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黑的小破孩
-
2 # 鴿子老師
小孩摔倒以後我覺得應該這樣做比較好:
1.觀察孩子是否有受傷,手腳有沒有扭到、腦袋有沒有磕碰到等,再將孩子抱起,動作要輕柔,稍微安撫一下孩子,切忌搖晃;
2.如果孩子有明顯外傷出血、骨折扭傷或者眼球快速震顫、有噴射性嘔吐、精神不振甚至出現驚厥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不能耽誤;如果孩子已經會走路了,且觀察沒有受傷及異常情況,家長應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
3.不要使勁揉搓腫脹處“散瘀”
孩子摔傷,經常出現紅腫,此時如果揉搓不但不利於腫塊消退,還會加重症狀。很多家長還會用藥酒給孩子按摩患處,在摔傷24小時內,此做法也會加重症狀,並且藥酒刺激性較大,對孩子的面板有一定的傷害,不宜使用。
-
3 # 武漢美食豆媽
第一:及時安慰,及時給予擁抱和鼓勵。然後教孩子怎麼站起來,告訴孩子雙手撐一下地,就會站起來。
第二:總結摔倒原因並鼓勵重試。當他放鬆了緊張的情緒,就立刻跟他一起總結摔倒的原因
可能許多母親的第一反應就是跑上前去,把因為摔倒而哭泣的孩子扶起來,然後抱在自己的懷裡,心肝兒寶貝兒地叫著,然後仔細檢視孩子有沒有摔傷,詢問孩子有沒有摔痛,或者就是哄孩子不要哭了……。甚至有的愛子心切的母親還會用來地跺幾下大地,說:都怪你,害我家寶寶摔倒了,我跺你幾腳,看你還敢不敢再摔倒我的孩子。寶寶乖,媽媽已經踩了地了,寶寶別哭了
如果我家寶寶摔倒了我肯定不會這麼誇張,但我至少會抱起孩子,檢查孩子有否摔傷,及時安慰鼓勵他。可能等他長大一點就會告訴孩子,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挫折,你都要靠自己獲得成功。沒有人會在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主動去幫助你,一切要靠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念,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4 # 大洋網
寶寶摔落 五查一看
三歲前,寶寶活動量增大,能主動移動身體,很容易不小心就摔倒了。那麼,摔倒後,要怎麼觀察、判斷是否需要就醫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骨傷二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軒提醒,寶寶摔落,首先要五查一看。
“五查”即檢查面板、四肢、骨骼、關節和頭顱等處有無外傷。“一看”是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當以上步驟處理完畢,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神志、有無嘔吐、嘔吐物什麼樣等。如果孩子有顱內損傷,會出現哭鬧、萎靡不振、意識模糊,呈現半睡半醒的狀態。鄭軒提醒,如果發現孩子摔倒後睡覺時間比日常多,家長勿認為是摔倒後累了困了的原因,其實這種情況,家長更應馬上抱孩子去醫院就診。如果沒有什麼症狀也要觀察3天,防止顱內有進行性病變,如流鼻血、流涎、瞳孔異常等情況。
鄭軒提醒,除了關注頭部,還要注意孩子日常身體各部位的磕傷、碰傷,如膝蓋、手肘的摔傷,是否有掉皮流血,是否可以走動,儘快排查骨折的可能。若面部鼻尖和上唇出現擦傷,或磕碰到牙齒,影響面容美觀,也要儘快到牙科診所就診。
-
5 # 寶寶醬
寶寶如果摔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1 家長不要情緒反應很大嚇到寶寶。
2 家長不要馬上把寶寶抱起來 如果摔得厲害這樣反而會加重情況。
3 先看看寶寶自己的反應 摔傷的情況。
4 如果寶寶自己可以起來,沒有嘔吐,難受,受傷,這時要先安撫好寶寶的情緒,告訴他,沒關係,下次小心點。
5 如果摔倒頭部等關鍵部位,一定要及時就醫
希望爸爸媽媽一定照顧好寶寶
-
6 # 馨媽愛寶貝
寶寶摔跤了,這是所有小寶寶剛學會走路後都會碰到的正常事,我的兩個女兒也同樣碰到這事。
摔跤了怎麼辦?很多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摔跤會心疼地立馬跑過去抱起自己的孩子,家長同時還會用手打起地面說:”讓你叫我的寶寶摔跤,來,讓你叫我的寶寶摔跤,我打打打。”
