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朔漠風塵

    小學時候讀過金庸的一本武俠小說,具體哪本記不清了。那時候被裡面各種打鬥場面吸引,甚至相信裡面的武功都是真的。

  • 2 # 太白讀

    還記得我的第一本書是中華成語故事,一共上下兩冊。當時是小學二年級,因為識字比較早,所以基本無障礙的讀完。

    當時是1993年,我媽從外地出差帶回來給我的。書籍現在已經找不到了,但是內容非常硬核,裡面是白話的成語故事配上文言原文,每一頁就是一個故事。我才7歲,非常難理解裡面的文言成分,也不願意問父母,就是一點一點的把白話文對照文言文讀了一遍又一遍。

    後來我發現新華字典後面有中國年代紀元表,對照著書中的故事找歷史發生的年代。令人迷惑的是,成語很多是出自《左傳》《戰國策》等等先秦文學,想在歷代紀元表中找到齊威王,楚宣王,勾踐夫差的吳越之國等等都是沒有,讓我很是迷惑。

    當我在四年級的時候,才把這本書讀透了,也深深地為中國歷史而著迷。五年級開辦歷史課,我已經能中國歷史年代表。初中古代史永遠都是滿分。

    書籍,真可以給人薰陶,引發興趣。獲取知識便利性也許不如老師教授,但是引導人們向善,非常有用處。

  • 3 # 文螢之

    我小時候讀過的第一本書是一本白色泛黃封面的《陸游集》,那個時候估計也就一二年級的樣子,字都認不全,剛剛學會了查字典,一邊看,一邊查,看完後也什麼都不懂,可能是因為比較小的原因,沒思考能力,或者說對於小孩子,確實讀不懂那種比較成熟的、深刻的書籍,可能那時候,吸引我讀那本書的原因是裡面有的章節會有黑白的插圖,以及那時候確實沒其他書可讀。雖然是那種“讀了”和“完全沒讀過”一樣,但是讀這本書有三點,讓我記憶終身難忘:第一,書的最後一頁。可能是因為書太老或者盜版的原因,那本書沒有後記那些東西,最後一章,最後一頁,就是陸游的名篇《示兒》,以及畫著一個披著衣服虛弱老翁在年輕幾個兒子的圍繞下坐在床前的書桌前寫詩的黑白插圖(注:圖都不是原圖):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第二,由於年齡小認字不多,所以都是插著字典看的。查的所有字中,幾乎都記不得,但是唯一就是《示兒》中“乃”字讓我記住了,可能也是因為是全書倒數第二個字的原因。後來,在五年級、還是六年級時,課本上學了這首詩。剛剛發課本,都喜歡把書翻個遍,當時很多同學看到這首詩,卻不知道這個“乃”讀什麼,只有我知道,就告訴了身邊的同學,那種自豪感終身難忘。

    第三,也是《示兒》的最後兩句讓我記憶深刻,讓我知道了什麼是至高無上的愛國情懷。最後一章記憶深刻,“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那時還不怎麼懂其中意思,還是年齡比我大得多的表姐告訴過我。當時就特別好奇,為什麼一個人死前,居然這麼想,到底為什麼呢?後來,歲數稍大後,才明白,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欽佩、震撼的愛國情懷。

  • 4 # 一點點閱讀

    ··· ·······第1章···········

    村子裡的燈光慢慢減少,整個梆子峪漸漸沉寂在黑暗裡,這個時候,山裡的露水開始重了起來,丁長生蜷縮在一個稍微大點的樹洞裡,遠處即是進山的唯一的一條路,他不敢睡,因為他今晚幹了一件現在想起來都很後悔的事情。

    丁長生,今年十七歲,按說他現在應該是在高中讀書,可是由於去年的一場山洪,他的父母雙雙被無情的山洪帶走了,一時間沒有人管他了,而家裡的財產也被幾個不懷好意的親戚瓜分一空,所以不到一年的時間,一個原本前途光明的高中生就以令人嗔目的速度退化成了一個二流子。

