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I康養
-
2 # 實體店老王
很多大佬又開始給店主、創業者灌輸“新零售”那一套了,又開始說線下、線上結合了,這結合多少年了?有什麼結果出來?空談概念有什麼意思?
實體店難做是實情,畢竟資訊爆炸時代,使很多行業的利潤點都變得透明化,實體開店成本較高,再加上網購、電商的衝擊,相較於從前,實體店的確難做了很多。
但各位是否思考過一個實際問題,網購衝擊持續10年了,電商發展10年也趨於飽和狀態了,但實體店真的消失了麼?雖然中國百年的實體老店、品牌消失了很多,但實體店真的到了那種做不下去的境遇了麼?樓下的小賣鋪倒閉了麼?縣城裡的倉買、超市虧損了麼?買一包煙需要上網購買了麼?理個髮可以“雲理髮”了?別總談實體店難做,也別說是網購擠壓,大環境不好和你小門店有什麼關係?
品牌影響力,規模沒有達到影響行業、影響領域的情況下,議論大環境無異於坐井觀天。
最煩的就是某些人動不動談什麼線下、線上結合,什麼新零售的,想法與概念都是好的,但自己只是開一家小店的話,一不懂操作方法,而沒有相關經驗,搞什麼新零售?拉個社群、搞個送貨上門、做做促銷不比空談這些概念有用得多?起碼這是實實在在的能增加咱們實體門店營業額的方法。
但是實際上呢?很多人自己沒有實體店,更是不懂開網店,就在那空談大環境不好,搞的好像現在實體店難做,別人做實體店的都虧損了一樣。
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沒看看自己是什麼實力?中國最少有幾百萬的實體店,自己在其中是什麼地位?網店少說也有幾百萬家,在自有行業裡、自有類目裡,自己做到了Top10?Top100?或是Top1000?連排名都上不去,你談什麼大環境?自己連左右環境、受環境影響的資格都沒有,說這些有什麼用?一不是開店的,二不是開網店的,談什麼實體店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生存?實體店針對的是實體行業, 網際網路針對的是網購,兩者雖然有關聯, 但絕對不存在有一方消失的情況出現。
所以,開實體店的,幹好你的實體店,規模不到一定程度就別碰網際網路;反過來也一樣,網店做得好的,可以嘗試做實體店,但並非絕對,兩者是可以並存的,且是取長補短、互補的作用,別動不動就談生存,談發展,自己經營的門店什麼規模不知道麼?別搞的好像實體店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不與其發生點啥就要落伍了一樣,網際網路並不能讓你的實體店直接增加多少收入,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捨本逐末。
-
3 # 寵信
實體店做好服務,做好自己的使用者群運營,運營好已經到店的使用者,還是有機會的。
但是大部分實體店老闆不懂使用者運營,這需要一個專業的運營團隊。
如果只是坐在店裡,守株待兔等著客戶上門的實體店,基本上沒有任何機會了。
回覆列表
實體店難做,普遍的現實狀況。
網際網路時代會持續發展,線上線下的商業聯動模式會長期存在下去。如何在這樣的現實中生存發展呢?我想很多人都在思考。
危中有機。這是首先要確立的心態。
危在哪裡?
我們無法改變的世界經濟週期衰退蕭條期已經到來。
新冠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還可能反覆,經濟危機疊加這種狀況,造成了全球單邊主義盛行。
中國正面臨國內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得不選擇以內迴圈為主導的雙迴圈策略。
出不去,進不來,對中國經濟發展形成了很大制約。
出不去的轉回來,用內部消費來彌補。進不來的引進來,滿足特殊消費群體。
國家經濟調結構正好乘勢而為。
實體店如何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中尋求生存發展呢?
認清形勢,順勢而為。
國家往哪裡轉,你就往哪裡靠。配合國家戰略實行自己的應對。
產業鏈供應鏈怎麼變化,就爭取早日置身其中,為明天贏的機會。
考慮消費者現狀及消費心理。
老百姓收入普遍下降,個人家庭消費都在縮緊。前些年城市化造成了房地產對家庭消費的擠出效應開始顯現。
加之教育,醫療,養老等現實壓力,使得老百姓儲蓄率持續飆升。不敢花錢成了大眾的心理。
實體店要明白上述情況,採取低價傾銷,貼身服務,透過網際網路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把大夢想變成小理想,把大眾服務變成小眾服務,如果你每月能穩定服務幾百人就ok了。
讓利,暖心,多做促銷活動,給出實惠價格,實惠產品,實惠服務。
未來幾年,實體店利用既有資料,開發新客戶,需要不斷出新的想法做法,讓利,貼心是不二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