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逆流如河1

    但凡一個人給自己起的筆名,肯定都有自己內心想表達的一種情緒,沈雁冰取筆名時也是如此!

    1929年大革命失敗,沈雁冰陷入苦悶和失落之中,內心極度矛盾,而其投稿屢屢被打回,再加上他原名為沈雁冰,雁與冰就好比"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於海",是一對矛盾體,所以乾脆屬名矛盾。據說後來由葉聖陶改為茅盾,沈雁冰欣然接受,在後來他一直延用茅盾為筆名。

  • 2 # 神州萬里長樂未央

    1927年,大革命失敗,沈雁冰被迫隱居在上海,鬱郁不得志的他開始用筆來宣洩心中的情感,於是創作了小說《幻滅》。小說完成後沈德鴻開始投稿,可許多的報社卻不敢登他的文章。這使得他內心十分矛盾,於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後交給了《小說月報》的編輯葉聖陶,葉聖陶認為小說很好,但是看了這個名字卻提出了意見,認為這個名字是個哲學名詞,不像一個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並且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使用如此尖銳的筆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張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字頭,改作“茅盾”。沈雁冰對這一改動也很滿意,以後就一直以此為筆名了。

  • 3 # 順馳彤彤

    1927年,大革命失敗,沈雁冰被迫隱居在上海,鬱郁不得志的他開始用筆來宣洩心中的情感,於是創作了小說《幻滅》。小說完成後沈德鴻開始投稿,可許多的報社卻不敢登他的文章。這使得他內心十分矛盾,於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後交給了《小說月報》的編輯葉聖陶,葉聖陶認為小說很好,但是看了這個名字卻提出了意見,認為這個名字是個哲學名詞,不像一個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並且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使用如此尖銳的筆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張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字頭,改作“茅盾”。沈雁冰對這一改動也很滿意,以後就一直以此為筆名了。

  • 4 # 雪堂蕭聲

    沈雁冰為什麼起茅盾這樣一個筆名呢?他曾自述:“五四以後,我接觸的人和事一天天多而且複雜……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陣營內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認識到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這大變動時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會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矛盾……大概是帶點諷刺別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積習罷,於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為筆名。

    茅盾這個筆名最初用在1928年出版的小說《幻滅》上,不過“”字多了個“草頭”。這是葉聖陶給加的,目的是為了躲避反動派的迫害(姓氏裡有“茅”無“矛”,用“茅”不會被認為是筆名而引起追查)。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茅盾是他的筆名。於1896年的今天誕生。其父是個“實業”救國論者,遺囑他學“工藝”。但他自幼愛好藝術,課餘時間全用在讀舊小說上。上小學時,國文成績就是全校冠軍,並立志要做個小說家。後來他成為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現代文學巨匠之一,現代進步文化的先驅者,偉大的革命文學家。長篇小說《子夜》是他的代表作。

    茅盾於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到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後任《小說月報》主編。1930年加入左聯,任執行書記。建國後曾任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等職。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等。

    茅盾於1981年3月27日逝世。他在病危時留下遺囑,將他積存的25萬元稿費捐給中國作家協會,作為設立長篇小說文學獎的基金。這就是現今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茅盾文學獎”。茅盾以他在文學上的不朽業績,載入中國現代文學史史冊。

    回答完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發現你想什麼手機上會彈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