    時間回到幾個小時前,在家裡吃完晚飯,精力旺盛的丁長生叼著一根竹製的牙籤出了門,這是他每晚的必修課,因為明天的糧食還沒有著落,所以今晚必須要出去弄點,甭管誰家的,只要是能搞到,他是不計成本的。

    圍著整個梆子峪轉了一圈,也沒有什麼可偷的,正感到失望時,走到了村長家門前,看到院子的一角有淡淡的燈光,雖然不是很明亮,但是在漆黑的夜裡這已經像是指明燈了。丁長生慢慢的走過去,隔著厚厚的圍牆,他聽到裡面有一瓢一瓢的澆水聲,而且那些水穿過圍牆底下的暗溝,直接流到了街上。

    丁長生知道,那是村長家的廁所兼洗澡間,整個梆子峪只有村長家有這樣的洗澡間,丁長生曾經進去過,裡面全是用白的刺眼的瓷磚鋪的地面,在梆子峪,那是首屈一指的豪華,至少丁長生是這樣認為的。

    丁長生慢慢的走進圍牆外,側耳傾聽裡面的動靜,居然聽到了一個女人小聲的哼唱著什麼調調,丁長生心裡一喜,居然是村長媳婦在洗澡。

    看著汩汩的流水穿過圍牆流到了街上,丁長生想到了裡面那個女人豐滿白皙的身體整矗立在昏暗的燈光下,腎上腺不由得一陣激盪,於是轉身尋找可以攀附的東西,但是放眼望去,並沒有什麼可以依仗的東西,直到看到村長的鄰居家門前有一株老榆樹,於是翹首翹腳的走過去,沒幾下功夫就爬到了牆頭上。

    丁長生就像是一隻狸貓一樣匍匐在牆頭上慢慢的向那亮著燈光的地方爬去。

    直到一具光滑白皙的身體映入眼簾,他才停了下來,這個時候村長的媳婦甄美麗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完全走光了,而且是走在一個半大孩子眼裡。

    農村的女人一般都比較健壯,但是村長丁大奎的老婆甄美麗是個異類,因為丁大奎家的土地根本不需要甄美麗去侍弄,村裡有的是巴結丁大奎的人,這些人都是先把丁大奎家裡的莊稼收割完才會忙自己的莊稼,所以甄美麗基本就是不大出門的,這樣造就了她三十多歲了,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身材依然是那麼好,最重要的是白。

    丁長生看著看著,一個沒有忍住,居然咕咚嚥了一口口水,甄美麗好像是聽到了什麼聲音,於是停下了手裡的動作,從旁邊的架子上拿過一塊毛巾護在了自己的胸前。

    丁長生也是很緊張,這個時候他想縮回去,但是偏偏一點不敢動,生怕弄出什麼動靜來驚動了甄美麗,然而,很多事是躲不過去的,甄美麗突然抬頭看向了對面的牆上,正好看到一臉憨笑的丁長生,一口潔白的牙齒能去做牙膏廣告了。

    “啊……”甄美麗的尖叫劃破了夜空。

    “撲通”。丁長生從牆上直接摔了下去,他已經沒有時間再回到老榆樹那裡了。

    他不敢回家,因為村長已經糾集了一幫人打著手電在村裡找他,於是他直接上了臥虎山。躲在了這個他認為是安全的地方,一個樹洞裡。

    “你這是去哪兒啊,天這麼黑,咱還是回去吧”。一個女人坐在一輛桑塔納的副駕駛上,對身邊一個很富態的男人央求道。

    “老是在屋裡沒意思,老霍不是去縣裡執行任務了嗎,我帶你出來散散心”。駕駛座的男人淫笑道。

    汽車的燈光刺破了山裡的黑暗,在拐彎時,車燈一下子將昏昏欲睡的丁長生驚醒了。

    “日你娘,不就是看了看你老婆洗澡嗎,還開車來找老子,真是小氣”。丁長生罵了一句,想鑽出樹洞向山上跑,但是這個時候汽車居然停下了,等眼睛適應了新的黑暗之後,也沒有看到有人下車來,丁長生的膽子又壯了起來,重新窩回了樹洞裡。

