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00分紀錄片
-
2 # 老喬說電影
這是一部在柯本心中能排的上前三名的南韓犯罪型別電影。15年前,一個名叫西珍的小女孩遭人綁架殺害,重案組警官吳青浩雖答應西珍母親一定將兇手繩之以法,無奈經過漫長的追查卻始終一無所獲。
眼看追訴期將近,吳警官孤注一擲,結果與嫌疑人對面錯過。在此之後,吳警官抱著遺憾離開警隊,過起破罐破摔的頹廢生活。而西珍媽媽始終不曾放棄追兇的信念,她憑藉柔弱女子之軀展開獨立調查,終於發現罪犯留下的蛛絲馬跡抓到罪犯的故事。電影裡十五年前綁架西珍的是韓哲,十五年後綁架小春的是為了復仇的西珍媽媽,這個電影交代得很清楚。那麼,電影中間出現了一幕,是罪犯尾隨一個小男孩要去抓他,然後犯罪未遂。這個罪犯又就是韓哲。他本來想對小男孩下手,未遂之後才去誘拐西珍的。證據的話片子給了他尾隨時的車一個鏡頭,車牌一個特寫,應該可以就此判斷。片子中時空交錯的敘述方法照應了片名蒙太奇。
-
3 # 80後剪輯哥
最後只告訴記者一個人真相,是因為他相信記者會去尋找真相,他其實一直在關心著他們每一個人。他知道記者很痛苦,因為沒保護好他(衛生間那段對話可以看出來,記者沒有回答他最後一個問題),所以他相信記者會一直追問下去,才讓醫生把真相告訴了記者,也只有讓記者知道了真相,記者才能不愧疚,我覺得是有這個因素的。社會上出現了一個怪物,醫生想利用他實現自己的價值,媒體想用他來造勢,企業想用他來謀利,他們根本不在乎這個怪物還是個人,不管是在他身上做實驗,還是解剖他,我覺得只要能達到目的,他們都會這樣做吧。
-
4 # 蛋撻吖
《蒙太奇》這部電影名字不是隨便叫的,不僅母親復仇的方式對應了“蒙太奇”概念,影片的剪輯也在不斷強調“蒙太奇”手法,不同時空場景互動穿插來回切換。
觀眾以為是在同一時間中不同人物事件穿插的交叉蒙太奇,到最後才發現是時空全部被打亂的平行蒙太奇,需要在腦海中重新理一遍順序,才明白原來如此。
尾隨男抓男孩的情節實際發生的時間應該是在十五年前,即兇手在綁架女孩之前曾試圖綁架另一個男孩,但通過蒙太奇手法讓觀眾誤以為是發生在十五年後,導演這樣做的用意我認為有三個:
一是刻意誤導觀眾,讓觀眾相信是十五年前綁架案的真兇想復刻曾經的犯案手法,以至於後續反轉完全出人意料;
二是製造緊張氛圍,電影開場節奏就非常快,在發現兇手蛛絲馬跡後加上這樣一段情節使得氣氛更為緊張;
三是加重情感傾向,兇手到處尋覓孩子下手會令觀眾感慨兇手真是罪大惡極!同情心的天平完全向受害母女一方傾倒。
-
5 # 諾貝爾
就是韓哲。他本來想對小男孩下手,未遂之後才去誘拐西珍的。證據的話片子給了他尾隨時的車一個鏡頭,給了車牌一個特寫,應該可以就此判斷。另,片子中時空交錯的敘述方法照應了片名蒙太奇。
回覆列表
男孩逃掉抱住媽媽沒有什麼特殊的情節。
《蒙太奇》這部懸疑類的影片確定挖掘了人性最深處,最自私的一面。因為自己的孩子有病受到折騰而痛苦,作為家人不忍心如此看著自己孩子受苦,鋌而走險而去綁架別人的女兒從而獲得一大筆的綁票錢來解救自己的孩子。這裡說的是,你怕自己的孩子痛苦,而去傷害別人的孩子,你自己知道心疼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也是別人的心肝寶貝啊,這裡就揭示出人性最自私的一面,但我想說的是,這個男人,確切說過了十五年後變成老人的男人,是個極其自私的人,即使你綁架了別人的孩子,將心比心你不能好好對待孩子嗎?弄得孩子極力反抗而致於勳命,你說你不是故意,其實這人打心底的是自私的,猥瑣的,即使有人說你是有苦衷的也罷,全都掩蓋不了一個自私人的嘴臉。直至後來,死去孩子的母親用相同的手段綁架這個自私老男人的孫女,這個母親對孩子的態度可見一斑啊,像個真正的母親一樣,善待著小女孩,直到小女孩回到媽媽身邊是帶著燦爛微笑的,這其實想說人性的自私,不如說是這個男人老男人的自私,根本不要上升到一個人性的過程好伐?
但結尾處追蹤了十五年的刑警跟失去孩子的母親共同默契的將犯人送進監獄,這才是真正對人性的考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