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唐健康
-
2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大量吃荔枝會導致低血糖?糖尿病可以吃荔枝嗎?荔枝又被稱為離支,丹荔,勒荔等等,荔枝屬於水果中的佳品,富含豐富的糖分/多種維生素/有機酸/磷/鐵等營養素,荔枝核中含有皂苷/鞣質,可使血糖下降以及肝糖原降低。
荔枝屬於溫燥之物,因此素有“一顆荔枝三把火”之說,過量的食用易引發火熱。如果大量的食用鮮荔枝,會使血糖下降,還會導致口渴/出汗/眩暈/腹瀉,甚至出現突發性的昏厥,醫學上稱這中症狀為“荔枝病”,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如果吃的過多大量的糖分進入體內,會刺激機體分泌大量的胰島素,導致低血糖症。因此吃荔枝最好限量。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天水果在200-350g,在這個範圍之內吃荔枝對身體還是很有益的。
那麼對於糖尿病來說是否可以吃荔枝呢,其實糖尿病是可以吃荔枝的,雖然荔枝中的含糖量較高,但是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除了升糖指數還是應該注意的是血糖負荷,對於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只要注意幾個關鍵點,對於血糖不會有太大的影響:1餐後吃,餐後一個小時左右。2.小口慢吃。3.少量吃。淺嘗輒止,一兩個嚐嚐就可以了。切忌不要為了吃爽快多吃,導致血糖大幅波動,給身體帶來危險。
-
3 # 家庭醫生雜誌
又到了荔枝上市的日子,你吃荔枝了嗎?
說到荔枝,不免想到其飽滿的果肉,甜膩的口感,還有那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可每逢荔枝時間,總能出點荔枝事,比方說,荔枝吃多了,容易低血糖。
於是乎,有人就好奇了:荔枝都那麼甜了,怎麼吃了還會低血糖?
這是因為,人體所能直接吸收的糖分是葡萄糖,而荔枝所含有的糖分主要是果糖。果糖在人體內必須透過酶才能分解轉化為葡萄糖。大量的荔枝攝入,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使得血糖水平急劇下降。這時,來自荔枝的果糖又沒來得及轉化為葡萄糖,血糖得不到補給,低血糖便出現了。
這種突發性的低血糖,我們也稱其為荔枝病,表現為頭暈、出汗、心悸等,嚴重者還會突然面色蒼白、手腳冰涼、大汗淋漓、昏迷、呼吸不規則,甚至出現呼吸暫停等生命危險。
一旦出現荔枝病,應立即飲用白糖水、葡萄糖液及其他高糖分流質、半流質食物。嚴重者,如有抽搐、虛脫等情況,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另外,有人或許會覺得,既然荔枝吃多了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那是不是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靠吃荔枝來降血糖呢?
非也。
當荔枝中的果糖在人體內停留足夠長的時間,最紅還是會轉化為葡萄糖,這時,血糖不僅不會降下去,還會升高。21
-
4 # 營養百事通
從小至今一直生長在北方,對荔枝的認知始於上千年前的那個美人---楊玉環,“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就這樣荔枝一直是印象中遙不可及的高貴水果。
六月正是荔枝成熟的季節,都說吃應季水果最健康,但吃荔枝也是有學問的,吃不好會生病哦。
吃荔枝也會生病?嗯,就叫“荔枝病”。經常發生在荔枝收穫季節的荔枝產區,主要表現除有類低血糖的症狀,還有頭暈、乏力、腹痛、腹瀉,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心率失常、呼吸困難,甚至死亡,中國和印度都有兒童空腹吃不成熟荔枝導致死亡的案例。
預防“荔枝病”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不吃不成熟的荔枝
(2) 空腹吃荔枝要減量
(3) 一旦出現類似低血糖和其他中毒症狀請及時就醫。
既然吃荔枝可以出現低血糖症狀,那麼是不是正好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呢?
