不同於以往青春疼痛電影,只是為了疼痛而疼痛,它可以呼籲人們關注校園暴力給未成年帶來的傷害,電影是需要有深度有內容的,不能只泛泛講述。

    就像《七月與安生》,它不僅是七月與安生的故事,它藏著萬千人的影子,讓人動容,引起共鳴。

    我相信曾國祥導演的眼光,無論從選劇本,還是選角色!

  • 3 # 志同道合真愛無敵

    從《七月與安生》到《少年的你》,曾國祥一步一個腳印,把自己的頭銜從曾志偉的兒子”變成了“新銳導演曾國祥”。想必此人未來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啊

  • 4 # 悄咪咪告訴你

    對於同樣是青少年校園霸凌題材並且是先上映的《悲傷逆流成河》,為什麼反響與《少年的你》相去如此之遠,自然與郭導一向不盡人意的口碑脫不了干係。

    然而鍋必須不能全背在一個人的身上,一部作品的好壞,是一個整體,導演、劇情、演技、宣傳……方方面面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某一方面格外突出的話,充其量也就只能算一個及格作品。另外一個原因,我想應該是:一個是寫給孩子的,一個是寫給大人的。我以為的悲傷,應該不僅僅是起一個矯情的名字、渲染一個悽慘的氛圍,抑或是一群外表青春靚麗、眼中自帶憂鬱的少男少女,而是不經意間一個眼神所流露的酸澀和希冀,是在回味時仍能感同身受或是若有所思。感動點的不斷提升,應該也是少年和大人之間重要的一點區別吧。所以,在這一點上,《少年的你》受眾面更廣,故事更高階。

    散場後,影院門口一對祖孫的對話引起了我的思考,爺爺說:“我覺得這個題材太過沉重,校園霸凌是普遍現象麼?為什麼要傳達這種負能量的東西給觀眾。”我覺得,恰恰是因為不那麼普羅大眾,才更應該被暴露在Sunny下。因為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可能是個小機率事件,但是對於那些正在經受霸凌的孩子們來說,這就是他們的必然事件,我們不能因為大部分人都生活在Sunny下,就去忽視還有人在陰溝裡掙扎。南韓有《熔爐》,有《素媛》,更因為影視化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促進了相關法律的增補和完善。很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國家的作品也開始努力嘗試著“表達點什麼”“做點什麼”,這是一個好的趨勢,我想我們應該給予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打擊。

    個人感覺影片中最觸及人心的一句臺詞,並不是“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而是當女警官質疑不會有人為了另一個人奮不顧身、捨棄一切的時候,男警官的那句“你我不會,但他們是少年”。沒錯,就是“少年”這既滾燙又限定的稱呼直擊觀眾的心靈。曾幾何時,我們也是那個盼著快些長大的少年,直到我們開始懷念這個少年的自己。隨著物質需求與精神慾望的不斷膨脹,那些單純的小美好往往變成了最難能可貴的渴望。牆角的野花即便只有陰霾下的釐米Sunny,也能頑強綻放。願即便時光老去,內心仍是此間少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點起床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