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遊俠

    宇宙是浩瀚無垠的,我們人類能觀測到的宇宙範圍是150億光年,科學家們預測的宇宙直徑是930億光年(可觀測直徑),但是由於宇宙一直在膨脹,所以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這已經超出我的想象了,而且我認為探討宇宙真實的大小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那是人類永遠也到不了的虛空。

    在這個範圍內宇宙承載著無數個星系,就拿我們太陽系來說,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做橢圓形旋轉,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最大為15210萬千米,最小為14710萬千米,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它確定為 149597870千米,並從1984年起用。所以按此距離計算,太Sunny到達地球表面需8分18秒。在這麼長的距離中,太陽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它散發出來的光芒根本不足夠照耀整個太空。

    而我們之所以能看到光,並不是光讓我們看見的,而是透過光的反射讓我們看到的,這也就是說,只有光還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我們肉眼看到,就必須要有光的反射物。否則的話,在我們的眼中, 它依然還是一片漆黑。

    銀河系有1000-4000億顆恆星,95%以上都分發著高亮度的光輝。在外太空遙望整個星河,你會發現還是烏黑一片。這就是因為距離太過於遙遠。

    光並不是聚集在一同傳達的,我們這樣說其實就是指人類的眼睛看不到宇宙中的光,由於一個發光恆星收回的光,從恆星自身收回後,並不會只向一個方向傳達,它是有角度,有散射範圍的。這個時分人類的眼睛就很難完全捕獲到這些比擬完全的光了。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你的手電筒,翻開時它就會只在一個錐形範圍內射出光,近了的時分就會照的特別亮,但是一旦照遠處的中央,我們就看的沒有那麼清楚了,這是由於光的散射範圍大了,很多光都散射到其他方向,我們的眼睛無法接納到全部光線,所以看起來就會有些暗。

    同理,宇宙空間可比我們用手電筒照遠方的間隔要大的多。在這麼空闊龐大的空間,光很難聚集到一個點上。再加上恆星並不像手電筒一樣,有一個漏斗型的整光罩存在,恆星所分發出的光是向五湖四海傳達的,甚至同一點,有至多數萬個方向的光束。

    所以,我們人類在宇宙中,包括在地球上看天空,除了零星的光點,是看不到其他光源的!

    還有一個緣由,宇宙中雖然空闊,但是也有一區域性遮擋物將遠道而來的光線給遮擋。這個是無法防止的。

    所以,人類眼睛所看到的宇宙是烏黑一片的,並非宇宙中沒有光線,而是那些光曾經是以光分子傳達了,人眼無法辨認。加上宇宙中的光線單一,就算能看到這些光分子,也是一片亂糟糟的映象。

  • 2 # 浪的霸氣

    因為宇宙爆炸後的膨脹速度大於光速,所以我們看不到宇宙外圍爆炸的光,只能檢測到爆炸的輻射。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周邊會越來越黑暗,最後連星星也看不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有的轎車喜歡把底盤設計的很矮,為什麼?高點不是透過性更好,應該更有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