    遠處的汽車燈光滅了,可是車內的燈光打開了,在這山裡就像是鬼火一樣,影影錯錯,丁長生心裡不禁打起鼓來,這輛車是幹什麼的。

    https://w.ppzhuangbi.com/lmaid/555099

  • 5 # 閱讀與思索

    除了小人書外,小時候開始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雷雨"。

  • 6 # 舞馬長槍

    說起來,我在小學時就曾讀過它的半冊殘卷。這半冊殘卷原本是我們村子中一戶姓王的人家用來墊炕櫃的,我是偶然去他家找同學玩,發現了這半本書,用手摳著頁邊,蹶著屁股,趴在炕上看了一小段,就入了迷,於是腆著臉將這半本書要到了手。

    那年應該是1988年左右。當時在農村,家裡如果沒有學生上學,翻箱倒櫃也難找出點帶字的紙,更何況是小說。得到這半冊小說,我視若珍寶,薄薄的半冊,我反覆讀了很多遍。那時對我來說,書裡所講的故事太神奇了,光怪陸離。

    等我長大後,終於在舊書攤找到了這套兒時所讀殘冊的那一版舊書。兩本書捧在手上,心中五味雜陳。

    三十年過去聞,再讀,依然喜歡。

  • 7 # 結紅

    我小時候讀的教兒經私讀學校沒有公辦,因在建國初期,教兒經主要是道德教育,過去兒童起蒙教育,我至今仍背誦全文一半,我的信格品德都是此書影響的,真是一本道德標範!

  • 8 # 暗香曲臨江

    小時候讀過的第一本書,小學的語文課本肯定不能算,具體那一本我的記有點模糊了。

    我在農村上的學,記憶裡物質不富裕,精神上也匱乏。想去書店買本書,那隻能是痴心妄想,一是沒有書店,頂多就是學校門口賣文具、輔導用書的小販;二是兜裡沒錢,心有餘力不足,找父母要錢買課外書,那更是行不通:結果是錢沒要來,倒召來一頓打。惹不起還是躲得起的,於是就不找那份不自在。

    沒辦法,只好秉承“書非借不能讀也”的優良傳統,借別人的書看。

    在沒網路、沒手機也沒電腦的小時候,跟外邊世界的唯一聯絡方式也就是個電視機。電視機啊,我家的是黑白色北京牌的,十多寸,用天線能收河北臺、山東臺、我們縣電視臺、還有周邊幾個縣的電視臺,總體控制在個位數以內。也許外邊的世界很精彩,但我們看不到,想看的話也只能透過黑白螢幕看箇中央臺的《新聞聯播》、《山東新聞聯播》、《河北新聞聯播》,好像還有《焦點訪談》、山東的《道德與法治》、河北臺的《激情九九》,看的更多的是港臺電視劇、日本動畫片還有點歌臺。

    不好意思,扯遠了。還是說說讀書那點事兒。

    那時候,課外書真的很少,看個連環畫基本上都是在學校門口文具攤上翻一翻,一翻就翻完的那種,具體什麼名忘記了,也就是三國演義、楊家將、呼家將、狄青傳什麼的。

    小時候看的第一本書,真正意義上的一本書,有兩種可能:一是義大利作家薄伽丘《十日談》;二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十日談》大概是初一或者初二的時候看的。講的是佛羅倫薩一幫青年男女出遊,碰到暴風雨了,躲在一個莊園裡,輪流講故事,講了十天,就是十日談。裡面具體什麼內容已經記不大清楚,應該已經上初中了,只記得這本書沒有書皮,翻得已經發黃了,小夥伴們輪流看,誰的書、最後在誰那記不清楚了。印象比較深的是少婦偷情還有學者懲罰虛榮的少婦的故事,當時應該是拿它當做青少年啟蒙手冊來看的。

