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疑惑,這兩種小吃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1
回覆列表
  • 1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這馬打滾和驢打滾兩種小吃,說實話,莫見笑,還真的沒有吃過呢,憑想象說兩句,主要區別是價位上的區別吧!

    我們這一帶的牲畜肉價位是驢肉和牛肉稍高,其次是騾馬肉還低點。個別的商販為了利益,有把騾馬肉充當牛肉賣的,只能騙騙不懂的人,行家人是能分辨出來的,主要是表現在肉的纖維組織上明顯不同,騾馬肉絲粗些,牛肉稍微細緻些。不知對不對?望友們指教!

  • 2 # 侯頭142435723

    馬打滾,是借了錢,立馬翻番見利。一直在原有基礎上漲利息。驢打滾是一番二,二翻四,四番八……,增速快。記住不管怎麼打滾都是違法的。沒事在自己家床上可以隨便打滾,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想怎麼滾就怎麼滾,但要注意安全。

  • 3 # 品品香茶葉旗艦店

    驢打滾

    源自塞外的“驢打滾”,盛行於中國東北地區,以遼寧省最擅製作。

    其正名叫“豆麵卷”,北京另稱它為“豆麵糕”。其做法是先把黃米浸泡淘淨,放簸箕中,濾幹水分,經磨粉炒熟後,用碾子軋成麵糰,入籠蒸熟。再把熟麵糰摻粉擀成薄片,然後自一端捲起,邊卷邊撒豆粉,由於它的最後一道工序,像煞毛驢在沙地裡打滾,因而得名。

    驢打滾色呈金黃,味道香甜不膩,口感則軟黏帶爽,實為敬客及自奉的佳品。而在品嚐之時,如能搭配雞湯、苜蓿湯或氽羊肉湯,滋味更美,令人百吃不厭。如果將其製成甜點,亦覺清新幹爽適口,以此佐佳茗或酸梅湯,清洌順口,深有回味,誠妙不可言。

    清代《燕都小食品雜詠》上記載著:“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原注:黃米黏面,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麵中,成球形,置盤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可見作者對這種聽起來不雅,卻滿風趣的外號,嘖嘖稱奇。

    馬打滾

    “馬打滾”則來自閩南,是福建省長汀地區名聞遐邇的小吃。【更廣泛的說法是馬打滾是湖北恩施、江西南昌、湖南湘西的一種特色小吃,它是湯圓的一種,同時叫之為“元寶”(尤其在春季期間常這樣稱呼,含發財的意思)。】

    它原名“麥打滾”,做法似與“驢打滾”雷同,但材料完全不一樣。

    其做法為先將大麥或蕎麥用小火炒熟後,磨成粉當主料,再把黃豆炒熟磨粉與研細的糖末攪和,接著取熟麥粉調入清茶或開水拌勻,製成荔枝大小的圓粉團,置入有豆粉和糖粉的大盤中,反覆滾動,裹上一層豆、糖粉即可供食,別有風味。

    “馬打滾”應是“麥打滾”的諧音,但當地人的說法卻不是這樣。說是在民國初年時,英國籍的女傳教士詹嘉德,曾在某家,嚐到此一美點,稱讚不已,並以長汀土話說了一串順口溜,其詞雲:“馬打滾,馬打滾,愈滾愈甜,愈甜愈滾,一口一個,邊吃邊滾。”一時傳為美談。姑不論其真相為何,目前長汀鄉間凡種大麥或蕎麥的人家,每在收成後,家家都會製作這道點心,除自家受用外,也會饋贈親友,很受大家歡迎。

    題外話

    除了馬打滾和驢打滾,還有一種小吃叫牛打滾,屬於貴陽地區地道小吃,因其做法中最後一道工序是在裝有黃豆麵的盤中滾一遍,與牛在田間打滾有形似之處,故取其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歌、潘粵明、靳東、雷佳音,誰的演技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