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復立之後,康熙南巡,太子攜眾阿哥跪拜,但是太子的帽子突然掉了,這是可以的麼?說明了什麼?
7
回覆列表
  • 1 # 風雪夢不逝

    《雍正王朝》中康熙一廢太子後,經過舉薦新太子風波,八爺黨大受打擊。而老四和張廷玉極力主張復立二阿哥胤礽,實際上是給了康熙臺階下。康熙順水推舟,正好借勢復立胤礽為太子。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然而我們的太子胤礽彷彿陷入了魔障一樣,他是知錯認錯但絕不改錯。

    康熙帝最後一次南巡,文武百官,夾道目送。胤礽卻衣冠不整,跪拜之時竟連帽子也掉了。這說明什麼呢?

    這個情節飽含深意,一是說明太子全無禮數。古人的帽子代表人的禮儀法度,太子在康熙面前連帽子都沒戴好,說明其對父皇康熙全無敬仰之心,胤礽心裡想的恐怕只有皇位,什麼父子之情,胤礽壓根沒放在心上。

    二是說明胤礽全無悔改之心。康熙希望太子能奉公守法,仁德信義著於四海。可惜太子並無半分悔改之心,就算曾經被廢黜過。那又怎樣?我胤礽現在還是太子,你們都必須戰戰兢兢,而我就可以我行我素,目空一切。這或許就是胤礽的內心。康熙走後,太子的行動連八爺黨都看不下去。這也說明,大家已經看透胤礽,他就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恬不知恥的作風,你現在確實拿他沒辦法。

    最後,這也預示著太子即將走向窮途末路。他的王冠都掉了,也就什麼也不是了。果不其然,胤礽竟然想透過《百官行述》控制文武官員。但人算不如天算,四阿哥胤禛和老十三聯合,挫敗了太子的陰謀。在四爺的主導下,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成為了壓倒胤礽的最後一根稻草。胤礽敗在了老四的手裡,在這一驚心動魄較量過程中,老八也只不過是胤禛扳倒太子的棋子而已。四爺的手段還是高明些。

  • 2 # lilyinsummer

    康熙第六次南巡,也是最後一次南巡,太子和眾阿哥在宮門恭迎康熙,其他阿哥的帽子都安安穩穩,唯有太子的帽子滑落到地上,這是不是暗和了某種隱喻?

    康熙這次南巡是復立太子,之前太子被廢掉一次,之所以復立太子是因為太子被廢后其餘的皇子都虎視眈眈的盯著太子的位置,康熙為了不讓他們勾心鬥角,也是為了保護四阿哥胤禛,所以才復立太子,用他做擋箭牌。而對於太子來說,正如康熙帝所料,其餘的阿哥都把茅頭針對他,無處躲藏,甚至四弟胤禛最後還出賣了他。

    當然太子當時並不知道這些,當康熙第六次南巡,眾人跪拜康熙,太子心裡無比激動、興奮,老爺子一離開,自己便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所在,可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可以為所欲為了,體驗一下權利巔峰的快感,心裡越想越激動,結果一跪帽子掉了;再者看到康熙第未免緊張哆嗦,無論如何作為皇帝的老子在子嗣面前還是有威儀的,不怒自威,怠慢不得,伴君如伴虎,任何時候在皇帝面前都不能掉以輕心,萬一有個閃失,那可是要掉腦袋的,所以一緊張,慌里慌張就把帽子掉了;再者他經常跟春華鬼混,彼時說不定剛從春華出溜出來,情急之下顧頭顧不了腚,倉皇中帽子沒戴穩,這一磕頭瞬間就掉落了。

    總而言之,掉帽子不是什麼好的兆頭,古人講‘’烏紗帽‘’,帽子是官階的象徵,古代官員都像護命一樣愛護自己的烏紗帽,關鍵時刻,別人的帽子戴的好好的,唯有太子的帽子掉了,意味著太子的官運不長久,太子的復立終究又是一出曇花一現的權利爭奪鬧劇。

