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楊品史

    秦昭襄王趕走他的舅舅,讓范雎替代魏冉,並非范雎能力比魏冉突出,而是范雎對他個人更有用。後來的事情也證明了,范雎對秦國的貢獻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大。

    起用范雎,是讓他來奪權的

    秦昭襄王這輩子很幸運,按理來說他是沒有機會當上秦國國君的。他老爸秦惠文王把君位傳給了他哥哥,他哥哥嬴蕩力大無比、才華出眾、能力突出,短短三四年時間,就將內政處理的井井有條,並攻下了宜陽,打通了中原之路。

    壞就壞在他力大無窮,喜歡和人比力氣,結果在舉鼎時砸斷了大腿,然後就掛了。當時的王位競爭主要有兩派:惠文後支援公子壯,羋八子及樗裡疾支援嬴芾、嬴悝,遠在燕國做人質的嬴稷沒人搭理。

    這時候,趙國君主趙武靈王橫插了一槓子,強硬支援嬴稷。惠文後、羋八子等經過權衡利弊,最終選擇了嬴稷,嬴稷就是秦昭襄王。對羋八子來說,關係也不大,畢竟也是自己的兒子嘛。公子壯就很不爽了,暗地裡動了不少手腳,打算將嬴稷做掉,這時候魏冉的才華得到了證實,他採用快刀斬亂麻的手段,替嬴稷消滅了潛在對手。

    看過電視劇《羋月傳》《大秦帝國2》都知道,羋八子、魏冉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剛剛繼位的嬴稷選擇了聽話,讓他們幫助自己,這一幫就是30多年。開始時,嬴稷對母親、舅公是充滿感激的,實踐也證明,他們確實是治國好手;但時間長了,嬴稷心裡就不舒服了——30多年不能主政的日子太痛苦了。

    正在這時候,范雎出現了。范雎對秦昭襄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天下都知道秦國有太后,有穰侯,卻不知道秦王。這話明顯就是挑撥離間的,但正好戳中了秦昭襄王的內心。經過一番鬥爭,秦昭襄王把范雎提到了相位上,魏冉黯然傷神。

    范雎的功與過

    客觀的說,范雎是很有才華的,他一進秦國,就看清了秦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四貴權重,秦王忌憚;魏冉出兵,明著是為秦國,實際上是為自己謀私利。審慎的分析秦情後,他提出了著名的國策:遠交近攻。

    實際上,秦國在大部分時間內都是走這條路線的。直到魏冉得到陶邑後,在私利的驅動下,一直想擴大自己的封地,這才跨境作戰,令秦軍損失不小。范雎的出現,及時的糾正了這一錯誤國策,令秦國再次走上正道。

    除了替秦王收回權力、幫忙秦國走上正道外,范雎其他的功績乏善可陳,失誤的地方比魏冉有過之:

    1、為了報恩,推薦恩人鄭安平、王稽任要職。這倆人後來降趙的降趙、通敵的通敵,給秦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反觀魏冉,看人的眼光就高明多了,殺神白起就是魏冉一手提拔的。

    2、收受賄賂,排斥異己,秦國失去了滅趙的最佳時機。白起圍攻邯鄲時,憑藉著長平之戰的威懾力,是可以一戰滅趙的,結果范雎收受了趙國的賄賂,害怕白起超過他,就出了餿主意,令白起收軍;之後趙國爽約,不願意返回之前許諾的土地,秦軍又包圍了邯鄲,結果吃了敗仗,什麼也沒得著。

    3、讒言陷害白起。秦軍攻打邯鄲失利,秦王想讓白起再次領軍,白起覺得勝的機率不大,就拒絕出征,秦王和白起之間出現了嫌隙;這時候范雎說起了白起的壞話,導致白起先被貶斥、後被賜死。白起的去世,是秦國的一大損失。

    “遠交近攻”的策略對秦國是非常有利、及時的,范雎的過錯也是非常鮮明的,至於如何劃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綜上所述,范雎對秦昭襄王個人來說,是個大功臣,但對秦國的貢獻就弱化了很多。

