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多臻貴

    明朝因為北韓戰役,使得後金努爾哈赤崛起,以至於遼東防線解體,並最終取代明王朝成為中原主宰。

    明朝萬曆年間,朝廷吏治腐敗,使得國庫極為空虛,但各地常年的反叛,加劇了這種趨勢,所以,當北韓戰役爆發,明朝群臣是反對救援的。

    但萬曆帝出於鞏固明朝東亞霸主的地位,決定救援北韓,只是援軍只有數千,而日軍的戰鬥力遠超明朝的預想,因此也將明朝拖入北韓戰爭的泥潭。

    對於艱難應對的北韓之役,明朝最大的優勢是重炮,雖然日本列裝的火器和火炮數量佔據優勢但明朝的三眼火銃配合騎兵戰術,令日軍措手不及。

    但顯然,明朝軍隊已是強弩之末,後期補給難以保障,北韓王朝雖然能夠提供部分戰船,卻無法渡海遠征日本,而日本的德川家康等尚有十數萬未參戰計程車兵。

    所以,明朝萬曆帝沒有徵服日本的野心,朝野也不具備足夠的財政支撐,而國內也很快爆發了播州之役,因此見好就收,對當時的明朝是正確的決定。

  • 2 # 渺渺小子

    即使明軍兵強馬壯物資充足,但不明海域特別是日本近海的水文氣象地理環境,貿然進攻,未上島恐怕就會有損傷甚至全軍覆沒的危險,元朝進攻曰本損兵折將勞而無功就是前例。另外,不明日本民眾的意願,若日人不待見,即使明軍攻上日本本土,難免會受到日人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騷擾丶攻擊,最後仍難逃徹底失敗的可悲可怕的下場。

  • 3 # 夜空中最浪的星

    首先,萬曆援朝戰爭對當時東亞的政治軍事格局有著深遠影響。

    此役是明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不僅保衛了北韓半島,進一步鞏固了中朝友誼。而北韓從亡國到復國,實力被嚴重削弱;日本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的勢力被削弱而間接導致德川幕府崛起;明朝的國力受到較大損耗。因此,從長遠來看,萬曆北韓之役實際上起到了重新整合東亞各國政治軍事力量的作用, 奠定了之後亞洲三百年的和平局面。

    整個抗倭援朝戰爭基本都是明朝自掏腰包進行的,北韓人民完全靠不上,而且國內還有叛亂髮生,萬曆還調集十幾萬大軍去平叛,能把日本侵略者趕走已經是明朝能做到的極致了,而且經歷過北韓戰爭明朝也意識到日本並不是羸弱小國,進攻本土必將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而且還有可能顆粒無收,到時候國內民怨難平,造成難以預估的後果。

  • 4 # 零度以上的陽光

    萬曆北韓戰爭是指明朝萬曆年間明朝和北韓抗擊日本侵略北韓的戰爭。

    這場戰爭一共進行了7年時間,以明朝、北韓勝利,日本失敗而告終。這場戰爭是明朝對外戰爭最後的輝煌,不僅保衛了北韓半島,進一步鞏固了中朝友誼,也成功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北韓,染指中國的侵略企圖。

    萬曆北韓戰爭,明軍在把日軍趕下海之後沒有接著打主要是因為:1、損失巨大,無力持續作戰。7年的戰爭明朝方面雖勝,但卻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削弱了遼鎮的軍事實力。戰爭過後遼鎮的戰鬥力開始下降精銳損失更大,短時間無法恢復。據戶科都給事中李應策統計,遼東原有兵額95000,到1600年只剩40000,也就是說減少了60%;另外明朝有一個特點就是稅率太低,使政府稅收無法應對突發情況,而援助北韓的支出在實質上是由太倉庫支應的,援助北韓的支出造成了太倉庫的赤字;2、明朝內部爭議很大。其中就有這樣一種說法:“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北韓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

  • 5 # 寒江閣一道人

    事實上,明朝當時在陸地作戰中和日軍相比,幾乎毫無優勢可言,而這對於戰局日後走向影響深遠。在攻打平壤的戰爭中,明朝方面主要是依靠火炮掩護才得以突進城中,而巷戰中日軍火槍兵訓練有素的一面,讓習慣了鎮壓農民起義和對付小股遊牧民族的明朝官軍遭遇不小的傷亡,在之後的碧蹄館之戰中,明朝主將李如松統領親軍孤軍深入,結果被日軍輕易擊敗,更證明了明朝要想在北韓戰爭取得對日軍的優勢,就必須在陸地之外開啟局面。因此才有了露梁海戰等多次大海戰,這其中,北韓水軍精銳的配合,也讓明朝得以在海上挽回顏面,乃至於扭轉戰局。所以明朝之所以在把日軍趕下海後放棄追趕,不但是防禦性國策主導的作用,也是陸軍戰鬥力有限使然。

