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歷史研究所

    古代皇室人員死了之後,放幾個月才下葬是在正常不過的了,還有放幾十年才下葬的都有。比如說清朝的光緒皇帝,死了五年才下葬,這個時候大清都亡了。而清朝的孝莊太后死了三十七年才下葬,孝莊本來是皇太極的妃子,在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去世,但是一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才下葬,已經快四十年了。所以說在古代不光是很多皇帝死了很久才下葬,皇室成員很多都是死了很久才下葬的。

    當然人死了,屍體腐爛是肯定的。難道這些人不怕嗎?

    但是古人的智慧是無限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湘西趕屍呢?相信很多人對於林正英的殭屍片應該是很熟悉的。在以前湘西交通不便,人在外面死了之後,都是要落葉歸根的,所以就有了趕屍人,據說在湘西地區以前的趕屍人,就有一種藥,能夠讓屍體幾個月不腐爛。

    在皇室來說,用的棺材那都是最好的金絲楠木,這些棺材基本上隔絕了外界,裡面即使屍體腐爛了,外面也基本上聞不到味道的。據說古代皇室的棺材光是漆都要擦數十遍。

    還可以用香料,其實在幾千年前的人就知道用香料來給屍體防腐除臭了。

    其實在古代皇室人死了之後,對於屍體的處理是非常嚴格的,每個朝代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過稱,比如說先給屍體洗,然後還要用香料浸泡,還要用酒來擦屍體等等。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屍體腐爛,或者是用其他的味道來掩蓋屍體的腐爛味。

  • 2 # 李飛叨

    停屍紀錄保持者,應該是孝莊皇太后,她死後停屍長達37年,直到康熙都死了三年,她才被重孫子雍正皇帝送進了陵寢。這漫長的37年時光裡,如果沒有好的防腐措施,估計孝莊皇太后的屍臭早就彌散京城了!

    孝莊皇太后薨於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 (1688年1月),正常來講她的遺體應該送到關外的瀋陽,和她的丈夫皇太極埋葬於一處。但是孝莊皇太后臨終時,和自己的孫子康熙皇帝說:太宗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當於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無憾。

    孝莊皇太后不想和皇太極相見於地下,她給出的理由有兩個,第一個是皇太極入土為安很久了,自己不想去打擾他,第二個是自己捨不得兒子順治和孫子康熙。仔細分析這兩個理由其實都不成立,能和皇帝丈夫埋葬在一起,是所有後妃的莫大榮耀,孝莊為什麼不願意呢?即便她思念兒孫,可做了鬼之後難道還在乎地域的距離嗎?

    所以後來有人說,她不願意埋到關外,是因為和多爾袞有一腿,所以無顏見丈夫於地下。康熙或許也明白祖母的心意,所以在孝莊死後,把她生前居住的宮殿全拆了,搬遷到了孝陵(順治陵寢)附近的昌瑞山,又重新蓋了宮殿名為“暫安奉殿”,專門放置孝莊皇太后的棺槨。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康熙也沒著急為他這位最親愛的皇祖母修建陵墓,眾人普遍認為這是他不願意和孝莊皇太后分離,但這同樣是有悖於常理的,難道他不明白“入土為安”的道理,只為自己的思念之情,就忍心讓孝莊皇太后陳屍日久?我們不是康熙,也不知道他這樣做的初衷,但總之知道康熙去世,孝莊的遺體仍停在“暫安奉殿”,知道雍正三年才在原址修建陵寢,讓孝莊皇太后終於入土為安。

    從康熙二十六年到雍正三年,時間長達37年,如果沒有完善的遺體保護措施,孝莊皇太后不但會腐敗,更可能只剩下一堆枯骨。其實不但是孝莊皇太后,後來的光緒皇帝,也是在死之後五年才下葬,而慈禧太后在被孫殿英挖墳掘墓之後,遺體儲存的也比較完好,只是在棺槨被開啟之後遇到了外界空氣,才迅速腐敗並且還長出了白毛。這一切都說明,針對皇室成員的遺體儲存,是又嚴密措施的。