  • 2 # 手機使用者知多少

    範睢對秦國的貢獻最主要是邦助秦昭襄王親政,消除魏冉等一些權臣對昭襄王的制約,實現了統一的君主專制制度,最壞的影響是鼓動昭襄王殺害白起讓秦國在當時失去支柱,並且在攻打趙國時用人不利,接連失利,讓秦國短時間國力削弱,後世對他評價不是太好。。

  • 3 # 沉140769451

    範睢提出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正確方法,和商鞅變法一樣重要。沒有範睢提出的遠交近攻之戰略國策,就沒有秦的統一。商鞅變法可以讓秦國迅速強大,並不能保證能統一天下,甚至無法保證秦國永遠強大,君主專制決定了,毀掉一切,只需要一位昏聵的君主就足夠了,而統一,卻需要幾代賢明君主的努力。有實力,仍離不開正確的方法。

  • 4 # 一世嘉文

    弊大於利!

    一、遠交近攻的起因。

    笵雎在魏國被魏齊差點弄死,好不容易逃到了秦國,這時的笵雎難道會放過魏國?他的“遠交近攻”歪打正著的可能也是有的,時也命也!笵雎放話要魏國交出魏齊,不然秦國就會進攻魏國,魏齊逃到趙國,秦王騙來平原君當人質,要挾魏王,魏王只能追捕魏齊,魏齊在逃回魏國後自殺!人頭交到秦國!笵雎報了私仇!

    二、外戚專權的大秦仍然不可阻擋

    這時昭襄王登位,嚴侯贏疾作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的王族,起到了穩定大秦的重要支柱。贏疾死,魏冉作為國舅和宣太后替昭襄王把持著外交內政!但魏冉也不是僅靠關係立足大秦的慫貨,對外征伐屢建功勳,在秦軍中培養了大批的骨幹,白起就是優秀中的優秀,伊闕大戰,斬魏韓二十四萬,一戰成名,南下攻楚,摧枯拉朽,如狼入羊群,直下楚國郢都!六國為之震動,白起的名號如同夢魘一般纏繞著六國!

    如此形勢已經持續了三十六年之久,當然其中穰侯攻伐中的封賞應該不少,用財富來衡量他以公謀私,不是牽強?穰侯越過韓魏攻打齊國,更能懷疑穰侯以權謀私!但這個穰侯畢竟是大秦的穰侯!

    這些秦王不知道?只是自己不好說,希望有個人站出來說說!

    三、笵雎的功過

    時也命也!笵雎趕上了昭襄王收回王權的班車,於是打壓穰侯,重用笵雎!提出遠交近攻,實實在在的擴大秦國的版圖,進攻韓魏,進攻趙國。

    當然笵雎和穰侯一樣,不忘在部隊提拔親信,修剪穰侯留下的羽翼!白起首當其衝!

    長平之戰,王齕領兵,連戰連勝,廉頗固守,兩軍僵持。秦趙兩國在僵持中快速消耗,讓各自的後勤倍感壓力。

    笵雎使出離間計,趙王中計,用趙括換掉廉頗。這場戰爭太重要了,以至於秦王為了穩妥還是啟用了白起!長平大捷,白起本可以乘勝追擊,一舉攻陷邯鄲,但笵雎害怕白起功高,白起畢竟是穰侯一手提拔的大將,如果白起得勢,笵雎位置難保!

    笵雎勸秦王停止進攻!白起雖然被封武安君,還是深深的感到了被排擠的滋味!以至於後來白起拒絕再次領兵進攻邯鄲,趙國殊死抵抗,等來各國的援軍,秦軍大敗!武安君因抗命拒戰被賜死!

    笵雎提拔的將領前線投降,笵雎在惴惴不安中把蔡澤推上相位。自己淡出朝局!

    遠交近攻,是笵雎的貢獻,但打壓白起導致長平之戰,沒有得到應有的戰果,還最終折損白起。這筆買賣笵雎是贏了,但大秦卻輸了!

    (個人觀點,希望辯論!)

