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兒子3

    謝邀,得國正者,唯漢與明。從中國的歷史上來看,唯明朝和漢朝做得好,得後人稱讚,都是屬於農民起義或平民背景英雄,並非貴族和軍方透過政變奪取的天下。華人歷來欣賞平民英雄,其起點低,過程艱辛。建立政權後,與民同休同息,全心全意為百姓謀福,以改前政的頹勢。歐陽修說得好,正者,所以天下之不正也,統者,所以天下之不一也。

  • 2 # 哥不猜想

    “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這句話是清代的歷史學家孟森說的。他在《明史講義》中說:“匹夫起事,無憑藉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自始皇以來,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意思就是說,草根揭竿而起,沒有憑藉政治身世、門閥之威,僅僅是為了為民除害;他們沒有謀權篡位的意思。(按照以上這倆標準)自秦始皇統一華夏以來,順應民意開創一個新時代的王朝,只有漢朝與明朝兩個朝代。模仿當年明月的口氣來說:孟森看來也是一位猛人!(孟森,中國著名 歷史學家,擅治明清史,字蓴孫,號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稱為孟心史先生。 江蘇武進人。他文能治史,武能帶兵造反)。

    不知道他和孟子是什麼關係,反正主張和孟子差不多。因為孟子也覺得為民除害是正當行為,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裡面主張:“(對無道昏君,可以)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孟子主張誅殺、剷除無道的昏君,安撫深受其害的人民,救民於水火之中,老百姓就會高高興興的(擁戴)。這就是著名的成語:“弔民伐罪”的出處,(意思就是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大家看看是不是孟子與孟森的觀點高度的一致?!

    為什麼孟森認為“得國正者,唯漢與明呢”?因為他認為所謂“得國之正”,除了上位之外,還需要達到其他硬性條件:首先是無道昏君,民不聊生。好端端的統治,僅僅是為了謀權篡位而搞亂天下生靈塗炭了,不算“得國之正”;其次是身份要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政治大鱷之間的輪流做莊,不算來路正當;最後一個條件是得到天下統一之後,得認真治理國家,國泰民安才算數的。

    在秦末,秦二世昏庸無道,天下民眾飽受亂戰之苦,又受秦政壓迫,劉邦等等平民應亂而起,終取天下,之後劉邦施行與民休生養息的政策。這個過程完全符合孟森的“得國最正”的要求:1.劉邦不是政治門閥;2.不是僅僅為了奪權;3.秦君無道,民不聊生;4.得到天下後勵精圖治(那是封建社會,大家不能吹毛求疵哦!)。

    我願意相信孟森是孟子的後代,因為他們的觀點實在是太接近,太親民,太接地氣了。這種精神上的一脈相承,讓人感動!

    孟森同樣認為明朝的改朝換代,也是來路正當的,大家可以按照孟森主張的“得國最正”的那幾個條件,再對照朱元璋的得國,治國的過程看看是不是明朝也是得國正當?!

  • 3 # 老驥伏櫪107015627

    漢朝和明朝都是由草根英雄透過艱苦奮鬥創立的王朝,漢高祖和明太祖都沒有什麼地位背景,與竊國者與盜賊毫無關係,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老百姓的救星,明太祖嫉惡如仇,不論你是誰,為害百姓堅決處決,絕不姑息,這樣的明君歷史上少有!

  • 4 # 歲月如梭142912870

    所謂得國正者,其實是相對而論,真要較真歷史上沒那個朝代稱的上正。真要說那就是秦始皇,人家可是真正的掃平六國建立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誰能比他正。一句話勝者王,敗者寇,所謂歷史不過是勝利者自己書寫的史詩。

  • 5 # 銀河淘玉

    所謂得國正與不正。是害人害已,愚蠢至極的清流派的所謂標準。我看這一說法本身就是愚人愚已或別有用心的說法。毫無為人民負責為歷史負責的擔當。正與不正完全就是其所說的“道德標準”。根本沒有任何價值

  • 6 # 清水空流

    民國的歷史學家孟森這句話說的非常好,非常正確,是值得贊成的,得國正,就是作為改朝換代來說,法統和道統的繼承程式和手段都合法,都得正。

    民國史學大家孟森畢業於日本東京法政大學。就此開創了明清斷代史研究之先河。代表做是《明元清系通紀》、《清史講義》。

    中國自三代之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孟森 可以說,歷代開國之君平民出身就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而其他開國之君不是貴族出身,(李淵李世民).再就是軍閥出身(趙匡胤)或者是外戚,貴族,世家門閥。基本不是篡位,就是撿便宜。而漢,明卻是一刀一槍。完全是憑本身得天下,任何人都無法質疑。這是漢明最足以自豪的地方。而華夏主體民族漢族,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奠基者。而明則是驅逐韃虜,再造華夏。恢復漢家衣冠漢明所取代的是暴政,此舉得民心不是篡位登基,起義的時候,完全是因為活命,是為了活命的而造反,絕非是因為個人野心。而且完全是依靠個人能力得天下,立國以後國祚很長,對後世影響很大。

