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部老劇

    首先我們要知道清太祖是誰。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於1559年2月21日,卒於1626年9月30日。他是清朝的奠基者,後金的開國之君。他在25歲時起兵,最終統一了女真各部,並在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政權,年號“天命”。醫生主要成就有,統一女真各部,創立了八旗制度,建立了後金政權,為清王朝奠定了基礎。

    對於努爾哈赤的死因,專家們也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題主提出的問題前邊一句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他的確是敗給了袁崇煥(努爾哈赤一生征戰鮮有敗績,但是在寧遠大戰中敗給了初生牛犢的袁崇煥)。至於是不是死於傷口感染,那就不好說了,小編不敢妄下斷論,只能引用網路上的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在寧遠大戰中戰敗後,努爾哈赤受傷,但是沒有因此去世,回到瀋陽後鬱悶而死(畢竟一生征戰無數,最後敗給了一個毛頭小子);另一種說法是他受傷後,醫療條件不發達,導致傷口感染,到了次年夏天,天氣炎熱,瘡傷更加嚴重導致他的死亡。

  • 2 # 翱翔九天葉

    首先謝邀,關於努爾哈赤的死因首先我們必須先了解這三個人1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後金開國之君,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敗寧遠城。2孫承宗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今河北)人。在明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代替王在晉成為薊遼督師,修築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功勳卓著。3袁崇煥生於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1])。明朝末年薊遼督師。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透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簡單瞭解完這三位人兄的生平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努爾哈赤一生縱橫遼東幾乎沒有敗績。他從25歲起兵,從統一建州女真到統一整個女真,從薩爾滸大勝再到瀋陽遼陽之勝,明朝被擊斃的將領,總兵不計其數,從小變大,再變到幾乎不可戰勝,從他本人再到明朝也是幾乎認為他是不可戰勝的事實上明朝也一度丟掉山海關以外的整個遼東。直到那個人的出現。2明之基石孫承宗是的在熊廷弼放棄了整個遼東,局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督師遼東,他一邊收復失地,一邊構建了強大的關寧錦防線,在他督師遼東這四年努爾哈赤幾乎沒有作為,袁崇煥等也是在他提拔之下走向前臺,後來因為魏忠賢的壓迫,他不得不離開遼東,他的離開使得努爾哈赤覺得機會來了,卻沒想到孫給他留下了袁崇煥這個禮物。3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袁崇煥是的你沒看錯在寧遠大戰前,袁崇煥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但是孫承宗的努力和支援下袁崇煥修築了堅固的寧遠城,訓練了後來幾乎無敵的關寧鐵騎,並在城樓上架起了紅夷大炮。寧遠之戰正當努爾哈赤像之前做的那樣攻必克,戰必勝再次席捲遼東,志得意滿的來到寧遠城下時,卻沒想到面對自己的宿命,是的,他在這裡失敗了。有些歷史說他被城頭的紅衣大炮擊中了,並在同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總結:我個人認為努爾哈赤的死其實和有沒有被大炮擊中沒有決定性聯絡,更多的其實是因為戰敗,因為敗給了一個無名小卒,試想一下一個驕傲的從來不知失敗是什麼滋味的67歲老人這麼受得了這樣的打擊?從他兵敗寧遠之後迎接他的已經是必死的結局。再回到樓主的問題在滿清在(以及後金)的帝王中只有他符合,只是問題沒有那麼準確,因為這在歷史上也是個爭議。

  • 3 # 中國歷史探索者

    吹牛罷了。明朝清朝都沒承認,連袁崇煥自己都沒承認。一月的寧遠之戰才三天,關寧軍斬獲兩百首級,滿文老檔記載損失五百,低階軍官兩名,覺華島死了數萬人。努爾哈赤趕回去打毛文龍,然後四月親征蒙古,然後五月又跑回來趕走毛文龍,五月下旬出城遠迎蒙古貴族,談笑甚歡,七月大熱天背部生癰,八月病死,和袁崇煥有毛關係,自己吹罷了。要是真被炮擊了,早躺床上養傷了,而且敗血症活不過半個月。

  • 4 # 朔風飛揚鐵甲依然在

    袁崇煥自己都沒承認,猿糞卻吹個不停!請問在當時那種條件下,如果被火炮擊傷,能活的了八個月?而且還是一位將近七十歲的老人?大捷?!打死敵軍幾百人,自己的糧草基地卻被敵人抄了,死了好幾萬軍民,這算哪門子大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攝影這麼先進,單反還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