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04418993278

    彩禮就是一對戀人在結婚前男方給女方的禮金。意思是說女方父母把女兒撫養大也不容易,並且婚後女方還要告別父母到男方家長期生活,男方禮儀性地給女方父母適量的現金,表達對女方父母的敬意和歉疚。

    本來是鄉風民俗,適當的禮金表示,能進一步加強男女雙方家庭及父母的溝通及增進感情,建立良好的親戚關係,但是由於近二十多年來人們的拜金思想及唯利是圖思想加劇,加之多種因素,有些地方很多女方父母把女兒當商品出售,光彩禮一項動輒就是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還給女兒要房要車,這些合起來就是百萬或幾百萬,男方几代人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給男女雙方製造很大困難甚至成為悲劇。

    若此風長久不得改變而盛行,必將殃及後人!遺患無窮!

  • 2 # 手機使用者50546994616

    我個人的理解,彩禮就是女方的對自己的一種保證,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對自己的信任和男人對自己的忠誠都取決於你自己。

  • 3 # 中子彈XZZ

    彩禮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與時俱進,花樣翻新,水漲船高,不堪負重,娶個媳婦賠個母,傾家蕩產迎新娘。彩禮對男方來講,是父母的血汗,用血汗構築起來的小窩,住起來既窩心又鬧心,與心不忍。對女方來說,那就是賣身契,用契約綑邦的婚姻,過日子是既擔心又操心,與心難安。

    當然目前社會上,也不全都是照貓畫虎,反而出現了兩極分化:越富的越不要,越窮的越多要。男方顏質高的,學歷優的,工作好的,家庭盈的,反而彩禮隨便給。男方相貌一般,學識平淡,職業普通,家境寒酸,反而彩禮槓的緊。

    在我們小縣城和農村:

    80年代時興“三轉一響”,即手錶、腳踏車、縫紉機和收錄機,加之購賣服裝錢,摺合人民幣大約3000元左右,這個數也只有小富之家才出的起!

    90年代則時興“三電一機”,即電視機、電冰箱、電腦和洗衣機,加之購置婚嫁用品,摺合人民幣大約10000元左右,這隻有“萬元戶”家庭才拿的出。

    00年代又時興“三金一玉”,即金項鍊、金耳環、金戒指和如意鐲,加之各種時髦服飾,摺合人民幣10元左右,這隻有盈實的家況才備的起。

    10年代更時興“三洋一綠”,即洋學歷、洋轎車、洋樓房和外國綠卡,加之各種服飾手飾化妝品,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這個價在小城小鎮一般難以實現,也只好隨行就市,降價降品位來落實。

    哎!辛辛苦苦攢一輩,娶個媳婦全花光,背上馱了一身債,何時才能得解脫。彩禮遺風害萬家,陋習不除父母罪,熱盼革除舊俗病,男婚女嫁喜哈哈……

  • 4 # 興勝超然

    彩禮是男女結婚之前南方給女方的人民幣和物品!(存在受社會影響男方不得已的彩禮)河北滄州農村彩禮特別猖狂!!

  • 5 # 老美160752928

    彩禮顧名思義喜慶禮節,禮義!當然必須用錢來做彩頭!現在已變成嫁女兒要的彩頭了!在我家鄉一般是6一8萬,當然如果女兒嫁在本地的話都會隨女兒還回去,孃家人不截留的!最多另要一份奶母錢,大概不到l萬!沒有標準一說,開親開仁義,不是賣女兒!

  • 6 # 耿樓飛翔

    彩禮當然是結婚前男方出給女方的禮金。

    山東莘縣的彩禮也是五花八門,也不是統一價格,隨著時代的發展也與時俱進。我就談談我們村訂親至結婚的花費情況。

    經媒人牽線第一次見面,女方萬里挑一,就是男方拿11000元,女方若接錢,這媒就算成了。

    訂親的第一步,農村叫下襪子(也叫拿攥手)就是男方拿出66000元以及給女方父母的20斤肉、兩條煙、兩箱酒,糖果應該是24包(24斤),還有女方奶奶、叔伯哥嫂的禮品,由男方簇內德高望重的明白人開車帶著這些禮品、現金去女方家,女方會擺酒款待。

    第二步叫換貼,這次要拿出120000元以及和上次等同的禮品。

    第三步是結婚,男方必須有五間上房、配房是兩間一大門,這是一完整的院子,建起大約150000元,有條件的是兩層小樓。男方負責買車,女方負責嫁妝。婚禮花費大約30000元。

    這樣才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小家庭。

    多數男方家長負債累累,半輩子也還不起的債。當然也有條件好的不用負債。

    就這樣農村裡的小光棍還是越來越多。

    農民將何去何從???