  • 5 # 真誠地看著你

    範睢繼承商鞅變法,加強中央集權,提出遠交近攻,為秦國的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他私心重,公報私仇排除異己,也造成了秦國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以至於錯過了徹底擊敗趙國的機會。功與過實在不好說。

  • 6 # 南宮外史

    范雎(sui),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公元前271年,秦昭襄王派使臣王稽出訪魏國,王稽暗自尋訪魏國的賢能之人,范雎被秘密帶回秦國,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被任命為秦國宰相,後因功封為應侯。

    范雎在魏國並不出名,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王稽入秦。

    范雎向昭王進諫了約六件大事:

    一、勸諫昭王不要進攻齊國,要實行遠交近攻,不斷蠶食諸侯的策略。

    范雎說:“大王不如結交遠邦,而攻伐近國。這樣攻取一寸土地就成為您的一寸土地,攻取一尺土地也就成為您的一尺土地”;“韓、魏地處中原,是天下中心,如想稱霸天下,就必須先親近韓魏,把它們作為掌控天下的關鍵,以此威脅楚、趙。楚國強大就親近趙國;趙國強大就親近楚國。楚國、趙國都親附了,齊國必然恐懼。齊國恐懼,必定低聲下氣拿出豐厚財禮來奉事秦國。齊國親附了秦國,那麼韓、魏兩國便乘勢可以收服了。"

    對於收服魏國,范雎獻計說:" 可先說好話送厚禮來拉攏它;不行的話,就割讓土地收買它;再不行,尋找機會發兵攻打它。"

    秦昭王實行了范雎的策略,使秦國的地盤進一步擴大。遠交近攻這個策略是在張儀之前提出的。

    二、消弱太后和宰相魏冉的權勢,穩固君主權威。

    三、用賄賂之法,破壞六國合縱抗秦。

    範睢就派秦臣唐睢載著美女樂隊,並給他五千金,在趙國的武安大擺宴席,收買趙都邯鄲的官員。收到成效後,又給唐雎五千金,再次到武安,收買天下謀士。金未散盡,而參加合縱之約的天下謀士就為黃金而內訌了。

    四、在秦趙長平之戰時,使用離間計,讓趙王撤掉廉頗,任用趙括掛帥,造成趙國大敗。

    五、接受趙國賄賂,阻止秦王滅趙;離間白起與秦王關係,並造成白起被迫自殺。

    六、有仇必報,有恩必施。

    範睢升官後,散發家財,報答所有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凡是給過他一頓飯吃的小恩小惠他是必定報答,而瞪過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必定報復。

    須賈出使秦國,范雎對他進行羞辱。扣留平原君,以要挾趙國,待魏齊自殺了,才放走平原君。

    王稽把范雎帶到秦國,范雎向秦王推薦王稽,任命王稽為河東郡守,並允許王稽三年之內可以不向朝廷彙報郡內的政治、經濟情況。王稽做河東郡守時,曾與諸侯有勾結,因犯法而被誅殺。

    範睢又向秦昭王舉薦曾保護過他的鄭安平,昭王任命鄭安平為將軍。昭王派鄭安平領兵攻打趙國,反被趙軍圍困,情況危急,鄭安平帶領二萬人投降了趙國。

    這兩件推薦人的事,按秦國法律,舉薦者是要連坐的。為此,範睢一天天懊喪,自罪自責,昭王一直寬恕、保護他。後來,燕華人蔡澤來到秦國勸諫范雎,范雎就讓出相位,推薦蔡澤,而退隱。

    從以上六大事例可以看出,范雎對秦的功勞是主要的,過錯是不大的。

  • 7 # 浮沉的歷史

    範睢是秦昭襄王的相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縱橫家。史學家司馬遷對於其評價很低,認為範睢是個“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小心眼的人,從而忽視了其對於秦國的貢獻,下面我就來細細探討探討範睢其人。

    範睢對於秦國的三大貢獻

    一、輔助秦昭襄王掌握秦國大權

    秦昭襄王在位的前三十六年時間裡,其徒有秦王之名而無秦王之權,這一時期的秦國大權始終掌握在以魏冉為首的外戚集團手中。這種情況直到範睢被秦昭襄王所重用,才最終有了改變。秦昭襄王在範睢的建議下,趁宣太后去世的機會,將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高陵君公子悝和涇陽君公子芾四大權貴全部驅逐出首都咸陽,秦昭襄王才真正擁有了秦國的大權。

    二、提出遠交近攻的對外政策

    範睢在成為秦昭襄王的左膀右臂後,范雎重新提出來秦國新的對外策略——遠交近攻。遠交近攻顧名思義就是指:聯絡和交好距離遠的國家,而進攻鄰近的國家。隨著遠交近攻戰略的提出,秦國加大了對於韓、趙、魏三國的打擊力度,並且結交了燕國。這一戰略決策的調整,加快了之後秦軍統一天下的腳步,形成了六國越戰越弱而秦國越打越強的局面。