糖友吃水果的前提是血糖平穩、正常的情況下,可以少量食用做加餐,而不是本身血糖高,吃荔枝來降血糖,這個原則是不能改變的。而且,在血糖平穩情況下,不只可以吃荔枝,很多水果都可以吃,比方西瓜。雖然西瓜口感很甜,血糖升糖指數也不低,但西瓜大部分都是水分,吃上一塊,血糖雖然上升快,但隨著代謝增加,無法持續很久,很快血糖也就降下來了。所以糖友首先要在營養師的指導下調整飲食模式和總熱量的攝入,血糖平穩的情況下可選擇的食物還是很多的。
-
5 # 開普廳
荔枝病,荔枝中的果糖惹的禍?果糖:這鍋我不背
果糖並不直接刺激胰島素釋放。
即使部分果糖在肝臟轉化成葡萄糖釋放進入血液,這種釋放是緩慢的,也不會刺激胰島素的瀑布式釋放。
那麼,荔枝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2017年4月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做了很好的調查,基本闡明瞭該病的來龍去脈。
荔枝中的兩種毒素抑制糖異生,加劇低血糖反應。
我們知道,日常的夜間睡眠中也會出現糖消耗後的低血糖。這時,人體會進行脂肪動員啟動糖異生途徑產生葡萄糖維持腦需求。荔枝病發病的關鍵的是,荔枝中的兩種毒素,次甘氨酸A和同系物亞甲基環丙基丙氨酸都可以透過抑制脂肪的β氧化等過程抑制脂肪動員途徑的糖異生,從而破壞了人體正常的維護血糖的代償機制,造成凌晨嚴重低血糖反應即低血糖腦病。
就是說,荔枝病的發病並不是荔枝中的果糖惹的禍。
-
6 # 詩人劉志強LZQ
詩
《降血糖》
富裕窮來過,
血糖不闖禍。
降低腹腔倉,
肯定有收穫。
-
7 # 綜合內科張醫生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荔枝,但需要限制食用量,每次2~3顆即可;另外,大量食用荔枝確實會導致低血糖,但卻不能利用這一點來幫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想要了解為什麼,咱們就得明白荔枝究竟對血糖造成了哪些影響;
荔枝含有大量的糖分,但這些糖大多都是果糖,果糖是一種很奇特的單糖,它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也可以刺激胰島合成和分泌胰島素,但卻不能像葡萄糖一樣被機體直接利用,而是需要經過肝臟的處理被轉化為葡萄糖後再利用,也就是說,果糖在人體內的利用要比葡萄糖慢一步;
但是果糖對胰島的刺激能力卻和葡萄糖沒什麼區別,只要進入體內馬上就會誘導胰島素的分泌,所以,大量食用荔枝後,源源不斷的果糖就會刺激產生大量的胰島素,胰島素則會促進體內的葡萄糖的迅速消耗,而果糖又不能快速轉化為葡萄糖補充消耗,於是便出現了低血糖,而且,攝入的果糖越多低血糖情況就越嚴重;
更重要的是,當低血糖症狀得以緩解後,胰島素降至常態,葡萄糖消耗減少,而此時體內積蓄的果糖仍然在慢吞吞的向葡萄糖轉化著,接下來,隨著果糖的不斷轉化,我們的血糖將會出現一個大幅度增長的階段,這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實在算不上什麼好事!
