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律師on法律情感線上
-
2 # 小米糊不糊
現實中,很多大人拿捏不好離婚態度。這樣就導致將傷害延伸在孩子身上了。友友的孩子是自己帶嗎?如果自己帶就是最好的。說說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覺得不管誰對誰錯,可是我們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在解釋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對孩子說是對方的錯,這樣會讓孩子從小就對另一方產生怨恨。而怨恨之下又有深深的信任和依賴。而被一個信賴和愛的人“拋棄”,他的內心就會產生自卑感。
每對父母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孩子最信賴和依賴的。孩子心裡對對與錯的概念還沒那麼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但是對於愛的感知就會比較強烈。所以我覺得撫養孩子的那一方,必須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雖雙方離異,但是不要將大人感情的不合,作為對孩子的解釋。
四歲的小孩其實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你可以經常陪他聊聊天。把他當成好朋友。如果是我,我會跟他說:“寶貝,爸爸媽媽因為一些原因,所以要各自分開,你先和媽媽在一起,想爸爸的時候我們就打電話給他。”也許孩子還會問為什麼。我們就告訴他“因為爸爸有自己的事要做,媽媽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我們喜歡做的事不太一樣,所以就要分開做。等你長大些,你會更明白。”總之,我覺得對孩子的解釋永遠不要夾雜對另一半的怨恨。而是要在現實中耐心的反覆的進行正面教育。
其次,我覺得很多大人缺少對愛的正確理解。
就像有的人,離婚後非要阻止另一方看望孩子的權利。甚至連線聽電話都會拒絕。這是我覺得最自私的做法。
本來一方就不能長久陪伴孩子,這已經讓孩子覺得自己爸爸或者媽媽不愛自己了。如果再缺少了一點點的互動,那麼他的內心會特別敏感的。很多小朋友會對他說,你就沒有爸爸或者媽媽。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我沒有爸爸或者媽媽呢?為什麼他們不愛我?我做錯什麼了?
孩子不會去想大人間的對錯,只會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當他自以為自己的原因所以爸爸媽媽離開自己後,對剩下的那一個會有更深的依賴。也許父母覺得這樣挺好,自己是孩子的唯一,可是這個唯一做不好,隨時都會傷害到孩子內心的。有的孩子怕失去,所以會變得看似很乖巧,其實膽小怕事,不敢表現自我。有的孩子或許回產生叛逆,反正父母都不愛我,我就……當然,也有的孩子可能不太在意一個人,所以少誰多誰他沒那麼在乎,但是這種條件是要身邊都充滿很多愛。所以父母一定要區分你們的事和孩子的事。任何父母都沒有權利剝奪孩子享受愛的權利。
最後我覺得離異後,父母一定要多多觀察孩子的內心世界。每天多些與他交流的時間。讓他有表達自己想法的習慣。多多去了解他內心的渴望。如果再組建家庭,更要留心一點對方的哪些行為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
3 # 源泉19676
父母離異,在孩子面前沒有對錯之分!更不能給孩子解釋他父母的恩怨情仇。一定要等孩子長大後,自己去了解真相吧!
-
4 # 好運海榮
無論對錯都不要給孩子表達出來!正確的做法會讓你從此改變孩子的命運!大人的世界孩子無需判斷對錯!只有讓他幸福快樂一輩子才是你的使命!
回覆列表
夫妻離婚是成人之間的事,儘量不要讓孩子牽扯其中。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理想家庭的夢,父母恩愛,溫柔相待,孩子能在在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下,快樂健康成長,無憂無慮!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當今社會,由於社會發展太快,文化衝突、道德標準和情感糾紛就大量湧現。家庭作為社會組成細胞,也無法避免,離婚率越來越高。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福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在婚姻關係中,發生衝突的是成年父母,傷害最大的確是孩子,尤其是未成年孩子。“價值感”和"歸屬感"是孩子內心最深切的渴望,一旦在家庭中無法得到,孩子就會被深深傷害。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說“幸運的孩子用童年療愈一生,不幸的用一生來療愈童年!”所有童年發生的事,都會深深進入孩子的潛意識,終生對孩子發生作用。例如,孩子不相信父母無條件愛自己,長大以後就無法信任別人,這會造成他們無法信任單位同事,領導,而且在未來自己成家立業以後,也無法建立幸福穩定的親密關係!
婚姻關係好壞是雙方互動的結果,雙方都有過錯,只是過錯程度不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真的因為一方過錯離婚,最重要是做到以下幾點
1.在離婚這件事上,雙方都是有過錯的。
2.離婚要對孩子說,離婚是父母不相愛了,但是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父母,這點與由誰撫養無關,父母永遠是愛孩子的!
3.在孩子面前,永遠不要詆譭另一方。因為孩子是父母結合所生,身體留著父母血液,孩子不能去仇恨自己的一半身體。
如果能做到這幾點,離婚對孩子傷害會減少一些!
您怎麼看待夫妻分手呢?想聽聽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