    三、獻上了反間計,幫助秦軍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

    在秦趙兩國關鍵的長平對決過程中,秦昭襄王採納了範睢的反間計,使得趙孝成王做出了以“紙上談兵”的趙括換掉老將廉頗的錯誤決策。間接加速了長平之戰趙軍戰敗的程序,給白起提供了一個全殲趙軍的條件。

    儘管範睢給秦國做出了這麼多的貢獻,但是在其為相的後期也給秦國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一、作為秦昭襄王貼心小棉襖的範睢與武安君白起產生矛盾,導致白起稱病不上前線,使得秦軍在邯鄲之戰遭遇慘敗。

    二、舉薦了的鄭安平和王稽兩個庸才。前者帶領兩萬秦軍投降趙國,使秦軍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提升了趙軍計程車氣加速了秦軍的戰敗。後者作為秦河東守與六國私底下做交易,使秦國的處境更加糟糕。

    從上面列舉的這些事情判斷,總的來說範睢對於秦國來說還是功大於過的。

  • 8 # 風吟者

    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

    範睢是戰國時期一位重要戰略家,他的歷史地位不亞於蘇秦、張儀。是他為秦國制定了遠交近攻的戰略,也是他力主加強中央集權,罷免四貴,為秦統一六國大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範睢(?-前255年),字叔,原為魏華人,遊說諸侯,想臣事魏王,但因家貧難以實現自己的願望,就透過魏中大夫須賈入朝,隨從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很欣賞他的口才,賜給他許多財物。須賈因此懷疑他透露了魏國的情報,回來後告訴魏相魏齊,范雎被下獄治罪,後來他用裝死的辦法逃到了秦國。 範睢入秦時,戰國群雄已經爭戰了二百多年。齊、楚、韓、魏、燕、趙等國在戰爭中實力大損,國勢衰微。而秦國自商鞅變法、奪取西河形勝之地後,一直根據天下形勢和各國關係的變化,以外交配合軍事,交替實施東進和南下的軍事行動,並奪取了巴、蜀。由秦國擔當統一全國、結束割據的歷史重任的形勢日趨明朗。戰爭目標已由稱霸諸侯演變為統一天下。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範睢適時地向秦昭王獻上了他的“遠交近攻”戰略。

    範睢首先向秦昭王分析了秦國面臨的形勢。他說,秦國四周有要塞可守,北邊有甘泉、谷口,南邊有涇水和渭水,右邊是隴西和巴、蜀,左邊是函谷關和崤山,有上百萬善於衝鋒陷陣的軍隊,有戰車上千輛,國內老百姓害怕內鬥,卻勇於為國家奮戰,局勢有利時可以出關征討,形勢不利時則可守關拒敵。

    秦國依靠自己得天獨厚的地利、人和與強大的軍隊等優勢去控御其他各國,就好比兇猛的獵犬去擒獲跛足的兔子,稱霸天下的大業可以很容易地成功。但是,秦國至今還偏居西隅,霸業未成,原因何在呢?範睢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秦國戰略上的失誤。

    範睢大膽指出,秦相穰侯(魏冉)派軍越過韓、魏攻打齊國,這是大大的失策。派出軍隊少了,不足以給齊國造成損失,派出軍隊多了,則有損於秦國。秦國打算儘量少派秦國自己的軍隊,而儘可能讓韓、魏兩國的軍隊拼死攻打齊國。這樣實際上是想讓韓、魏兩國犧牲兵力,於理是不通的。

    現在如果發現同盟國並不對我親善,而越過他們的國家去攻打另外的國家,是做不到的。因此,範睢向秦昭王提出“遠交近攻”戰略,即對距離秦國遠的,就拉攏結交,對離秦國近的國家,要集中力量去攻擊它。這樣,“得寸則王之寸,得尺則王之尺”。