  • 7 # 翩翩流氓兔

    男女雙方經媒人介紹初次見面,男方拿"見面禮",現在行情是1萬,女方留9999,男方剩1,喻"萬里挑一”。後面至結婚時,女方陪嫁車子、傢俱、裝修等,一般由男方全款或貸購城裡房(含女方名子),男方購"三金"等手飾並送"彩禮金“99999或199999等,根據實際條件調整,但大多是這兩種規格,座標河北省滄州市農村。

  • 8 # 狐山詩行

    彩禮一般是指男婚女嫁的一些地方不同的風俗習慣,也就是說男方看上了女方,正式向女方提親,舉辦訂親儀式或結婚儀式男方向女方父母支付禮金或紅包等。

    各地的經濟條件和風俗習慣不同,禮金有多有少,一般都是萬元起步至30萬元之內,女方父母收到男方的禮金主要用於置辦結婚傢俱家電和舉辦結婚酒宴之用,大多數是雙方親家互相商量,需要多少結婚禮金,達成一致後就開始舉辦婚禮酒宴了。

  • 9 # 致臻收藏

    魔都上海的彩禮錢,至少要十二萬,外加一套房;天津地區的彩禮錢最少六萬,外加一套房。咱們北京呢,彩禮一般為一萬八千八百八十八,或者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這樣的吉利數字作為禮金,目的是取一個好彩頭,只有這些嗎?(搖頭)除此之外,再加一套房。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都在心裡呵呵一笑啊,眾所周知,近些年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房價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套房子的價值至少在百萬以上,北京的張媽媽表示:這哪裡是在娶媳婦嘛,分明是在買媳婦。

    在福建一帶,彩禮一般在三萬三以上,外加黃金首套和金冠一副。福州結婚有很多傳承下來的禮節,包括下聘。在福建人眼裡,聘禮給得多特別有面子,大家也會相互比較。然而在重慶,彩禮錢甚至為0,因為重慶女人在家裡的地位也是相當高的,房子也不是非得男方買,雙方一起努力也是可以接受的。重慶女生的地位和男生相對的平等。

    細細地梳理下來,我發現,一個地區的傳統文化、經濟情況、生育狀況、男女地位等因素都影響了彩禮金的數額我只羅列了少數幾個城市,而在廣大的農村,彩禮錢更是貴的嚇人,為了娶個媳婦,用盡父母畢生積蓄甚至負債累累的例子見怪不怪。

    其實,彩禮的本意是相互對等,婚姻男方出彩禮錢、女方出嫁妝,這些錢的目的是讓新人在成家時有個好的開始,取得未來在社會上的生存與生活立足點;然而在大家好面子與相互拼比的心態之下,人們忘記了彩禮錢的初衷,把它演變成了一種拿來炫耀的方式。所以常常會有因為彩禮錢給的不到位,女方拒絕結婚的事件發生

  • 10 # 寶爸雜談

    彩禮在我們國家是一種封建舊社會農村遺留下來的舊習俗,舊中國封建社會雖然已經遠去,但是那些封建思想觀念還存在於那一代人的頭腦中,給當今新社會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有不少年輕人為了結婚貸款買房,好多都是悲劇收場的,大多數女方的父母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明明是新社會了,他們還要用舊社會的那一套來,按理來講,既然按照封建社會的習俗,那你媳婦進門以後就得按照封建社會的那一套來做,男尊女卑,但是現在很多女方的父母不這樣,他們既要享受封建社會所帶來的好處,就是要彩禮,還要在女方結婚以後想要享受新社會的男女平等制度,鳴呼,魚與熊掌要兼得,強烈抵制這一不良行為,有些地方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來取締這一陋俗,相信不久,全國就會推廣。

    從提出到推廣,可能還需要漫長的等待時間,陝西這邊的彩禮是5到10萬不等,甘肅那邊彩禮要高一些,10到15萬!

  • 11 # 馬遠清

    彩禮是人們認實的養你一輩子的爸媽的養你成人長大成家的彩禮錢有的不收彩禮錢為什麼呢因為裡面有一種說法你把你的兒女都賣了有一種說法看你男方有錢付出不這是女方有錢有西女方把文是看的很重要錢多錢少我認為不是自由它成在一種對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遊有哪些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