    首先,在皇室成員去世之後,都要對屍體進行消毒處理,也就是用汞和砷浸泡屍體,殺死一些體表的細菌,然後再進行沐浴,之後用酒精進行擦拭,這樣就儘可能地避免了微生物的存在;

    第二步是用紡織品對屍體進行層層包裹,儘可能地隔絕屍體與外界空氣的接觸,比如說歷史上防腐處理效果最好的馬王堆女屍,包裹的紡織品就多達二十多層;

    第三是棺木都選擇上好的金絲楠木,在棺木中放置木炭等物品,使其中的空氣變得乾燥,不利於微生物生存繁衍,再將棺木外表反覆刷漆,增加棺槨的密閉性,同樣也能達到隔絕空氣的目的。

    最後,在天氣炎熱之時,棺木附近還要放置冰塊進行降溫。這樣的嚴密措施之下,屍體的腐敗速度就被降到了最低,儲存效果絕對驚人。

    看到還有不少人說,在遺體處理時為了防腐,會將死者的內臟等易腐敗器官摘除,然後填充防腐藥物。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在中國絕對不會採用,畢竟華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和“保留全屍”,剖腹摘除臟器這樣的事,是不可能做的。

  • 3 # JO胡

    皇帝死後也有用水銀防腐。

    南宋理宗病重的時候釋出榜文向天下徵求名醫來治病,但是榜文發出去了,一直到他死了也沒有人前來應徵。理宗死後,葬禮很隆重,也有很多陪葬品,特別是為了保持屍體不腐,朝廷也用上了水銀,屍體就這樣一直這樣安靜地在地下躺了十五年。

  • 4 # 鴻北西匿

    古代帝王駕崩後都有一整套隆重的喪葬禮儀,以清帝為例,皇帝死後首先要在乾清宮停靈,時間長短不一:世祖25天,聖祖20天,世宗18天,高宗20天,較短的文宗也有11天;停靈後把棺材移到殯宮,停放時間更長:世祖2年又2個月,文宗1年,短的世宗也有1個月;在殯宮停放後再把棺材移到陵墓。總之皇帝死後基本要過數月乃至數年才埋進陵墓,屍體的防腐就至關重要了,總結有以下幾種防腐方式:

    首先,死後進行防腐處理。《周禮註疏》記載:“王崩大肆,以秬”就是指死後用黍酒沐浴,這樣沐浴的屍體能防腐,長沙馬王堆漢墓化驗檢測出了乙醇,說明埋葬時棺裡放置了酒,此外古代帝王還有用汞和砷對屍體防腐的技術,典型的如秦始皇陵就檢測出較高的汞濃度。

    其次運用冰塊降低溫度。冰的防腐體現在降溫上,這對於延緩屍體腐敗起到積極作用。

    再次棺內放置花椒香料。古埃及人用乳香製造香屍(木乃伊),至今還儲存在金字塔裡。中國出土的古屍體千年不腐,檢測發現了龍腦、安息香的身影。考古學家在在挖掘河北劉勝墓、馬王堆一號漢墓時,都在墓內發現了花椒、香囊、香枕等,棺槨四周以木炭沙石填塞,使得墓室與外界隔絕,造成了封閉的環境,再用香料消毒,腐敗細菌就很難生存了。

    最後還有屍體摘除內臟脫水風乾。古代木乃伊的製作就是典型,在古代被認為是幾乎完美的屍體儲存技術,中國古代雖有類似技術,但古埃及這一技術無出其右者。

  • 5 # 心周心長客91

    在封建時期,皇權至上,但是皇帝面對禮制時,也大多會遵守吧。

    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 日而殯,三月而葬。三年之喪,自天子達,庶人縣封,葬不為雨止,不封不樹, 喪不貳事,自天子達於庶人。喪從死者,祭從生者,支子不祭。”

    “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 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士一廟,庶人祭於寢。”