    範睢進一步指出了實施遠交近攻戰略的具體步驟。他建議先親韓、魏以威服楚、趙,從而迫使齊國親秦,然後回過頭來再消滅韓、魏。範睢分析說,當今天下,韓、魏兩國居於中原之地而為天下的門戶。秦國要想稱霸天下,必須跟處於中原的國家搞好關係,然後才可以對付南邊的楚國和北邊的趙國。楚國強大了,我們就去親近趙國;趙國強大了,我們就去親近楚國。楚、趙兩國都歸附於秦,遠方的齊國就會對秦國有所害怕,會派使者帶著貴重的禮物來巴結秦國。一旦齊國也屈服了,我們就可趁機收服韓、魏兩個國家了。秦昭王深信範睢之言,拜他為客卿,一起謀劃用兵攻戰之事。範睢的遠交近攻戰略為秦國蠶食六國、各個擊破指明瞭方向和步驟,正如元人吳師道在《戰國策校注》中所說:“秦卒用此術破諸侯,並天下。” 此後,遠交近攻成為中國歷史上各政治勢力進行多極鬥爭的重要戰略策略之一。在冷兵器時代,國與國之間的利害關係主要表現在對人口和土地的佔有上,由此引起的各種矛盾往往在鄰國之間發生。另外,當時各國沒有遠距離殺傷武器,缺乏遠端運輸工具,即使強者也難以“越國以攻遠”,而只能是蠶食漸進,逐步擴張。

  • 9 # 海浮人

    昔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今範君亦寡人之叔父也——秦昭襄王

    這便是君主對范雎的評價,可以說,范雎憑藉其才能使秦國的實力進一步上升,使六國之中再也沒有與秦國匹敵的國家。 作為臣子范雎對秦國的貢獻足以載入史冊,就連後世秦朝宰相李斯對其的評價都認為范雎是秦國成就帝王之業的關鍵人物,但是其逼死白起,錯失一舉殲滅趙國的時機,亦是其罪過。

    老樣子,先來看看范雎的生平。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原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隨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見范雎很有口才,便送了十斤黃金和牛肉美酒等禮物給范雎,但是范雎不敢接受,須賈認為范雎出賣了重要的國家秘密給齊國才會得到那麼多賞賜。須賈假意讓范雎接受牛肉美酒這樣的禮品,把黃金歸還。

    但是回到魏國後,須賈嫉妒范雎得到齊王的賞賜,便向魏國宰相魏齊誣陷范雎出賣國家秘密給齊國,魏齊知道後,命左右用荊條、板子將范雎差點打死,范雎順勢裝死,魏齊便將范雎卷在席子裡扔在廁所,又讓宴飲的賓客輪流往范雎身上撒尿。

    而看守知道席子中的范雎沒有死,最後看守請示魏齊把席中死人扔掉,范雎才得以逃脫,而此時被魏齊知道,全國通緝范雎,范雎被魏華人鄭安平救下,化名張祿,躲藏在魏國,白天不敢出門。

    最後被秦使王稽出使魏國時,將范雎、鄭安平二人偷偷帶回秦國。范雎這才為秦國所用,成就大業。

    再來說說范雎對秦國的功勳

    打擊後宮和權臣,加強君主權利

    范雎初到秦國的時候,秦王並不重視范雎這個名士,只是安排他住在客舍,每天供給十分粗劣的伙食給他,就這樣範雎在秦國淒涼的呆了一年多。

    當時,穰侯魏冉想越過南韓與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壽,以此來擴大自己的封地,范雎面對秦國權臣的勢力過大的形勢的,當即向秦昭襄王以死上書,向秦昭襄王陳明貴族勢力太大勢必會影響國家的發展,這一點與準備削減貴族勢力的秦昭襄王不謀而合,當即認為范雎是名士,並派車馬接范雎進宮。

    當時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專權,穰侯魏冉、華陽君是宣太后的弟弟,涇陽君、高陵君是秦昭襄王是同胞弟弟,穰侯魏冉擔任國相,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三位輪流把持軍權,等於國家軍政二權都不在君主手裡,這對於國家是非常危險的。

    當時宣太后獨斷專行無所顧忌,穰侯出使國外從不與秦王報告出使情況,華陽君、涇陽君不經過君主就隨意懲處斷罰,高陵君也把持著官吏的任免權。使天下只知道秦國有這幾位權貴,根本不知道有秦王。

