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評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時,我想問下你說的三國後期還是東漢末期。我想應該是東漢末期,三國初期,畢竟三國後期劉備都已經死了。那麼以公元220年為界限,這一年漢獻帝退位,劉備稱漢中王,孫權與劉備已經結怨(關羽已失荊州)。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三家實力。

    名義

    首先是曹魏,曹魏政權曹丕已經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具有正統的地位,這時候獻帝投劉備也無關輕重,畢竟是正兒八經的讓位於曹丕;劉備此時自封了個漢中王,本來就沒有正統的地位,全靠他漢室宗親的身份才有一定的大義名分,獻帝這時來投可能會對劉備集團上下產生鼓舞作用,劉備有極大可能軟禁漢獻帝;孫權方面對兩個都有法統的勢力,因為與劉備結怨,可能會名義上歸附曹丕。

    因此在名義上劉備相對於曹丕並不佔優勢,並且獻帝還可能是個燙手山芋,成為對手進攻的理由。

    國力

    從綜合國力來講,面積上,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蜀漢最小;人口上,《三國志》記載三國結束時,蜀漢人口僅94萬人、曹魏443萬人、東吳230萬人(諸葛亮幾次北伐都是幾萬人,而曹魏卻能在雍涼集結十餘萬兵力,孫吳也集結過十萬人的軍隊),在古代實際上打的就是人口戰爭,因此蜀漢並不佔優;蜀漢可供耕種面積只有成都平原與漢中地區,而曹魏卻有數倍於成都平原的華北平原。因此蜀漢在國力上遠弱於曹魏。

    外交

    蜀漢與孫吳結怨,導致蜀漢可能以一州之地面對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與據有荊州、江東的孫吳(劉備在稱帝后馬上進攻孫吳)。

    由此看來,蜀漢在名義、管理、外交上都遠不如曹魏,而漢獻帝對蜀漢唯一有作用的就是一點名義作用。因此蜀漢還是逃脫不了被曹魏滅亡的命運,劉備更加不可能統一,因為劉備兩年後就死了。

  • 2 # 天晴愛睡覺

    劉備不可以,不要做舔狗

    三國後期,漢朝民望已失,漢獻帝就是個廢物,連象徵作用都起不到了。

    而且,蜀漢丟了荊州後只剩下一州之地;

    難道一州之地加個沒號召力的皇帝就能打敗佔據天下九州之地的曹魏麼?

    打仗打的是國力,不要做夢

  • 3 # 與生活交朋友

    曹操把漢獻帝弄到手時,那時候還是群雄混戰,這時候漢獻帝才有存在的價值,曹操就是最合法的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政治上處於絕對的優勢。哪個勢力跟他過不去,那就是跟朝廷過不去,那就是造反,曹操可以挑撥各路諸侯相互攻伐。

    曹操統一北方以後,漢獻帝價值已經不大了。剩下的荊州,益州,江東等勢力名義上尊崇朝廷,但曹操要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就能直接翻臉,哪還會給皇帝面子。三足鼎立格局形成後,漢獻帝就更沒價值了,甚至成了負擔。所以曹丕直接代漢稱帝,劉備緊接著就稱帝。孫權還給了點面子,晚了幾年才稱帝。

    漢獻帝要是逃到劉備這來,起不到作用不說,劉備這個帝位都不合法了。估計劉備這時的第一想法不是如何一統天下,而是怎麼處理掉這個麻煩。

  • 4 # 讀嗨

    不可以。

    漢政府已失絕大多數號召力,劉備依然打出光復漢室的旗號,只是在以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籠絡少部分士大夫階層。而當時最有實力的門閥勢力,早已經不把漢政府看在眼裡。

    川蜀之地,在春秋戰國以及秦朝前期,還有一隅謀全域性的潛力。到漢代,雖然佔據地利(相對的),卻並不足以支撐一個勢力和整個中原扳手腕。

    中原政權的最大威脅,始終來自北方(西周都是被西北方向的犬戎所滅),來自南方的勢力基本無法對中央政權造成實質性的威脅,更不要提取得全國政權。

    對歷史研究有限,就憑印象說了,不去查資料了。

  • 5 # 資訊聯合社NO1

    回答題主問題時必須認真審題,三國後期漢獻帝逃往川蜀劉備是否能統一天下?這個是不可以,因為劉備稱帝沒幾年就已撒手人寰了。題主的意思可能是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但這也並沒有現實意義。因為漢獻帝在中期也已駕崩了,不過假設還是成立的。

    假設漢獻帝能活到三國後期且能成功逃到蜀漢,蜀國後期已是將星凋零。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這句話很形象的表現出了蜀國已到沒人可用的地步了。曹丕既然能廢掉漢獻帝,說明漢獻帝的利用價值已完全消耗殆盡。如果此時蜀漢政權把獻帝迎回成都,那把已登帝位多年的劉禪置於何地?漢獻帝三國初期早已成了政治負資產,這賠錢的買賣相信是沒有人願意做的。在後期的蜀漢已到了人才匱乏的環境了,得到獻帝只能是加速蜀漢政權的滅亡。面對如日中天的北方曹魏政權(此時已是司馬家在把持朝政了)蜀漢是毫無招架之力。在三分天下局勢已成定局的情況下,漢獻帝這樣的前朝廢帝相信無論是在曹魏、東吳還是蜀漢都是不受人待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年後你還有著剛畢業時對工作的熱情和憧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