    禮記中的王制,對古代天子、諸侯治理國家時所倚仗的法律法規和各種制度。從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一直影響這各個朝代,作為儒家代表之一的《禮記》,可想其得影響有多大,多重要。

    其次,在禮記·喪大記中“君之喪,子、大夫、公子、眾士皆三日不食。子、大夫、公子食粥,納財,朝一溢米...”;“小斂於戶內,大斂於阼。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葦蓆...”;“君大棺八寸,屬六寸,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屬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屬四寸,士棺六寸。君裡棺用朱綠,用雜金鐕;大夫裡棺用玄綠...”等做出了一定的規範。

    等等來看,古代殯葬都有一整套隆重的喪葬禮儀,何況是皇帝呢?

  • 6 # 酒後看歷史

    靈柩放置幾個月才下葬屍體肯定會腐爛,但也和季節有關,在夏季死去,那沒幾天肯定腐爛了,如秦始皇,但如果在冬季那情況就會好多了,而且古人在防腐方面的知識比起現代人也絕對是不遑多讓,下面就列舉幾種方法,僅供參考。

    一、用水銀防腐:先採用降溫的方法保持屍身,然後將遺體用水銀“潔身”,並用多層絲綢包紮起 來,再浸泡在水銀棺之中。

    二、用冰冷藏:在屍床下放置冰塊,將皇帝的屍體置於屍床之上屍床周圍設屏障上置華蓋,形成相對密閉的冷凍空間,以達到冷藏延腐的效果,水銀防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消滅了微生物生存繁殖 的環境,分解屍體的微生物、細菌無法生存,屍體自然不會腐敗。

    三、石灰防腐法:將石灰糯米等做乾燥劑,放入金絲楠木棺密封,存入紅木槨密封。

    四、用酒消毒防腐:用混合鬱金香汁液的酒對屍體進行沐浴,具有清香和消毒作用,酒揮發後更有利於封棺後加速棺內氧耗,建立缺氧條件,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使屍體在最初的腐敗過程減慢或停止下來。

    五、紡織品裹屍防腐:死者至少穿四件衣服。除了包裹厚厚的衣物外,還要為死者填塞耳朵、覆面、裹首、結跗、縛手、套屍,然後在外面再以衾包裹,以絞結紮,嚴嚴實實的將屍體包裹起來,最大限度的避免屍體暴露於充滿細菌的空氣之中。

    六、花椒香料防腐:香料可以保持空氣清新,也可以使人體散發迷人香氣,由於它本身還具有防腐殺菌的效能,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塗抹在屍體上用來防腐了。

    七、棺槨防腐:制棺所用的材料及其厚度都有利於儲存屍體,很早以前柏木、松木、梓木、楠木等就被人們列為製作棺槨的備選木料,並且還排列出了各個級別用料的標準,即所謂的天子柏,諸侯松,大夫柏,士雜木。

    還有其他的很多種方法,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 7 # 錢品聚

    其實古人防腐的流程與工序非常複雜,每個朝代所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都要羅列一番的話,恐怕沒大半個月根本說不完,我個人在此就說說周朝以後的防腐技術,以供諸位參考。

    一般而言,古代帝王在下葬前要先入殮,又分小殮和大殮。

    小斂之前,要先沐浴,用香湯浸泡屍體,沐浴潔淨過後,再用白酒對屍體全面擦洗,力求每一處細節,甚至是毫髮都要清洗乾淨。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洗去面板表面的細微汙漬,讓死者的儀容儘可能保持鮮亮色澤,二則是為了消毒。

    畢竟屍體腐爛最明顯的特徵是在表面,而表面如果汙漬或細菌過多,會在短時間內發黴腐爛,所以香湯沐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也稱為:

    浴屍。

    (經過浴屍處理過後的古人屍體)