家長會不停的打著地面讓孩子看到家長在教訓地面,並 抱緊寶寶心疼地說:”寶寶不怕,我打過地面了,誰叫它把你摔倒的。”
以後只要碰到孩子摔倒就會抱起摔倒的孩子重複這樣的話,久而久之,孩子會養成只要摔倒,明明自己可以爬起來的,她都要裝可憐樣的大哭著趴在地上專等家長來抱起。長此以往,孩子變的越來越嬌氣撒潑還不好哄。
我的二個女兒,小時候也經常摔跤,不管在哪,只要摔倒了,我就一動不動的看著孩子反應,她不出聲我也不出聲,她看著我我也看著她,等到女兒看到我對她摔跤的事一點反應都沒有時,女兒會自己撅著小屁股用兩手撐起站起來,拍拍髒髒的小手就又自己自顧自地玩耍起來。
幾次不理她,只要一摔跤她就會毫不猶豫的一軲轆爬起來,拍拍小手玩去了,看到別人家寶寶因為摔跤而嬌滴滴地大哭撒潑時,女兒都會象看戲樣的好奇,也許女兒心裡會想摔跤還這麼嬌氣,自己站起來呀。
其實摔跤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意志力的磨練,是培養寶寶自己勇敢的面對困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開始,自己面對一切,擁有迎難而上,不氣餒不妥協泰然處之不驚不慌的能力,培養遇事不依賴別人自己完全可以擁有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和能力,面對一切的困難有個心理承受能力,拒絕嬌氣軟弱害怕的心理。
摔跤雖是小事,不建議家長們因為心疼孩子立馬去抱起孩子,一定要態度堅決地讓孩子自己爬起來,利於孩子心理健康成長。
健康成長,孩子才會更幸福。
-
7 # 華北隕石
小寶寶摔倒是很常見的事,孩子摔倒了,先觀察下寶寶,給寶寶一些反應時間,只要孩子沒有受到重創,不會危及到生命,就不需要第一時間把他抱起來。因為摔跤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鍛鍊!
孩子剛剛學走路的時候,平衡能力還很差,所以他走路會東倒西歪搖搖晃晃,有的寶寶摔倒後先趴著不動,由害怕到平靜,感覺自己沒什麼事,自己站起來繼續走,我們也不必要上前安撫,我們應該讓孩子透過摔倒這樣的事情中,學會承擔責任,學會跌倒了就自己爬起來。
我們不能一味的疼愛孩子,要有長遠的目光,為孩子將來的人格健康發展著想,孩子長大後不想承擔責任, 和早期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孩子跌倒了,最好讓他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反思自己,這真的是一種智慧段練。孩子從小學會承擔責任,而 不是推脫與怪怨。
由於孩子小,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很弱,我們就應該引導孩子去分析原因,引導孩子去思考。這種方法既鍛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又教會孩子凡事要學會從自身找原因,讓孩子理解自己應該負什麼責任。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性,勇於去承擔責任,讓孩子形成堅毅品質。
-
8 # 張仲民
1.看孩子是否受傷,如果受傷則趕緊檢視傷情,及時處理。
2.如果沒有受傷,則先觀察孩子的反映。千萬不要急著去拉去抱。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常規情形,一定也需要特殊情形,對於特殊情形的“隨遇而安”,而不是驚慌失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
3.如果孩子沒有哭,也沒有急於要爬起來,就不要催著孩子爬起來,可以繼續觀察孩子,是想繼續躺在地上玩一會兒呢?還是怎麼的。
孩子需要近距離接觸外界,在成人看來,趴在地上很髒、很low,但在孩子眼裡,完全不是這回事,如果說孩子站著比較緊張,趴在地上很可能就算可以緩解緊張。
4.如果孩子躺在地上看什麼東西,比如螞蟻啊、沙子啊,可以湊過去,和孩子一起看,並和他聊天。要知道,這是孩子玩耍的方式之一。
5.如果孩子很焦急,很痛苦,可以去問:你怎麼啦?感覺怎樣?以便於訓練孩子在“相對艱苦環境下”的語言表達。
6.直到孩子自己想爬起來,這時先鼓勵:好樣的,自己爬起來,真棒!