    《三國演義》,應該也是那個時候,沒封皮的盜版書,字小的不行,並且也不全,最後幾張都丟了。不知道是哪位好心的同學從家裡帶來的,排一個月左右的號才輪到我看。當時電視劇《三國演義》已經有了,跟《西遊記》一樣,天天播來播去,看的多了,讀這本書倒是順暢不少。受這本小說影響,有段時間對古代戰爭是痴迷不行不行的:自己在寫完作業本背面畫穿鎧甲、帶頭盔的小人,還有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開山大斧、古錠刀;還有自己編故事,把身邊同學的名字用上,用三國演義裡的戰爭場面描寫套進去,編歷史小說,什麼中了對方軍師的奸計,麾下大將力竭而死、亂箭穿心、兵敗自刎,凡此種種。

  • 9 # 秀才說歷史

    自小到大先讀的那本書呢?應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首先認識的五個漢字是!毛主席萬歲!

    要問有什麼啟示?就是思想上打上了紅色的鉻印!一至三年級戴著三角紅領巾!

    以後就是入了共青團!

    再後來…一一一一

  • 10 # 唐大妞

    我看的第一本書,是小兒書,是在我母親的書架上,是我母親小時候看的書,那時候我母親把自己小時候看的書當做珍藏物放在了書架的頂上。被我發現了,我就偷偷拿下來看了,我當時大概也就八九歲的樣子吧,小兒書就是小小的一本兒,畫主人公,然後畫的故事情節,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就是小兒書系列的八仙仙過海,我記得當時那面兩個最深的小故事,第一個就是何仙姑,但是現在回頭想想,我都忘記了何仙姑具體的內容了,但是我知道,是因為何仙姑她的善良,然後才成為了一個神仙,然後第二個呢,就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那個故事,好像是因為李洞賓好心提醒人傢什麼事兒來著,人家不領情,然後莫名成為了神仙。真的,現在故事情節都忘了,但是我只記得人物是怎麼畫的了,雖然是簡筆畫,但是當時看的栩栩如生。

    這幾本小兒書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書,也是開啟我看書的旅程。

  • 11 # 雯靜聊情感

    閱春秋,歷冬夏,惜因緣,人生當福。

    最讓我有興趣是那個每日一問,2018年,面對未知的每日一問,我都要用心地回答。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在《風之影》中說:

    一個人閱讀的第一本書,在內心所留下的深刻印記,很少有其他事物可以與之相比。那些影像、那些文字撞擊出來的迴音??我們以為是陳年往事了,實際上卻伴隨我們終生,在我們的記憶深處築起一幢豪宅,不管後來我們讀了多少書、看了多少世界、學了又忘了多少東西,我們遲早都會回到那幢豪宅裡。

    你還記得你讀得第一本書是什麼嘛?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接觸到的第一本書應該是課本,所以今天就做個限定,除去課本,你讀得第一本書是什麼嘛?

    說來慚愧,我讀的第一個書不是四大名著之一,而是一本叫《魯濱遜漂流記》的書,故事的情節我已經不大記得了,好像是主人公魯濱遜遇險,在孤島上頑強生存最後獲救。但還有一些當時的感覺,會情景帶入地去想如果是自己流落到一座荒島上,我該怎樣去生存?如何保持求生的信念???

    那個時候的自己還不是很更事,也不知道怎樣去面對這種類似“荒野求生”的問題。

    伯納德哈豪夫醫生說,

    如果我生活在一個孤島上,那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

    只有椰子和我。

    他說我必須接受我自己,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缺點。

    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份,我們必須適應它們。

    這也給了我一些啟示,你讀得第一本書又是什麼呢?

    最後,還是給大家推薦一下單向空間的單向日曆吧!惜福日曆是在西西弗書店買到的,價格比單向歷實惠。

  • 12 # 淄博振璟牆體彩繪

    假如《當代小學生》和《童話大王》不算的話,那就是《英雄少年賴寧的故事》吧!,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是九零年九一年吧,那時候書中和我們眼中的賴寧,簡直太帥了,說實話,他是我第一個偶像,那時的我甚至模仿書中的賴寧,苦思冥想了好久後著手寫下了好幾頁“我的小傳”,哈哈,一晃三十年都過去了,感謝當年爺爺給我找來那些課外書,要知道當年不比現在,身在農村的我們,拿著錢想買書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我記得還有本書叫《兔子,等著瞧!》《鐵臂阿童木》和圖文並茂的《成語詞典》,都是我接觸到的比較早的書籍,在那個資訊匱乏沒有手機和網路,電視都只有兩三個臺的年代,這些就是我瞭解外邊的世界最主要的渠道了