    有史可考的浴屍,最早是在東周時期,那時的王室主管祭祀會在帝王死後,率領專門負責入殮的兩名官員為其遺體進行小斂。

    這兩名官員分別是:鬱人,裸人。

    鬱人平常的工作,主要負責用鬱金香草煮湯,並用黑黍釀酒。

    等帝王歸天以後,主管祭祀就會吩咐裸人,拿出鬱人煮好的香湯,以及釀好的黑黍酒去沐浴屍體。

    浴屍活動一般選在招魂之禮進行完畢之後,由甸人、管人、祝、外御等多名專職官員進行大殮,即化妝,穿衣等必要環節。

    《周禮註疏·卷十九》有載:王崩大肆,以秬。

    大概意思為,周朝的帝王諸侯們死後均會沐浴,而過程中擦洗身體主要用的就是黍酒。

    如此便能使遺體保持香美的氣味兒,而不至於發出腐臭味。

    賈公彥所著的《儀禮義疏》有載:大喪築鬻(yù),則此酒中兼有鬱金香草,故得香美也。

    鄭玄所著《箋》中有載:“秬鬯(chàng),黑黍酒。芬香條鬯也。”

    這樣做的功效有兩種:

    1、掩蓋屍體因腐爛而散發的臭味。

    2、含有酒精的黍酒可以最大限度的消毒與殺菌。

    再延伸來講,酒精能夠抑制細菌與真菌的生長繁殖,並且在遺體入棺之後,因為酒精的揮發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儘快消耗棺槨內的氧氣,在短時間內便能建立出無氧環境,使屍體的防腐狀態延長,因此在周朝時,但凡是帝王或者諸侯歸天,都會採用“黍酒沐浴”的方式進行防腐處理,這在周朝前後,是比較流行的防腐處理辦法。

    之後隨著時代變革與技術發展,古人又發明出使用“貢”浸泡屍體的防腐方法,就是眾所周知的水銀。

    最廣為人知的一則例子,正是出土於馬王堆的女屍,其屍體表面雖歷經千年,卻仍能看出明顯被水銀浸泡過的痕跡,在出土後,考古人員對女屍進行了研究,發現馬王堆女屍體內與表面,含有大量硫化汞和乙醇。

    而這兩種物質也正是水銀與酒精中的主要元素,這間接證明了:馬王堆女屍也是採用“黍酒沐浴”與“水銀浸泡”進行防腐處理,盡最大可能保證了死者的儀容完整。

    除此之外,還有最為常用的冰塊防腐,即在冰窖內儲存大量的冰塊,當帝王駕崩以後,會先將屍體放入冰窖內“停靈”,等到入殮儀式結束後再下葬,期間也能最大程度的確保屍體不會腐爛,這種方法在現代也較為常用,只不過現代改為了冰櫃,方式大同小異,但作用還是相同。

    另外還包括“摘除內臟防腐法”,因為古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人在死亡過後,正是由於內臟率先腐爛,因此才導致其他部位連帶腐爛,所以就會先行摘除內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屍體的腐爛速度變慢,從而再用其他的防腐技術二次處理,最大程度的確保屍體不腐,像是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其中最關鍵的一道防腐程式,正是採用的“內臟摘除”。

    還有最為奢侈的一種防腐技術,正是在棺木上做文章,如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尋找極品木材,打造成棺槨,這種棺槨因木材本身足夠稀有珍貴,且具備防腐作用,因此能使遺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腐爛。

    相同功效的還有金縷玉衣等物,但這些防腐技術存在一定心理作用,即古代帝王信仰用玉石進行陪葬能起到防腐作用,實際並不如傳統的防腐技術效果好,且用料昂貴,製作繁瑣,因此歷史上的相關例子並不多見。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變遷與技術革新,防腐技術也在不斷髮展,由最早的香湯沐浴到現代的冰櫃冷藏,可謂萬變不離其中,都是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進行防腐,當然以古人之智慧,防腐技術與環節堪稱異常繁瑣,單靠我這一篇文章難以詳盡,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到網上去搜一些相關知識,相信會比我闡述的更加細緻且完整。

