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8
回覆列表
  • 1 # 西安—豐鎬遺子

    中國御駕親征的皇帝多了去了,基本上開國之君,在創業階段都御駕南征北戰。反而在守業之君御駕親征的不多。今天不說開國之君,因為太多,說一說,守成之君御駕親征。

    1.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魏第三位皇帝,同時也是優秀的軍事統帥,親率大軍先後攻滅胡夏、北燕、北涼,伐柔然,徵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渾,取劉宋的虎牢、滑臺等重鎮要地,最終統一中國北方。四十五歲時被太監殺害。

    2.隋煬帝楊廣,隋朝第二位皇帝,即位後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大業十四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弒。

    3.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即位後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

    4.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即位後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南摧南唐,北破契丹,在商議取幽州時病世,年僅39歲。

    5.宋太宗趙光義,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即位後親征太原,滅北漢,兩次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大敗而歸。

    6.明成祖朱棣,大明第三位皇帝,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明英宗朱祁鎮,明朝第六任皇帝、親征蒙古,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後復位稱帝,所以也是明朝第八任皇帝。

    7.清聖祖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御駕親征蒙古準噶爾步噶爾丹,一統蒙古。

    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 2 # 吔許祗冇自己

    御駕親征是帝王一般都是開國之君,當然也有守城之君。開國之君只有極少數沒有上過戰場,列舉出來的話恐怕不好說,所以下面不分排名列舉幾位曾經御駕親征的守城之君。

    1、清聖祖康熙帝:康熙有過3次親征,3次都是攻打同一個人,那就是葛爾丹,一般都被稱為“三徵葛爾丹”,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就有這個過程。意義:成功阻止了準噶爾的東進,將喀爾喀蒙古併入版圖,為乾隆年間平定準噶爾奠定基礎。

    2、周武帝宇文邕:周武帝親征過北齊、突厥,並且消滅了北齊,正式將北齊版圖納入了北周。但是周武帝親征突厥時突然病死,時年僅36歲。3、明英宗朱祁鎮:這個皇帝御駕親征已經成為笑柄。當時明英宗聽信宦官王振之言,不聽大臣勸解,硬是要御駕親征瓦剌,結果發生著名的“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多名大臣英勇戰死,大明王朝經過三大盛世以後,最終由盛轉衰。4、太武帝拓跋燾:太武帝是著名的軍事家,有著不同尋常的軍事天賦,12歲就遠赴河套抗擊柔然騎兵。登基以後,更是親率大軍先後攻滅胡夏、北燕、北涼,伐柔然,徵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渾,取劉宋的虎牢、滑臺等重鎮要地,最終統一中國北方。但是死得很窩囊,45歲時被權臣宗愛殺害。5、宋太宗趙光義:宋太宗親征太原、滅北漢都勝利了,最終將其納入了北宋版圖。但是宋太宗親征燕雲十六州卻慘敗而歸,並且差點兒戰死,他本人也因此含恨九泉,收復燕雲十六州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障礙,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二百年。說到底還是石敬瑭這個罪大惡極的漢奸惹出來的事。

  • 3 # 一枚明粉

    瀉藥。我來談下明清御駕親征的皇帝吧。

    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皇帝,經常出去幹仗。親征陳友諒等。

    明成祖朱棣:馬上得天下,靖難之役,五徵蒙古。

    明宣宗朱瞻基:親征兀良哈三衛一下下。

    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剌,土木堡全軍覆滅,被也先活捉。

    明武宗朱厚照:愛折騰,親征小王子,朔州大勝。親征寧王,沒到寧王就被活捉了。

    明思宗朱由檢:也就是崇禎,沒想到崇禎還親征過吧。崇禎一般喜歡讓大臣代他親征。在李自成達到昌平的時候,崇禎下詔親征。還沒出徵到城外,就被堵回來了,然後就自殺了。(出自崇禎實錄)。

    接著談清代。

    清太祖努爾哈赤:13副甲起兵,征戰四十年,一直在親征狀態。

    清太宗皇太極:親征北韓,大明,林丹汗。打遍東亞無敵手。

    清聖祖康熙玄燁:親征葛爾丹,指揮部隊擊敗葛爾丹。

    清文宗咸豐愛新覺羅·奕詝,在英法聯軍打到北京的時候,決定親征,北狩熱河。

    清德宗光緒愛新覺羅·載湉,在八國聯軍侵華打到北京城下,決定親征,西狩西安。

    明代有六個,清代有五個,後面幾個都近乎搞笑。這也是符合歷史規律的。開國君王能征善戰,進入和平時期,以社會發展為主,君王不再善戰,明英宗就是節點。到了末期的親征基本就是熱鬧熱鬧,換個法的逃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你世界和我的世界處於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