    看來烏紗帽一說還真不是子虛烏有。

  • 3 # 史味人生

    其實這是一個穿幫,但是細細咂摸,感覺這個穿幫還挺有隱喻。

    復立太子之後,康熙第六次南巡,太子和眾阿哥大臣們,在宮門口恭送康熙,結果太子剛戴熱乎的帽子,隨著磕頭直接就滑到了地上。

    同樣是磕頭跪拜,其他阿哥的都十分牢固,唯太子的帽子不安穩,預示著將來太子的第二次被廢。

    你以為是導演刻意為之?以上全錯,其實是一個穿幫,因為我仔細看了一下太子身後的穿紅衣服的群眾演員,發現他看到太子帽子掉了的時候,漏出了詭異的笑容。

    足以證明,這是一個真實的穿幫,如果是導演編劇刻意塑造的效果,那這個群眾演員應該拖出去打(手動滑稽)。

    只不過後期可能覺得這是一個挺好的隱喻,就沒有重製了,這不康熙剛坐到轎子中,車輪中間,太子的帽子又戴的好好的了。

  • 4 # 影畫點選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偏了吧,就是一個普通的NG鏡頭而已,似乎是沒有問題還非要說出點問題,現在好像流行這種方式,類似於西遊記,金庸小說,本身裡面沒有的事卻被各種臆想冠以各種結論。

  • 5 # 江東汪郎

    這就是《雍正王朝》成功的原因,劇中透露的細節、暗喻處理的非常好!

    胤礽的太子之位恢復以後,康老爺子也開始了他的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南巡。

    在宮門口和群臣恭送康熙時,胤礽頭上的帽子在他磕頭的時候掉在了地上。

    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隱礽已經無法坐穩屁股下的太子椅,預示著他的儲君之位會第二次被廢。

    由此可見,導演的手段非常高超,用掉帽子的手法暗示著後面的劇情發展。胤礽不遵守為人子、為人臣的操守,讓屁股下牢固的太子之位出現了鬆動,也讓自己的兄弟們看到了奪取儲君的希望,將自己處於風暴之中。

    他的第二次被立,不僅不能打消兄弟們對儲君的念頭,反而加深了奪嫡的白熱化。

    此後,胤礽一直處於自己兄弟對他的各種算計之中,最終一無所有。

    其實這種暗喻的手段還出現過一次,就是老四胤禛登基後,孫嘉成彈劾年羹堯,他的帽子也掉了下來,最後被砍了腦袋。

    所以一部優秀的影視劇,所展現出來的一定是完美的細節,畢竟細節決定成敗。

  • 6 # 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來給大家回答一下吧!

    不得不說,《雍正王朝》拍的真好,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揣摩,有人回答說這本身就是一個穿幫,理由是後面的那個群演笑場了。

    角風仔細看了一遍,哈哈,確實如此!

    不過,既然是解讀《雍正王朝》,肯定不能拿穿幫來解釋,那麼太子的帽子掉落的真正寓意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代表太子的地位不保啊!

    康熙這次南巡已經是他老人家最後一次南巡了,也是第六次南巡。他南巡,留下了太子監國,這種事情也不是他老人家第一次這樣做了,只不過這次的太子監國,不同以往的情況是,太子已經被廢過一次,這是重新復立以後的太子。

    而康熙之所以要復立太子,其實也是因為太子被廢以後,剩餘的皇子個個都虎視眈眈的看著太子的位置,都想成為儲君。康熙不忍心皇子們勾心鬥角,也為了保護四阿哥胤禛,所以才又把太子搬了出來,故意讓他當了擋箭牌。

    這個秘密直到十幾年後,康熙病重的時候才跟四阿哥說,並且說自己對不起十三子胤祥,因為擔心十三阿哥胤祥拖累四阿哥胤禛,所以康熙整整關了十三阿哥十年禁閉。

    想想自己的父皇這樣對待同是自己的骨肉的孩子,對十三阿哥不公平啊。

    而對於太子來說,確實如此,因為康熙皇帝一走,其餘的阿哥們就把矛頭對準了他,想躲都躲不開,即使他最信任的四弟胤禛,也出賣了他,當然操作這件事的人不是胤禛,而是鄔思道!