    而歷史學家孟森應該最讚賞漢明的就是起義之初的目標是救民水火,而非顯著的個人野心。孟森這樣說的背景正式抗日戰爭時期這樣說也是正常的。開國君王,不仗著祖輩父兄蔭德的,也就這兩位了。是典型的草根逆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經典典範。華夏曆代國更崇敬平民英雄高於貴族英雄,起事越低,過程越困難,越是讓大家所敬佩。所謂白手起家歷經艱辛而得天下。而最得歷代史家所推崇。

  • 7 # 聽雨喜雨

    孟森的話作為一家之言,可以學習,但並不能作為結論。

    明朝朱元璋趕走蒙古,狹義來說是得國正的。

    江山社稷有德者據之,不存在誰一定是最正的。

    要講最正,無疑是堯舜禹禪讓制,才是最正的。

    宋同樣與明有異曲同工之效果。

    唐安史之亂起至五代十國,百姓處於歷史上最黑暗時期,民不聊生,軍閥割據,乃至後面頻繁黃袍加身,軍閥們你方唱罷我登場,野蠻橫行,不斷建立新國家,小國家,皇帝不斷被殺,新皇帝不斷登基,倫理道德淪喪,上下秩序顛倒,國家大倒退。而百姓既要服兵役又要納稅,百姓整天過著沒有抬頭得日子。國家呼喚英雄出現,拯救黎民,拯救國家,讓國家從野蠻無序暗無天日,重歸文明理性,趙匡胤作為英雄人物應時代的要求,橫空出世。

    相信這也是毛主席推崇唐宗宋祖的原因。

    為什麼朱元璋說趙匡胤得位最正,是順天應人,趙匡胤又是毛主席推崇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之一(趙匡胤的歷史功績在毛主席看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是一樣偉大)!1.華人悲情主義嚴重,往往寄希望與故去之人, 柴榮有能力不假,但柴榮缺陷明顯,不具備明君條件 。柴榮親征,對楚州屠城,百姓是一萬十萬計算的無辜之人,毫無疑問是大錯的。 五代十國包括後周都是黃袍加身,皇帝沒有一個是所謂正統。周世宗也是一個多疑之人,為防止其他將領黃袍加身,將大將中面正大耳者殺之(宋史記載),其中冤屈之人不在少數。也曾懷疑過趙匡胤,讓趙匡胤靠邊。

    柴榮死後,主少國疑慣例加上五代十國固有亂像,孤兒寡母無法駕馭後周局面。君臣必然互相猜疑,後周必然因為內訌,從此一蹶不振。後周當時只是五代十國中的一個小國,建國九年,剛剛立足,在國家內訌,實力大降時必然有其他國家趁機滅周。

    趙匡胤結束五代十國,開創了三百二十年中國歷史上最繁華最富有,百姓最幸福的朝代!唐實行的是節度使政治,節度使權利超過中央,形成潘鎮割據,安史之亂後國家陷入混亂局面,後來有了五代十國,將軍頻繁利用軍中軍閥割據,百姓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國家分裂,開了歷史的大倒退,是歷史上同五胡亂華一樣處於中國最黑暗的時代。

    江山社稷有德者據之,除堯舜禹以外沒有絕對正統的說法!趙匡胤建國後結束了五代十國這一歷史最黑暗的時代,建立了煥然一新的新朝,從此軍政大權收歸中央,軍閥再也不能利用軍權頻繁發動政變,國家趨於穩定。趙匡胤實施了一系列的好政策,解除重要將領的軍權,短期避免頻繁黃袍加身;建立政治家決定打不打,軍事家決定怎麼打的先進的文官政治;優待後周君臣穩定人心;先南後北積累財力物力,體恤百姓讓百姓休養生息,都說明才幹在柴榮之上,特別容人之量不是周世宗所能比擬的。