  • 13 # hy春風裡

    《新概念作文大全》。

    以前看書就是為了應付考試的作文。《新概念》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一本書,個人理解的書可能是中長篇小說或者散文集,而這個只是一本作文書。

    不過它帶給我的意義還是很大的。

    看書的愛好總是慢慢培養起來的。起初之所有要看書,總會有個原因。

    對我來說就是為了應付考試作文。

    作文書,篇幅不長,故事精煉,相對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去看完一本中長篇書籍,而作文書,正好可以當做一個臺階。

    就像是埋下了一顆種子,遲早會發芽。

  • 14 # 梅蘭竹菊666

    這個標題讓我穿越時空回到了美好的少年時代,那個時候對我而言,最好的閱讀文物就是媽媽買的小人書,尤其是全套小人書《紅樓夢》令我難忘。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千嬌百媚婀娜多姿,這套經典文學小人書至今被我好好收藏著。向經典致敬!

  • 15 # 劍鋒園子

    記得小時候我係統讀過的第一本書是紀延華的長篇小說《雁鳴湖畔》。那是1973年初版,後來又多次再版的小說。感受是:

    1.在無書可讀的飢渴年代,它就是給我送來的一汪清泉

    童年(我那時不到十歲或更小)讀書的慾望如此強烈,卻無書可讀。偶爾得到一本《雁鳴湖畔》,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它講的是東北某山村的貧下中農和知識青年與暗藏的階級敵人鬥爭的故事,雖然帶有那個時代的特殊烙印,但是對於童年的我,只要有書可讀便擁有世界。我幾乎把那本書看了幾百遍,不厭其煩,翻來覆去地看,看得天昏地暗。我真要感謝《雁鳴湖畔》,陪我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歲月,滿足了我閱讀的飢渴。

    2.《雁鳴湖畔》雖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但卻是那個時代寫得較為成功的作品之一,所以喜歡

    小說主人公藍海鷹雖有著那個時代正面人物共有的“高大上”特色,但是形象鮮明生動,而貧下中農以及那個暗藏的階級敵人等形象都塑造得極為豐滿,栩栩如生。其情節曲折,起伏跌宕,又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而更叫我如痴如醉的則是它的語言,優美流暢,敘事寫人準確生動,尤其是對東北農村風光的描寫,簡直出神入化,叫人著迷。

    3.可以把《雁鳴湖畔》看作是我的文學啟蒙

    4.讀《雁鳴湖畔》的歲月告訴我,閱讀是多麼美麗的事情

    因為有了《雁鳴湖畔》,童年不再混亂和混沌,不再淡而無味,它讓我充實,讓我學著思考。因此,我要說,讀書對於童年是多麼重要,又是多麼美麗。

  • 16 # 阜平劉老師的百草園

    我除課本外讀的第一本書是《聊齋志異》,白話版的,破書一本,前後封皮兒都沒有,故事也不全,估計是誰家當廁紙的或者引火用的。

    小時候書特別少,我愛看書,一個小紙片也得拿起來瞧瞧,這個沒頭沒尾的破書撿起來看,我一下子入了迷!

    還記得什麼嬌娜,畫皮,聶小倩,還有耍戲法的上天偷桃,被神仙抓了扔下胳膊腿兒的,呀,我不覺得可怕,就是覺得簡直太神奇了!

