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漠的大娛樂家
-
2 # 立立丹鑫
題目應該是想說這件事是不是個陰謀吧。從現有的記錄來看,陰謀之說看來總感覺不太充分。北方士子指責考官劉三吾、白蹈信等人偏私南人,有舞弊之嫌,劉、白等亦被皇帝說成“藍玉餘黨”。但是從事情的結果來看,它與胡、藍案的性質是不的,它是對當時的科舉制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誕生了分地取士,即南北卷或南、北、中卷的產生。與其論其為陰謀,也許諸如平衡南北利益、穩定政治統治等說法應該更貼切些。縱觀整個過程,此次科考的結果確實會讓人有所浮想,北人無一登榜,畢竟此前歷科未見。北人的聯名上疏、御史們的上奏,再加上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必然對此事要詳細的徹查。當然,徹查的結果也更讓人意外,也讓皇帝本人有些吃驚,繼而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客觀來說,此次科考的結果,對於主考官劉三吾來說,他可能只是本著盡忠職守、為國取材的原則為國家選拔人才,不一定有什麼私心,這個結論從他的性格和行事風格來看應該出入不大。不過對於統治階級、對於其它利益相關方來說,這個事情則不能如此簡單。學識是重要的,利益的平衡更是重要的,這個歷代都是有所顧及的。作為一個秉持原則的讀書人,這個可能不是第一位的。然而作為統治階級,這個是很重要的。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可以採取適當的手段和措施,不過手段和措施太過激也是不可取的。
出現了這次南方人全部錄取而北方人卻全部落榜,這應該是當時北、南方的客觀情況所帶來的。當時南北方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巨大,南方不僅經濟發達,也更加重視教育,產生這麼一次特例應該是正常的,在很大程度上也算是一種偶然。而北人的“鬧事”行為有法不責眾、以民間要挾法律之嫌,而那些無辜掉腦袋的相關人員也誠然有點冤枉。
“南北榜案”是明朝一場冤案,始作俑者就是朱元璋,他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為了平衡南北方的勢力,故意搞出來的一場戲,所有的“南榜”狀元等人都是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中國的科舉制度給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是朝廷選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千百年來歷朝歷代都很重視,力保其公平公正性。可是朱元璋布衣出身,哪是按常理出牌的人,首先他開國後就斷了科舉考試,花了十餘年清除異黨,之後朝中無人不得已才恢復了科舉考試。
洪武三十年(1397年),這一年春天禮部會試,發榜時在榜的五十一人均為南方學子,由此議論紛紛,傳言四起,北方落第的學子們告發主考官,因為主考官是南方人,所以肯定開了後門有意選拔南方學子。朱元璋聞此大怒,重新複查試卷,但是北方人中確實沒有合格的,後來又有人告發說是主考官故意將不合格的試卷上報,朱元璋惱怒之下處死了當年的主考官。
到了六月份,朱元璋親自出題,重新進行考試選擇學子,進行廷試,這回選拔的51人都是北方和陝西、四川的學子,沒有一個南方人,可是重壓之下,別人也沒法說什麼。這次事件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所以第一次榜單被稱為“南榜”,第二次榜單被稱為“北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
事實上,試卷都是密封的,主考官劉三吾等人都是南方人不錯,但不存在偏見,因為那時北方經過連年的戰爭破壞,教育水平本來就低於一向注重科考的南方,只是朱元璋其人偏激殘忍,他這麼做是故意平衡南北勢力,主考官、“南榜”狀元等人只是他的犧牲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