    最後再說一則趣聞,秦始皇駕崩時是在出巡途中,按照他所留的遺詔,必須要把他的遺體運回咸陽下葬,但當時恰好是酷暑時節,氣候炎熱難當,所以為了防腐,李斯和趙高等人就把秦始皇的遺體和醃好的鹹魚鮑魚裝在一起,同時運送,此舉正是為了透過“鹽”能防腐的作用,最大程度確保秦始皇的遺體不腐,可是不等到達咸陽,即便有鹹魚相伴,其遺體早已臭不可聞,不禁令人唏噓感嘆:

    縱使千古一帝,看來也難擋自然法則啊~

    ——————

  • 8 # 尚宮女史

    《禮記》中有關於“天子七月而葬,諸侯五月而葬”的記載,不過這個說法未必可信,當時有些天子和諸侯去世的時候並沒有達到這個期限,至於是否合乎禮儀是很難說的。但後世確實有不少皇帝去世後,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棺槨會在幾個月之後才進入陵墓下葬。

    導致下葬推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每個皇帝都要經過一道繁瑣的喪葬制度,但是這個棺槨的停留時間一般不會太長。而其它原因中有兩個值得說一下,其中有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出於政治目的的秘不發喪,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帝王的陵墓是在去世後才開始建造的。

    秘不發喪這種情況多數拖延的時間是比較短的,比如說只有幾天,然後等該辦的事都辦完了,就宣佈皇帝的死訊,然後開始按照流程來,但也有的皇帝去世後秘不發喪的時間比較長,比如秦始皇。秦始皇是在出巡途中去世的,當時是夏天的七月,很熱,是非常不利於屍體的存放的。而皇帝在外去世,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引發動亂,因此在國都以外的地方去世的皇帝一般都會秘不發喪,況且秦始皇去世後,趙高還要攛掇胡亥繼位,本身就是一種政變。

    因此秦始皇去世的訊息只有幾個人知道,他們將秦始皇的屍體搬運到秦始皇之前乘坐的轀車上,造成他一直在車中並沒有去世的假象,而車隊也並沒有停止,為了掩蓋屍體的腐爛發出的臭味,他們特意買了一石鮑魚放到車上,鮑魚(鹹魚)氣味很濃烈,掩蓋了部分屍體的氣味。

    不過最終鹹魚的氣味還是沒有蓋過屍體的氣味,等到秦始皇下葬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份,屍體腐爛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大部分時候,皇帝去世後棺槨停留幾個月的原因就是因為陵墓的修建問題,唐朝的陵墓基本都是在皇帝去世後才開始修建的,因此棺槨必然會放置一段時間後才下葬。這裡就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唐高祖李淵是在635年的五月去世的,到了十月份才下葬獻陵;唐太宗李世民是在649年的五月去世的,到了八月份才下葬昭陵;唐高宗李治是在683年的十二月去世的,到了第二年的八月才下葬乾陵;武則天是在705年的十一月去世後,到了第二年的五月才下葬。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將靈柩放置三五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下葬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那麼問題就來了,棺槨放置這麼長的時間,屍體的防腐工作怎麼做呢?

    實際上早在西周時期,屍體的防腐工作已經做的比較好了。《周禮》中記載春官中有鬱人和鬯人兩種祭祀官職,他們是為裸禮提供沐浴和塗抹用品,其中鬯人掌管秬鬯,這是一種黑黍釀成的香酒,用於塗抹在裸體上,而鬱人則掌管鬱鬯,這是一種鬱金香的香草搗爛後與黑黍酒同煮製成的香湯,用於給裸體沐浴。這裡之所以說是裸體,就是因為要進行裸浴,物件可能是活著的人,即祭祀的需要,另一個物件就是屍體。

    用香湯為屍體沐浴,再塗抹黑黍酒,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屍體有香氣,同時酒能殺菌和消毒,這對於屍體的防腐有一定的作用。要知道讓屍體腐爛的正是各種各樣的菌,需氧菌或者厭氧菌。不過這種做法到底是有祭祀的味道,即讓人死後通靈,商朝時期還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是很重要的一環。