    太子並不知道這麼多,他跪拜康熙南巡,一是比較激動,老爺子終於離開京城了,我太子就是老大了,一激動,帽子掉了;第二點則是見到康熙帝就害怕,一害怕就控制不住抖,這一抖,就把帽子抖掉了;第三種則形容他的慌張,他慌張也不是第一次了,《雍正王朝》第一集就是他跟春華鬼混,慌慌張張的到了大殿上,這次也是一慌,就把帽子慌掉了。

    此時的帽子掉,也宣示了,太子即將一無所有!

    最重要的是,康熙帝車駕還沒有走遠,太子就第一個站了起來,帽子又戴的好好的,左右看了一眼其餘還在跪著的眾皇子,輕蔑的一笑,走了……

    在《雍正王朝》中,掉帽子的情節不止這一處,還有孫嘉誠彈劾年羹堯的時候,也是一慌張帽子掉了。

    果然,不久以後,他就被年羹堯砍了腦袋。

    所以說,當官啊,還得保護好自己的帽子,連帽子都系不緊,還怎麼當官?

    而對於這部電視劇來說,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刻意注重細節啊,細節決定成敗!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 7 # HannibalLecter

    有圖有真相。

    在老版本中,這一幕出現在13集,情節是太子第一次被廢,又被複立,十三阿哥管刑部,十四阿哥管兵部,權力互相制衡,然後康熙在張廷玉的陪同下完成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太子監國,代理一切朝中事務。

    在康熙離京的時候,皇子、百官跪送,這時候在12分08秒,給了太子一個下跪磕頭的特寫——

    太子磕頭磕得太猛了,把頭冠磕掉了,這個時候還專門給了字幕在這個畫面。

    字幕是最吸引觀眾眼球的地方,既然是給字幕,就說明後期做的時候這一幀畫面是被稽核考量過了的,一般來說不會是一個BUG。

    太子磕頭把帽子磕掉了這個細節,從技術上來說可能是演員失誤,拍攝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後期剪輯來不及補了。其實《雍正王朝》裡這個道具官帽很容易掉,只要磕頭磕猛一點就掉下來了,比如31集,雍正審孫家成,孫家成一磕頭,帽子也是立刻就掉了——

    然而下一秒鏡頭,又是戴在頭上的——

    所以對待這個細節問題,估計導演也會很惱火。

    也有可能是導演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偶然失誤造成的隱喻,因為康熙南巡迴來太子就永久被廢了。帽子掉落,正好象徵著這個太子還要被廢,徹底丟掉自己的冠冕。

    這個畫面其實很有意思,太子第一次被複立,出局的是大阿哥,而三阿哥還在,但是我們在後面皇子的隊伍中,只看到了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

    這個排位就很有趣了,太子的帽子快要保不住了,接下來替他的,就是四阿哥了。

    這個畫面呢,不是一個客觀視角,是康熙的第一人稱視角,觀眾就好像是康熙,站在龍輦上看著下面的皇子,因為太子王冠掉的那一瞬間,鏡頭給到了紅色欄杆(下圖左下角和右下角)。說明是一個人站在一個特定的位置俯瞰著這些皇子,那麼在這個視角里,三個人入了康熙法眼,分別是太子,四阿哥,八阿哥。然而在康熙眼裡,四阿哥是一個人,十三阿哥沒有入畫,但是八阿哥卻是三個人,是一個黨。康熙最煩的就是結黨。在這個畫面裡,從康熙的視角看來就是——我要離開一會兒看你們要怎麼折騰,大概我心裡清楚,你們就是三派——太子、四阿哥,八爺黨。而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被為委任了刑部、兵部的職務,並不在PK臺上,而是為康熙的工具。

    康熙走後,跪在太子身後的阿哥們的畫面是——

    從左向右分別是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這個畫面把前面沒有拍到的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補進來了。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四阿哥他們不是被虛化,就是被擋住,而這邊的十三,十四阿哥被突出,事實上,最後在太子叛亂的時候代替康熙帶兵收拾他的就是十四阿哥。

    然後下一個畫面是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組成的八爺黨離開,只剩下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這是在告訴觀眾現在的勢力劃分,以前四阿哥,十三阿哥為太子做事,他們是一黨,現在劃分為了所有的阿哥和太子對立,太子單獨為一黨,準備作死到底,而十四阿哥和八爺黨(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結盟為一黨,最後只留下四阿哥,十三阿哥兩兄弟互相依靠。