  • 6 # 90後侍郎

    明神宗萬曆年間的北韓之役,北韓叫“壬辰倭亂”,日本叫“文祿慶長之役”,但無論三方誰的歷史記載,結局都是中國帶著打醬油的北韓贏了。這次戰爭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明帝國和幾乎是最強大的日本之間的戰役,同時還是兩個海軍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的一場惡鬥。

      這場戰役的基本情況和歷次日本入侵北韓的動機都是驚人的相似,都是想以北韓作為跳板入侵中國。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就向北韓提出假道伐明的要求,北韓肯定予以拒絕。然後北韓就果斷捱揍了,一個月的時間,北韓三都八道盡失。但幸運的是,國王跑了。

      帝制時代,皇帝和國王是國家的象徵,只要沒死,那麼復國有望,北韓國王李昖一路狼狽逃到中朝邊界求救。明神宗為此召開了御前會議,最後決定出兵幫助北韓。日本進攻北韓可以說是傾巢出動,官方記載兵力達15~20萬人,第一階段打了三年,明朝派出的是剛剛結束萬曆三大徵之寧夏之役、未來的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率領的部隊都是九邊精銳和戚家軍,總兵力在4萬人左右。最著名的平壤之戰結束後,日軍被陣斬一千多人,傷亡在萬人以上,而明軍損失只有區區數百人。

      幾年打下來,日軍基本被打回原地。

      停戰誰都樂意嘛,於是就歇了,兩年不到,日本人皮又癢了,再戰。又打了一年多,由於火炮、造船等科技和戰鬥力差距太大,日軍始終在捱打,傷亡數字一直保持在明軍的10倍以上,豐臣秀吉活活急死了,日軍只能撤軍。其間有個著名的露梁海戰,堪稱16世紀世界歷史最大規模的海戰,參戰三方有兩方都是世界頂級海軍選手,共有1000多艘船參加戰鬥,最後日軍慘敗而歸。

      最後,1592-1598年,七年抗日援朝戰爭徹底結束,豐臣秀吉政權倒臺,迎來了德川幕府時代,日本近三百年不敢窺伺中原。戰爭結束後,北韓自然復國了,這場戰爭北韓無疑是最大受益方,擺脫了亡國之痛。明亡後,北韓肅宗時期為了報答明朝的再造之恩,建立了“大報壇”,立明神宗排位於內,感恩明朝對北韓的復國恩情。

  • 7 # 岸上有理

    第一,從作戰目的看。明的目的在於保衛國家,保護自己附屬國,經過明朝出兵援助北韓對豐臣秀吉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日本以無力再發起戰爭之威脅。

    第二,從戰爭能力看。日軍擅長海上作戰,明軍整體處於陸上作戰模式,繼續對日作戰,對明軍不利,且不會取得任何實質性戰果。可以想象,元朝多次對日發起戰爭,均無果而返,對日作戰並非易事。

    第三,從對外思維看。中國自古就是對外友好,不尚侵略的國家,比如秀長城,就是為了自衛防禦,我們的民族基因裡面沒有盛氣凌人的基因。守土重遷,是華人的情懷。

    最後,從日本國運看,日本仍未到了國運衰微的陌路,據預測神書推背圖預測,在不遠的將來,日本終將被我滅國,所以,時候未到,歷史的發展規律不可逆轉。

  • 8 # 陶式防務評論

    明軍能將日軍趕下海,已經是超過預期了,根本沒有實力登陸日本。

    萬曆年間,明朝軍隊號稱有二百萬,但能夠投入遠征的最多一二十萬。明朝的後勤補給能力,還有國家軍費開支,都不足以支援大規模的渡海作戰。

    豐臣秀吉時代,日本各大名的兵力總和有五十萬以上,在九州地區就曾集結過二十萬兵力,而且能夠就地補給和徵兵。明軍根本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而且後勤補給將會成為噩夢。

  • 9 # 說說過去的故事

    首先對大明而言,兩次戰爭之規模是不足論道。此戰爭歷時七年多,從開戰之時至戰爭末期,明室派出之援軍不過四萬左右。直到最後一年,才勉強增兵至八萬。但增兵兩個月後,戰爭已結束,規模並不算大。明朝無拼盡全國之力對抗日軍的意圖,明室派遣幾萬人作遠征軍支援北韓王朝,軍費、糧食及武器等全由明室支付,就成功逆轉戰場之形勢,戰後亦沒有要求日本賠償因出兵及傷亡而造成之損失。相比而言,日本是用盡全國所能調動之兵力,兩次徵朝都是派出超過十萬多人之兵力。而北韓更差點就被日軍滅國。

