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大司衛

    在《近代日本人對中國的認識》一書中,一位日本人曾說華人屬於兩級信仰,統治階級信仰的是儒教,下層百姓信仰的則是道家,百姓希望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樸素生活。正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述的生活:“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雖然這樣說有失偏頗,卻真實道出幾千年來華人的思想,若想入仕,必學儒學,而百姓則強調“民不與官鬥,官有兩個口,平淡生活即可”。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與儒學並稱為兩大顯學的墨家卻消失在歷史中,不免讓人困惑?法家與儒學互為表裡成為統治者統治國家的工具,得以發展,道家更未曾中斷在歷史長河中。

    《秦時明月》系列動漫的播出,更是讓許多人瞭解墨家這支顯學,然而《秦時明月》中展現的墨家思想只有“兼愛,非攻”,雖然是墨家的核心思想,但卻也是一筆帶過,無法讓人們瞭解歷史上真正的墨家。當然動漫畢竟是動漫,不必求全責備。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家真正鼎盛時期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這段時間,在這二百年中甚至一度超過儒學,可是最後卻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不免顯得些許悲壯,現存的《墨子》也是由於道家的保護才得以傳世,其中的悲涼由此可見。

    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出生與平民木工家庭,早年曾學習儒學,最終不滿於儒學繁瑣禮儀,而“背周道而用夏殷之政”創立墨家,從根本上來說,孔子所創的儒學其實代表貴族階級立場,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有感周的禮儀樂崩壞,於是遊說諸國闡述周禮,也在此過程中形成了儒家基本思想。試想儒家思想若不代表統治階級利益,又如何能成為正統思想,反觀墨家卻不失為底層階級代表,因此在春秋戰國那樣的亂世得以被眾多人推崇,而一旦形成封建專制,則其遭封殺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縱使百家爭鳴,我們也可以看出諸子百家的思想其實是有重疊部分的,也許有些說法把墨家與儒家放在兩個對立面上,不是無知就是出於私心,現存的墨家主體思想有“親士、修身、所染、法儀、七患、辭過、三辯、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非儒”。我們可以看到“親士,尚賢,天志”在儒家思想中或多或少是存在的。“天志”則是封建社會唯一能限制君權的方式,再者墨家更是提出了“非命”這一說法,儒家強調“知天命”認為人的命運掌握在天手上。墨家則強調命在自己手中。不失為先進思想。再者“非儒”並非是完全否定儒學,據《墨子·公孟》記載:“墨子與儒家忠實信徒程繁辯論問題時,墨子引用了孔子的話,程繁則責問墨子,你反對儒學怎麼還用孔子的話?墨子回答:“我所引用的是孔子正確的道理,真理不會因個人而改變,我不會因對儒學有異議,就否認孔子正確的地方”。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墨子對於真理的認識從來不會摻雜階級立場。

    可以說墨子是古代第一個站在農民階級立場上的思想家,墨家思想中的“兼愛與非攻”都是對百姓的考慮。當然“兼愛”並不是愛眾生的那種愛,所謂“兼愛”即“互愛”不再等級限制範圍內平等愛人,反對源自私心的攻伐,但提倡防守式攻擊,因為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有霸權主義,在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都屬於霸權,戰爭對於統治者很少有損害,無非是顏面的問題,而受苦的永遠是百姓,張之亮導演的《墨攻》可以說體現了戰爭的殘酷,雖說主角“革離”這一人物並未把墨家的思想充分展現出來,但墨家思想仍然貫穿其中,墨者的不畏艱苦、不畏犧牲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春秋時的墨者亦是如此,他們主張“節用、節葬、非樂”反對任何形式無必要的浪費,在《秦時明月之夜盡天明》中,墨者被捕時都作出了勿救的手勢,可以說是墨者的真實寫照,他們組織嚴密,信仰之深可見之深,由於墨家屬於平民階級,因此他們更注重實用精神,也為傳統文化添上絢麗一筆,李約瑟指出“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線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可能已經產生歐幾里得體系了。

