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達豐看三農
-
2 # 你貓叔28
總整這旮旯咕秋的問題,感覺你羊了二正的呢。我跟你說我這下雨了,道上稀能,賊埋汰,那路修的也急了拐彎,有個小哥在家無唧六受的想上gai溜達,嘚嘚嗖嗖的沿著馬路牙子走沒走穩,四仰八叉一個大馬趴,膊靈蓋都卡禿嚕皮了,吭哧癟肚回家後他物件說你是不是彪,整的身上魂兒畫兒的,一天毛愣三光的,一天吊兒郎當辦點事禿嚕反仗的,就不能跟隔壁老王似的七尺咔嚓的? 編了這麼多就是想博君一笑,也想表達有很多方言說起來很帶感,也很有勁,不是別的語言能代替的,尤其是在外拼搏回老家,跟親人,跟哥們,跟朋友聊天說話的時候,很親切,東北方言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括弧編不下去了,祝君工作順利,笑口常開!
-
3 # 鏡大大_
用一下我們內蒙赤峰的方言昂,說一個人特別傻,特別有病,做事不經腦子的時候,如果說他傻還太輕,說SB又有點不嚴重還有點大眾,於是就有了潮種和不精這兩個詞,用別的詞總感覺意思表達的不明確
這個沒法太深刻的定義,涉及到高雅和低俗了。
比如東北方言:“你幹哈去”,你要說你幹什麼去會顯得跟尷尬。
在比如上海話稱呼二百五的名字“十三點”,雖然字不同,但是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就像中國的你好和英文hello一樣,不存在什麼方言表達不表達的,可能只是有個別的語言會有不同的意思,就像英文的語法,I和Me,he和her一樣,中國的語言比英文要複雜百倍,比如東北方言熟人見面你吃飯沒?你溜達啊?這是一種親近的表現,如果東北人到了廣東可能見面微笑加上的就是“嘞號”了。
另外如果硬要按照你的問題套的話,黑龍江的“馬葫蘆”,遼寧的一宿(xv三聲),山東的媽(ma二聲),上海的儂(你),北京的膀爺,四川的錘子,這都算是用方言才能表達的,不是說普通話解釋不了,而是當地人和家鄉說這個話彼此能懂,更是一種和“外人”區別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