    清朝編寫者說“是役也,謀之經年,傾海內之力,合北韓通國之眾,委棄於一旦,舉朝嗟恨”,而實際上所謂“傾海內之力”過於誇張, 不過是‘分四萬人為三三協而已’,而當時明和朝兵力合計有十四萬二千餘。所謂的 “合北韓通國之眾”也顯然誇張,當時所調北韓各道之兵,不過一萬二千五百人”。

    一般認為兩次支援北韓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除了長期的遠征帶給國力日衰的明朝沈重負擔之外,清太祖努爾哈赤也在“文祿·慶長之役”中仔細的觀察了明軍的作戰方式,使他在日後的對明戰役中佔有了優勢。

    根據中央研究院院士李光濤先生整理的《北韓壬辰倭禍史料》一書之序言,記載明朝出兵北韓共派兵16萬6700餘人,費餉銀1700餘萬兩。

    根據1569年兵部侍郎譚綸的記載,明朝全國軍隊定額為313萬8300人,而實際上是84萬5000人。推測北邊服役的軍士為50萬人,馬匹10萬匹,這些資料是根據黃仁宇所著《16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中引述大明會典與皇明經世文篇所推估的。而如果到神宗時的軍隊數目不變的話,援助北韓的16萬6700餘人的兵力等於是動員了明朝19.72%的兵力,這個數字不可說是不大,尤其是對於一個農業國家而言。就支出的經費方面,對於明朝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明朝稅收有一個特性是稅率極低,據統計稅率在5.5%~12%之間,所以一般正常情況下,政府稅收是無法支應突發狀況,而援助北韓的支出在實質上是由太倉庫支應的,太倉庫在1592年時有700萬兩,每年流入是約當209萬2000兩,以軍費而言,一年支出平均是240萬兩左右,也就是援助北韓的支出造成了太倉庫的赤字,再考慮到萬曆三大徵發生的年代幾乎都接近,這也就是為何在神宗過世後,根本上太倉庫是已經完全匱乏的原因,也造成財政的紊亂。

    所以說明朝不是不想繼續打啦,而是打不起啦。如果放在現在的話我想那不成問題啦!

  • 10 # 唐律疏議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明朝根本就從來沒有成功地把日軍徹底趕下海。萬曆援朝戰爭到了最後,雙方已經處於對峙階段。雖然日軍遭受了重大損失,但是並沒有被徹底趕走。而明朝也沒有對日軍做最後的打擊。

    豐臣秀吉病死之後,侵朝戰爭已經沒有意義,日軍就自己撤退了,嚴格來說不是被明朝趕下海的。

    明朝把日軍徹底趕下海都有困難,還談什麼渡海追擊?

  • 11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其實萬曆還是非常喜歡打仗的,只不過朝中臣子提出了反對意見罷了。

    一個祖訓

    今天我們先來講一個非常特殊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做祖訓。什麼是組訓呢?簡單來講就是自己老祖宗所說的一些話、所做的一些事情。

    當初朱元璋好心好意的派遣使臣前往日本,沒有想到使臣被砍掉了,所以朱元璋一時生氣,便希望自己的軍隊把日本給整平了。

    這個時候劉伯溫及時的阻止了朱元璋,並且告訴他:咱們現在剛剛建立國家,每一次行軍打仗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民力,你希望自己的老百姓們每天吃不飽飯還餓著肚子嗎?

    就是這樣的一句話徹底打消了朱元璋的念頭,而且朱元璋下達了一個命令:把日本列為不徵之國。什麼叫做不徵之國呢?簡單來講日本願怎麼折騰怎麼折騰,咱們不搭理他。

    祖訓帶來的巨大威力

    按理來說萬曆皇帝非常的懶,什麼事都不管,能讓下人辦的就讓下人辦,有的時候甚至臣子們希望退休他都不管,臣子們就這麼直接離開了,他也不管。簡而言之,他非常信仰無政府主義。

    好吧,這樣的話咱們暫且不談,單純的來看一下:當日本進攻北韓的時候,萬曆突然來了精神,而且決心把日本踹下去。

    於是萬曆皇帝準備了好多好多,最終把日本趕下去了。而趕下去之後,萬曆皇帝也想著再接再厲,繼續把日本這個國家給嘎嘣脆了。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非常尷尬的情況出現了,因為自己的祖先曾經發過這個祖訓,所有的文臣都以命相搏,堅決拒絕萬曆皇帝遠征,於是這件事情便給耽擱下來了。