在孩子摔倒的情況下,跟孩子說話,聲音要用低音,語速要舒緩。
7.孩子爬起來以後,在幫他看看,剛才是個什麼東西讓他摔倒。如果是障礙物,或者坑窪,鄭重其事地提醒,以後走路注意障礙物或者坑窪。
8.同時告訴孩子,小孩摔倒還不要緊,如果是老奶奶老爺爺摔倒了,就很危險,提醒以後走路千萬要小心,別撞到老奶奶、老爺爺。
-
9 # 阿依朵朵喵小姐
孩子摔倒了這就顯現了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方式,如果孩子沒有受傷處理方式會不同,個人觀點出發,我會拉他一把,但不會說立馬去激發母親的一種天性,如果孩子受傷會另當別論,一種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很重要!如果孩子摔倒立馬激發你母親的天性,可能孩子會一直都有一種依賴性,獨立性也很差,或者說你無法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獨立……過於溺愛孩子對孩子是一種很不好的教育方式,孩子,從小就要給他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有些事情能放手就別一直幫著他做,要讓他自己長記性,有記性,對以後孩子步入學校獨立出眾有很大的幫助,別把自己的孩子想的太懦弱……
-
10 # 椒鹽蘑菇頭
摔倒,首先要判斷摔倒受傷的程度。
我對於我家孩子摔倒,不嚴重或輕微受傷的我不會主動去說,他也會自己主動爬起來走到我身邊跟我說,媽媽,我摔倒了。這個時候我就會問他,為什麼會摔倒?這個摔倒是因為他自己的原因,那就讓他自己記住。如果是嚴重的那種這個時候就需要安慰,擁抱,檢查一下受傷的地方。主動的詢問他感覺怎麼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
11 # 蘭阿姨北漂生活
兩歲之前,寶寶摔倒,我總是急扶。有人不以為然,常見到這樣的觀點 :這是嬌慣孩子,讓孩子自己站起來,有利培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培養他的堅強意志,防止他依賴心理的形成。總之,哪裡摔倒哪裡讓他自己爬起來,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我對這種觀點不以為然,我認為這是拿培養鍛鍊青少年的方法來粗暴簡單地對待幼弱小兒。 對於剛學會走路不久的幼兒摔倒,特別是摔哭了尋求幫助時,大人應該及時把他扶起來,並察看摔傷了沒有,因為他還是在學走路,而不是學摔跤。及時扶助,讓他有安全感,對獨自走路更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寶寶遇到走路摔倒這麼大的挫折失敗時,特別需要貼心關愛,暖暖的及時的愛,有助於他的身心健康成長。而見摔不扶,則讓他感到冷漠無助,並由此產生恐懼心理與對他人的不信任。設身處地,換位思考,若是自己遇到困難時,也是多麼需要別人的幫助啊?如果身邊的人袖手旁觀或者幸災樂禍,那真是冷酷無情的可恨。
但我們寶寶兩歲後摔倒,只要不哭,我就不大扶她了,很多情況下,她反而更喜歡自己爬起來,因為這時她有了自立自強的意識,而且覺得爬起來,也是一件自然而有趣的事,時間一長,爬起來反而是一件無需別人幫助的容易的事。只有當摔疼摔哭了時,才會及時去扶她。
最近在林大校園碎石子花間休閒小路上,剛兩歲的寶寶玩挖石子游戲,因為穿長而裹身的羽絨服,倒地後,折騰了好一會才爬起來。我就站在她身邊,還用手機錄影,她看到我,卻沒要扶,反而是很認真地用各種方式爬起來,我想,這才是意志的堅強與身體的靈巧性的鍛鍊。當然,也有朋友看了影片,說很心疼寶寶,我說,你看她,似乎很投入很享受這艱難爬起的過程,有什麼可心疼的?
-
12 # 情感D故事
雖然是司空見慣的一個事情,卻考驗著父母的智慧,大多數以為自己做的很好的父母,其實並非如此。
孩子摔倒了大哭起來,父母卻一直強調要勇敢,不要哭,就是十分常見的反例。
事實上,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孩子摔倒已經感覺自己受到了驚嚇或者傷害,父母直接跳過孩子的初始情緒“疼痛——難受”這一部分,試圖用自己的邏輯“一點小事不值得哭”來告訴孩子要勇敢。
這顯然無法達到與孩子產生連線的效果。
當然,呼天搶地去扯孩子、著急忙慌地檢視傷勢等,也不可取。
即使看上去孩子受傷很嚴重,父母也要保持冷靜,因為你是孩子的依靠,你的慌亂會加劇孩子的恐懼。
當然並不是說,家長總要剋制自己的情緒,這是強人所難。
我只是說,不要誇大你事實上的感受,這樣對孩子應對傷害、挫折並沒有好處。
而對孩子冷處理,比如刻意不管他,任由他哭,或者訓斥他走路都不會等做法,就更加不可取了。
你可以指出孩子明顯的行為錯誤,但一定要事實準確,態度恰當,並且在孩子願意與你溝通的基礎上。
不然,伴隨著指責的建議,只會因為情緒上的牴觸而淪為耳旁風。
假如你換一種方式,用陳述事實的語氣對孩子說“哦,寶寶摔到了,是不是嚇了一跳,來,咱們看看有沒有受傷?”