總之,糖尿病患者積極尋求控制血糖的方法並沒有錯,但卻不能隨意嘗試,若是出現差池卻是後悔莫及的;目前能夠真正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只有三個: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
8 # 錢多多營養師
有人說大量吃荔枝可以導致低血糖。確實,吃了大量的荔枝,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的症狀,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荔枝病”。
“荔枝病”是一種“低血糖症”。因為荔枝中含大量的果糖,果糖經過胃腸道黏膜的毛細血管很快吸收入血後, 然後由肝臟內的轉化酶,將果糖轉化為葡萄糖才能直接為人體所利用。所以如果過量食入荔枝, 那麼就有過多的果糖進入人體,“改造”果糖的轉化酶就會供不應求。因此大量的果糖充斥在血管內卻轉化不了能被人體利用的葡萄糖,也就出現了“低血糖”的現象。也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會認為吃荔枝可以降糖。
雖然大量食用荔枝,可能會引發“低血糖症”,但低血糖不等於降血糖,荔枝吃得多了,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血糖下降,引起血糖的波動,這樣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是不利的,而且低血糖的危害更大,嚴重時可能會危害生命。
況且,荔枝的含糖量在16%左右,屬於高升糖指數的水果,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建議選擇一些低升糖指數的水果來吃。當然如果你的血糖比較平穩,並且控制得很好的情況下,可以吃上一兩顆荔枝解解饞,建議最好是在兩餐之間食用,並且相應的減少一點主食的量。
總結一下就是為了安全起見,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荔枝後可以在2個小時後自測一下血糖,若血糖變化不大,少食還是可以的,若血糖升高明顯,建議還是最好避免食用。別指望著吃荔枝降血糖。
-
9 # 波波醫生說健康
荔枝在糖尿病的圈子裡,被稱為降血糖的水果,甚至有些糖尿病人會專門吃荔枝“降血糖”,這裡我要做這樣吃荔枝是錯誤的。
作為疾控中心的一名醫生,有必要科普一下,糖尿病人如何正確對待荔枝。
荔枝可以“降血糖”的原因荔枝不是真正的降血糖,只是在大量食用後,再用血糖儀測血糖,發現體內的血糖降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原因在於荔枝裡面的果糖,荔枝裡面糖分主要是果糖,果糖不同於葡萄糖,葡萄糖可以直接吸收,果糖則需要體內的酶分解後才能被吸收。那麼關鍵就來了,人在大量進食荔枝後,果糖此時在體內含量很高,身體就需要產生很多酶去分解,而產生酶需要消耗體內的葡萄糖,因此短時間內體內的葡萄糖被消耗了,而果糖還沒有被完全分解,因此造成“降血糖”的錯覺。
糖尿病人可以吃荔枝不?我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糖尿病人能吃的時候,我們都可以透過血糖指數(GI)和血糖負荷(GL)這兩個指標來衡量。
只要進食的食物血糖負荷(GL)小於20,都是可以的。
如果不知道什麼是血糖指數(GI)和血糖負荷(GL),可以我寫的這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04265864054571533/
那我們直接看荔枝的資料:果糖血糖指數(GI)為23,每100g荔枝中含有16.1g,那我們以500g(也就是半斤)為例計算,16.1×500/100=80.5g;血糖負荷(GL)=80.5×23/100=18.5,18.5小於20。
因此,結論是糖尿病人可以吃荔枝:
糖尿病人吃荔枝的時間段選擇一般選擇空腹血糖在7.8mmol/L以下,或者飯後2小時左右血糖在10mmol/L以下時候,可以食用荔枝。
食用量的話以500g為宜。
-
10 # 李藥師談健康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自古就是一種深受歡迎的水果,現在運輸發達,荔枝也已經不再是南方才能吃到的水果了,但荔枝雖好,食用荔枝的時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不注意,吃荔枝也會引起健康風險。
隨著健康知識的不斷科普,很多朋友已經知道了“吃荔枝可能會有引發低血糖風險”,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荔枝?這樣的問題,大家卻又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吃荔枝為何有引發低血糖的風險?很多科普文章,甚至於在專業期刊發表的文章說,食用荔枝之所以會發生低血糖,是因為荔枝內的果糖含量很高,大量進食後導致果糖代謝緩慢,刺激胰島細胞“瀑布式”分泌胰島素,從而導致低血糖的發生,但如果科學的探討這件事,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充分的科學依據。
荔枝的含糖量確實不低,大約在15.2%左右,其中果糖佔大部分也不假,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常見的食材,其果糖含量遠遠高於荔枝,比如蜂蜜的果糖含量是30%,而葡萄乾的果糖含量約為34%,黑棗的果糖含量約為32%,菠蘿蜜的果糖含量也高達近10%,如果說因為果糖含量高,大量進食荔枝後,就會導致低血糖“荔枝病”,那麼是不是蜂蜜喝多了,葡萄乾吃多點,其他高果糖的水果食物吃多點,同樣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呢?但實際情況是,其他食材在食用過程中,並沒有大量進食會導致低血糖的規律。因此,吃荔枝導致低血糖風險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荔枝的果糖含量高。