    《周禮》中同樣還有冰人這樣一個官職,即掌管冰的,冰對於屍體的防腐也很有用,低溫環境下不易腐爛。

    馬王堆女屍是古代最著名的防腐成功的例子,不過對於其中的防腐秘訣,到現在也是一個迷,因為該女屍被發現的時候是浸泡在一種液體中的,液體的成分中含有乙酸、乙醇和汞的沉積物,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防腐作用,至於這個液體是當初就是為了防腐而做的,還是後來出現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該女屍身上被二十層絲綢包裹確實也有助於防腐。

    所以我們看古代的帝王去世後,其防腐工作可以做這些:

    用香湯給屍體沐浴,將屍體清洗潔淨,有香味,然後在給屍體塗抹黑黍酒,做完這個程式後,給屍體包裹上數層絲綢衣服,最大程度與外界隔斷。然後將屍體放進由防腐性和密閉性極好的棺槨中,棺槨中最好放置水銀。再然後就是將棺槨放進冰室中冷藏,接下來就等著下葬了。

    當然古代的防腐技術很多,有很多到現在也不為人知,還要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發掘。

  • 9 # 溫讀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買了肉食沒有及時冰凍,還隔了一段時間沒注意的話,那麼就會開始腐爛,人死亡以後也是一樣的,我們學習生物時說過,物質之所以會腐爛,是因為空氣中夾雜了細菌,當人活著的時候,身體的免疫力會幫助我們抵抗這些細菌,但人一旦死亡,身體的機能全部停止,這才出現腐爛的現象。

    我們在看一些史書時,會發現有不少帝王死後,靈柩要放幾個月才下葬,像明朝的朱常洛,才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因為幾顆藥丸死亡,結果距離他父親萬曆死亡,還沒有到三個月,因此其還靈柩還擺在宮裡。那麼遲遲不下葬,古人不怕身體腐爛嗎?像在現代的話,我們有好幾種科技手段,可以保證人不腐爛,但古代的科技相對落後,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其實我們的老祖宗非常聰明,在很久之前就發明了屍身不腐的方法。

    有好幾個朝代的書,都記錄了當時皇帝死亡,所用的一些防腐方法,原來古代的帝王們死後,宮裡的人會將其身體,進行全面的清洗,手腳也要清理乾淨,之後在用水銀與砷,再使用各種香料塗抹全身,為的是防止散發出臭味,我們都知道水銀,也就是後世的汞,可以達到很好的防腐效果。給帝王們所穿的衣服,也是經過消毒的,屍身處理好了以後,安置在靈柩之中。

    靈柩的周圍會放上許多冰塊,減小腐爛的速度,當死去的帝王身體上,已經抹上一層厚厚的香料,在一定程度上,隔絕空氣中細菌的入侵,有的朝代還會用上硃砂。棺木中會放上大量的防腐劑,以及乾燥的東西,並且棺木的密封性,也是非常的好,如果是那種不太熱的天氣,放上幾個月還是沒有問題的。古人的防腐技術還是非常好的,像馬王堆出土的古屍,儲存的如同剛去世時一樣,也從側面看出,古人們的智慧比起如今,也是絲毫不落下的。

    關於防腐的技術,其實還有很多種,但古人大多數都會用到,例如剛去世時清洗身體,然後用水銀浸泡,後面再用上香料,有時在棺木的下面,還會撒上一層厚厚的石灰,確保環境的乾燥,還未下土之前,周圍會擺放大量的冰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生物的分解,達到防腐的效果。其實並不是每個皇帝死後,都會放幾個月才下葬,之所以擱置,大多數時候是因為陵墓沒有修建完成,因此才放置一段時間以後,才進行下葬。