    秦王這才知道縱容權貴是非常不利於國家的發展,而且自己賞罰不明,只知道賞賜這些皇親國戚,致使這些皇親的財富已然超過國家,於秦昭襄王痛下殺手,廢掉宣太后,奪取穰侯魏冉的相印,並驅逐穰侯魏冉、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出國都,從此秦國大權掌握在秦昭襄王手裡,加強了君主集權。

    提出遠交近攻策略,瓦解諸侯聯盟

    穰侯魏冉想越過南韓和魏國的領地去攻打遠處的齊國,范雎當即提出這種策略不可行,捨近求遠本來就是兵家大忌,而且遠距離用兵供給線漫長且不說,還有攻下之後難以守住。

    所以,范雎建議秦國目前的軍事目標就是眼前的韓魏二國,而不是遠處的齊國,應該派使臣與齊國交好,使韓魏二國得不到齊國的支援。

    而且范雎還建議先讓南韓這一個國家屈服,因為秦韓兩國的領土犬牙交錯,秦國領土深入南韓領土,若是南韓趁秦國不備發動攻擊,領土很有可能會被南韓分割,所以秦國先派大軍攻佔南韓滎陽,使南韓分割為三塊領土,這樣南韓只有引頸待戮,慢慢等死。

    這樣一來,面對強大的秦國,天下謀士都相聚在趙國討論策略,準備集合六國之兵打擊強秦。本來六國都派了代表在趙國參加合縱之約,眼見六國聯盟就要建立起來。秦昭襄王也日夜憂心,但是范雎派出使者前往趙國,公開宴請這些策士,並帶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並放出話誰先來拿誰就是秦國的朋友,結果六國代表為金銀大打出手,完全忘了合縱之約,這也六國聯盟就早早收場。倘若這場六國聯盟秦國不加以制止,可能在強秦的幾代基業就要毀在秦昭襄王手裡。

    幫助秦國打贏長平之戰,使六國之中再也沒有與秦國匹敵的國家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佔了南韓的野王,使南韓的上黨郡與南韓本土的聯絡完全切斷,韓桓惠王命令這座孤島的首領上黨郡太守馮亭向秦國投降,但是馮亭不願意降秦,將上黨郡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請求聯趙抗秦,沒想到趙國接受了這本應是秦國領土的上黨郡,秦趙二國爆發戰爭。

    公元前260前,秦國出兵攻打長平,開戰伊始,趙國軍隊處於下風,主將廉頗收攏兵力,依託有利地形,堅守不出,企圖以逸待勞挫傷秦國軍事鋒芒。這樣的堅守,讓尋求速戰並處於嚴冬的秦國軍隊疲憊不堪。

    結果,趙括一來便改變廉頗的防守策略,主動出擊,這樣一來就正中秦軍下懷,結果被秦將白起分割包圍,軍隊被衝散。在堅守四十六天之後,斷糧已久的趙括決定做困獸之鬥,率領軍隊突圍,沒想到在亂軍之中被亂箭射死,失去主將的趙國士兵向秦國投降,全部被白起坑殺,只留下240名年紀小計程車兵放回趙國。

    長平之戰,趙國損失四十五萬士兵,失去了主動進攻的實力,從此趙國只能被動挨打,而長平之戰也標誌著兼併戰爭頻發的時代已然過去,接下來就是秦國完成統一隻是時間問題了,長平一戰過後,戰國諸國再也沒有與秦國單獨抗衡的實力。

    范雎來到秦國,確實建立了不少的功勳,為秦國確立了遠交近攻的國策,為秦國完成統一戰爭指明瞭道路,但是在秦國統一程序中范雎還是扮演了一些畔腳石角色的。

    害死白起,用人不當,邯鄲之戰失利,錯失一舉殲滅趙國的時機,延緩了統一程序

    當初白起在長平之戰居功甚偉,范雎嫉妒其軍功。且當時秦國剛剛打贏長平之戰,雖然大敗趙國,秦國也死傷慘重,如今秦王卻不聽白起之言執意攻擊趙國邯鄲,且楚魏兩國發兵救援趙國,導致秦軍死傷慘重,此時白起因病不能參與戰役。但是前方戰事接連失利,秦昭襄王命令白起出徵,白起以病重為由拒絕,但是面對國君與宰相范雎的請求,白起帶病出徵,結果走到杜郵的時候,范雎進獻讒言,說白起遲遲不肯動身導致前方戰爭失利,結果被秦昭襄王賜劍一柄,自刎而死。

