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精彩寧波

    電影本身就是心底的訴求不能得到釋放而產生的需要品!它不是必須的,但是會影響生活。這個領域裡,喜劇片最受歡迎,因為觀眾是上帝視角,恐怖片最有代入感,因為多是第一人稱,嚇人和被嚇,都是人的潛意識作用!另外,恐怖片滿足了獵奇心理,好奇心是絕大多數人都有的!!

  • 2 # 果殼影片

    文:番茄芝士焗蝦仁

    最近江湖流傳看恐怖片可以減肥?於是小仙女們紛紛把自己嚇得花容失色。說起來,就算沒出這訊息,看恐怖片、進鬼屋、打恐怖遊戲,人類在“花樣嚇自己”的道路上也從未停下腳步。我們為啥沉迷恐懼感呢?

    恐懼作為是一種生存機制,能夠保護生物來規避潛在的風險。像人本能地會害怕高處和黑暗。當察覺威脅時,大腦會產生應激激素和刺激運動機能,做出“戰鬥或逃走”的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甚至加快運輸葡萄糖到骨骼肌;而其他不重要的器官的執行會暫緩,比如腸胃系統——一切都是為了“打不過馬上跑”。

    “逃跑或者戰鬥”的反應。

    咦,恐懼反應作為一種生存技能,怎麼會變成大家娛樂放鬆的手段?

    想想第一次被告白或者中了頭獎,會不會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聽起來和受到驚嚇的反應有點像吧?這不是巧合。其實,害怕時大腦產生的一些化學物質也會在興奮,快樂等積極的情緒中出現,比如:腎上腺素和內啡肽等。

    腎上腺素、內啡肽、多巴胺、血清素等化學物質能夠提供幸福感和愉悅感;也能幫助你在受到威脅時使出“洪荒之力”。

    那在相同的激素的刺激下,我們大腦是怎麼判斷現在應該興奮還是害怕呢?這就繞不開一個詞:“情景”(context)。

    當外界刺激大腦,大腦負責情緒的部分會先給到反饋,使我們產生受驚的反應,但理性的部分會分析此時的情景,判斷是否真正面臨威脅。一旦推斷“安全”的結果,大腦就能將害怕的情緒調節成興奮和愉悅——“地獄”變成“天堂”。

    在野外看到獅群可能會嚇哭,但是動物園看到獅子卻覺得“萌萌噠”。因為大腦判定我們此時是安全的。

    鬼屋裡被嚇得哇哇大叫,但很快反應過來這是假的。大腦重新定義這個情景沒有威脅,所以有“虛驚一場”的愉悅感。

    說起來so easy,具體大腦裡怎麼操作呢?來來來,剖個腦子先——

    大腦有三個腦區,分別為“本能腦”(Instinctive Brain),“情感腦”(Emotional brain)和“理性腦”(Thinking brain)。情感腦負責喜怒哀樂等基本情緒的產生;而理性腦則負責控制注意力,剋制衝動和本能。

    情感腦:是人類的情感中心,處理資訊的速度快。

    理性腦:處理資訊的速度一般。

    而杏仁核是情感腦的重要功能區,就專門負責原始的恐懼。

    杏仁核:一個鑽石形狀的小核,專門用來探測外界對情緒的刺激強弱。

    和杏仁核緊密聯絡的是海馬體和前額皮質。當杏仁核產生“恐懼”時,這兩個區域會對潛在的威脅進行分析,最後辨別這個威脅是否真實。

    當理性腦剋制著情緒腦的“兩股戰戰幾欲先走”的應激反應,對威脅進行重新定義,就會產生一種控制感,這種控制感讓我們感到安全,也有更多的信心和勇氣去面對一開始的“恐怖事物”。據研究說男生會更喜歡看恐怖片,因為他們享受那種主導一切,征服“恐懼”的感覺。

    一般來講,我們是透過個人的經歷來“習得恐懼”。比如說被狗咬過或者看到別人被狗咬獲得“害怕”的體驗。不過,感受恐懼還有另一種獨特有趣的方式:透過指示——包括說出的話和寫出來的字。

    看到“內有惡犬”這個標誌本能開始害怕。

    同樣,我們也可以透過指示來獲得安全感,比如常聽說:“我家狗狗不咬人”。

    不過,同一部“行屍走肉”,為什麼有人看得津津有味,有人避之不及,根本不願意“被嚇”?

    這依然是關於情緒腦和認知腦的博弈。當恐怖的體驗對於認知腦來講太過於不真實,那麼就會顯得無聊,比如一些粗製濫造的恐怖片。反之,如果恐怖體驗太過於真實以至於理性腦沒辦法獲得控制感,情緒腦過度害怕,那恐怖經歷就一點不好玩了,可能還會出人命。而且,當害怕和焦慮的水平過高,會導致壓力過大和機能失調,就可能患上焦慮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一點也不好玩啊。

    雙十一過了還是一個人?大半夜找部恐怖片看看吧,不僅能體驗被嚇快感,還可能發現周圍不止一個人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做的飯菜高糖重油高碳水,很不健康,有什麼居家健康菜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