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不知味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不知所謂,估計多數人看了也要聲討題主到底有沒有歷史常識,問題的前面部分是問袁世凱賣國,後面竟然又問他還出賣過誰,那麼題主到底是要問袁世凱賣國還是袁世凱出賣同黨或是朋友?既然題主這麼問了,我就用我有限的歷史知識給你捋捋,我說的也不定是對的,但總好過渾然不知歷史。

    問題前半部分問的是賣國,我便從“賣國”說起,袁世凱作為跨越19世紀和20世紀的歷史人物,經歷過清朝和民國,既然說他“賣國”,那他只能“出賣”清朝和民國。

    一、袁世凱“賣國”之“出賣清國”。

    我們知道在武昌起義爆發的時候,袁世凱因手握北洋軍權為清政府攝政王載灃所忌憚,所以當時的袁世凱被罷官在家當著沉靜卻又不甘的釣魚翁,革命黨人經辛亥革命得以組建民國政府,清政府委派的滿族統帥廕昌因無法掌控北洋軍而無法鎮壓革命軍,清政府經過權衡後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凱,讓袁世凱南下領軍鎮壓革命軍。

    武昌起義獲得成功後,革命黨人雖然組建了民國政府,各省也紛紛響應革命號角宣佈脫離清政府,可是他們只是在觀望局勢,並不意味著他們會支援革命軍,所以當時的革命軍是非常缺乏武裝力量的。北洋軍是由袁世凱親手組建,他在北洋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如果由袁世凱統帥北洋軍,以袁世凱的軍事才能和北洋軍相對革命軍的絕對優勢,革命軍必然會失敗。革命黨人急中生計,想要挖清政府的牆角,將袁世凱發展成自己的同志,於是對袁世凱許以“革命果實”的誘惑,所謂“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來歸”。

    袁世凱經過再三思慮以後,決定加入革命陣營,於是北上回京逼迫清帝遜位,遜位詔書上寫明“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句話看似多餘,實則是讓我們的“自古以來”在法理上站穩了腳跟,因為袁世凱“賣國”,辛亥革命取得勝利。可是,這樣的“賣國”會是題主口中的“賣國”嗎?我想不是。我們常說,袁世凱當上民國總統是竊取了革命果實,可是這句“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來歸”又在向我們述說什麼呢?歷史需要我們思考。

    二、袁世凱“賣國”之“出賣民國”。

    袁世凱“出賣民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1915年簽訂“二十一條”,1916年稱帝。

    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國發出通牒,德國艦隊須解除武裝,並且將膠州灣交付於日本,德國須於8月23日答覆。可是8月23日當天德國並沒有答覆日本,日本以此為由向德國宣戰,然而戰場是在中國山東。袁世凱所領導的民國政府向日方提出撤兵要求,日本借題發揮向民國政府提交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企圖全面控制中國,後來袁世凱迫於壓力簽署了有所保留的“二十一條”。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政府宣佈成立中華帝國,1916年為洪憲元年。袁世凱稱帝可以說是被人忽悠的,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而且當時參加投票的代表全部贊成袁世凱稱帝,推戴書上更是寫到:“恭戴今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俯順輿情,登大寶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經綸六合”。在袁世凱稱帝以後,唐繼堯、蔡鍔在雲南宣佈脫離袁世凱政府,並且出兵北伐袁世凱,隨後多省響應,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

    我沒有為袁世凱洗白的意思,功便是功,過即是過,袁世凱於辛亥革命的功勞誰也沒法抹殺,也不應該抹殺;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和稱帝,這是他犯的過錯,我們也不應該為他遮掩。任何犯錯的歷史人物都不應該用“被迫”或者“無奈”去為他開脫,即使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和稱帝對於當時中國的國情並沒有實質性影響,但仍然是他的歷史過錯。只有正視歷史才會明白:沒有歷史人物全是過,也不會全是功,功不掩過,過不掩功。

    問題的後半部分問的是“誰”,袁世凱作為政治人物,如果非要問他出賣過誰,按照歷史所說,我只能說是“維新派”。

    1898年,在康梁的“慫恿”下,光緒帝決定發動戊戌變法,戊戌變法傷害了保守派的利益,並且得不到慈禧的支援,變法愈加艱難,後光緒帝與維新派密謀以兵變奪權。傳統觀點認為,袁世凱在譚嗣同的勸說下假意支援,然後轉身將維新派的密謀告訴了榮祿。當然網上還有人認為,維新派的密謀早已經被慈禧知曉,袁世凱也是在譚嗣同等人被捕後,為求自保才向清政府高密。真相到底如何,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但是在沒有詳細史料的情況下我還是願意相信教科書的。事實上戊戌變法也是註定會失敗的,因為它是由皇帝主導的,可是這個皇帝並沒有實權,光緒支援變法也只是希望藉此奪回皇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你現在幸福嗎?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