    不管怎樣趙匡胤黃袍加身是歷史的最佳選擇,也是後周皇帝的最佳選擇,後周皇帝既駕馭不了群臣武將,也沒有能力應對五代十國混亂局面,在面對失國時沒有人有趙匡胤的胸懷。

  • 8 # 瀟湘夜雨63052

    晉朝士族門閥奪權,隋朝屬外戚奪權,唐高祖隋朝貴戚,趙匡胤陳橋奪權,努爾哈赤明朝臣子並且屬胡虜外族,此外,南北朝宋齊梁陳,五代梁唐晉漢周,要麼權臣弒主要麼將領篡國,唯有漢明二朝開國之君是以一介布衣起事推翻暴政平定亂世,且明朝從外族手中將江山奪回,

  • 9 # 紋小佩琪的老哥

    我能說這個問題毫無意義嗎,各個朝代開國是不同,但是真沒有完全乾淨的。堯舜禹所謂禪讓,未必不是勢力的更迭。家天下就不用說了。商湯的記錄也很少。但是歷史一步步揭開面紗,紂王和隋煬帝是一樣的悲情人物,那麼姬發是不是亂臣賊子。周自己作死,一步步淪喪,失去控制力。秦遠交近攻奪得天下。晉是第一代第二代死活撐和政變搞出來的。隋也是軍閥自立。然後隋煬帝搞的隴西集團內部分裂,李家做了皇帝。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和太宗燭光斧影。元代的戰略迂迴乘虛而入。清代的揚州三日還有用漢奸吳三桂等。現代的“正面戰場”等。只是看起來漢明少一點。歷史事件都是環境和偶然的結合,就不要來說他的正義與否了。看看大明的政治文化,宋的手工業市井文化比這個有意義。

  • 10 # 趙燕雲

      “得國正者,唯漢與明”是近代清史學家孟森先生的《明史講義》第一章開頭所言: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匹夫起事,無憑藉威炳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知道該句話出處和全句,就比較好理解了。

      因為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是平民、小吏出身;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更低微,其出身貧農,做過乞丐,為了餬口甚至出家當過和尚,沒有任何家庭基礎和資源憑藉。開始的時候或許就是為了活下去,說的高尚點是為民除暴政,起初並沒有篡奪最高權力的想法,而是靠形勢而一步步走上了人主的寶座,的確神奇而又不易。

      反觀其他歷代大一統王朝(所謂大一統王朝,一般指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帝王,秦朝不用說了,秦始皇本身是王;晉武帝司馬炎憑藉家族勢力,權臣篡權;隋文帝楊堅大貴族出身,權臣加外戚篡權;唐高祖李淵是貴族出身,隋的臣子奪權;宋太祖趙匡胤是後周臣子,算是奪權;元太祖不用多說;清名為江山得自李自成,實則也是趁機得之。

      所謂來路不正,即是巧取豪奪,縱觀上述帝王基本都屬於豪奪巧取。只有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以反對強權暴政以圖生存開始而奄有天下。

      孟森先生對歷史多有發明創見,所作評議頗有精闢獨到之處。“得國正者,唯漢與明”也成為其一句廣為傳播的名言。

     

  • 11 # 切割地球

    其實清才是得國“最正”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是從以下兩個角度來看的。角度一:中國曆朝歷代的更迭,只有漢與明兩朝是“白手起家”,無所依憑,而其他的朝代基本不是敵國入寇就是權臣奪位,都是統治階層內部的事;角度二:漢與明不是直接從前朝爭得的天下,而是在前朝已經陷入亂局時,從群雄手中爭得的天下,所以沒有篡位叛國的嫌疑。

    相比起來,朱元璋認為自己得國比劉邦還正。他是這麼說的:“傳稱唐虞禪,夏後殷周繼。然成湯革夏,乃資毫眾;武王伐紂,受賴西師。至於漢高,雖起徒步,尚藉亭長徒眾所附。上不階寸土一民,呼吸響應,以有天下,方冊所載,未之有也。”

    這話說得很明白:成湯、周武王都是一方諸侯,算不上正;劉邦雖然也是平民,但畢竟還是秦朝的亭長,算不上官但也是個吏,只有我朱元璋,是真真正正的草根天子——這是角度一。朱元璋還從角度二闡述過一個理論:“朕不得已起兵,欲圖自全,及兵力日盛,乃東征西討,削除渠魁,開拓疆宇,當是時,天下已非元氏有矣。”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朱元璋是不得以才起義的,而且當時天下已經不再被元朝所有,所以我是取天下於而非前朝,不是叛國。

    所以……順著朱元璋的角度,乾隆也提出了只有清朝得國最正,因為清朝努爾哈赤憑藉十三副鎧甲起兵最終得了天下,這符合角度一;清朝入關時明朝已經被大順滅了,清朝是為明朝復仇,才“順便”得了天下的,這符合角度二……所以真要比理論建設,那還是乾隆更勝一籌啊!