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被父母理解了,而且你不疾不徐的態度,能讓孩子學會冷靜地對待類似的事情。
當父母和孩子在情緒上擁有共鳴、情感上有連線,才有可能把建議推到孩子面前,讓他注意到。
錚言真愛會持續和你分享爸爸和女兒陪伴成長的故事。
期待您和我一起十年。
-
13 # 阿拉啦啦啦
寶寶慢慢長大,磕磕碰碰永遠是我常常要面臨的一個頭疼問題。睡覺時翻身滾下床,在沙發上爬呀爬腦袋撞到桌角,在小嬰兒車裡倒下來,以後會走路了也會跌跌撞撞撲倒在地.....
孩子會走路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摔倒了。面對孩子摔倒,身為父母,我們要怎麼做呢?
昨天小花園裡發生的一幕讓我深有感觸,我帶寶寶去樓下小花園玩,看到一位媽媽帶著一歲多的女兒,小朋友走路不小心啪嗒一下摔倒了,趴在地上要哭,媽媽站著沒動,而是微笑地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孩子費力爬起來跟沒事一樣笑著跑去其他地方玩了。
後來我走過去和這位媽媽聊天,我說“你家寶寶好堅強呀,摔倒了也不哭自己就爬起來了。”她說“在孩子摔倒或者磕著碰著時我不會像其他父母一樣驚惶失措跑過去,又摟又抱又哄,那樣只會讓孩子哭的更厲害,也不利於孩子形成堅強獨立的性格。”是呀!性格決定行為,性格也決定命運。孩子在形成性格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父母對孩子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形成不同性格。
回到家這個小女孩摔倒自己爬起來的那一幕一直在我腦海裡回放。讓我想到前兩天我們吃飯,就把寶寶放在上沙發上,她自己在上面玩,我偶爾看到她動的厲害就制止一下,突然她看到桌子上的碟子和碗用手使勁兒夠,太突然了我也沒注意萁萁一下子就倒下去了,眼眶磕到桌角,奶奶看到急切的跑了過去,心疼的立馬上前兩步抱起各種安慰,還指著磕到萁萁的桌子,“臭桌子,打它打它……”儼然,孩子磕碰,一切過錯都在桌子上。
我想好多在孩子摔倒後,家長是不是都這樣做,趕緊上前將孩子扶起來,一邊安慰,一邊罵說“打它,打它”。很少有像小花園的那位媽媽一樣站在原地不動,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的。其實孩子不小心摔倒,就應該由孩子自己去負責,然而家人都會把原因歸咎於地面,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小孩子活蹦亂跳的難免會磕磕碰碰,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後果,家長沒有必要過於緊張。
我們能保護她十幾年,但保護不了她一輩子,其實家人要積極的態度告訴孩子沒關係,鼓勵他自己爬起來,“不疼,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哦”,“你是個勇敢的好寶寶不哭不哭”,孩子受到鼓勵後,才會勇敢的自己爬起來,也就不會哇哇大哭啦。教育孩子的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不論孩子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要思考如何教育引導他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以身作則教會孩子該如何克服困難。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識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回覆列表
我覺得小孩子摔倒了的話,大人最好不要第一時間就過去扶,我們可以在旁邊小聲的鼓鼓勵孩子,讓孩子透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站起來。家長這樣處理對孩子有以下幾點好處:
1.增強孩子的自立自強的意識。有的家長可能就會說了,孩子這麼小,走路都不利索,哪裡懂得什麼什麼自立自強啊?是啊,孩子是不懂得什麼是自立自強,但是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只知道他們做一件事會讓爸爸媽媽高興或者生氣,而他們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站起來,會讓爸爸媽媽們高興,他們會得到獎勵,他們就知道了,我這樣做是對的,比我坐在地上哭鼻子好多了。等他們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就知道自己爬起來了,那等他們自己長大了呢?自然養成了自己努力克服困難的習慣了,這將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好的影響!
2.給與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孩子摔倒了就會感覺到疼,在他們的世界裡,他們會盡力的避免疼痛這一類的感覺,他們就想我要是再站起來就有可能再摔倒,就會再疼,於是他們就不想站起來了就會坐在地上哭鼻子。這時候如果家長循循善誘,慢慢鼓勵讓孩子克服這種恐懼的話,會讓他記住克服困難和恐懼的感覺,等他們下次再遇到困難和恐懼時,可能你們的鼓勵就是他們解決困難克服恐懼的最大的勇氣!
孩子就是世界送給我們的寶石,這顆寶石裡面充滿了純真和美好,每一顆需要我們慢慢的呵護和雕琢。小時候的每一件事可能都是一輩子的記憶,愛孩子,請選擇正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