    大概過了一年多吧,電視劇《聊齋》來了,再看電視劇,哦,明白了,那個沒頭沒尾的書原來叫《聊齋》呀。

    我出生在山裡,山裡本就多一些神怪傳說,所以這書裡的狐狸精呀,鬼呀,我又怕又嚮往。

    晚上在家偷偷壓炕蓆下,白天還帶學校去偷看,給要好的同學一起看,看完後回家路上還害怕。

  • 17 # 一萍作文課堂

    記得,我讀的第一本書沒有封面,甚至沒有書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說這是一本只有一半的書。書的紙張微黃,不過邊角還算平展。

    就是這樣的一本書也是借來的。還書的日期雖然應該比較長,但畢竟是要還給人家的。哥哥姐姐都想看,他們在工作課餘有限的時間裡溫文爾雅地爭搶著短暫的閱讀權。也許是他們樂此不疲的搶讀,也許是他們津津有味的評論,反正在他們不在家的時候,我也偷偷的開始讀起來。

    這一讀不要緊,書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才知道書原來是這樣一個好東西,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那年我上小學三年級。

    那半本書裡的故事情節至今已經模糊不清,但當時讀書的感覺還記憶猶新。書裡說的都是離我生活特別遙遠的內容,好像在一個封閉的什麼地方,有幾個人在不斷的被拷打,其場景的慘烈實在不是我這樣的小女生應該目睹的,但是強烈的好奇心又驅使我讀下去。後來猜測那本書應該是《紅巖》吧,因為至今記得有一個字我不認識,小時候家裡沒有字典,問姐姐哥哥她們也說不確定,那個字應該就是渣滓洞的"滓"。

    這些帶著臆想的記憶今天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只是那本書,不,是那半本書卻成了我記憶裡的第一本書。

  • 18 # 企業運營管理實踐家

    《三俠五義》,這本書對我影響甚大,細想起來出奠定了我一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這真的是很恐怖的感覺,教育對人的思想的影響、書本對人的觀念的改變----力量是何等地巨大。

    首先,包拯對我的影響之大,因為我也是安徽人,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講安徽出了個包公是個大清官,然後小學時看到了這本書,還是那種豎板繁體字,記得好像是上下兩冊,上冊全部講包公斷案的故事,什麼烏盆記、陰陽枕、狸貓換太子等到,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後來,這幾十年工作經歷中,不管什麼崗位什麼境地,正直義氣一直沒變,從事管理工作多年,多次為同事為下屬為朋友打抱不平,寧願得罪領導後來是老闆,辭職罷免達到了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程度,現在回想起來你說傻不傻!這是包公的為人行事對我的潛移默化的長期的影響。當然,我也不是什麼聖人,也做過許多的錯事、壞事、蠢事,但是骨子裡總是保留著一絲清明良善和正義血性,最後變成這樣一種“做好事又沒做好,做壞事又留一線;當好人又沒討好,當壞人又沒壞透”。我就是這樣的一個書生意氣的文人秉性進入職場商場從事管理勾心鬥角中常常敗北還不能怨天尤人,總是錯在自身反躬自省,你說氣人不!

    其次,南俠展昭小俠艾虎是我的俠義情懷的偶像,華羅庚曾說過“武俠是成年人的童話”,我的武俠情結伴隨著一生都在追求快意恩仇把酒紅塵,可我是做管理做高管的呀,別人是隻是說說而已,可我往往是身體力行,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喜歡達到成就感喜悅感滿足感過程,往往對枯燥的管理實踐工作牴觸,堅持下去的機會失去了很多,直接影響到經濟收入,這種事情發生了好多次,至今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呀!

    現在反思這些事這些年,可真的回到過去你會改嗎?我想假如發生同樣的事,我可能還是做同樣的事。也許這就是人的本性吧!也許這就是我的人生吧!

  • 19 # 閒雲詩詞

    謝邀,這個問答讓我找回了青春的記憶,我記得非常清楚,離開學校自已買的第一本書是一本雜誌《中國青年》,那時的我好比劉姥姥進大觀園,走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令人眼花撩亂,愛不失手。內面不僅有詩歌、小說、還有各種時尚文圖,在那個資訊還很封閉的年代,能讀上那樣一本書真是無比的開心,也正是那樣一本書讓我也成為了小鎮上的時尚風向標,穿的、用的、玩的、都煥然一新,追隨時尚的朋友也多了,可以這麼說,那時一書在手,勝過現在千杯美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在巔峰賽1100分以下的到底是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