  • 12 # 滌塵20

    漢明得國正很有道理,此兩朝出身低微白手起家歷經千辛終獲成功。而其它各朝不是貴族門閥就是功臣外戚或外國扶持等得上位,於前朝多有緣源。得國總感不是那麼正。

  • 13 # 玄谷真人

    得國正,一是必須是主體民族掌握國柄,漢文化承載主體掌握政權,二是不以陰謀篡權,而是弔民伐罪救民於水火而得國。漢與明都符合這兩條,漢朝是在秦末民眾起義基礎上建立的得國正,明是在元末民眾起義基礎上建立的,得國正,而明又驅除韃虜恢復漢統。

    秦朝暴烈,而且可能贏政是呂氏後人。不大正。

    晉朝陰謀篡權,不正。

    隋朝楊家從北周內部得權,不大正,但把中國重新統一,不錯。

    唐起於民眾起義之時,總的說還是正的,就是欺負了隋朝幼主,到唐亡時也被人家欺辱了。

    少數民族得國只要之前接受過漢政權管轄,又接受漢文化,自屬中華,可以是中國政權。但任何少數民族得國都不正。因為,少數民族文化不行,得國又壓抑文化承載者漢人,使中華文明發展受到阻礙。

    當然,上述說的是舊王朝政權。如果論民國到共和國,本來孫文系革命是光榮中正的,但民國經北洋篡權才正式建立,得國則不正,所以,軍閥混戰,舊軍閥倒了新軍閥再起,都有帝國主義背景。

    而共和國領袖英傑或出身平民或出身富貴,但他們不計身家性命,在中華淪落為列強侵略物件又民族危亡之際,奮起擔當拯民救國之責,是儒家所說真正計程車人,所以,共和國得國為仗劍拯民水火又建立人民政權,經歷的戰爭之險惡,長征之艱難,歷程之史詩性,為歷代少有,而結果是民族新生,故得國最正!

  • 14 #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521

    推翻歷朝歷代的永遠是天災人禍,沒有食物和活不下去的時候,最終都會改天換地,包括現在,國家為什麼重視農業,因為無糧,政府是管不了天下的,不管你的軍力有多強,天下永遠是人的天下,缺不得衣食住行。懂得了基礎原理與應用你才能實際掌控地區與國家人民。不然就是利益的重新洗牌,文明的迴圈往復。

  • 15 # 兮兮說事兒

    這句話出自孟森的《明史講義》第一章。在這句話之後,孟森說,“匹夫起事,無憑藉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意思就是,漢朝和明朝的起義者,都是農民,沒有任何勢力。

    他們率兵推翻前朝,都是因為自己活不下去了,不反抗就無法生活。因此,他們獲得天下,是有合法性的。

    應該說,孟森的說法在某種意義上是正確的。如果我們眼光放長遠來看,唐、宋、元等朝代得位皆不正。

    唐代的開國君主李淵,原本是太原留守、晉陽宮監。後來,因為被人誤會,再加上李世民的建議,李淵最終舉兵起事,一舉消滅了隋朝。

    宋代也是如此。宋朝開國君主是趙匡胤,他本來帶兵北征,後來在陳橋驛這個地方,黃袍加身,最終消滅北周,建立大宋王朝。

    元代是蒙古少數民族政權,從北方一路南下。元代建立者忽必烈原本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他們的目的不僅僅是想佔領中原地區,而是想把整個歐亞大陸都變成草原。

    清朝和元朝差不多。如果說努爾哈赤因為自己的父親和祖父被殺,而含恨用“十三副鎧甲”起兵,其目的是為了保證自己的部落不背吞併,那麼皇太極想要進入中原,則完全是為了自己集團的利益。

    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上吊煤山之後,多爾袞等人接受范文程的建議,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消滅李自成。應該說,這一條計策非常有效,為清朝獲取了人心,也為他們成功入主中原鋪平了道路。

    最後,我想說一下孟森這句話應該怎麼評價。孟森說這句話是在《明史講義》裡面說的,那麼,他自然後在裡面點名明朝的優點。

    應該說,我們後人評價一個王朝,不應該看它得位正不正,而是要看它是否為我們的文化提供了發展的因素。

    唐太宗殺兄弟,囚禁父親,於私節有虧,但是,他開創了“貞觀之治”,締造了中華文明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那麼,後來者就不會圍繞他的道德去多做評判,而只會稱讚他的雄才大略。由此,我覺得這句話,對於現實的意義並不是很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尋求一絲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