2014年,印度曾經爆發過兒童因為過食荔枝而爆發荔枝病,並導致390名兒童發病,122例發病者死亡的重大事件,而這次的事件也引起了相關研究的關注。研究發現,出現低血糖甚至嚴重者導致爆發性腦部引起死亡的這些發病兒童中,多數都存在以下幾個情況——身體較弱、大量進食荔枝、進食荔枝後未吃晚飯而直接入睡。同時研究還指出,荔枝中含有的兩種物質,低糖氨酸A(hypoglycin A)和亞甲基環丙基丙氨酸(MCPG),可以導致脂肪氧化代謝的異常,而這些條件綜合起來,是引起印度地區爆發荔枝病,引起多例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
具體說一下如何過食荔枝是如何引起低血糖的:當身體較弱者,空腹過量進食荔枝後,荔枝中含有的果糖是一種很不易消化吸收的糖分,只有透過肝臟代謝才能夠轉化為葡萄糖,最後被身體吸收利用,因此,大量進食荔枝後很容易產生持續的飽腹感,持續的飽腹感會讓進食者忽略正常的飲食攝入,而果糖的攝取又非常緩慢,特別是不吃晚飯就入睡的情況下,人體本來就有夜間血糖偏低的正常生理規律,在未進食晚餐的情況下,低血糖的情況就更容易加重,本來如果血糖偏低,我們的會透過脂肪的糖異生代謝產生糖分來補充和調節身體的低血糖問題,而荔枝中的低糖氨酸A和MCPG兩種物質,又會影響脂肪的正常糖異生代謝,導致體內脂肪的氧化代謝受阻,從而有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低血糖,甚至會因為低血糖而最終導致腦損傷。
關於過食荔枝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原因,您明白了嗎?因此,想要避免荔枝導致低血糖的問題,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空腹過量進食荔枝;
2. 吃完荔枝後也要正常進食;
3. 不要吃不成熟的荔枝,這種荔枝中的低糖氨酸A和MCPG含量更高;
4. 避免大量進食荔枝後,不吃晚飯空腹入睡。
如果能夠避開上述幾點,吃荔枝發生低血糖的機率是非常小的,也完全不必過分擔心。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荔枝嗎?對於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荔枝的問題,我想到的是兩層意思,一是荔枝多吃點,血糖會降低,那麼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可以多吃點荔枝來降血糖?二是糖尿病患者吃荔枝,會不會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加大?要如何注意?
第一種是非常荒唐的想法,從前面我們談到的荔枝導致低血糖的一些相關因素我們也可以看出,荔枝並不是直接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而是因為過量進食荔枝,可能會體內的糖異生過程,導致出現低血糖時,身體無法及時的調節和糾正,才會引起低血糖的問題。因此,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調節能力就比較弱,很多時候還會服用降血糖的藥物或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如果想靠大量吃荔枝來降血糖,那麼最終結果只能是,出現低血糖無法糾正,反而導致更大的健康風險!
第二種想法則要靠譜的多了。但糖尿病患者,食用荔枝,不但要考慮低血糖風險,還應該更多考慮升高血糖的風險。荔枝的含糖量較高,雖然果糖代謝較慢,但最終也是可以轉換為葡萄糖的,因此,在水果當中,荔枝是一種升糖指數大於70的中高升糖水果的,如果大量進食荔枝,引起血糖升高的風險會較大,因此,通常建議糖尿病患者吃荔枝一定要適量,在平穩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少量的吃一點荔枝,同時適量的減少主食的攝入量(建議進食2~3顆荔枝,減少主食25g的攝入量)。說完高血糖風險,再來說說低血糖風險,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本身血糖調節能力較弱,又有胰島素抵抗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在進食荔枝時,就更要注意儘量避免空腹,同時注意不要吃不熟的荔枝,我們前面提到的兩種毒素,會干擾脂肪氧化和糖異生途徑,導致機體葡萄糖生成不足,導致急性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加大。
綜上所述,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荔枝雖然可以吃,但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最好在控制血糖平穩的前提下吃荔枝。血糖控制不好,身體虛弱的糖尿病朋友,建議儘量不吃荔枝。
2. 即使吃也不要多吃,建議在兩餐之間食用2~3顆即可,同時注意主食攝入量相應控制。
3. 注意不要吃不熟的荔枝。
4. 避免空腹大量吃,更要避免空腹大量吃後,不吃其他食物就入睡。
5. 某些降糖藥物,如磺脲類降糖藥,胰島素等,本身就有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在服用藥物期間,更要注意吃荔枝的上述注意事項。
-
11 # 康愛多掌上藥店APP
夏天,是荔枝的上市季節,所以也是吃荔枝的最佳時候,這時的是荔枝美味且營養,荔枝肉含糖類、蛋白質、鈣 、鐵 、鎂等營養物質,適當的吃還有助於補益身體。
但是,據說大量吃荔枝可以導致低血糖,那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荔枝嗎?會有什麼影響嗎?對此這些問題,下面就來了解清楚吧!
