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老魏

    看徵的物件和建的專案是什麼,如果是開發商那麼肯定是要堅持等價交換,或者是高出一點也是合理的,如果是政府利民工程需要徵用土地,那作為老百姓我們就應該配合,何況國傢什麼時候虧待過個人。

  • 2 # 迷迷糊糊的十年

    徵地,徵的主體只能是國家,不能是個人。私人沒辦法徵地,只能從國家已經徵收的土地上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依法申請,獲得土地的使用權是可以的。

    政府在準備實施徵地之前應當將與徵地有關的事實告知被徵地農民。被徵土地的用途、此次徵地的補償標準、對被徵地農民的安置途徑、被徵土地的地類、被徵土地的年產值、地上附著物的認定與補償等。

    國家政府有徵地補償標準,土地補償,附著物補償,安置補償,青苗補償。

    如果是個人,對不起,你沒有權利徵農民土地,更沒有權利談等價交換。

  • 3 # 鶴宇宣楊

    首先咱們需要了解一下國家對徵用農用土地的法定法規。

    第一國家對土地徵用的法規條例共33條,國家徵用農耕土地為建設土地,必須合規國家法定審批程式,

  • 4 # 有趣的燈謎

    首先徵用農民的土地要不要等價交換,這個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因為說土地是農民的衣食父母,如果說農民沒有地的話,他靠什麼生活,與此同時呢農民的地,人家也不是說是屬於自己的,而是屬於村委會的,所以說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好好的去和農民協商,然後徵得農民的同意,這樣的話,你才可以徵用人家的利益,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價的交換或者說租賃,此外呢,如果說你可以得到村委會的支援的話,你可以讓村委會的幹部進行和農民協商,這樣的話成功機率會大一些,此外一定要合適合理的去協商徵用地的問題。並且你徵用地的同時一定要是合法合理的,你最好辦一個土地徵用證書,當然這個是去呃當地的住房土地部,然後進行辦理。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得到村委會的支援和當地老百姓的信任。

  • 5 # 張哥想走天下

    國家為了公益事業,可以徵用農民的土地,但是首要條件就是要給農民合理的補償,及你提及的等價交換。

    雖然中國的土地法規定:土地歸集體和國家所有,可是物權法也規定,中國土地實行的是承包地,及每人在特定的時間段,可以分得土地,進行耕種,比如1980年的安徽小崗村土地聯產承包後,全國推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在1982年將集體土地按戶逐人分得耕地,提高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穩定了對土地的保護,1997至1998年又進行了二輪承包,承包期30年,繼續穩定了農民的情緒,提高了農民對土地的珍惜程度,加大了農民在土地上的投入力度。2018年國家為了更好的保護耕地,對二輪承包土地進行了確權登記辦證。規定繼續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時間後來又變成永久不變。所以農民對使用的土地擁有長期的使用權,這樣收入就固定化了,國家如果從這些農民手中徵地,就必須要給農民合理的補償,至於是否等價,就看各地方政府在徵收過程中,是否堅持公開透明,是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了,按理來說,在徵收土地過程中,被徵收者的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不應受到影響,更不能讓失地農民生活質量下降。

  • 6 # 江南闖子

    非常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在中國,三農問題關係到農民切身利益的根本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們黨和國家的重要問題,土地是三農之本,對農民來說,有了土地就有了希望,有了生存之本;國家堅持土地政策三十年不動,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所以在徵地這個問題,一定要考慮到農民的感受和利益。

  • 7 # 蔥花丫丫

    國家政府有徵地補償標準,土地補償,附著物補償,安置補償,青苗補償。

    如果我們覺得不划算也以找當地村委會或者上級官員溝通,個人是沒有權利徵農民土地,更沒有權利談等價交換的。

  • 8 # 示一兄2O1

    徵農民土地,定要有償,切不可無償剝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是父傳子、子傳孫的家產,切不可侵犯。憲法規定不可侵犯。

  • 9 # 考班格

    農民的土地問題,自古以來都是大問題和社會矛盾的根結所在,歷史上朝代的興衰都離不開土地矛盾,當底層人民的土地命根子被斷了時,將會是階級衝突的爆發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布病的剋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