    為什麼祖訓有這麼大的威懾力

    這一點就相當於最開始的三綱五常,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樣,沒有辦法用現在的理念來理解,但是當我們把身份替換到那個年代就可以理解了。

    就相當於最開始的時候:秦始皇已經死掉了,僅僅是一封書信要求扶蘇自殺,而扶蘇在看到這封信之後啥也沒想,直接拎著刀子把自己的脖子抹掉了。

    這就屬於歷朝歷代的君王約束力,簡單來講:老祖宗說的話,不能改;老祖宗做的約定,也不能改。

    所以當萬曆想要違背老祖宗的約定的時候,很多臣子都堅決反對。

    北韓戰役,明朝吃著虧呢

    表面上看這場戰役打的非常輕鬆也非常漂亮,但是請注意:這是一個沒有太多報酬的戰役。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講,日本把北韓給佔領了,北韓趕緊嚮明朝的大哥發出求救訊號,你要是再不來我就完犢子了。

    因為北韓原本就是附庸於明朝的,所以明朝必須做出樣子,率領軍隊去把北韓上邊的日軍統統趕出去。

    但是整個北韓就那麼屁大點的地兒,從南到北溜達一圈,一天可能也就溜達到頭了。就這麼一小塊地方,自己千辛萬苦率領的大軍趕過來把日本趕下去,對於大明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當然也有好處,如果不打下去的話,很有可能導致事態惡化,但是北韓並沒有實質性的給予明朝軍隊補貼和幫助。

    所以把日本趕下去就趕下去,意思意思就行了,如果再不遠萬里的遠征的話,吃虧的反而是明朝。

    北韓戰役贏了,萬曆的臉上有面子

    接下來就涉及到一個面子問題,大家只是知道明朝的軍隊把日本人趕到了海里面,卻不知道當時的天氣比較寒冷,而且海水更冷。

    於是我們不難想象:這些掉到海里面的日本人八成是活不了的。

    與此同時,對應的明軍捉住了日本的幾個高階頭頭,然後給拉到了朝廷上,咔嚓一聲給砍了。這樣的一種行為,極大的滿足了萬曆的虛榮心。

    萬曆的臉上有面子了,對於這件事情也就沒有最開始的義憤填膺了。

    日本的二把手會來事兒

    大家都知道,在這次戰役之後,豐臣秀吉死掉了,那麼他死掉之後誰是他的接替者呢?那個人的名字叫:德川家康。

    簡單來講,德川家康意識到明朝是自己打不過的,也是永遠沒有辦法擊潰的,既然打不過,那就趕緊裝孫子吧。

    因為德川家康裝孫子裝的實在是太優秀了,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事兒也就過去了。

    歷史大鴨蛋

    今天咱們不來小彩蛋了,來一個大鴨蛋。

    簡單來講:萬曆可能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簡單,他有著更多的英明決策,他有著更多的見解以及更多的高瞻遠矚。

    可能萬曆被清朝故意抹黑,或者因為某些原因把他貶得一文不值,但真實的歷史上萬歷是一個鬼精鬼精的存在。萬曆不但精明而且非常的有眼光,從這一次戰役就能夠看得出來,如果不及時的遏制日本的囂張焰頭,最終可能會導致一場無法避免的大戰役。

  • 12 # 藍白旗幟

    世界上很多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沒錢。明軍不繼續打,日軍溜回本島,核心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大家都沒錢了。

    1、陷入北韓泥潭

    在萬曆北韓戰爭的最後,不論是交戰雙方中日兩國都是很疲憊的,兩方都陷入在北韓這個泥潭中了。明廷在驅趕倭寇的過程中花費了很多錢,前線作戰計程車兵們連粥吃不上的時候,但依舊一直被後方養尊處優的文官們投訴。

    日本這邊的大名則是在無衣無食的北韓挨餓受凍,攻也攻不上去,退也退不下了,一群日本武將跟街頭乞丐一樣在帳營為吃的大吵大鬧(截圖出自日本大河劇《黑田官兵衛》)。

    哪怕到戰爭的最後,明廷的軍隊也是被日本慣戰的武士軍團搞得頭疼,因為明廷的人數遠沒有日本人多,兩國互有勝負,但是強勢的明廷一直用國力強行支援著,不讓明軍敗下陣來。

    2、謎一樣的北韓隊友

    北韓人在萬曆北韓戰爭只做了三件事:跑步,吵架,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基本沒怎麼打,就望風而降了。

