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內心非常清楚,父母老了,但是交流中總是忍不住為一點小事發脾氣。每次發完脾氣就感覺對不起他們。
2
回覆列表
  • 1 # 媽咪的生活修煉

    其實我也是這樣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也許是自己心中本身的焦慮,也許性格本身就是這樣。以前看過一句話,說越是對自己親近的人,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我們越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越容易說很粗魯的話。

    1.也許我們在外活的已經很累,卸下所有的鎧甲,露出我們本來的樣子,該情緒宣洩的時候就宣洩,所以在父母面前,我們不需要刻意,不需要偽裝。

    2.我們長期跟父母在一起,說話有時也不過大腦,加上有代溝,所以容易對他們失去耐性,而且這種感覺事後會感覺很不好。

    3.我每次都是馬後炮,意識到自己不對,立馬跟父母道歉,父母其實大都不會計較,只是次數多了也會很傷心。每次沒耐心的時候心理自我暗示,深呼吸,或者乾脆換個空間,這樣情緒就會平復下來。

    4.可以嘗試看些心理或是情緒管理的書,寫寫筆記,保持愉悅的心情。

    我也在努力的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到你。

  • 2 # 旎旎媽談育兒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敬父母是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應做到的事情,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行為卻往往不能如我們所願,我們會在身邊看到好多年邁的父母得不到子女們應盡的孝心而獨自難過流淚。

    父母們辛苦把我們拉扯大已相當不易,也許在這過程中他們會犯很多的錯誤,有些錯誤甚至讓我們終身難忘,但畢竟他們不是育兒專家,沒有那麼多的經驗,使我們不受一點委屈,我們應該理解我們的父母。

    作為子女的我們終有一天也會成家,有自己的孩子,我們也會變老,誰又敢保證我們就可以做一個完美的父母呢?可以不犯一點錯誤沒有一點點埋怨的把孩子養大呢?我們尚且都做不到,又何必要求我們的父母們那麼完美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你經常這樣對待你的父母,那麼將來你的孩子必定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你,所以即使是為了你的下一代,你也應該改改你對待父母的態度和方式。

    如果我們可以以這種心態去看待這個問題,去理解我們的父母,那相信下一次你對父母說話時一定會刻意剋制你的脾氣的。

  • 3 # 青音約

    想對父母耐心一點,卻總是忍不住發脾氣。這種情形有三種可能性:一種是你在成長過程中不敢於反抗他們,但內心有壓抑的憤怒,這種壓抑的憤怒就像是火柴,一點就著。而且有一種青春期叛逆滯後的心理現象。在青春期時期,不敢於反抗,等長大以後,有了反抗的力量,就會在成年以後反抗父母,尤其是會在大的事情上做出反抗,比如考學、就業、婚姻等等方面。

    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們現階段的待人處事方式仍然不是你能接受和理解的,比如他們雖然是出於關心和愛護,卻讓你感覺是在干預你的事情,讓你不舒服;比如他們按照傳統的思想觀念,要求你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按部就班地走,到點結婚,到點生子,而你不想過早地揹負人生的責任,不想過早地被束縛。

    再有一種可能是代際衝突。你的父母生活在單一的文化環境背景,而你成長於多元的文化環境背景,人生觀、價值感和世界觀有不相容的地方。比如他們節儉成性,而你看到別人的消費,受到他們的影響,覺得賺錢就是拿來消費的。比如他們朝七晚十地睡覺起床,生活很有規律,但是你半夜十二點了還不睡覺,他們也很看不慣。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除了有血緣關係之外,還是成年人之間的普通的人際關係,大部分的時候你從這種血緣關係中跳脫出來,從成年人的角度,你們怎樣相處和互動比較合適。你持有一種客觀中立平和理性的處事態度,中立地看待你和父母之間的矛盾,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怎樣處理,不偏不倚,不過多地捲入情緒和情感。子女和父母之間也需要有一個清晰的邊界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因為給爺爺奶奶帶,性格變得很不好,還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