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從雲南、緬甸那邊去印度貌似更近,唐僧為什麼要繞一大圈?
4
回覆列表
  • 1 # 亂神虎

    從真實歷史上來說。唐僧是偷渡去取經的,可不是小說裡面什麼唐太宗又是下旨同意什麼的。

    佛教是漢朝的絲綢之路傳過來的產物。東漢興建第一座寺廟白馬寺。佛教才在中國開始興起繁榮。

    而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大力發展佛教,迷信神佛之說導致候景叛亂而亡國。北周武帝更是殺佛來幫助國家收稅和徵兵。

    到了唐朝更是如此,唐太宗明令禁止佛教徒出國。甚至關卡嚴明。

    而唐僧當時深感佛教典籍的錯誤,決定取經來求知大成佛法。在求文碟不成選擇偷渡。

    唐僧選擇的就是當年的佛教傳入之路。事實上他的選擇是正確的。畢竟這條路促進了佛教發展,一路上多是信佛的。所以他偷渡的時候,不少太守暗中給予支援,冒著違抗朝廷命令的風險。

    而唐僧到達西域各國,尤其是高昌國國王與唐僧結為兄弟,派人送行還給沿途國家寫介紹信。可惜小說裡面把這個功勞推給唐太宗。

    而唐僧到達天竺學習佛法成為高僧,也多在各國傳經解惑宣傳佛法而名聲大噪。

    而唐太宗知道這件事,大張旗鼓接唐僧回來,那場面真是風光無限。還修建大雁塔來紀念取經行動。這變臉速度不愧為一代君王。而唐僧也結合出行經歷寫下大唐西域記。

    總的來說,唐僧取經也的確是很不容易,在官方不支援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憑藉堅強不屈的意志去走下去。得到了西域各地雪中送炭的支援,而十多年後唐太宗錦上添花的幫助則成為一段佳話。

    而唐僧選擇的西行之路證明了同伴的支援是多麼重要。這與西遊記截然不同,西遊記是唐僧師徒打擊道教宣傳佛法。也不過是如來的權謀罷了。

  • 2 # 鄭非夢妙文

    專挑險惡之路去走是如來佛祖定下的規矩,意在考驗唐僧為首的取經團隊的意志和誠心,同時透過他們的親身體驗在向南贍部洲者宣揚佛法的時候讓當地愚昧未開化的人明白真經的取得來之不易,真經的價值無可估量,他們就會對真經倍加珍惜,倍加敬畏,只有對真經的價值有了敬畏之心才會從心裡相信真經,從而信仰真經,達到和實現真經的教化作用。

    如果走近道或者乾脆讓徒弟們騰雲駕霧直接把真經取來,那真經的價值就貶值了。唐僧如果不流血流汗付出代價的話,他自己從內心裡就不會重視真經,自己都不重視真經,又如何向外宣揚真經?如何讓別人相信真經?只有自己重視了,別人才有重視的可能,自己怎麼才能重視?那就得親身體驗歷經艱辛的過程才可以。

    如來佛不但要求唐僧師徒要歷經千山萬水還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行,這無疑又對真經的取得增加了難度。如來佛為什麼要讓唐僧取經呢?緣起於盂蘭盆會,在這次大會上如來佛召集西天諸位神佛菩薩,如來佛分析了四大部州的形勢,他認為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餬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這幾個州雖然各有缺點但是人性善良居多,唯獨南贍部洲的人最差,需要加以改造:

    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如來佛認為可以用三藏真經改變他們的行為和精神,三藏真經有勸人為善的功效。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

    如來佛考慮到真經如果主動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所以如來佛決定安排唐僧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西天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順便說一句東土大唐就在南贍部州。

    以上就是唐僧為什麼要跋山涉水,歷經八十一難才能取到真經的原因!總之一句話容易得到的就不會被珍惜,費盡心血得到的才會被重視,世間萬物皆是如此道理!

  • 3 # 是敏二呀

    這種就是認知差異了,我們現在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在以前可能太難了。地圖都沒有怎麼知道哪裡近哪裡遠,只是一心向佛,一路向西(然後不知道自己走了彎的路,以為直的)。

  • 4 # 小新和你說人生

    只有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能讓唐僧悟出佛經的真諦 ,倘若一下就到了,哪裡還會有感悟呢?

    就像賺錢一樣,你自己買彩票中了一百萬跟你自己辛苦大半輩子辛苦存下一百萬,帶給你的感覺一樣嗎?

    就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樣,你現在正在經歷的苦難,也許是為你以後的幸福做鋪墊呢?

    人不經歷一些事情又怎能會成長呢?就像現在的孩子,都被家長充的特別厲害,嬌生慣養的,一點苦都吃不了,你跟他們說賺錢很難,打工很累,你覺得他們會信嗎?左耳進右耳出罷了,只有讓他們自己去外面打一段時間工,才能知道生活的不易。

    就像唐僧一樣,他經歷的磨難不只是磨難,更是他自己內心的昇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告白失敗後,跟對方聊天她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