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狂的Admin
-
2 # 使用者59855945091
GitHub 越來越成為“衡量程式設計師能力的指標”了,但竊以為我們不應該以此估計一個程式設計師的真實水平。首先,一個優秀的 GitHub 賬號當然能讓你增色不少。親身經歷就是經常會收到郵件說是 GitHub 上看到我的,希望我能去面試之類的;又或者某同學的同學看到我的 GitHub 說:”哇,這妹子比我粉絲還多,我要去搭訕下~”之類的。(注:我的 GitHub 粉不算多,300 還不到,最多 star 的專案也就 22 個 star,跟大 V 們不好比,但是也可見一斑了。)但是,這些 follower 和 star 就能說明這個人或者這個專案很厲害嗎?也不盡然。就像任何社交網站的一樣,GitHub 大 V 建個空白的 repo 都能有好多贊。那麼有人要說了,那是大 V 本來就很厲害,從這個角度上說不正說明了和能力成正比嗎?不,因為 GitHub follower 和 star 多,不僅僅是經常寫高質量的開原始碼就能實現的。就比如一個新加入 GitHub 的人釋出了一個超牛的專案,如果他不做任何推廣,那麼很可能這個專案只能等到若干年後別人搜尋到關鍵詞的時候才被零星的幾個人點讚了。或許有人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資訊過剩的時代,又有多大機率你的酒香能飄出這個小巷呢?還是拿我自己的經驗說吧,在我混跡知乎之前,也就一百來個 GitHub 粉絲。我做的一個“變卦”的專案(Ovilia/biangua · GitHub)也就透過微博豆瓣之類的社交網站給我朋友看看,一直也沒什麼 star,只傳播了三四百人。直到知乎上小小漲了點粉,突然就有很多人訪問這個專案了,star 當然也慢慢漲起來(雖然現在也就 9 個!我也好想變大 V,這時候要是說“現在有 9k 個star”不就超有說服力嘛!)結論就是,即使你的專案很牛(至少很有趣),在沒有其他途徑宣傳的前提下,很難在 GitHub 上有很大反響。因此,GitHub 的 follower 和 star 多,很大程度上參雜了各種推廣的因素,直接用來衡量程式設計師的水平是不公平的。那麼問題又來了,在變大 V 前,各個社交網路都沒有很多粉絲,又怎麼有效推廣 GitHub 呢?這似乎是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所幸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好解決的,那就是在各種討論組之類的地方宣傳你的作品。如果專案不是隻有華人才能理解的(比如我做的“變卦”就很難跟老外解釋),儘可能用英語發到很多外華人也用的論壇,比如 G+ 的 Community 和 Reddit。雖然 Reddit 帶來的訪問量會比 G+ 多得多,但我一直覺得那邊的人都比較尖銳,所以只在作品確實比較優秀的時候再發 Reddit 吧。扯遠了……回到正題,另外一個不應把 GitHub 作為衡量程式設計師水平的原因是,GitHub 畢竟是業餘時間對開源社群自覺自願的貢獻,既然如此,就不應“綁架”所有人都努力地在 GitHub 上貢獻程式碼。否則,這可能是一種變相的歧視。參見這篇有意思的文章:The Ethics of Unpaid Labor and the OSS Community說到這裡,題主的三個問題就都能得到解答了。GitHub 雖然很重要(就像臉對看臉的世界很重要一樣),但是一張漂亮的臉蛋最多就是個敲門磚,不能過份強調它的重要性,畢竟別人可以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優秀。
-
3 # 默默向前衝
並不能
star意味著別人對你專案的感興趣,相當於mark。
star多可能因為推廣的好,可能因為專案有趣,可能因為做了別人不想做的東西。並不意味著水平高才star這個專案。
-
4 # IT168企業級
有很多程式語言,比如php、java的受眾群體比一些深度學習演算法和框架要廣得多,相關開源專案的關注人數自然更多,按比例來看,star數量就會多一些,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可比性了。但如果是同一領域內的開源專案,star數確實很說明問題。
公司要求將github賬號和貢獻量作為入職的一個門檻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短短几輪面試可能無法全面瞭解一個人的技術水平,如果可以看到github上的開源專案貢獻度會很清楚的瞭解到這個程式設計師的技術水平、協作能力、文件能力等各方面,簡單又高效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招聘,會要求提供github賬號,並且把github star數量做為門檻,star數量1000就一定比100的人的能力高嗎?對此你怎麼看,聊聊你的看法
回覆列表
start 只能說明使用者量和知名度,或者獨家開源也會提升 star 數。有時和哈佛 H6 一樣,不一定是產品本身夠好,而是市場剛好。產品力、技術、市場等因素都是 star 的增長因素。另外國內有些開源產品的 star 都是公司內部人員刷的,所以還需要看 star 的來源。技術好的也不一定有高的 star ,可能這方面的從業人員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