    所以在對待文化上,並不能分出孰優孰劣,文化是相通的,可以共融的,可以在治理國家的體系上有所區別,但不能把文化放在階級對立上,即使是世界現存的某些酋長國,也不能否定其文化的精華,若說“民主、平等“的思想是由西方傳過來的,完全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夠認識,每個國家都有各種思想的萌芽,只是統治者沒有利用,又或是宣傳力度不夠,數千年前,陳勝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道出他對平等的渴望。因此不能因階級立場而打壓其他文化。百家爭鳴是對文化最好的發展,幾千年來,儒家文化一直居於正統,導致文化的畸形。導致墨家思想在茁壯成長時便被打破,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劇。

  • 2 # 釋心齋

    墨家的主張具有跨時代的先進性,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葬、節用。這些主張就是放在當下,也並不過時。墨家反對一切形式的戰爭,因為正義與非正義是相對的,但戰爭所造成的死亡,所耗費的民力與國力確是客觀的。如果世間蒼生都能平等兼愛,哪裡會有戰爭呢?但墨家的主張並不符合戰國時期周宗衰微,諸侯伐並的實際,而主張權謀,以法治天下的法家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帶來了秦國一統,墨家和儒家日趨衰微。到漢初董生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的地位後,墨家幾乎絕跡,但墨家留下的思想卻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武庫,永遠閃爍著奪目的光芒。

  • 3 # 澈舟和尚

    有本書叫做大家小書孔子、老子、墨子等,梁啟超著。我覺寫的很好,基本可以正確描述幾家的思想。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思想有些許互通之處,也有衝突牴觸的。

    後世的思想家,對墨子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有不贊同之處。

    墨家思想甚至比烏托邦還不現實。墨家在學術上的研究還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如數學和物理等知識。

    墨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非攻和兼愛。要是說非攻還可以理解,不要去攻打別人,這樣就不會有戰爭了。兼愛就說不過去了,墨家認為人和人都一樣,我們愛別人要和愛自己的父母兒女一樣,大家都這去做,就會相親相愛。但其實這是違反人性的。我們是爹孃生養的,對家人肯定比別人要親近,怎麼能把父母親人和別人同等對待呢?這個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不實際。

    而且墨子主張非攻。比如楚國攻打宋國,墨家弟子就去幫助宋國防守,過幾天宋國又去攻打別的國家,墨家弟子又去幫助別人抵禦宋國。這樣搞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立場。

    諸如其他的還有一些是不能自圓其說的言論,都是有所非議的。

    詳細的可以百度下或者看看我說得那本書。

  • 4 # 冷先生講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

    他本身是個高階工程師,古代科技家、軍事家,平時造點攻城器械什麼的。

    他的追隨者來自遊俠,類似日本的武士階層。

    這些遊俠只為防禦戰爭效勞,不參與侵略戰爭,所以墨家的理念中有一個“非攻”。

    墨家有一個看似矛盾的地方:他們認為國君一定要有絕對的權威,不能聽下面的,不然多重標準會導致混亂。(這就相當於極權了。)

    但是呢,墨家又主張“兼愛”,強調天下人都平等互愛,這就要求國君所有的行為都要為人民服務。

    這麼一搞,統治者不願意,老百姓也沒有發言權,墨家夾在中間,兩頭不落好。因為太過理想化,所以墨家慢慢就歇了。

  • 5 # 一弘道一

    墨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領域的諸子百家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

    封建社會,由於墨家思想主張與統治者及統治階級的統治需要存在的突出矛盾,墨家缺乏了生存的政治土壤,慢慢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其核心思想主張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有較大的相容性,非常符合現代需要,逐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對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正常的、正當的認識和傳承,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個方面。

  • 6 # 蕭蕭班馬鳴994

    百家爭鳴這是一種思想解放的體現,不同的階層都有自己的主張,並攻擊其他流派。墨家的主張代表了中小手工業者的想法,或者說是中小手工業者的代言人。裡面有合理的親民的,也有矛盾的不一定對的,這樣打個比方吧,社會是頭髮像,各個學派都是瞎子,盲人摸象,都發現了這個社會不合理的地方,也都有其片面和不足。所以就不單單評論一個墨家了。

  • 7 # 桐琴候月

    對墨家的評論歷來說法不一。司馬談《論六家要指》是這樣評價墨家的:“墨家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編循;然其疆本節用,不可廢也。……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日: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採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勢異時移,事業不同,故日儉而難遵。要其疆本節用,則家給人足之道也。 ” 他以“儉而難遵”為墨家之短,其實正是墨家的特長。否則單講“疆本節用”,又何貴有墨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前打竿為什麼感覺那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