    北韓官軍天生就是長跑健將,日軍剛登陸的時候,打了一波,承平日久的北韓軍隊直接被很兇的日軍一波帶走,一個月就被攻陷王都,兩個月連平壤都丟了,菜得連南韓人拍電視劇都看不下去了。

    連妄言征服中國的日本關白豐臣秀吉都大跌眼鏡(截圖出自日本大河劇《黑田官兵衛》,中間笑的一臉詫異的就是認爹無門的豐臣秀吉,旁邊一臉矇蔽的大帥哥就是黑田官兵衛,素有智將之稱的他也想不到北韓這麼菜)。

    當時的北韓王也不是沒想過要掙扎一下,趕快叫世子臨海君去搞軍隊,結果世子直接被抓了,嚇得李昖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就差出差去北京避暑了。

    北韓菜也就算了,還特別喜歡內亂吵架,國小還地域黑,分為南人黨和北人黨、西人黨,小北黨。這麼分裂就導致力量,整個北韓不就剩下一個李舜臣能打嘛,結果打完第一仗,日本撤軍了,北韓朝廷就把李舜臣送去監獄進修了,派了一個元均來接任,結果直接把北韓的家底玩空了,只剩下12條船,再灰溜溜把李舜臣叫回來。

    還有一點就是北韓軍隊沒有自知之明,看著明軍一路凱歌殺到日本人的帳營裡去,總是萌生了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完全忘了當初怎麼被日本人跟趕豬一樣趕到鴨綠江的。比如蔚山之戰,北韓武官權慄配合明軍麻貴部,計劃攻擊日軍正在建造的蔚山倭城。權慄非常頭鐵,要求復克蔚山,指揮官麻貴卻要求他撤回,他硬是要去,結果連累兩軍一起被宰。

    3、吃完原告吃被告的奸商們

    第一次北韓戰役打完以後,明廷和日本都死了不少人。明廷特別心疼,那可是李如松的家當啊,威震遼東的鐵騎啊,打蒙古、乾女真,都靠這傢伙了。可比北韓人之值錢多了,死一隊鐵騎比死了北韓宣祖還讓明廷心疼。日本那些大名也一樣,飯都吃不上了,還整天得被北韓起義軍騷擾,100個北韓義軍比100個北韓官軍難纏多了。所以大家都不想在這爛泥裡玩。

    所以明朝和日本也有想過不打了,因為不值得,在整個北韓大家掙得錢比花的錢多得多,所以有了第一次議和。但是這個時候,兩個奸商戲弄兩個國家,分別是小西行長和沈惟敬,結果兩國雞同鴨講,日本以為他打贏了,結果條件開的特別離譜。這邊日本要北韓一半國土、要明廷嫁女兒過來和親、要北韓王子過來當狗。

    這邊明廷以為日本是要過來讓他收下當狗。兩個奸商就互相糊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都說對方答應了。

    這事瞞天過海,沒人知道,露餡的時候明朝使臣團已經在北韓了,就準備去冊封日本的豐臣秀吉時,使團長才明白被奸商們耍了,結果直接開溜。不過使團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使團還是繼續去日本冊封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一開始還以為明廷打贏了,心裡還美滋滋的,看見使臣團就納悶,明廷公主怎麼沒來?不過不要緊,先看看使臣團怎麼說,結果穿好的明廷官服,看到明廷要他當狗的冊封,直接發怒,第二北韓之役開啟。

    4、沒有贏家的結尾

    在被奸商搞了的情況下,兩國主君都覺的對方是來搞笑的,只能打下去。結果就是兩方軍隊在那裡互砍,誰贏都是慘勝。不過日本更慘就是了,贏了還得撤,好不容易在蔚山打跑了麻貴的明軍,結果吃的都沒有了,13個日本武將直接電告日本中央,快點給我撤吧,不然收屍都不用來了。等下次明軍再度圍城直接就餓死,只得快撤。要明白一件事情,打仗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打國力,畢竟士兵不能餓著肚子去打仗吧,再猛的武將餓三天試試。

    最終,日本的豐臣秀吉終於去領盒飯了,在北韓灰頭土臉的日本大名終於看見晴天了,抓緊時間跑路撤退。在沒有戰心的情況下,日本人就快被明軍趕下海了,畢竟當時的國力差距太大,也就是明軍還有稀粥吃,日軍還觀音土都吃不上新鮮的,所以打不過明軍是很顯然的事情。

    所以還繼續打?明廷在北韓都打得賊垃圾,靠著國力硬耗死對面,就算打到本州去,蒙古一波偷家就直接中原易主了。但這一仗也打虛了明朝,後來朱家撲街的一大原因就是這場大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佬們,門將不會顛球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