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婦科小講堂
-
2 # 簡明心理
妊娠高血壓與年齡關係不大的。
妊娠高血壓通常發生在妊娠24周之後,孕婦之前沒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的。
它比較好發於一個初產婦,年齡<20歲或者年齡>40歲的初產婦,對於懷有雙胎或多胎的孕產婦也比較常見。
另外對一些肥胖的既往有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的一些孕婦也是比較常見。
首先就要多注意休息,適當的運動,不要熬夜,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其次就是要在飲食方面儘量的吃一些比較清淡的,對於比較鹹的一些還有比較油膩的食物,最好還是少吃。
再就是定期的做好孕檢,如果是血壓比較高,一定要在醫生的檢查和指導下服用一些降血壓的藥物,使血壓控制在一個正常的範圍。
祝您和寶寶都好。
-
3 # 心血管王醫生
第一、高血壓越來越年輕化,就算沒有妊娠,也會高血壓。
第二、如果是妊娠高血壓,那就和懷孕有關係。
高血壓的年輕化: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吃的所謂“好”,動的越來越少,胖的越來越多,高血壓的人越來越年輕,中小學高血壓患病率14.5%,兒童患高血壓4-5%!
兒童高血壓可持續至成年,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約 40% 的高血壓兒童發展成為成年高血壓病人。高血壓兒童在成年後發生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
所以,就算沒有妊娠,20歲的人也可能出現高血壓。
主要原因就是:肥胖、不運動、遺傳、吃的太鹹太油太甜、熬夜等等原因。
當然既然已經妊娠,那麼確實要從妊娠考慮:20歲,才到法定結婚年齡,您這就懷孕了,尤其當今社會大家都晚婚晚育,這麼早懷孕,也是少見。
妊娠合併高血壓佔5-10%,其中 70% 是妊娠期出現的高血壓,其餘 30% 在妊娠前即存在高血壓 。
妊娠高血壓的風險:
增加胎盤早剝、腦出血、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腎衰竭及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等併發症的風險,是孕產婦和胎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建議女性懷孕前必須進行孕前評估,瞭解血壓升高的原因和程度。不建議患者在血壓≥160 /110mmHg 的情況下受孕。
如果發現高血壓,先進行非藥物干預:
治療措施以改善生活方式和非藥物干預為主,部分患者在鬆弛情緒,並將攝鹽量控制到 6g 左右後,血壓可降低到 150 /100mmHg 以 下,從而縮短妊娠期間降壓藥的服用時間,減少藥物對胎兒的可能影響。
非藥物治療包括適當活動、情緒放鬆、適當控制體重、保證充足睡眠等。推薦攝鹽量 控制到 6g / d,但不應過度限鹽,以免導致低血容量,影響胎盤迴圈。
並積極監測血壓、定 期複查尿常規等相關檢查。
如果已經懷孕,千萬不能亂吃藥:
對於妊娠高血壓患者,推薦血壓≥150 /100mmHg 時啟動藥物治療,治療目標為 150 /100mmHg 以下。如無蛋白尿及其他靶器官損傷存在,也可考慮≥160 /110mmHg時啟動藥物治療。
最常用的口服藥物有拉貝洛 爾、甲基多巴和硝苯地平,必要時可考慮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 。
妊娠期間禁用 普利或沙坦,有妊娠計劃的慢性高血壓患者,也應停用上述藥物。
為了您和寶寶的安全,女士在懷孕前一定自己有沒有高血壓,如果有一定及時控制後再懷孕;如果懷孕後發現高血壓,一定找醫生,及時控制,不能亂吃藥,好多降壓藥都有副作用!
-
4 # 內科吳醫生
妊娠期高血壓與懷孕有一定的關係,是指部分患者在妊娠20周以後出現的血壓升高,主要原因有免疫性因素、胎盤胎兒因素或者患者本身的疾病,比如患有慢性腎炎疾病,或者有高血壓家族史、抗心磷脂抗體增加的家族史。患者常表現為腳踝處的水腫和全身的水腫、腹水、心包積液、胸腔積液,或單純表現為血壓升高,也會出現蛋白尿。妊娠期高血壓很危險,建議儘早住院觀察,謝謝。
回覆列表
一、可能是你家族有高血壓史。
二、也可能是因為你懷孕導致的高血壓。
三、如果血壓不高的話,一般在產後12周內可以恢復正常。
您作為一個寶媽,建議您注意休息和睡眠,適度的鍛鍊,保持心情舒暢,切勿情緒激動。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鮮果蔬,不推薦嚴格限制鹽的攝入及肥胖孕婦限制熱量攝入,補鈣有預防妊娠高血壓作用的。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服用降壓藥。並且要按時產檢,確保寶寶和媽媽的健康。
祝您和您的寶寶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