    總的來說,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還有許多防腐手段,還等著我們去挖掘,相傳秦始皇的陵墓中,全是水銀組成的“汪洋”,可見其屍身肯定儲存完好,還有那些珍貴的文物,個人猜想大多數肯定沒有受損,不過以我們現在的技術,還是無法去挖掘出來的。古人們之所以不怕帝王的屍身腐爛,是因為有一套完好的防腐技術,因此才將靈柩放了那麼久。

  • 10 # HuiNanHistory

    古人在停靈的時候,其實已經對屍體採取了初步的防腐措施。

    這就是為什麼皇帝的喪禮用間長,而平民的持續時間較短,全在於前者採取的防腐技術更好。

    在入葬以前,古人對屍體採取的防腐技術主要包括:

    殮屍、棺槨、乾燥劑和藥物。

    殮屍也就是說,在將屍體放入棺槨前,先將屍體用衣物包裹好,避免直接接觸空氣。這是最初的一步防腐。皇帝的屍體就更是如此,絕對不會讓人赤裸著身體入殮。

    其次,皇帝的棺槨(即梓宮)材質很好,擁有很強的防腐性。像是清朝皇帝的棺槨都用金絲楠木製成,遠非一般平民百姓可比。

    以上兩步是物理防腐。除此以外,還會採用化學防腐措施。

    例如,在關閉棺槨前,先在裡面撒上石灰、草木灰等乾燥劑,避免內部潮溼,這樣也可以保證防腐。

    最後就是用一些化學藥物來確保避免屍體腐爛了,像是水銀就是很常見的防腐藥物。例如,《宋史·李宸妃傳》有云,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去世後,“斂用水銀實館”。

    等到仁宗親政後,“親哭視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銀養之,故不壞”。足以表明水銀的防腐功效。

    總而言之,古代的防腐技術確實還是不錯的。像是乾隆皇帝的寵妃令妃(孝儀純皇后),死後一百五十多年開棺,面目栩栩如生。皇帝想必更是如此。

  • 11 # 史海爛柯人

    不少答主都談及“天子七月而葬”,可很多人都忽略《禮記》原文究竟是如何表述的。其實,要解釋這個問題,只要理解了《禮記·王制》中的記載便可: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禮記·王制》

    這段史料中有兩個關鍵詞:“殯”和“葬”。“葬”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大家所講的下葬,相當於咱們民間所說的“入土為安”;“殯”的本意為停棺待葬,是指將屍體收斂於棺內,等待下葬。這裡需要解釋的是,古代喪禮進入“殯”的環節後,也就相當於結束了現代葬俗中的“停屍”。

    說的再直白些,認為古代帝王會“停屍”數月,都是誤解,因為屍體入棺後,已經進入了“殯”的環節。

    按照《禮記》的說法,先秦時周天子也不過是停屍七日,諸侯則停屍五天,卿大夫、士和庶人,則停屍更短,而七月而葬、五月而葬和三月而葬,則是“待葬期”。當然,還需指出的是,以上說法,也是“理想化”的周禮,現實中並非完全恪守。

    在瞿同祖所著《中國封建社會》中,曾對天子喪期進行過簡單梳理,該書指出:“(天子喪期)多至七月,少至一月,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歷史上並非每位周天子或皇帝,都會嚴格按照《周禮》的記載來下葬。

    理解到了這裡,我們再來簡單解釋下古代為何“不怕屍體腐爛”:

    前文已經講到,現實中的“停屍”時間,其實也就是3-7天左右,此後便會將棺封閉起來,擇處安置待葬。在周天子和貴族的喪禮中,會選用密封性很好的棺木,而且屍體會經過清理,加之棺內有大量的隨葬品,使得裡面留存的空氣很少,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這樣一來,屍體並不會嚴重腐爛。

    天子和諸侯的“殯禮”和“葬禮”中,並非僅僅使用單棺,而是會用成套的葬具,由棺和槨組成。古人為了防止屍體腐爛,還尤為注重加強棺槨的密封性。為了實現密封和防潮,有時會在葬具中灌有松香、塗有膏泥或放置木炭等。在多重棺槨的保護下,屍體處於一個避光、密封和相對恆溫的狀態,自然也就不會嚴重腐朽了。

    另外,古代貴族在停屍的過程中,也已經懂得利用冰塊來降溫,以防止夏天屍體腐化變質。儘管過去沒有冰箱和冰櫃,但王宮和皇宮內都會有大型的冰窖,用以貯藏冰塊,用於夏季消暑,同時也能供停屍時防腐。

  • 12 # 歷來現實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停屍三天”的說法,也就是人死後至少要等三天才能下葬,這是為何?