    老將廉頗再次出馬,擔任守衛邯鄲主將,趙國一心上下使秦軍久攻不下,再加上楚、韓、魏三國相繼派軍隊支援邯鄲。面對這樣的攻勢,范雎舉薦他的恩人鄭安平為將軍,這就有點報恩不看時候,鄭安平根本不是什麼將領的材料,最後,在面對四國軍隊的攻勢下,主將王齕率殘部逃回秦國,秦將鄭安平居然率兩萬餘人投降趙國,殺掉白起,換鄭安平,這就是范雎一大罪過。

    秦國邯鄲之戰的失利,使自己喪失大量領土,喪失了一舉殲滅趙國的機會,延緩了秦國統一全國的程序,而范雎也獲罪被迫辭掉相位,回到封地,不久病死。

    浮人語

    范雎雖有才能,對秦國居功甚偉,但是其性格善妒,導致武安君白起的死亡,雖有有恩必報的美德,但是在大戰之時居然舉薦自己的恩人鄭安平為將,導致邯鄲之戰的進一步惡化,邯鄲之戰的失利與范雎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且須賈先前對其做了惡事,范雎做了相國之後,面對魏使須賈,百般羞辱,全然沒有一個一國宰相的氣度,也堅定了魏國抗秦的決心,導致在圍困邯鄲之時,魏國站在趙國一方。

    所以,范雎對於秦國是有功有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功大於過。

    參考文獻:

    《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 10 # 史密檔案

    范雎是秦昭襄王時期的丞相,秦昭王十分器重他。對於秦國能夠滅掉六國,他功不可沒,根據歷史記載,范雎的貢獻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功績一:提出遠交近攻的計策,為秦國實現統一六國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當時,穰候想要攻打齊國,范雎指出了其中的弊端。秦國和齊國隔著南韓和魏國,要攻打齊國就必須要越過這兩國,但是秦國跟這個兩國的關係並不好。如果秦國攻打齊國,即使打贏了也會耗費大量的兵力,這兩個國家很可能會趁虛而入,到時秦國就會得不償失。不如就近去攻打周邊的國家,結交遠方的國家,這樣每打下來一寸土地都是屬於自己的。韓、魏是位於天下的中心,如果想要稱霸天下的話就應該從中心入手。楚國和趙國哪個比較強大就去結交哪個。這樣齊國就會懼怕秦國,就會低聲下氣來奉事秦國。秦昭王聽了恍然大悟,採用了范雎遠交進攻的計策作為戰略方針。兩三年內,秦國就攻下了魏國的部分城池,並且讓南韓臣服。

    功績二:激勵秦昭王廢太后和穰侯的權力,加強王權。

    秦昭王19歲即位,22歲行冠禮以後就開始親臨朝政。但是一直掌權的都是他的母親宣太后及宣太后的兄弟穰侯,華陽君,涇陽君。范雎不斷像秦昭王進諫,給他分析他外戚專權的危害。在秦昭王在位的四十一年,終於廢了宣太后,把掌握重權的外戚穰侯、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逐出國都,真正地掌握了秦國的大權。范雎成為了秦國新的丞相,還被封為應候。

    功績三:施行反間計助秦國在長平之戰取得勝利。

    長平之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得益於戰神白起的指揮,范雎戰前的助攻也是功不可沒的。他用重金派人去趙國行反間計,在趙國境內到處說,秦國不怕老將廉頗,他就是一個縮頭烏龜,但是他們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典故“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雖然熟讀兵書,但是不懂靈活運用,而且作戰的經驗淺。對付趙括當然比對付身經百戰的廉頗要容易得多。趙王誤信了傳言,派趙括出戰,結果趙國大敗。

    因此,秦昭王對他十分器重,即使後來范雎舉薦對他有恩的人接連犯了罪,秦昭王也沒有降罪於他,反而下令讓人不再提起這些事。按照,秦國的法律,被舉薦的官員犯了罪,舉薦人獲同罪。可見秦昭王非常感恩范雎對秦國的貢獻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期超敏促甲狀腺素偏高胎兒建議要嗎?