一、大量吃荔枝會導致低血糖嗎?一次性攝入大量的荔枝,確實會導致低血糖。可使人很快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冰冷、神志昏迷等表現,甚至出現抽搐、心律不齊,如果不及時搶救還可能會導致死亡的威脅。
倘若在此時抽血查血糖,可見血糖明顯降低,這是由於荔枝肉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氨基酸,它可以引起血糖降低,並且使肝臟脂肪變性。
不過,通常情況下,少量吃荔枝並不會引起不良後果,只有在大量攝入後才會引起低血糖,尤其是不能在空腹的條件下大量的吃,不然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會更高。
二、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荔枝嗎?糖尿病患者食用荔枝應慎重,但可以適量吃,但不能將其當作降低血糖的辦法。因為即便荔枝中含有果糖,果糖攝入過多會引發低血糖,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這並不等於降血糖。
原因有3點:
1、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多是體內分泌胰島素的內分泌系統出了問題,荔枝並不是藥物,解決不了胰島素分泌問題。
2、若過量進食荔枝會在較短時間內引起低血糖,但時間一長果糖還是會轉化成葡萄糖,使血糖不降反升。
3、60%以上的糖尿病人兼有高血脂症,而食用大量的果糖會引起高血脂,造成惡性迴圈。
而且還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噁心、視物模糊、肢倦乏力、出汗、手顫、心慌、煩躁、嘔吐、腹痛、腹瀉、嗜睡等表現。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適量的吃荔枝,荔枝並不能降血糖,不能過多的吃,建議控制在5-10顆即可,且最好在兩餐之間食用。
肝火旺盛以及備孕、溼氣重、腎虛、衰老、三高、肝病、面板病等等,應該怎樣調理最有效?
-
12 # 使用者9392043456711
我以前血糖值是歺後26,空腹17.5後來就是堅持吃荔枝二個多月,切,血糖值正常了。現在空腹4.3歺後8.9。說明荔枝是降血糖的,不仿大家多吃荔枝。
回覆列表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在詩中諷刺唐玄宗找人辛苦修棧道,可興師動眾卻不是為了民生,而是因楊玉環喜食荔枝,為了快馬加鞭運送荔枝,使之儘可能不變味地送到她口中,自然,楊貴妃也是高興極了。
在2018年夏天爆火的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也因為富察皇后要過生日,乾隆皇帝命福建待荔枝一結果就連樹枝、泥土一起裝進木桶運送到京城來,送皇后一棵結滿果實的荔枝樹。
而如今,交通發達、便捷,冷鏈物流發展迅速,荔枝的運送與儲存變得容易許多。
那麼,糖尿病人可以吃荔枝嗎?
荔枝的升糖指數為74,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B、C等各種營養素,糖友過食會導致血糖升高。
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說吃荔枝會導致低血糖呢?
荔枝本身是不會造成低血糖的,進食荔枝出現低血糖的人,很可能是體質較弱,而荔枝飽腹感強,富含不易消化吸收的果糖,空腹進食大量荔枝後,就很容易不想再吃正餐。
再加上晚上人體的血糖會偏低以及荔枝中還含有低糖氨酸A和MCPG兩種物質影響脂肪正常的糖異生代謝的情況,就很容易造成低血糖了。
所以,糖友還是不適宜食用荔枝的,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在兩餐之間食用2-3顆,控制好每日總熱量的同時,不要忘記吃正餐。
最後,祝身體健康!
——END——
責任編輯|金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