    這種方式其實也很有科學道理,因為古代的醫療水平有限,很多人生病後會出現假死的症狀,也就是昏迷過去,如果立即下葬可能會造成將人活埋的悲劇,同時這三天是辦葬禮的時間,親朋好友可以趕來見最後一面。

    古代專門制定了喪葬制度,這些流程也需要在停屍期間完成。帝王乃是九五至尊,駕崩後會舉行國喪,停屍時間更長,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一方面是因為帝王在位期間就開始修建陵墓,陵墓工程浩大,可能到自己死的時候還沒完工,但是要等到陵墓完工後才能下葬;另一方面,帝王或者太后因為身份尊貴,所以葬禮都很奢華,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籌備。

    例如窮奢極欲的慈禧太后,按照她的遺囑,葬禮一定要辦的奢侈,直到死後一年才下葬。可是停屍時間如此之久,又不像現在的醫學技術,可以冷凍冷藏處理,難道就不怕屍體腐爛發臭嗎?

    雖然古代的很多技術比現在的落後,但是他們仍然研究出了許多防腐的方法。

    首先是消毒法,這種方法在周朝就已經出現,《周禮註疏》中有記載“王崩大肆,以秬”,意思是王侯死後都要進行沐浴,而沐浴的作用就是給屍體消毒。

    古代有人專門從事屍體防腐的工作,稱為鬱人和裸人,鬱人負責配置香水和消毒液,裸人負責用香水和消毒液給屍體沐浴,古代採用的香水是鬱金香液,具有清香的作用,透過散發出的香味來掩蓋屍體的味道;消毒液是黍酒,屍體用鬱金香液浸泡後還會用黍酒擦遍全身,最後將棺材密封,這樣可以抑制細菌的繁殖,減緩屍體的腐爛程度。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具千年不腐女屍,專家在研究的時候發現屍體表面有大量的乙醇,而乙醇正是來自黍酒。

    第二種方法是纏裹法,給屍體穿上厚重的衣服,裡三層外三層,同時還要用東西塞住口鼻和耳朵,就連面部和頭頂也要用紡織品包裹起來,類似於全身纏滿繃帶的木乃伊,以此實現屍體和空氣充分隔離,防止細菌接觸身體。

    但是這種方法操作起來十分困難,而且難度大,防腐作用也不是很好。西漢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是用上千塊玉片打造的鎧甲,極其奢侈,但是並沒有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考古學家在研究金縷玉衣時,發現裡面的屍骨已經不存在了。

    第三種方法是冷藏法,透過在屍體周圍放置大量冰塊達到降溫的作用,類似於現在的冰棺。但是古代沒有冰櫃,沒有辦法隨時製冰,只能想辦法將冬天的冰塊儲存下來。

    每到冬季,貴族就會在陰涼的地方挖冰窖,深入地下,將大量的冰塊放到裡面,等到來年天氣熱的時候再使用。

    冷藏法雖然效果好,但是貯存冰塊不易,所以不能將屍體長久冷藏。古人為了防腐,除了在屍體和消毒方面採取了各種方法,在棺木的製作上也想盡了辦法。為了達到防腐的作用,人們開始研究棺木的效能,透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人們發現柏木、松木、梓木、楠木都是防腐的上等木材,為了使防腐的效能最佳,人們甚至研究了棺木的厚度對防腐效果的影響,採用最好的木材,最適宜的厚度來打造棺木,再對屍體進行處理,以此來實現防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失眠怎麼才能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