    這個畫面其實最後就是告訴大家,太子不久以後掛了,就是四爺黨和八爺黨的直接PK了。

    此外,三阿哥沒有出現,一方面可以說在前面因為大阿哥的事情受了牽連,也有可能是因為他不重要,不算是最終競爭PK的一方。

    雍正王朝國際版和DVD版中,字幕被挪到了康熙這邊,在太子那邊保留了不到0.1秒,觀眾一般很難注意——

    這樣看起來就非常連貫了,太子的手一直在地上,沒有功夫扶帽子,而過後給了一個康熙走了以後太子站起來抖袖子的特寫——

    表現太子是個兩面派,康熙在的時候規規矩矩,在康熙背後很不自重。為他後來被廢的劇情埋下了伏筆。

    前面有作者細心的發現,在最初版中,有個群演看見太子帽子掉了,齣戲了,在笑——

    在國際版和DVD版中,後面齣戲在笑的群演的臉直接被砍掉——

    教你不認真演戲。

    而就在這一集後面,八爺口裡就說出來了劇情預告——

    不要看是一個0.1秒的細節,在呈現給全國電視觀眾的時候,也被注意,被修改,之所以是好劇,經典,必然有它優秀的緣由。

  • 8 # 燦燦公子

    康熙南巡,太子胤礽跪拜時帽子突然掉了,說明了什麼?看了很多人的觀點,有的人說,當時拍攝的時候,風太大,帽子沒有戴好,正好被吹掉了,或者是帽子沒有戴好,是一個穿幫的鏡頭,那為什麼別人的帽子都戴的好好的,沒有被吹掉呢。

    我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帽子吹掉是導演故意安排的,而且從這個小細節之上可以預示太子的再次被廢除。

    果然在康熙南巡的途中,太子胤礽被部下唆使,想對康熙逼宮,後來被康熙剿滅,太子被永久廢除。這個拍攝手法和《教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看過《教父》的細心網友發現沒有,只要在鏡頭裡出現買橘子的鏡頭,就會預示有殺人的情節,比如年輕的教父在街上買橘子,後來殺掉了小混混法努奇。教父停車到水果店買橘子,就遭到了毒梟索洛佐的暗殺。這部《雍正王朝》的每個鏡頭都值得細細品味,會有新的感受,那麼你的觀點是什麼呢?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 9 # 達摩說

    這說明胤礽的太子之位終將不保,再次被廢只是時間問題。

    在《雍正王朝》中,二阿哥胤礽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在康熙面前他唯唯諾諾,毫無儲君的擔當和氣宇,而揹著康熙他又勾結黨羽,賣官鬻爵,壞事做盡,是典型的國之蛀蟲。在反覆考察後,康熙對太子胤礽深感失望。

    在第一次廢掉胤礽的太子名位後,其他皇子似乎看到了希望,奪嫡之爭日趨白熱化。先是大阿哥胤禔頭一個跳出來欲殺胤礽,被康熙壓制之後,緊接著三阿哥胤祉又落井下石,捅出胤禔魘鎮胤礽的驚天秘密。之後,八阿哥胤禩藉助舉薦新太子的機會,串聯朝臣,高調劍指儲位,這令康熙十分忌憚。為避免八爺黨過分膨脹以至削弱君權,康熙只好與佟國維合作,狠狠壓制了八爺黨。

    猶如驚弓之鳥的康熙為了抑制和消減諸子奪嫡爭儲的熱情,只好復立胤礽為太子。但此時在康熙看來,胤礽已經扶不起來,復立胤礽不過是在替真正的太子擋子彈,是權宜之計,而在諸皇子看來,胤礽也已不復太子之威了,他很難再起到一個震懾作用,胤礽的再次被廢已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我們就看到在康熙開啟他的第六次南巡之時,胤礽在下跪時,帽子不慎掉到地上,這似乎預示著他的再次被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親生父母在你小的時候把你送給了別人扶養,你會對他們產生怨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